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行统一

哪位朋友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如何理解知行合一是知难还是行难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20 02:42:20 浏览8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哪位朋友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明•王守仁提出的识识论命题。认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是统一体。他反对程朱学派的“知先行后”,把“知行本体”“分作两截用功”的弊病(《传习录》中)。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反对知行观上两种倾向:“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传习录》上)。可见,他的“知行合一”是统一于“心”;他的“行”不是实践,是“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传习录》下)。;他的“知”,不是对客体的认识,而是孟子所说的“不虑而知”的“良知”。故其“知行合一”实际就是“致良知”的同义词。

如何理解知行合一是知难还是行难

知行合一是王守仁专门针对朱熹“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这一观点而提出的对立理论,无论是朱熹还是王守仁提出的观点都是围绕“知”与“行”这两个方面,无论是“知”还是“行”二者都很难,虽然难易程度一样,但重要性不同,【十二十页】认为知行合一,贵在行之。

知与行,虽不分难易,但分先后,分轻重——知先行后、知轻行重。既要知道知行合一的概念,还有清楚顺序。顺序不对,努力白费,对于当下来说,十二十页认为行比知更重要。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知的已经够多了,但真正行的人并不多,只知不行,等于徒劳,体现不出自身价值。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在一个晚上看到一个湖,有晚霞,有飞鸟,不会“行”的人会说真好看,会“行”的人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序》两个人都知道,但就是有人会有,有人不会用,所以只知不行,等于徒劳,知行合一,贵在行之。

知行合一的概念

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

通俗易懂的来理解知行合一就是说,知是只眼睛会了,行是脑子会了,正确的做法是,既要让眼睛会,也要让脑子会,这样才不会枉费时间学习。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有句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从何而来?十二十页认为,道就是从知与行中来,有了知与行才有一。《淮南子·天文训》也对道进行了解释:“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一是宇宙生成论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想迈好这一步,知和行缺一不可,并相互依赖,无法独立,就像鱼和水一样。所以说知行没有难以之分,只是在人生不同的阶段重要性不同。

只知不行的后果和影响

其实,只知不行,等于徒劳。学习了某种东西,但是不实践,就等于没有学习,甚至比没有学习此项内容的人做的还差。举两个例子:

  • 例子1: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傲,自以为天下无敌。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秦国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 例子2:《亮剑》中的李云龙,只在很小的时候,在一所私塾学习了几天,后来他什么书也没读。大别山是个很穷的地方,吃穿都是很大问题,更不用说学习了,但是李云龙把孙子兵法中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用发挥的淋漓尽致。打赢了楚云飞,攻下了县城,谈判上赢了旅长。

只知不行,只会纸上谈兵,并且赵括还盲目自信,认为又有兵马,又懂兵法,自然能赢,这个自信其实就是从“知”中来,但是这个“知”只是眼睛会了,脑子没会。导致不会举一反三,不会灵活运用,最终全军覆没,损失惨重。

这也是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的原因,所谓一就是二者缺一不可,李云龙最终胜利了,但也是因为他没有“知”战后送到了学校去学习深造,但是对于常人来说,鼓励先知后行,知轻行重,毕竟像李云龙这样无师自通的人才少之又少。

知行合一如何做

齐白石学画虾时,曾终日蹲坐在虾池旁观虾的动态;徐悲鸿的奔马图,是他常在马厩观马的结果;达芬奇为了完成《最后的晚餐》,曾用两年半的时间到酒馆、市集去搜寻人物形象,观摩人物神态。这些名人的事例无不启迪着我们要学有所成,就必须有“知”在肚里,“知”是“行”的前提和基础。

1、对于如何学习,十二十页有如下建议:

①阅读

学习最快的方法就是看别人的经验,而书籍就是经验的文字版,读书就是在和比你聪明的人交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自然而然就学习到了对方身上的东西,取百家之所长,自然长于百家。

除了书籍,在快阅读的时代,也可以利用文章进行学习,书籍可以增加知的“深度”,而文章可以增加知的“宽度”建议每天阅读半小时-1小时,经过时间的沉淀,自然就会无师自通。

②观察

孔子曾经承认过,自己在识人方面有过失误。他说自己起初在察人的时候,是听其言,信其行。后来纠正了这个观点,对一个人的认识,要听其言,观其行。

不仅交朋友要这样,学习也是如此,观其行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比如小孩跟大人学习,就是最直接的观其行,如果一个爸爸经常跷二郎腿,孩子也会跟着学。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孩子来说,是最简单的知行合一,作为父母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哦~

2、对于实践,十二十页有如下建议:

①要有勇敢的心

不要怕错,不要怕被指责,不像赵括那样盲目自信,对于后果自己能把控,就可以多实践。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心态是做事的第一步,就像写作一样,光读书,不写作,怕写出来的内容遭到批评,如果是这样的心态,永远不会写文章。

②多实践

李云龙的胜利都是靠多次的战斗经验总结出来的,白居易说过:“慎而思之,勤而行之”,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于实践来说多多益善,量变产生质变。但是每次的实践都需要有总结,没有总结的实践,最后的结果就是踩过的坑还会再踩一遍

【十二十页结语】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李时珍为确保所著医术的准确详尽,亲自到深山采取草药,向药农询问情况;徐霞客为完成游记,跋山涉水,遍游名川大山,历经许多城市;巴尔扎克为了使书中人物具有狮子般品性和毅力,曾亲自到非洲猎狮;托尔斯泰为了刻画逼真的战争场面,曾亲自前去战场观察。所有的事例一再证明:实践出真知,唯有“行”了,方可验证所“闻”所“见”,只有“行”了,才能掌握真正意义上的“知”。

就像疫情过后的复工,不仅要懂职场防护,还能会做,会做好,甚至还能辅导别人,这也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虽然是位大思想家提出的科学实践理论,但是并不难,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心态摆正,敢于尝试,知行合一。

阳明心学到底好在哪里

要知道王阳明心学到底好在哪里,要从多方面去分析,从比较高的理论方面分析,是必须阐述王阳明心学在宋明理学发展中的理论贡献和重要意义;从王阳明理论体系本身来看,是要阐明他对心学有什么理论贡献和创新见解;而从实际王阳明心学学说给人们的哲学启发来看,是要说明王阳明的心学,特别是他的“致良知”理论对于现代人有什么哲理方面和方法方面的用处,即心学的实际启迪意义。

所以,“好在哪里”是要具体分析的。

先说第一方面,王阳明的心学是全面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思想,所以,历史上有“陆王心学”之说。当然,王阳明所继承的陆九渊的思想只是主要的方面,而他所继承和发挥的是整个两宋理学家们的思想,特别是扬弃了二程(程颐、程颢)和朱熹的思想。

据说,王阳明在十五、六岁的时候便开始阅读朱熹的著作,开始钻研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论,他曾在他的朋友的院子里对着竹子“格物”了七天,病倒了,但依然并没有能悟到物的道理,弄不清“理”在哪儿。知道他三十几岁时,因上书要求制止宦官专权而被贬到贵州龙场任驿丞,王阳明在龙场日夜静思,才悟出了心学的真正道理。这就叫“龙场悟道”。

“龙场悟道”

由此,王阳明认为按朱熹说的方法去“格物”,是行不通的,只有按他自己的悟,才能悟出道理,“格”竹子是错的,“竹子”里没有“理”,“理”其实就在自己心中,依此,王阳明提出了他的哲学的基本理念——“心即理”。这就是王阳明心学的理论基点。

所以,在王阳明看来,“理”不在外部事物,而在人的心中,是心中的道德良知。王阳明说:“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传习录》)他认为,理不是朱熹说的“天理”而是人心中的道德意识。

王阳明据此而把他的理论传播给他的学生,建立了新的心学,并提出了“知行合一”理论。他认为,真正的“知”,是一定能够“行”的;而真正的“行”,也一定是包含“知”的。王阳明说:“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传习录》)知与行其实都是一种功夫,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当然,二者既有区别,又是本质一致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和行是不能隔离的,先知而后行是不对的。

阳明讲学

在王阳明看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不可分离;知识行的出发点,是用以指导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已在行中;行是知的归宿,是知的实现,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明察知在起作用;知行工夫统一的目的,就是去除“不善的念”,使心恢复善性,因而,知行统一就是“致良知”,而“吾心良知”即是“天理”,“知行合一”其实是“致良知”这一功夫的两个环节。

王阳明主张依照自己的本心去做事,而本心就是人在遇事时心中浮现的第一个念头。他说:“尔那一点良知 ,是尔自家的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要不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若不靠着这些真机,如何去格物?”(《传习录》)

日常生活中,看到小偷偷东西,会去制止;看到孤寡老人行动艰难,会去帮忙等,这即是依本心而行,是良知的表现。

王阳明把他的“致良知”学说概括为“四句诀”:“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传习录》第256页)指出了“致良知”的真谛。

可见,王阳明的心学的第一个“好”,就在于继承和发挥了陆九渊的思想,扬弃了“二程”、朱熹等人的思想,提出了新的心学学说,重新解释了“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说法,创造性地提出了“致良知”学说。

王阳明的心学代表了宋明理学发展到成熟透彻的阶段,同时也“终结”了宋明理学,他以“心即理”的根本观点使理学发展透彻,认为“天理”就在“心中”,这其实是从内部否定了理学,为明清实学的兴起提供了理论前提。“务虚”理论熟透了,便迎来对“务实”的追求。这是王阳明心学在理学史上发展的“好”处。

再说第二方面,王阳明有什么理论创新呢?就是说,他的哲学有什么特别的“好”呢?

笔者认为,王阳明对《尚书·大禹谟》所记载的帝舜传给大禹的“十六个字诀”从心学方面的创新性解释,最能体现他的理论贡献。王阳明明确地解释说:

“夫圣人之学,心学也。学以求尽其心而已。尧、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道心者,率性之谓,而未杂于人。无声无臭,至微而显,诚之源也。人心,则杂于人而危矣,伪之端矣。见孺子之入井而恻隐,率性之道也;从而内交于其父母焉,要誉于乡党焉,则人心矣。饥而食,渴而饮,率性之道也;从而极滋味之美焉,恣口腹之饕焉,则人心矣。惟一者,一于道心也。惟精者,虑道心之不一,而或二之以人心也。道无不中,一于道心而不息,是谓‘允执厥中’矣。”(王阳明《重修山阴县学记》)

“十六字诀”中的允执厥中

在这一段话中,王阳明有两个解释是很有创见的:其一,他确定了圣人之学乃是“心学”,其学的主旨是“求尽其心而已”,这其实是把“心学”理论看成是“十六字诀”的前提;其二,他区分了“道心”与“人心”,“道心”所指的是率性,即没有杂念参与其中,“至微而显,诚之源也”;而“人心”则是杂念邪念渗于其中,很危险,“伪之端矣”。这就拒绝了朱熹关于“道心”是“天理”的说法,因而以“心学”取代了“理学”。

对于“惟精惟一”,王阳明解释说:“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工夫,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这就是说,“惟一”与“惟精”的关系是主意和功夫的关系,二者是不可分离的,事物的本质是唯一的,因而探究事物的本质的态度必须是精纯专一的。在他看来,“惟精惟一”的态度和方法在各种学习、修养中具有普遍适用性,王阳明在回答弟子的提问时说:“……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13页)

他认为,精纯专一,便能体现精妙,便能达到澄明状态,便能知其精一,便能知其神妙,便能精诚如神,其实,也就是能悟己之心,到达“致良知”的境界。

而正是王阳明这种精纯专一的态度,才使能以“心”的范畴去取代“理”的范畴,提出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这三位一体的理论建构,王阳明“心”来统摄他的整个理论体系。这就是“惟精惟一”。

最后,说说王阳明心学对于现代人的启发价值,即有什么实际的“好”。

首先,王阳明的心学突破了朱熹理学对人的心灵的主动性创造性的束缚,反对以“天理”来统摄“人心”,主张“心即理”,这便大大解放了人的创造心理,把长期被传统礼教和僵化陈旧道德观念所压制的人心的创造性释放出来,肯定人的自由创造性,肯定人的“初心”的积极意义,让人更相信自己的内心而不是“道统”“仁政”等,有了王阳明的心学才会有后来李贽的“童心说”,才会有明清实学和后来的启蒙思想。王阳明让人们更相信自己而不是“天理”(儒家神化了的道德原则),人能自觉地体验自己心灵的自由。

其次,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反对知与行分离,这劝告人们不要忽略思想上的不善念头,以免导致恶行出现;同时,他主张“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就告诉人们,知、思与践行是统一的,有好主意才会有好的行动,而好行动体现了好的主意。

这提醒人们,在行动中要注重经验的合理性,在认知中注重与行动的结合。中国古人似乎一直都不喜欢高高在上的抽象理论,不喜欢浮夸地谈理论,而是非常重视理论施行的实际效果,注重认知、理论与实际行动的结合,以及理论的践行效果,重视思而后行,又重视动中的智慧,知行结合才是聪明的行为方式。

王阳明雕像

再次,王阳明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良知,良知能知是非善恶,圣人只是既有智慧又有德性的凡人而已,而每个人出生时,都具有善心,都是潜在的圣人,只要能依良知去思考和行事,都能成为圣人。致良知就是把人的本心和善性实行、推广,以惠及社会,他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之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也。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其实,在王阳明看来,良知在人,不在天,是人的”初心“,不会消失,即使是盗贼,也有潜在的良知,重要的是让良知显现,而不要使良知被物欲遮遮蔽。这实际上是指出了人具有善心本性,而在这一点上人人是平等的,谁也不要扮演道德教官来训斥人,只有能发现自己心灵原本的善良心境,便能行善去恶,自己行善事,并惠及别人。这是一种自由的道德观,是对人的”初心“的深刻阐述,在当代仍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理解《易经》如何理解“知行合一”和“天人合一”你有怎样的深度解释

《易经》“系辞上传”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地间一切事物的变化无不因时因地或成为阳刚,或成为阴柔,而这一阴一阳的变化法则,正是宇宙的法则,也是人生之规律,也就是天理与人道。“说卦传”中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

《易经》中的这些所阐明的天道、地道、人道的变化作用法则是一致的,也就是宇宙万物所遵循阴阳无穷变化的作用法则,称作为“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则是指人在道德修养方面,不但要认识,(知)并且要努力去实践(行)只有把知与行统一起来,才能够称得上“善”。“知行合一”也是阴阳文化中的内容。

《易经》中的这一阴一阳,蕴藏着天地万物变化之玄机,并在变化中生成发展,和谐与统一。这些都是《易经》文化的中心内容。

炒股怎样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做股票投资最难的就是知行合一,个人觉得在几个方面去努力可能会获得回报:

1、大量学习和阅读。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作为基础,实操基本是空中楼阁。基本的技术分析和图形分析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学习去获取。另外,大量阅读投资大师、实战操盘高手的书籍、心得、笔记等资料,也是提高自身素养的必备途径;

2、付出大量时间。没有不劳而获这回事。操作股票和做生意开店道理相通,或者说是一项技艺。没有长时间地钻研、比较、优化,是不能获得提升的。每天盘前计划、盘后复盘、大量观察个股、阅读财经资讯和新闻,这些是必备的作业;

3、必须实操。具备了一定通过阅读和学习积累的技术基础之后,必须进行实盘买卖,这是成为成功投资者的必经之路。最初,可以通过少量资金进行操作以积累经验,增加面对各种情况的应对能力。在具备一定的实操经验和心得之后就进入了第四点,也是最关键的;

4、建立独特的交易体系,并严格执行。每个人个性不通,摸索出适合自身性格特点的交易体系,是投资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前期通过模仿、测试高手的操作方法,逐渐根据自身情况做修正,建立起一套自身的交易体系。这个体系包括:择时、择股、买入、止损、卖出,每个环节中,又需要经过长期细节的打磨,形成交易的所谓“肌肉记忆”,严格按照系统执行;

5、大道至简,股市炼心。对于操盘心态的修炼,是成为高手路上是最难的阶段。冷静、平稳地心态比选择股票更重要。这种高段位的心态状态,需要长期的经验和实际操作才能够养成。

以上是如何做到股市知行合一的浅见,仅供参考。

为什么绝大部分的人知和行做不到统一

谢邀。绝大部分人做不到知和行的统一?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读一行,就是强调了知行统一之间的关系。我国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他的教育理念就是知行合一。据说,南京晓庄师范的前身就叫行知学校,仅从命名上即能感知办校人的良苦用心。而社会发展到了今天,教育理念强调的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出真知。我们知道知识包含着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间接经验来自于书本,需要重新的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成为直接经验。要说大部分人做不到知和行的统一,可能有点儿危言耸听了,如果说,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一个时间差,恐怕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所以,我们在考虑问题和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同时,是否也存在一个知与行统一的问题呢?今天的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靠得就是三观正能量,国民经济指数的持续增长也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平时,人们总在说格局,什么是格局?格局应来自于眼界和心胸,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生活的教育,社会的实践,成就了一个个优秀的人生。直挂云帆济沧海。在行知合一的理念下,人们在认知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着这个世界。

为什么知行很难统一,甚至相悖知道应该如何,却做不到

王阳明先生的心学就是在讲知行合一的问题,但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讲,真的很难做到统一。有时明明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却偏要往错的方向走。有时候是一种寻求刺激,有时候其实是从众心理,大家都这样做,虽然是错的,那又怎样呢?

阳明先生告诉我们:知是“良知”,也就是内心,行是“实践”,知与行应当是一体的。真理就在心中,但必须去事上练,只有去实践了,才能更深刻地体会这一真理。而且,这两者是不可分的,必须知行合一。

明末的党争,东林党和阉党本质是否存在区别,请客观评价

首先,需要说的是“阉党”是包括投靠魏忠贤的文臣。其次,两者当然有本质区别的,东林党毕竟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其内部文化、文学氛围较为浓厚,且相对更清廉。最后,“东林”被扩大化了,有些人甚至把阉党文臣放入东林文臣内。

(1)“东林”和“阉党”内部都有能人

东林党是有思想文化的、有一定治国带军能力的人的松散集团,而且许多人都有一定的治国带军才能,例如叶向高、赵南星、孙承宗等。同时,也夹杂着不少能力不高、只会喊叫的人。

阉党除了宦官外也有大批文臣。但是以魏忠贤的决心为核心。宦官是没有行政管理经验和能力的,靠的是崔呈秀、阎鸣泰、王洽、张凤翼等人去执行,这些人的人数要比“东林党”人数大得多。他们之所以加入“阉党”主要是因为贪腐、工作错误等被参劾或政治斗争失败。

(2)你是清流东林;尔为阉党太监,横批:二祸

前面是一位读者骂我的,主要是我经常说些“反腐”的话,对一些有才能的大贪官经常持批评态度。后面那句话和横批则是我回复该名读者的话。

“东林党”在天启朝无疑是起到正作用;但是消灭魏忠贤后,双方的“党争”带有很强的“意气”,所以,他们在崇祯朝都是“祸害”。

例如钱谦益就是“东林党”后期的领袖,但他除了诗词歌赋外,政治上能力不高、人品低下。

(3)“党争”只是明亡的原因之一

对于明朝灭亡的原因,许多人都将其归结为一点——党争。“阉党”造成的“祸”,主要是专权和以不合法、不合理、危害性更大的方式进入他们不懂的行政领域、军事领域,超脱了既定的司法侦查权领域,从皇权手中的工具变成了皇帝本身。

本来,太监通过制衡文官的行政系统、“厂卫特务统治”掌控司法侦查权、“镇守太监”监视军事系统,从皇权内部划出一部分权力用以“代替”皇帝监视文武。但他们从未管理过国家,管理国家的仍然是文官系统。但万历之后,这一传统被打破,“矿监”地出现本身就是乱象开始。

(4)大明亡国并非仅仅“党争”,它是“综合原因”导致而非一点

国家的失败和灭亡,很难有一种原因、一个因素。例如外戚专权?西汉、东汉立国前后四百余年,期间外戚专权就达三百多年。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大朝代不会因为一个问题没搞好而灭亡的,只能是综合性原因。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究竟对后来的中国人造成了多大影响

第一,王阳明说:“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传习录》)

显然,“一念发动处”便是“行”,所以,意念也就是“行”,而“不善的念”便是指人的私欲之念,人人都有良知,但由于人人生存在世,有这样那样的欲望,私欲之念是不可避免的,而它遮蔽了良知,所以,必须及时消除,特别是要在“发动处有不善”时,立刻消除,如此,才能使“良知”这一心之本体得以恢复。

第二,这一消除的过程其实已经是“行”了,因而,王阳明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当然,二者既有区别,又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他批评那些将知行二者相隔离的(似乎是暗指朱熹的“知先行后”),认为是错误的,他要对症下药来治这毛病。他说:“今人却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功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传习录》)他还说:“功夫不离本体,本体原无内外;只为后来做功夫的分了内外,失其本体了。如今正要讲明功夫不要有内外,乃是本体功夫。”(《传习录》)

第三,知行关系,其实有三层涵义:其一,知行只是一个工夫,二者是统一的,不能割裂,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不可分离。其二,知是行的出发点,是用以指导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已在行中;行是知的归宿,是知的实现,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明察知在起作用。其三,知行工夫统一的目的,就是去除“不善的念”,使心恢复善性,所以,知行统一的本质是“致良知”,因为“知”实即是“吾心良知之天理”,其“行”实即“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知行合一”其实是“致良知”这一功夫的两个环节,是一致的行动。

第四,王阳明把知行合一统一起来,并于”致良知“联系起来论述,这彻底否定了朱熹等理学家“知先行后”的观点,同时,把知行合一看成是心灵活动,而不是心外之理,这对于提升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有重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解除理学对人性压抑的积极理论意义。

第五,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并不仅限于心性修养或道德实践方面,而是还要见诸于政治事功方面。他把践行“知行合一”也看成是“知行合一”所倡导的内容,他说:“君子之学,何尝离去事为而废论说?但其从事于事为论说者要皆知行合一之功,正所以致其本心之良知,而非若世之徒事口耳谈说以为知者。”(参看《传习录》)这“事为”指的是什么呢?其实,王阳明所指的是明德亲民的政治追求和政治实践。在王阳明看来,“内圣”与”外王”是统一的,“明明德”包括“亲民”,因为“亲民”的核心道德便是“仁”。他还说:“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只是一个‘明明德’,虽亲民亦明德事也。明德是此心之德,即是仁。‘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传习录》)显而易见,王阳明强调“亲民”乃“明德”之举,是“明明德”核心内容,而“仁”也正是《孟子》中说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基本含义。这对于明以后的政治哲学观念影响很大。

第六,知行合一成了中国文化思想的一种重要特征,古代知识分子都非常重视知行合一,包括儒家“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在内的一些主张,其实就是强调知行合一,在知行合一问题上,王阳明对于“合”的论述是最彻底的哲学观点。当然,他所论的“合”过分强大了“行“中心的因素的作用,有主观主义的浓厚色彩,但其”心学“对于知行关系问题的探索仍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

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人推崇王阳明

(原创答问)

值得推崇,才得以推崇。

王阳明是明代哲学家。

王阳明—王守仁。

幼名云,字伯安,自号阳明子。

王阳明推崇知行合一,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

他推崇“至善是心之本体。”

此心无私欲之蔽,不须外面添一分。

他强调“心即理也,即是天理。

他推崇的“格物致知”。

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本体之正。

他强调“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

要了解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须读一下他的著作。

能在一问一答中彻底了解王阳明,是根本做不到的事情。

我们也只是领略其皮毛,真正能领会其内涵,非得通读其所存书籍才能领略其真谛。

自明朝后,历代文人墨客,工农仕商皆推崇王阳明先生。因为他的思想体系符合中华民族文化传统。

他洁身自好,身先士卒,他强调知行合一,推崇心底无私,号召心之至善。

他的“格物致知”,倡导去其心之不正,以全本体之正。

他的精神传承历代,影响了一批一批的青年人走向社会。

我们要学习他的思想体系,为人处世的守身原则。

修养自己的内涵,提高自己处世和处事的能力。

历代推崇王阳明,说明他的行为已成为了后人追求的目标,学习的榜样。

学习王阳明,最好是全面了解一下,读其书,求其心。

一代伟大的哲学家,他的传承,历久弥新。

他的精神,一直感染着人们去勇敢的追求其真理。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们推崇王阳明,学习王阳明,是修养自己的最佳选择。

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王阳明老先生就给我们树立了一个鲜活的榜样。

如何面对现实,选择一个良好的修养课题,不妨去追寻前人,哲人,我们定一个人走目标,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

我的答案很浮浅,因为我还在学习中。

让我们一起去学习吧,真正能领悟一代哲学家的理念,或许是一生努力的事情。

祝愿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我们一起努力哦。加油!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