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进中举续写

范进中举续写(范进中举之后却疯掉了,其后续如何有无为官)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13 09:46:22 浏览21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范进中举之后却疯掉了,其后续如何有无为官

范进得知中举之后悲喜交加,可以说是喜气攻心得了失心疯,具体症状可参考赵本山范伟的爆笑小品《心病》,中奖后的范伟就是失心疯的典型症状。当然这样的疯只是暂时的,后来他当屠夫的老丈人妙手回春,一巴掌给他治好了。清醒之后的范进最后顺利入朝为官,勤政为民、政绩突出,可以说仕途顺利,步步高升了。虽说科举制度坑了很多读书人,终究也为当时的朝廷选拔了不少难得的人才。

范进中举之后怎么样了

范进中举的过程其实挺有戏剧性的。

话说范进54岁那年参加院试,由于很穷,冬天还穿着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加之他年纪大,一把年纪还没有考中秀才。这引起了同样是花甲之年才考中功名的主考官周进的注意。

所以,当范进全场第一个交卷后,周进便端起范进的卷子,耐着性子反复看了三遍。

第一次阅卷,周进看后很生气,骂到“这样的文字,说的是些甚么话!怪不得不进学!”

按常理,主考官给出这样的评价,范进这次肯定又没戏了。

但是由于当时没有考生交卷,周进闲着也是闲着。于是,他便又看了一遍范进的卷子。

这第二次阅卷,估计是同理心作祟,周进觉得范进写的文章还“有些意思”。

颇有一种范进此前屡第不中,不是他的水平执行,而是怀才不遇。

因此,范进这才起死回生。

正当周进再次阅览范进的试卷时,一个叫魏好古的考生来交卷。

交完卷后,魏好古对周进提了个请求,希望周进能对他进行面试,借机展现自己在诗词歌赋方面的才华。

但殊不知,魏好古的这个请求在周进看来属于是离经叛道之举。

周进大骂魏好古:“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像你做童生的人,只该用心做文章,那些杂览,学他做甚么!”

骂罢,周进便令衙役将魏好古赶出了考场。

然后,周进又拿来范进的卷子查阅。

这第三次阅卷,周进是越看越觉得范进的文章写得好,“真乃一字一珠!”。

认为范进此前屡第不中,不是水平不行,而是怀才不遇。碰上了胡涂考官。现在既然碰上了自己这个伯乐,那自己就必须提携。

于是,原本应该再次落地的范进,在主考官周进的提携下,竟然幸运考中了秀才,而且还是当堂院试的第一名。

不过,戏剧性地考中了秀才后,范进的生活水平并没有什么改变。

他该穷还是穷,该饿肚子还是饿肚子。

屠户老丈人也依然瞧不起范进。不仅骂他是现世宝穷鬼,还不借钱给他去参加乡试,并嫌弃范进想考举人的行为是“想天鹅屁吃!”

按道理,以范进当时的家庭状况,老丈人不借钱,他是没钱去省城参加乡试的。

但是由于院试结束后,周进曾对范进说“本道看你的文字,火候到了,此科一定发达。”

这让范进感觉自己这次肯定有戏。

于是,他就瞒着老丈人,借钱去考试。

等到他考完回家,家里的老娘、老婆已经饿了三天三夜。饿的是“两眼都看不见了”。

之后的事,中学都学过,就一笔带过了。

原本骂范进是“尖嘴猴腮”的屠户老丈人,听闻其中举后,立马变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些老爷也没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活脱脱的一副狗腿子形象。

原本瞧不起范进,平时没少鄙视和贬低嘲讽范进的街坊四邻,也纷纷提着礼物上门,试图巴结范进。

原本根本不可能搭理范进的张乡绅,主动跟范进攀亲带故,不仅送了奴仆、丫鬟,还送了一套豪宅,直接让范进从一贫如洗,过上了上流人士的生活。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昨天的范进,还在街头要饭,过得是有上顿没下顿的苦逼日子。而仅仅只是一日之隔,他便从矮矬穷变为高富帅,走上了人生巅峰。

这种巨大的人生反差,别说是范进了。换作任何人,都有“乐疯”的可能性。

接下来就聊聊范进中举的后续故事。

范进搬进豪宅后,其母亲因为承受不住这种巨大的人生反差,最后喜极而死。

而母亲死后,范进又不得不在家守孝。

所以,范进参加会试的时间就推迟了三年。

三年守孝结束后,范进上京参加会试。最后一战,成功考中了进士。

而考中进士后的范进,又当了三任官。

第一任是督察院御史;

第二任是山东学道;

第三任是通政使。

这里逐个说。

所谓御史,就是古代的检察官。

明清时期,御史是正七品,与县令平级。

所谓山东学道,就是明、清时期主管山东省教育和科考的官员。

前面说的周进就是广东学道。他负责主持广东各府院试,有选拔秀才的权力。

除了选拔秀才外,各省学道还要为朝廷考选优秀贡生,送到国子监学习深造。

只看这一点就能发现,明清时期的学官,其实是个能改变小人物命运的肥差。

那么,如此重要的职务,到底是几品呢?

这个问题要分开说。

在明朝,学道是地方官,挂按察司副使或佥事衔。一般为正四品或正五品。

但是在清朝则不一样。

清朝大部分时期,学道是差遣性质,各省学官的编制隶属于礼部,不再是地方官,且品级也不固定。

比如雍正之后,顺天府的学政,就要高配处理,一般由各部侍郎或者京堂充任。

而其他各省的学政,则由翰林、詹事及部属等官充任。

也就是说,清朝的学官,如果是由二品官员担任,那就是二品学官;如果是由五品官员担任,那就是五品学官。品级不固定。

不过,由于清朝对学官的出身和资历有一定要求,也就是必须是两榜进士出身,而且必须是京官。所以,虽然清朝学官没有固定品级,有的品级很高,有的很低。但只要下到地方,其在地方上的地位都很高。

笼统来说,在清代的官制体系中,学政在地方文官中的地位,仅次于总督、巡抚,要高于布政使和按察使。

对于清朝的很多小京官来说,能够外放学政或是外放担任某省乡试考官,是他们人生当中的莫大荣幸,可以吹牛吹一辈子。

我们知道,虽然《儒林外史》的故事背景设定是明朝。但作者吴敬梓是清朝人。

所以故事中的官职设定,应该更偏近清朝。

因此,范进担任山东学道,虽然不知道他的品级。但地位肯定不低,直接隶属于礼部,而不是像明朝的学官那样,要被总督和巡抚节制。

最后是通政使。这个职务是京官,掌管全国章奏和臣民的密封申诉之件。正三品。最后范进也是以这个身份致仕。

值得一提的是,范进并不傻。

他上京参加会试前,曾专门拜访过周进。

而为了能见到当时担任国子监司业(国子监的二把手)的周进,范进在写门生帖时,耍了个小心思。他故意什么都不写,就只写自己的名字,让周进在一众名片中,一下就记起了他。

这个范进,好像在哪里见过?哦!就是当年那个被我改变命运的童生。赶紧叫他进来。

等见到周进后,范进表现得极为谦逊,言必称称周进恩师,这种称呼很对周进胃口,让周进对范进有一种两心相照的感觉。

后来,周进在上班期间,向朝中同僚强力推荐范进。频频为范进搭台。范进最后能考中进士,很难说没有周进从旁助攻的贡献。

范进中举后为啥会发疯放到当代范进是什么职位

古代科举是分级考试,乡试中式者,即为举人。举人的第一名称解元。

所谓“中举”,就是秀才在乡试中考中举人了!

范进中举后,为啥会发疯呢?

普通人突然成为百万富翁,如果神经不够强大,确实可能发疯!

那么举人到底值不值钱呢?

举人是可以购买的。

光绪十六年,浙江副贡生庞元济,捐直赈银三万两,李鸿章奏准赏作“举人”。

后来,朝廷户部议定举人事例,以百名为限,由生员(秀才)捐银二万两,即作为举人,一体会试。

看来,“举人”至少可以值20000两白银,相当于现在的百万人民币。

中举也是名利双收的事情。

中举不仅仅是获得“举人”的文化头衔,更加是一种社会地位和具备做官的机会。

清代铨选官员有“即用”之制。谓遇缺即可补用,清会典记载,凡选官,有即选,奉旨即用之员,不论双单月,遇缺即选。

清会典事例·吏部十七·满洲铨选,又谕引见新科造士名单内有点记名者,皇帝看诸人皆有年纪,人尚可用,著以知县即用。

古代的“举人”不同于现在的博士、硕士,现在的文凭仅仅是文化头衔而已,不具有直接做官的资格。

而古代举人具有直接做官的资格,可以根据官员的多寡,直接在举人和进士中,任命朝廷官员,这就是“即用”之制。

范进中举,就是因为突然成为百万富翁和具备替补知县的资格,所以高兴过度才发疯了!

放到当代,范进中举,也就是相当于处级干部吧!

举人就有了做官资格,某些朝代的进士录取人数下降到100人左右,且为平衡各地发展,往往按地域分配名额。

自隋唐至清,在我国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大约有10万上下。

总体而言,这是一个才能卓著的群体,古代许多大政治家、文学家、学者都是进士出身。

如唐代的王勃、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自居易、柳宗元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兄弟等,明代的张居正、徐光启等人。

而“举人”一词最早得名于汉代的察举制度,被举荐者称为举人。唐代时,报考进士科的考生均称“举人”,明清时期,举人已经可以直接做官,也可以继续考进士。

古代官员选拔制度采用举荐方式,士人通过被当地官员举孝廉、秀才的方式进入仕途,举荐的州郡官吏被称为“举主”,而被举荐的贤士便称为举主的门生。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门生”一度变质成依附于士族豪强的一类人,有一些臣属、门客,甚至奴仆的意味。

唐宋时期,科举考试中考中“举人”或进士的人,称主考官为“座主”“座师”或“恩门” 并自称为主考官的“门生”,这与汉代类似。

这样,这些新举人、进士就和主考官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特殊的师生关系。新举人、进士常把自己的考中,看做是主考官对自己的一种类似于师恩的恩情。

考中举人到底有多荣耀呢?也是举人的隐形职位和社会职位有多高呢?可以说三件事,来解说。

其一、举人可以获得皇帝的赏赐,比如“举人屋”

扬美村在清代读经习礼之风大盛,涌现出梁德显、杜元春等举人。

现保护较完整的举人屋位于临江街,兴建于清代,为举人杜元春故居。

该古宅为三进形制,青砖蓝瓦,砖木结构。建筑面积共356平方米。举人屋砌砖用的灰浆由石灰膏加糯米浆、黄糖浆拌和而成,100多年过后仍坚固如新,堪称扬美宅第之最。

清光绪八年,屋主杜家第十五代孙,杜元春在壬午科广西乡试中力克群雄,考取举人功名。朝廷赐授杜元春“举人”牌匾,悬挂于大门之上,此屋被称为“举人屋”。

其二、中举后,举人的婚姻问题也就是小事一桩,据说梁启超中举后,主考尚书李端菜和副主考王仁堪,都想为这个举人做媒,王仁堪还想把女儿嫁给他

十六岁的举人梁启超因为中了秀才,原先施教的周惺吾先生,表示不能再胜任对他的教学,梁启超就进入广州学海堂深造。

学海堂是嘉庆时期任两广总督的阮元创办的,他是著名的汉学家,著述极多。

这不但加深了他的文学修养,训练了他的文笔,还为他的科举考试提供了厚实的条件。

总之,学海堂的几年学习,为梁启超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很坚实的基础。先天的资质,再加上后天的勤奋,使他成了优秀的少年学子。

1889年,梁启超参加了广东乡试,中第八名举人,时年16岁。年少成名,才华出众,不但使他的家人大为高兴,还使主考尚书李端菜和副主考王仁堪喜出望外。

他们都想为这个少年举人做媒,王仁堪想妻以女儿,李却先开了口,请王为其堂妹李蕙仙作伐。王仁堪只好报之以笑,答应下来。

梁启超中举,这个事情基本上可以类推到范进中举,因为蒲松龄就是清朝人,他笔下的范进中举,其实就是清朝读书人的缩影而已。

其三、在民间中了举人,祖坟上可以立两个旗杆,那真的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清朝末年,有一个叫斛泉的秀才,20多岁时就参与大比。大比者,就是考举人,三年一次,在杭州贡院中举行,时间总在秋天。

那时没有火车,便坐船去。运河直通杭州,约八九十里。在船中一宿,次日便到。

于是在贡院附近租一个“下处”,等侯进场。其母临行叮嘱他,到了杭州,勿再埋头用功,先去玩玩西湖。

胸襟开朗,文章自然生色。

其母也非常好强,经常对人说坟上不立旗杆,你就是不要去考试了,非常自信的样子。

那时定例:中了举人,祖坟上可以立两个旗杆。中了举人,不但家族亲戚都体面,连已死的祖先也沾光呀!

上面三件事,仅仅是举人的社会职位和荣耀而已。

事实上,唐代实行科举考试,但对各地通过解送试而参加省试之人也称举人或贡举人,意为应举之人。

这既不是一种功名,也不是一种出身资格。宋金元时亦如此。

从明代开始,举人成为一种出身资格,凡乡试中式者称举人,为功名一种。

清代科举制度,举人入仕,除参加会试取得进士资格,还有拣选、大挑等当官的途径。

说白了,考中举人,其实已经是很多读书人的最大荣耀了,因为举人已经具备当官的资格,只要有缺,就可以替补为官,清朝举人往往可以被任命为县官。

如果要是放到当代 ,范进中举后,也就相当于成为候补官员,大约是处级干部的级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