×

军械所

教科书里说晚清的安庆内军械所制造出了世界先进的武器,可为什么清军还打不过列强呢?安庆内军械所是如何成立的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11 14:03:15 浏览13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教科书里说晚清的安庆内军械所制造出了世界先进的武器,可为什么清军还打不过列强呢

1861年为了有效打击太平军,曾国藩在安徽安庆建立了这家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家现代意义上兵工厂。给属下对抗太平军的部队装备上足够先进的火器。而我们知道太平军是比较喜欢装备先进武器的,在天平军攻占江浙地区以后,因为太平军和西方列强共同信仰上帝的原因西方列强甚至于给钱就卖装备的情况,所以在战争前期火器装备上是优于同时代的清军。在电影《投名状》上面清军与太平军作战时候,太平军那种洋枪阵给了作战的庞青云所部清军以大量的杀伤。

诚然,在安庆内军械所制造的武器在当时看来,各项指标是不差的,与同时代世界各国的枪炮水平基本上在一个维度上。这家清政府创办最早的以手工制造近代武器的军工作坊。不仅可以制造子弹、火药、枪炮。甚至可以制造轮船,我国近现代科学家华蘅芳曾在这里主持制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安庆”号。

可是战争的胜负不仅仅取决于武器的先进性。古人有云所谓战争胜负要看天时地利人和,以武器的先进为先决条件却遭遇战败的情况还是很多的。更何况安庆内军械所所生产的军械在技术上只是和当时的列强们差不多,没有超过。毕竟以仿制为主,细节创新还是改变不了基本的技术条件的。在19世纪的中国,不断遭遇各国列强的欺辱和肆意妄为。整个国家的气氛昏暗低沉,军队的士气也是大打折扣。甲午海战出现了临阵脱逃的现象,而当时中日两国舰队装备水平并没有差距太大,驻朝鲜清军在遭遇日军攻击时候因主帅逃跑也造成了整个防御体系的崩溃。。。这样的例子在晚清时期的中国到处都是。虽然不乏全军覆没也要抵抗到底的诸如广东关天培所部清军存在,但这毕竟是少数。因为这些封建时期的官兵们大部分都不知道为何而战,为什么而活。

战争的胜负还是取决于人,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当家做主以后有了保家卫国的决心。战斗力就完全不同,朝鲜几乎丧失制空权的情况下多次力抗多国部队不败,树立中国陆军的丰碑,在珍宝岛怒怼苏军不败,同时达成对抗当时世界两大超级国家的记录。

所以,就算武器再先进,落后的政治制度,腐朽的统治,沉闷的民间生活,加上没有觉醒的民族意识。也是无法对抗已经完成工业革命一心征服的西方列强的。

安庆内军械所就是晚清士大夫阶层的一场强国美梦,仅仅是梦而已。

安庆内军械所是如何成立的

19世纪中期,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一方面,在和西方列强的武装对抗中,清政府接连败退,出卖大量的国家主权。北方的沙皇俄国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机会,趁火打劫讹诈了我国北方大片的领土。另一方面,国内各地农民起义接连不断,太平军与捻军转战关内的各个省份,坚持了十几年的时间。西南的苗族、壮族等少数民族起义,西北陕、甘、宁、青回民起义,也让清政府疲于奔命,忙的焦头烂额。

捻军活动地区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通过出卖国家主权和利益,西方列强的胃口暂时得到满足,中外出现暂时的“和解”局面。清政府在辛酉政变之后迅速调整策略,向洋人提出了“借师助剿”的请求。为了让中国早日回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以便于西方列强早日获取更多的利益。英法等国改变了“中立”的立场,开始与清政府一起对抗太平军。

华尔的洋枪队

在与西方列强一起剿杀太平军的过程中,清军也近距离的感受到了西洋人新式海军和先进的陆军装备,一些有识之士逐渐意识到了中西方在科学技术上的差异是非常巨大的。尽管中外暂时处于和平的状态,但是并有减少他们的危机感。

洋务派代表奕䜣

在清朝的统治阶级内部,以奕䜣、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为首的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特别是近代军工技术。曾国藩在给清廷的奏折中不断的强调兴办近代军工业的重要性,不仅可以加快镇压国内的各民族起义,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增强国防力量。而李鸿章在给曾国藩的书信中也表示“深以中国军器远逊外洋为耻”,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

晚清重臣李鸿章

显然,虽然洋务派的主要领导者并没有清楚的认识到中国之所以落后归根结底是制度的落后,但是能意识到中国在技术上的落后是严重的危机已经很不容易。洋务派主办的军事工业,是从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设立内军械所和1962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洋炮局为开端的。

太平天国安庆保卫战

1861年9月,湘军在围困安庆近两年之后,最终攻陷安庆。安庆的丢失对太平天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意味着太平军在长江北岸已经再无任何据点。而从安庆往下游,江南也没有更多的据点可以封锁江面。湘军的水师可以以安庆为大本营,沿江而下攻击太平军在江南的任何城市。曾国藩在被清廷连升几级之后,坐镇安庆,一方面紧锣密鼓的进行军事布局,一方面将自己的随军军工厂迁往安庆。在奕䜣的支持下,成立了安庆军械所,尝试学习西方技术,制造新式的枪炮弹药。

安庆内军械所

因为军械所所需资金全靠湘军内部供应,产品全部供给湘军内部使用,技术力量完全来自中国国内,没有聘请任何西方顾问,因此得名“安庆内军械所”。由于当时正值湘军、淮军与太平天国的最后决战阶段,所以企业的规模比较小,设备也是十分简陋的。

中国第一艘蒸汽船黄鹄号模型

毫无疑问,安庆内军械的技术水平在当时肯定是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的。而且由于生产工艺上基本上采用手工生产,所以效果不佳。不过在当时却任用了一批早期的著名科技人才,诸如李善兰,华蘅芳等人。

安庆内军械所遗址

1862年7月,安庆军械所制造出我国第一台蒸汽机,同年底,试制成一艘小火轮,成为后来“黄鹄”号的雏形。1863年初开始生产各种劈山炮和开花炮弹。这是洋务运动中迈出的第一步,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1864年湘军攻陷南京之后,安庆内军械所完成了那个时代自身的使命,迁往天京,改建为金陵内军械所。

今日安庆

历史如同一阵风,来了又走了,在过去了一个半世纪之后,虽然老城安庆在安徽省众多的地级市中,现代城市建设并不算多好,但是众多的历史遗迹也逐渐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今天已经很难在安庆城找寻从前的内军械所的具体位置,即使是所谓的遗址,也很难说清当年是否真的是内军械所的所在地。安庆这座老城,也犹如这些残存的遗迹一样饱经沧桑,急需在新时代的发展中重新焕发出属于自己的容光,也希望他能早日再次辉煌。

(相关图片来源于网络,徽南城意头条号,谈历史地理,说人文教育,看社会百态,聊地方发展,喜欢小编文章的朋友欢迎点赞与关注!)

甲午海战清朝打赢的话还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吗

甲午海战清朝靠什么能打赢?靠制度、装备,人心?靠天时地利人和?我看都没有!当时清朝已经病入膏肓,无力回天了。

即使能够打赢,也只是回光返照,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已成必然。滚滚向前推动的历史巨轮已经将愚昧无知的清朝推进了历史的垃圾桶,现在讨论这个问题还有何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