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郑和下西洋为什么带一船老婆婆,究竟是什么原因
- 郑和七次下西洋,被称为航海家,他的航海知识是谁教授的
- 朱棣耗费国力让郑和7下西洋,朱棣死后,郑和下场如何
- 郑和被称为三宝太监,三宝是什么
- 郑和七下西洋,能详细介绍下吗
郑和下西洋为什么带一船老婆婆,究竟是什么原因
谢友邀答。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由于远行航海,按民间的风俗,带女人航行不吉利,那郑和为什么带上一船老婆婆呢?
我想大概由于航行时间太长,官兵的鞋袜、衣服必须有人缝补。那时的鞋是布鞋,若是每人带上几双,估计装几船。这样,带上一船老婆婆,可减少了行囊,也不会发生男女关系。
郑和七次下西洋,被称为航海家,他的航海知识是谁教授的
中国航海技术,在宋代已经达到很高水准,包括造船工艺,从广东近年发掘的“南海一号”就可看出。包括有元一代,中国商人和船队,穿梭于太平洋、印度洋,与亚非各国进行贸易,今天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苏丹故宫珍存的元青花,很多是宋元两代海上运输过去的。所以,明代郑和下西洋,航海技术对于中国人来说,根本不是难事。
朱棣耗费国力让郑和7下西洋,朱棣死后,郑和下场如何
郑和第六次下西洋的途中成祖朱棣驾崩,回国后他立刻接到新君明仁宗朱高炽的命令:罢停航海,郑和调任南京守备太监。于是有人说,郑和不受信任被降职了。
郑和原任内官监太监,是明朝宦官组织24监之一,其地位仅次于司礼监。内官太监的职权很大,宫中的一应器具采购打造,基础设施的营建修缮都归内官监,相当于外朝的工部。
南京守备太监则属于司礼监外派人员,负责南京的防卫,以及明孝陵的看护和修缮工作。
二者一对比,似乎郑和被降职了,很多人对此解释为两点:一是朱高炽推翻了朱棣的下西洋政策,二是郑和不受朱高炽信任而被降职了。
真的是这样吗?我认为不是。
首先,朱高炽罢停下西洋的意图无法定性,认为他是航海政策的反对者理由不充分。
大明朝除了郑和的七下西洋,其后还有王景弘的两下西洋,这九次远航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至今学术界都没有定论。
主流的说法是纯粹为了宣扬国威,顺便寻访朱允炆的下落,这种说法也让郑和下西洋一直没摆脱靡费国帑的舆论压力。
寻找朱允炆下落的猜测显然站不住脚,大炮打蚊子,朱家人得多蠢?
宣扬国威应该是目的之一,而不是全部,毕竟每次出海巨量的财政支出不能不考虑。据考证,为了远航永乐年间光造船就花掉了1000多万两白银,其它开销何止数十倍?这么一算账,郑和下西洋每年的耗费差不多得千万两银子,宣扬国威没这么个宣扬的方式吧?
我们都说郑和下西洋就没想到贸易,其实这是不对的,贸易是大明远航的重要目的之一。明英宗时期有人提议:当初郑和带回来的黄金、香料等物品严重紧缺,应该再次开展远航贸易。
可见贸易也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之一,只是它属于官方贸易,与西方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贸易模式不同,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走向两个方向了。
朱高炽之所以罢停远航,很难说这就是他对朱棣政策的否定,因为他在位只有九个月。即位之初要忙于国丧,很快自己身体就不行了,根本不可能有精力去筹备航海。
朱瞻基在即位后五年才恢复下西洋,这就表明,大明当时总体上是认可航海成果的,但因为准备工作太浩大,所以不得不拖延了几年。
其次,郑和出任南京守备太监,恰恰表明了朱高炽对他的信任。
朱高炽即位的时候大明可谓暗流涌动,以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为代表的藩王势力一直虎视眈眈。朱高煦的势力范围在山东,朱高燧的势力在河北,如何遏制他们对北京的威胁呢?
朱高炽打出的牌就是在他们二人背后插一刀,这把刀就是陪都南京。
因此守备南京的职责很重要。我们不要忘了一点,郑和的船队有两万多人,这是一支由南方水师为主体的水军,而不是单纯的水手或者使团文职人员。
这支水师可以从南京入海,沿海北上抵达山东和河北,配合陆路作战。因此,郑和是朱高炽的一枚重要棋子,他去南京任职不是贬抑,而是承担了重要使命。
同样,朱瞻基即位后也给郑和下达了同样的指令:继续留守南京。
直到宣德五年,随着外藩势力的彻底清除,郑和才接到第七次下西洋的命令,开启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次远航。
因此,我们不能轻信文艺作品的表述,朱家三代皇帝对郑和都是信任的,尤其是明仁宗。
郑和是怎么死的?史书交代不清,《明史·郑和传》光说他年老去世,并未交代详情。而在《非幻庵香火圣像记》等民间笔记明确说他死于第七次远航,去世地点在古里(今印度),并说郑和去世后由王景弘接管船队。
不管哪一种记载,有一点可以肯定,郑和的结局是好的,他为大明,也为全人类的航海事业开创了新纪元,他值得后人顶礼膜拜!
郑和被称为三宝太监,三宝是什么
在《明史》里面,几乎称呼郑和都是“三保太监”。这很大程度是在于郑和原名叫“马三保”,其实作为一个色目人(现在民族成分认定为回族),这可能也不是他的真名。
因为郑和信仰兰教,是一个正宗的穆斯林。所以一般姓马的,可能都跟默罕默德有关。而且三保还带着典型的蒙古人取了汉名,比如王保保。
其实这里面由于郑和早年资料的相关缺失,现在我们一般认为他应该是洪武17年(1384年)明收复云南之战中为明军所掳,傅友德和蓝玉带回南京的那批战俘幼童,入宫服役,然后分给燕王朱棣的。
其实在元朝,色目人将兰教带进中原,包括大量的突厥化的蒙古人也信兰教。到了明朝才逐步改变了这个局面,盘踞云南的赛典赤赡思丁原本是信奉伊斯兰教的,但是到了后来逐步公开支持、提倡佛教,在云南曾修建了大量佛寺。因为毕竟佛教从汉朝就进入中国,与国人共存的相对较早,更能被中原王朝所接受。
郑和又被搞研究的人称为“三宝太监”。这里的三宝其实就是佛教讲的“佛、法、僧”三宝。但是很可能,也只是很多研究人员的一厢情愿。
因为郑和也曾经作为一个佛教徒的名义出现,包括他曾经的法号“福善”、“福吉祥”。郑和第3次下南洋的时候,姚广孝同行,就是为了去迎回佛牙舍利。
1956年7月14日,南京的弘觉寺塔地宫发掘出一个叫“李福善”的骨灰。因此很多专家认为那很有可能就和郑和有关;而牛首山郑和墓实际上就是一个衣冠冢。
至于郑和的尸体究竟站在哪里,当年明月在《明朝的那些事儿》里面,做过相应的猜测。
那就是宣德年间,最后一次下西洋,他刻意要绕道去麦加朝圣,至于去得到,没去得到,也是一个开放性的设想,有一种可能他并没有能够去得到那边,而是使得了印度的古里。
郑和在永乐19年最终失宠于朱棣,原因至今是个谜团。一说和三大殿失火有关,这预示着是上天的某种惩罚。这或许就已经能说明很多问题。
——炒米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郑和七下西洋,能详细介绍下吗
中国古代的航海史上,最有名的航海家应该就是郑和了。600多年前,郑和率领巨大的船队开启了一场规模浩大的海上之旅。28年间,他先后七次下西洋,跨越半个地球,最远曾到达东非,在那个恢弘的时代,上演了一段轰轰烈烈的海上传奇。
郑和,作为船队的统帅、首席外交官,他是险途的征服者,也是传奇的缔造者。
被钦定的不二人选
郑和原名马和,出生于云南的一个穆斯林家庭,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因为他的父亲曾经远渡重洋到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觐,所以拥有了“哈只”的称号,被尊称为马哈只。父辈能够有这样的机会,也从侧面说明了郑和出身的不凡。
然而造化弄人。在他10多岁时,命运发生了一次巨大的转折。洪武十三年(1380),明将傅友德、蓝玉奉命进攻云南的元军。战乱中,少年马和成为俘虏,被带回南京,受了宫刑,成为内监。
不幸中的万幸,马和被派在燕王府当差,因为聪明伶俐且有学养,得到了朱棣的认可。朱棣为他提供了继续学习的机会,马和也十分用功,很快就在燕王府中崭露头角。
在“靖难之役”中,马和跟随在朱棣左右征战,在郑村坝之战中献出妙计,使得战局逆转,立下功勋。自此,朱棣更是将他视为心腹。朱棣登基后,马和被任命为四品内官监太监,又赐其姓“郑”,马和自此更名“郑和”。
永乐三年(1405),朱棣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命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以印度洋为主的南亚和西亚地区)。这可是一项国家级的大项目,为什么朱棣愿意让郑和来主导呢?
能下西洋的人,代表的是新帝和明廷的颜面,必须得拿得出手。所以,形象、智慧、能力、忠诚都缺一不可。史料中这样描述郑和:身长九尺,腰大十围,四岳峻而鼻小,眉目分明,耳白过面,齿如编贝,行如虎步,声音洪亮。从形象看,郑和完全可以担当门面;史料还记载他“有智略,知兵习战”,曾经的实战也证明了他的军事能力经得住考验;再者,朱棣看着他长大,对他的忠诚也非常放心。因此,当朱棣决定下西洋开始,郑和应该就是不二人选。他也问过大臣郑和可否担当大任,一位大臣不假思索地给予了肯定:“三保姿貌才智,内侍中无与比者。”
郑和率领船队出发了,前方是一望无垠的汪洋大海。此行注定会波澜壮阔,同时也会惊险万分。郑和能否顺利完成任务呢?
管理庞大的队伍
初次下西洋时,郑和只有35岁,但已经是大明船队的总指挥,手下有上百艘巨船听从调度,还有2万多人听候差遣。而且船队一走至少一两年的时间。这个体量的航行,即使对于富有经验的老船长来说,都是个巨大的考验。
郑和面临着诸多难题:如船只的协调、人员的协作、消息的传递等等。然而,郑和这个“新手”船长却将这个庞大的团队管理得井然有序。不过,航海不同于其他项目,团队井然有序的前提是船员的身心健康。
在郑和的船上,为了保持船员的心理健康,他会命人宣讲出海使命,鼓舞士气;还会带领船员祭奠海神,消除恐惧;据说船上还有各种活动,以丰富船员生活。为了保持船员身体健康,他带上了一支医疗队,利用中医药防治疾病,并且及时在靠岸时补充新鲜食材。据说,船员在船上还能自己种植蔬菜。
正是因为这样细致入微的管理,郑和庞大的船队才得以井然有序,昼夜星驰。
处理不安定的因素
郑和率领的船队要面临的敌人不光是自然界的狂风巨浪,还有海路上的种种“险境”:海盗的抢劫、沿途国家的不友好、国家之间的武力纠纷等等。
而郑和将这些艰难险阻一一化解。
郑和舰队携带着丰富的物品,虽然有军队护体,但是仍有不少人紧盯着这块“肥肉”。面对海盗陈祖义,郑和先派使者前去和他谈判,但陈祖义十分狡诈,明面上说要投降,暗地里却谋划着要劫船。郑和看他如此,也不再手下留情,率军大败其众,一举将他擒获。
另有一次,郑和的船队又被锡兰山国王盯上了。为了得到财物,锡兰山国王把国内大部分兵马都派去抢劫船队。郑和料定此时锡兰山国中空虚。所以他率领二千余人,出不意攻破其城,俘虏了锡兰山国王。前去打劫郑和船队的军队想要回救,也遭遇大败。
不过不到万不得已郑和是不会秀拳头的。更多的时候,郑和会依靠外交智慧化解争端。
第一次下西洋时,郑和就赶上了爪哇国的内战,交战双方是东王和西王。登陆前,郑和并无防备。所以,其船队中的170人被西王误认为是东王的军队,不幸被杀。以郑和的兵力,显然可以让西王为自己的“失误”买单。但是,在他的斡旋下,西王提出赔偿黄金万两向明朝赔罪,一触即发的外交冲突得以和平解决。在历次的航行途中,遇到两国产生争端时,郑和会积极从中斡旋,既维护了一方的稳定,也赢得了人心。
郑和出发前,朱棣曾下诏:“不可欺寡,不可凌弱。庶几共享太平之福。”郑和的表现可以说不负重托。
促进海内外的交流
郑和下西洋,一路上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到一地,即宣谕皇帝诏书,向各国国王颁赐银印、冠服、礼品等。当地人看到郑和的宝船、丰富的货物,对明朝的盛世景象心驰神往。
所以,当郑和对他们发出邀请时,很多国家都欣然派出使者前往中国,甚至还有不少国王亲自带队前往。据统计,在永乐年间,君王使节来到中国的有300多队。在郑和到访非洲后,一些国家也不远万里,多次派遣使团访问中国。
比使团往来更频繁的是贸易。郑和为沿途国家带去了瓷器、丝绸、茶叶等中国特产。当地人也把土特产进贡给中国的皇帝。这些在他们眼中司空见惯的物品,在中国大受欢迎。比如,当时中国产量很少的香料。再比如,传说中的瑞兽“麒麟”。永乐十二年(1414),榜葛剌国(今孟加拉)使臣向朱棣进献了一只“麒麟”。在这之前,麒麟只活在中国人的想象里,而这次终于看到了“麒麟”本尊(事实上是长颈鹿)。“麒麟”的到来在明朝引起了轰动,朱棣还命人专为它写诗作画。
除此之外,中华的文化书籍、农业技术等也随着郑和传播到了他的所到之处。
传承伟大的航海精神
因为有朱棣的大力支持,在永乐年间,郑和先后完成了6次下西洋的任务。朱棣死后,郑和的航海事业也戛然而止。新帝仁宗即位后,郑和率领出海部队守备南京,一守就是6年。直到宣德五年(1430),宣宗下令让郑和率领船队再次下西洋,此时他已经六十岁了。
中断的航海使命重新开启,可以想见郑和“失而复得”的心情。因此,对于这次出行,他准备得格外仔细。然而,他却没能像前几次一样“凯旋”。
因为相关资料缺失,这位航海家的归宿目前还是“未解之谜”。有人说,他病死于南京。也有人说,最后一次下西洋耗尽了他最后的气力,在宣德八年(1433),郑和逝世于印度西海岸的古里。
古代史上,在郑和之后,再没有一个人能撑起这样一场声势浩大的航行了。而在他曾经航行过的轨迹上,还流传着他的传说、事迹,还有像三宝寺、三宝井、三宝山这样的遗址。他的影响也延续至今:郑和下西洋的起航日7月11日,被定为“中国航海日”,以此纪念他为中国航海史作出的伟大贡献。
梁启超曾经这样盛赞航海家郑和:“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