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笔 小学生 硬笔书法

为什么有人说小学生学“硬笔书法”比较坑?写硬笔字总是用力大,笔画生硬,总写不出好看的笔画,怎么解决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05 00:28:31 浏览18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为什么有人说小学生学“硬笔书法”比较坑

为什么说小学生学“硬笔书法”就是个坑?硬笔,到底应该给孩子“习字”概念还是“书法”概念?你的这个问题倒是有现实性,小学生练字严格来说应该以习字定义,至于书法则是在习字上的提高和艺术上的升华。书法对于小学生来说,应该言明是其习字的提高。

图片:宋福兰硬笔

关于写字和书法

但是,关于硬笔书法是个坑,那倒也没有必要如此说,毕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书法和写字还是有很多人搞不懂其内在的区别,重要的事情是在教育小学生习字的过程中需要表明写字是书法的基础,学好写字对书法的学习可以事半功倍。

图片:卢中南硬笔

小学生的学习内容

小学生习字主要是在于技巧方面的学习,从笔画、独体字书写规则、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的学习。关于笔画,规范书写和笔画的长短、角度以及在不同汉字中的位置变化;关于独体字,主要掌握诸如黄金分割规律、主笔规律等;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的学习则是偏旁部首的规范书写以及规律总结,间架结构则是其的特点的掌握和规律的掌握。

图片:荆霄鹏硬笔

总而言之

小学生习字,还是以习字为定义,但是需表明习字是书法的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对书法做个简单易懂的介绍。


我是书法有云,一个书法爱好者,从事书法软、硬笔基础教学,偶尔有点疯,喜欢,就关注我吧。

写硬笔字总是用力大,笔画生硬,总写不出好看的笔画,怎么解决

点画可不是小问题。点画与结构共同构成单字的结体,就硬笔字而言,结构好了字肯定不会丑,但笔画写不俊直接影响硬笔字的艺术美感层次,就会显得笔下稚嫩,也出不来精细、老练的风格。

点画是硬笔在力的作用下行停使转所勾画出的线条。美感既在于线条自身呈现的长短、肥瘦、方圆,又在于与“结构”和谐统一的构成单字。好的点画需要精致的结构来烘托,而好的结构需要优美的点画来组构。也就是说,单独的点画是孤立呆板的,必须放在结构之内才是丰富的、活着的。因此,抱庸一直反对单个点画反复练的方式,不需要疱丁解牛一样的割裂单练,而是一定要与结构嵌在一个整体之中。

硬笔点画的张力,与写字时的指力腕力没一毛钱关系,而是在于“求势”。这个“势”就是点画线条与结构共构成的“力量之感”。抱庸以为,力量之感细分起来,主要是点画之间重力(势能)、向心力、平衡力、逃逸力等等,总之,是始终有力量牵引、有势能位差的。

力透纸背、力能扛鼎、入木三分,不是手指手腕的蛮力,而是在于呼应力量的通贯牵引以及势位能差,靠的是有节奏感的巧力,主要在于点画与结构的空间布局关系。

好看的点画,关键是点画本身的形体以及靠精熟笔法勾勒的线条,与硬笔使笔之法关联最大。十年磨一剑,不要太急,点画的张力千变万化,但始终脱不了笔法与结构,常临常写,功到自然成。

抱庸妄谈。

硬笔行书,哪位老师的行书更适合日常书写

硬笔行书不像毛笔一样,风格多变,目前市面上能见到的硬笔书法字帖,其实相差不是太大。要想学硬笔行书的话,建议学习有传统书法功底的老师的字,你去看看,跟谁比较对眼就选谁的。

庞中华和司马彦的字不建议学,这两位虽然是当初八十年代硬笔书法大潮中大红大紫的人物,但是随着民众的审美水平的提升,两位硬笔书法的先驱者就暴露出了他们技法单一,格调不高,缺乏传统书法功底的弱点了。后来随着一些新的硬笔书家的出来,如吴玉生、顾仲安以及后来的田英章等人,这俩人的字帖也就渐渐失去了市场。

虽然题主的意思是不想成为硬笔书法家,只想把字写好看点,有这种想法的朋友应该很多。但是不管你的目的是不是成为书法家,其实练字都需要找本字帖临摹,这个过程不能少。如果说把字练到美观好看,算是硬笔书法的初级水平吧。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不管目的如何,大家下的功夫都差不多。既然下的功夫差不多,那就找一个有传统书法功底的老师的字练,练出来的字会更高雅一些。

下面介绍一些比较著名的硬笔书家:

  1. 沈鸿根(别号:江鸟)硬笔书法的老前辈了,软硬兼修,我上学时就学过他的字。现代新秀辈出,知道“江鸟”的人已经不多了,老一辈书家的魅力在于他们的字更有韵味,蕴含了更多的东西。目前市面上他的字帖应该很少了,他的字帖大多数是行草书。

  2. 钱沛云,1946年生,也是老一辈书法教育家,他的老师是任政老师(任政是沈伊默的弟子),因此起点较高。一辈子兢兢业业,教书育人,很少去宣传自己,书法界受人尊敬的好老师,网上有他的教学视频。他的硬笔行书好看、耐看也好学,但因为没有刻意宣传,一直没有热卖过。

  3. 卢中南,1950年生于武汉,中国著名书法家。是我非常尊敬和喜欢的当代书法家、楷书大家。软硬笔实力深厚,连以欧楷出名的田蕴章老师都对他的书法十分推崇。在南开大学教硬笔书法的时候,不用自己的,而用卢中南的硬笔楷书字帖。

  4. 田英章,1950年生,也是软硬兼修的书家,楷书功底非常深厚,以欧楷出名。他的硬笔行书流畅自然,写出来也非常的漂亮、耐看,各种字帖也是市面上最多的了,网上还有各种视频教程,非常适合初学者学习。

  5. 顾仲安,1956年生,从小练毛笔书法,因此他的钢笔书法中蕴含了传统书法的神采,有书卷气、耐看,既有法度又不拘谨。他的硬笔行书风格独特,个人来说也非常喜欢他的字。

  6. 李放鸣,1957年生,令人尊敬的老书法家,讲究用笔,一招一式强调师承古法,硬笔也是追古、绝美。楷、行都极力推荐。

  7. 吴玉生,1959年生,软硬兼修,建树颇丰的书家。全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写字》课本规范字书写人。国家行楷手写体规范字形样本字书写人。他的硬笔行楷姿态妍美,没有俗气,稳健容易上手,字帖编排也很科学,适合初学。

  8. 荆霄鹏,1976 年生,九年义务教育《写字》《书法》教材范字书写者。年轻人的偶像,硬笔字帖目前卖的非常火田英章老师的高徒,个人感觉他的硬笔书法比田英章老师的更灵动,行书更加欹侧秀美,适合女生和初学。

以上是硬笔书法界比较有名的一些老师的介绍,具体学习哪一家的,还是看眼缘吧。

司马彦和庞中华谁的硬笔书法好

庞中华的书法比司马彦的书法好,特别是楷书方面。但问题是,庞中华退出来大众的视线。我这样认为,是有理由的。就是创新度方面,司马彦的书法非常大众化,而庞中华的硬笔书法非常有独特的个性,风格明显,这是司马彦无法比拟或超越的。

我们可以将两家的硬笔书法作品放到一起比较一下。
明显司马彦的书法个性不足。就线条形质和美感也不如庞中华的书法。


上为司马彦的书法,下为庞中华的书法。仅仅硬笔书法的线条气韵就差的太大。从点画造型上看,基本上差不多。硬笔书法的书写强调的是突出硬笔工具的书写特色,但点画的节奏,线条的明快明显不同,一个模糊不清,一个秀劲有力。庞中华的字的结果布局虽然字形有隶书的特点,但精神气韵一点都不萎靡不振,反而精神抖擞神清气健。

在灵动方面也不如庞中华的字。

书法,无论毛笔或硬笔书法没有自己的个性,和在传统的基础上写出个自我,是没有多大的生命力或艺术性的。供初学者临摹示范,绰绰有余,但从追求硬笔书法的艺术性方面,价值不大,远不如卢中南,吴玉生,王正良,田英章等的硬笔书法。

硬笔字可以练哪些代表字

答:首先声明一下,我们讨论的是钢笔字帖的练习方法,字帖种类很多,什么钢笔字帖、毛笔字帖,字帖是初学者的无声之师。我认为练习钢笔字还是选择钢笔字帖为好,使用毛笔字帖练钢笔字,那是事半功倍。

无论是软笔还是硬笔都有无种笔体: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现代人书写,多于楷书和行书,要选择自己喜欢的范本,自己喜欢才会有热情去练习它。我认为对初学者来说,应该先练楷书,后练行书。回答完毕。

比较好的硬笔瘦金体的字帖有哪些

谢谢邀请!

瘦金体是宋徽宗所创的一种字体,其特点是笔迹瘦硬,运笔灵动,与传统书体相比区别较大,个性强烈。。

我在上中学时曾用钢笔临过几天瘦金书,感觉只要抓住其特点和规律,还是相对比较好写的。也正因为瘦金体的特点,直接临宋徽宗的原帖即可,如《千字文》、《秾芳诗》等,书写时注意字形瘦长,笔画起收要注意提顿,中间运笔要快捷灵动等等。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一点体会,仅供朋友们参考。更多有关书法的知识和技法敬请关注“砚田文化“头条号。

庞中华的硬笔字好吗

庞中华这个名字是和硬笔书法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首先不说庞中华的硬笔书法水平如何,但他的确是扛起中国硬笔书法大旗的一个人。

硬笔书法也正因为他而发扬光大,只不过现在的庞中华鲜有露面,很多硬笔书法家也陆续出现了。
庞中华的字帖也许不再受到追捧了,那么庞中华的硬笔书法适合大众练习吗?
很多人不认可庞中华的硬笔书法,认为庞中华的硬笔书法只能叫做硬笔字,他的硬笔字就是普通的练过两三年毛笔字的水平,这话是著名书法家田蕴章对于庞中华的评价。他认为庞中华的字工工整整,然而没有扎实的毛笔底子,因此他的硬笔字水平不高。

但就是这个特点,很多人认为庞中华的字帖适合用来作为学习书法的入门,也就是适合大众练习书法时入门所用。
庞中华的字帖可以说是影响了几代人,不过很多人的选择是刚开始选择了庞中华的字帖入门,后来逐渐转入其他的了,当然了,有一种观点是要想学好硬笔书法,就要临摹古人的小楷字帖,诚然这条路是对的!

我觉得庞中华的字帖用来学习硬笔书法未尝不可,只是自己要有所取舍,要想取得更高的成就,就不能一直学庞中华或者现代人的字帖!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感谢关注,我是铁匠论书画!

曾经的“硬笔书法第一人”, 为何有人说庞中华的书法风光不再

谢邀!我来试着回答这个问题。我在百度上搜的结果是:庞中华,著名书法家、教育家和诗人,四川达州市人,生于1945年10月21日,1965年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地质勘探专业。当代中国硬笔书法事业的主要开拓者。自1980年以来,有100多种字帖和专著在海内外出版发行,其中代表作有:《庞中华谈谈学写钢笔字》。这是关于庞中华先生的简介。

那么庞中华先生为什么会被历史遗忘了呢?

庞中华先生被称为“中国硬笔书法第一人”,这个定位是社会认可的,和今天的山寨组织随意拿钱认定的自我封号是不一样的。那么这样一位有着广泛社会影响力的老师在今天似乎被遗忘了,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咱们还得从头捋捋。先说说他是怎么辉煌的。怎么登上“中国硬笔书法第一人”这个宝座的。

根据百度百科词条可知,庞先生是上世纪45年生人。出生于四川达州的大巴山的山区农村。他的整个童年都在那里度过。那个时候,在中国的乡村钢笔✒️还是一种奢侈品,只有老师才有钢笔,学生使用的是毛笔,把碗翻过来用碗底做砚台,磨墨写字。

在那个时候,钢笔就代表了文化,一直到上一个世纪八十年代,农村里没读过书的小伙子也要挎一支钢笔,为的是出门被人高看一眼。庞老师呢,据说是自己用竹子做了个钢笔,得到老师的赞扬。从此迷恋上了钢笔。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到九十年代末,是庞老师人生事业的巅峰期,市场上庞老师出版的钢笔字帖成千上万毫不夸张,跟今天的田某人有的一比。

那么庞老师是怎么登上“中国硬笔书法”第一人这个宝座的呢?

他是中国第一个写钢笔字的吗?显然不是。在中国几千年的书法传统里,毛笔是主流,所有的书法研究,笔法研究,连篇累牍,都是围绕着毛笔这一书写工具。到了上世纪,钢笔这一新式的书写工具传入中国。它的优点很多,一次吸够墨水,可用好长时间,关键是方便携带。

但是,在中国人的心目心中,书法是毛笔书法,还没人把钢笔字当做书法的。所以钢笔字还只是实用字。这个时候,庞老师率先提出“硬笔书法”的概念。这一点很重要!并身体力行。但是,第一个提出的新概念如果没有社会基础,也是很难让人接受的。

当年鲁迅先生曾经在文章里说过,钢笔在使用过程中代替毛笔是必然。所以,另一方面,庞老师还提出了一个理念:继承传统,向毛笔书法学习。具体说来就是“抽掉毛笔字的肉,保留毛笔字的骨”。并身体力行。

在二十世纪末的二十年间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培育了几代青年人。我想他的成功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社会大环境的因素。在当时钢笔引进了,市场上却没有关于钢笔的指导理论和字帖。庞老师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在当时除了少数旧社会过来老一辈知识分子以外,广大的农村以及一般工人家庭很难接触到书法这门古老传统文化。虽有个别乡村知识分子就是会写两笔,也大多数都是“自创体”,很难进入到书法殿堂。

这是一个巨大的社会需求。庞老师正好满足了这个社会需求,并不遗余力向社会普及了书法的知识。我记得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从庞老师的字帖里读到了怀素于芭蕉叶上练字,王羲之练十八缸水,智永数十年不下楼,还有翁方刚与刘墉谈论书法的故事。将近三十年了,这些故事记忆犹新,如果不是庞老师的普及,一个乡村学生是很难学到这些书法常识的。

2,正确的书法理念。庞老师的书法理念主要有两点:把“硬笔”字引入书法,提出“硬笔书法”理念。又提出向传统学习,具体体现在“抽掉毛笔字的肉,保留毛笔字的骨”。钢笔的普及和传统书法的教育断层造成了很大的书法教育的荒芜现实土壤。

“硬笔书法”的概念提出抬高了钢笔字的地位,因为在社会上广大人民群众的心里,只有使用功能的都是工具,工具是不需要学习的,农村有句老话: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着(怎么干)你咋着。我们随便挑个工具,菜刀,斧头,还没听说先拜个老师学习一下的。只有“文化”,“艺术”这些才是高大上的,只有靠上这些才能激起人们的学习热情。

假设庞老师当年不提书法,报了很多“钢笔字学习”班,我估计是不会成功的。因为你想呀,钢笔字还用学吗?拿起钢笔写字谁还不会?还用去学?

向传统学习,普及传统书法文化常识,是为了跟历史衔接,用于钟华教授的话说要能够嵌入历史的链接。说白了就是书法要有渊源和出处,否则,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字再怎么好看,花里胡哨,个性再怎么突出,终究是“汉字工艺品”,入不了书法殿堂。

现实书法的历史教育断层,好比一个大洞,庞老师的这两个理念的提出,好比是两个不大不小的木楔子,穿入,钉牢打紧,打个比喻,这很像木工做的活计,卯榫。庞中华老师就好比木工巨匠,两个理念就是木楔子(卯),现实书法教育断层就是隼眼,找准打牢,想低调都不行,实力不允许呀。

3庞老师的个人努力和才气。他的字是狠下过一番功夫的,主要取法魏碑,去掉一些锋芒,多一些雍容圆润,去掉一些生辣,多一些流畅。总体上看,宽宽的,扁扁的,很适合大众审美。易于学习。

我个人总结:庞老师的书法和书法理念是新而不异。新,必须立足现实,解决眼下问题。不异,必须符合书法法则和书法历史规律。还拿刚才那个比喻,理念,或者叫书法观也很重要,因为由隼眼(现实需求)大小方圆尺寸在那,否则的话榫(书法理念)卯(现实社会大众需求)尺寸不符,是做不出家具的。

今天的书法家老想标新立异,标新没错,立异谬矣!今天的书法家在民间不断丧失公信力的结症就在这。

那么问题又来了,庞中华老师怎么又被遗忘了呢?其实这个问题是不确切的。庞中华老师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也不会被遗忘。主要是最近庞老师的公共社会活动减少了,市场上硬笔字帖不再是“一枝独秀了”。社会的号召力减弱了。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社会的发展变快了,从宏观的历史角度来说,建国七十年来,前三十奠定了工业化基础,后四十年实现了市场经济,从农业社会,向高度工业化,市场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艰难转型,我们利用七十年走完了其他国家几百年的路程。我们的社会环境又变了。

前四十年的工业化进程中,由于社会环境的改变,钢笔的普及,毛笔的使用环境的丧失,给传统的书法传承带来了很大的危机,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今天的钢笔由于受到了互联网键盘的冲击,除了学校,使用环境逐渐丧失。钢笔也遇到了毛笔曾经的危机。

咱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当年的毛笔危机是整个传统书法的危机,庞老师的贡献在于把钢笔带入传统,使传统书法又多了一员新成员。在这个过程中弥补了传统书法教育断层,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了书法传统的常识。

今天的硬笔字帖和硬笔书法家虽多,却难以达到当年庞老师的巨大社会轰动效应与社会影响力。庞老师用青春和热血完成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使命。今天,还没有人接到这个“接力棒”。这是现在的现实情况。

就这个现实状况来看,好像是庞老师被遗忘了,其实是钢笔的使用环境丧失,是整个硬笔书法的危机。这个危机或许比当年的毛笔危机更甚。毛笔毕竟有几千年的使用历史,再加上毛笔的特性,有丰富表现余地。钢笔的表现余地很少,丧失使用环境等于釜底抽薪。

今天的书法家宁愿用拖把用菜刀,都不愿用钢笔,什么原因呢?说白了,钢笔唬不住人。摔也好,砸也好,鼻孔写也好,脚丫写也好,钢笔通通不行。这就是钢笔比当年毛笔危机还甚的原因。

总之,庞中华老师的历史贡献是不会被遗忘的,当今的“接力棒”还没人能够接下去,这是最大的问题!(本文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告知删除)

你们有在练硬笔书法嘛为什么会有人觉得练字没用

文化自信,其中就包涵着书法.练字等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练书法,练硬笔字,当然十分必须有用的。有部分人甚至大部分人认为练硬字.练硬笔书法没用,其主要原因是:练好字,练漂亮字,练书法,练好书法,浪费的时光太长太久,把人的性子激情,都磨掉了,五年.八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都写不了漂亮字和书法字,小孩们烦,大人们觉的没用,也就成人们的习惯说词,也就成了社会的风气。在当今当下,如何改变练漂亮字练书法时间过长,时效性过差的书写现象呢?笔者直言:“书法规律教学,实现个性发展。″是未来书法发展的大方向大趋势,同时也是书法大推广大普及的“金钥匙″!

自学硬笔书法怎样入手

硬笔书法靠自学是完全可以的,像庞中华、卢中南、田英章、吴玉生、顾仲安等硬笔书法家们所处的时代,根本就没有硬笔书法培训班,他们靠的是勤奋与悟性。当然,一代当有一代的书法,如今有培训班,也更便于硬笔书友尽快上手上路,但至少可以说明,硬笔是可以自学成才的。

首先,练硬笔字需不需要临摹?抱庸的意见,必须要花上一些时间进行临摹的习练。学硬笔书法,看视频也好,看字帖也好,首先要有个临摹学习的依照,这样才有靶标,才能更有质效。有的书友坚持认为硬笔书法不需要系统临摹,因其实用性强、使用度高,人人都有一定的基础,关键在悟性。抱庸不敢苟同,硬笔书法入手确实相对较快,但要想登得高走得远,临摹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其次,学谁的好,是不是必须先学楷书?当今比较知名的硬笔书法家,他们的字帖都可以学,比如田英章、吴玉生、顾仲安等,各有特点,也各有所长。如果想主攻规范字,就学楷书,如果想学行书,就直培临写行书,没有欲学行书必先学楷这一说。初学者应当求专求深,先从一家开始学,学好了再换临。

再次,看帖与看视频哪个效果更好?抱庸观点,以看帖为主,视频教学为辅。举个例子,古人临习帖子并没教课视频。视频是动态的,对于执笔运笔动作有动态直观的展示,但技法深层的东西主要是靠静态深入的悟。书法艺术包罗万象,但一切都蕴藏在有形的线条结体之中,就看你怎么去读懂并开启它。

我想,把这三个疑问搞清了,硬笔书法怎么自学,应该也就十分清楚了。

抱庸浅谈。插图为抱庸硬笔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