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毅列传 不是

为什么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而不是其他历史人物比如张良或者韩信?假如燕昭王不死,乐毅伐齐能够成功吗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07 03:56:41 浏览5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为什么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而不是其他历史人物比如张良或者韩信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这句话是出自陈寿著的《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

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国相,他在齐国进行了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改革,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辅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乐毅是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率领五国联军攻占齐国七十余城。后因受燕惠王猜忌,投奔赵国,被封于观津,号为望诸君。

张良是秦末汉初杰出谋臣,汉初三杰之一,被誉为帝王之师,以谋略见长。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汉初三大名将之一,兵家“谋攻”派代表人物,以军事见长。张良和韩信都是在某一领域擅长的人才,不算复合型人才。

管仲、乐毅是军政两用人才,诸葛亮希望自己成为军政两用复合型人才。

后来事实证明:诸葛亮是军政两用复合型人才,把蜀国治理井井有条,还亲自挂帅参加军事行动。后人对诸葛亮评价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可见诸葛亮实现了自己年轻的理想抱负。

笔者认为,还是一种现象也不应排除。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陈寿写这句话时诸葛亮已经去世,管仲所处春秋时期和乐毅所处战国时期和诸葛亮所在三国局面相仿,都是同时存在并列的国家,而张良、韩信所处西汉,是大一统国家,拿并列国家人才和大一统国家人才相比有所不妥。

假如燕昭王不死,乐毅伐齐能够成功吗

如果燕昭王不死,乐毅可以攻下齐国最后两座城池,但是燕国要独吞齐国,还是很困难的。笔者试分析如下:

第一,乐毅伐齐五年,为什么两城始终未能攻克呢

人们通常的印象是,乐毅仅仅花了数个月的时间便攻略齐国大部分的土地,仅剩下即墨、莒等几座城池未能攻下,《资治通鉴》即是采纳此说。然而此说令人狐疑不解,既然乐毅能在数月内征服齐国绝大多数土地,何以在之后五年的时间里,不能攻克即墨与莒城呢?这似乎不能体现乐毅的水平吧。

笔者认为,乐毅并非是仅用数月就扫平齐国,而是用了五年时间,才击破齐国绝大多数的反抗力量。《史记》中的《乐毅列传》中就写得明白:“乐毅留循五岁,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倘若不是燕齐苦战五年,那么试想想,其他诸侯国能眼睁睁地看着燕国吞并齐国吗?显然是不可能的。诸侯国之所以并不干涉乐毅,是因为在这五年里,燕、齐仍在不断地战斗,各国就乐得坐山看虎斗,让这两个国家去相互消耗实力。

第二,燕昭王去世,乐毅伐齐事业嘎然而止

乐毅伐齐的事业,与燕昭王无条件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当然有人诬陷乐毅,说他留着齐国两座城池,是为了想当齐国的国王。燕昭王听闻后,杀掉诬陷者,并把乐毅的妻子儿女送到齐国,派使者把齐王的王冠送给乐毅。此举表明,就算你乐毅想当齐王,我也不干涉,因为乐毅为燕国报了亡国之仇(燕国曾被齐国灭掉三年)。

燕昭王去世后,新上台的燕惠王没有父亲的胸襟,他听信谣言,派一位名叫骑劫的将领顶替乐毅,并召乐毅回燕。乐毅心知被谗,恐怕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索性投奔赵国去了,伐齐之事业,嘎然而止。

以乐毅的才能,在控制齐国七十余城后,只要待以时日,肯定能把最后两城攻下来。可惜造化弄人,在他离开后,齐国名将田单乘机反扑,创造军事史上的奇迹,把燕军打败并赶出齐国。

第三,即便乐毅伐齐成功,燕国要独吞齐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在战国七雄中,燕国的实力是相对比较弱的,只是赖燕昭王的雄才大略与乐毅的不世才华,才能取得伐齐之战的伟大胜利。然而,一旦齐国灭亡,凭燕国的实力,是很难独吞齐国的。

在战国时代,有过几次比较大的兼并战。比如秦国吞并巴蜀,赵国吞并中山,都没有引起诸侯的重视,为什么燕国吞并齐国会引起诸侯的反对呢?因为巴蜀、中山都是属于蛮族的地盘,对于中原诸侯来,对蛮族的地盘不是特别关心。然而,一旦中原(华夏)大国被吞并,就一定会引起诸侯的警惕与反弹。

比如齐宣王时,齐国吞并燕国,遭到诸侯们的一致反对。迫于外在压力,齐国在三年后被迫把到嘴的肥肉吐出来。到了齐湣王时,齐国又吞并宋国,结果引来五国伐齐,国家差点被灭掉。同样的道理,若是燕国吞并齐国,将一跃成为诸侯中的强者,试问周边赵、魏、楚等国岂能坐视不理呢?因此,即便乐毅成功,燕国也无法独吞齐国,势必要引发新一轮的争夺战。

如何评价战国时期名将乐毅的军事才能

乐毅是个天生帅才,足智多谋,善于领兵作战,接连攻克齐国七十余座城池。是春秋战国时期燕国著名的政治家与军事家,他的军事才能为后世人敬仰赞叹。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模仿效法,三国蜀汉名相诸葛亮就时常自比管仲、乐毅。可见乐毅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乐毅(生卒不详),子姓,乐氏,字永霸,中山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魏将乐羊的后裔。官拜燕上将军、相国,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他在职期间,是燕国最辉煌的时期。

乐毅少年聪颖,喜好兵法,他的先祖是魏国名将乐羊,魏文侯将灵寿(今河北灵寿县)作为他的封地,乐家世代居于灵寿,传到乐毅时,这个地方已是赵国的领土了。当时的赵国是强国,有人曾举荐乐毅出来做官,但他审视了一下赵国外部环境和内政状况,认为赵国不久将会发生于宫廷内乱,搞不好会招来杀身之祸。觉得自己还是别在赵国当官比较靠谱。公元前295年,沙丘宫变时,赵国赵武灵王赵雍被公子成困、饿死在沙丘宫。乐毅便决定离开赵国投奔魏国,魏王当然知道乐毅的才情和能力,但太吝啬,只给了他一个闲职大夫。乐毅为此闷闷不乐,认为这样的闲差,不能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抱负!

就在此时,北方的燕国因为燕昭王姬职继位的问题发生内乱,被齐国趁机打败。燕昭王即位后,励精图治,广招揽贤才,意图振兴伤痕累累的燕国。燕昭王一心想报齐国的杀父、破国之仇。但是奈何国力不及,不敢轻举妄动!于是大力招贤纳士、改革陋习以强国力。乐毅得知了这个消息后,便向魏王找了个借口,出使燕国。燕昭王与乐毅一见如故、十分恭敬,用上宾之礼接待他。乐毅也不管自己还是不是魏国使者的身份,便做了燕昭王的亚卿,仅次于上卿。

乐毅协助燕昭王将燕国治理得井井有条。他把重点放在改革内政、整顿军队上。制定法律,严肃法纪,加强对官吏的审查和考核;摒弃用人唯亲,拉帮结党、滥用亲信。同时唯才是举,打破身份、资历限制;在军事上,乐毅着重进行战法、阵法、体能和纪律训练,尽快提高燕军的战斗力。燕昭王与庶民百姓同甘苦、共命运,争取全国各阶层对自己统治的拥护。28年过去了,昔日积贫积弱的燕国已成首屈一指的强国。举兵伐齐的条件趋于成熟。

齐国齐宣王去世,其子齐湣王继位。对内不恤民力,横征暴敛;对外不断用兵,成为众矢之的。齐国陆续与各国结怨,甚至想灭周天子取而代之。在这样的背景下,忍辱多年的燕昭王认为报仇雪耻的时机已到,决意举兵伐齐。但乐毅认为,由燕国单独出兵并非上策。毕竟齐国地大人众,“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燕国能够侥幸获胜,那也只是“惨胜”。自己会大伤元气的。到那时谁又能确保临近的赵、魏、韩三国不会来趁火打劫呢?所以,燕国与其与齐国单挑,还不如联合受齐国之气其他国家一起群殴,这样胜算把握更大,对燕国也相对安全。燕昭王同意了乐毅的建议。

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赵惠王特授乐毅相印,统率楚、燕、韩、赵、魏五国联军征伐齐国。齐湣王没有料到燕国会联合诸国攻齐,当发现五国联军攻入齐国时,才仓促应战。齐兵渡过济水,全力拒敌。齐军因连年征战,士气低落。加之齐湣王这个人不地道,对作战不利的士兵以挖祖坟、斩首活埋等残忍手段相威胁,造成齐兵寒心。联军发起进攻,齐军一触即溃,连连败北。齐军主力被歼后,齐湣王率残部狼狈逃回临淄。燕昭王闻讯大喜,亲至济西战场劳军,犒赏将士,封乐毅为“昌国君”。

乐毅志在灭齐,联军长驱直入,一气攻占了临淄。齐湣王被迫出逃,辗转至莒(今山东莒县)地固守,后被楚将淖齿所杀。乐毅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和扩大战果的措施:安抚齐国灾民,整饬军风军纪,严禁掳掠百姓。乐毅宽减齐民的赋税,废除苛法峻纪,并在临淄郊外隆重祭祀齐桓公和管仲,把100多个爵位赐封给齐人,笼络了齐国上层,稳定了对齐国的占领。在军事上,乐毅分兵5路继续攻占齐国各地城池、土地。联军仅用了半年时间,就攻下齐国城池70余座,齐国仅剩下莒(今属山东日照)和即墨(今山东平度南)两城未被攻下。

公元前278年,燕昭王去世,燕惠王继位。由于燕惠王做太子时就与乐毅不和,误信了齐国田单的“反间计”。当时,燕国流言四起。一位侍臣上奏:“乐毅很轻松就攻下了七十多座城,为什么剩两座城就打不下来呢?其实,他是不愿攻,是为了收买人心,将来自己准备当齐王的。这些年乐毅为什么没有反,是因为挂念着自己在燕国的妻儿。现在齐国最担心的是燕国派将军来代替他”。

燕惠王本来就怀疑乐毅,这时又听信了挑拨离间的传言。便召回乐毅,换上了亲信骑劫。乐毅知道燕惠王这一招来者不善。便写下了著名的《报燕惠王书》,表明了自己对先王的一片忠心,与先王之间的相知相得,驳斥惠王对自己的无理指责、误解虚伪。和对燕惠王干预、造成灭齐功败垂成的愤慨!

乐毅交割军权后,拒绝回到燕国,而是来到了赵国。赵惠文王热情接待了乐毅,封他为“望诸君”。目的是让燕、齐等国不敢轻举妄动。尽管乐毅受到不公待遇,但他并没有计较个人得失,并没有唆使赵国出兵,为自己泄私愤。而是作为两国客卿,促使两国友好往来、互通有无,最后卒于赵国。

再说燕惠王的亲信骑劫,这个家伙刚愎自用、目空一切,一反乐毅做法。被齐国田单钻了空子,用“火牛阵”大败燕军,自己兵败被杀。将乐毅所攻占的城池如数交还了齐国!燕惠王无脑啊!

乐毅为何不一鼓作气攻下即墨和莒城灭亡齐国,而是要围困数年

这个说法值得商榷。

乐毅伐齐,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燕国出兵至攻克临淄城,史书所叙颇详。但到了第二阶段,即乐毅如何逐一扫荡齐军据点,则史料缺乏。人们通常的印象是,乐毅仅仅花了数个月的时间便攻略齐国大部分的土地,仅剩下即墨、莒等几座城池未能攻下,《资治通鉴》即是采纳此说。

然而此说令人狐疑不解,既然乐毅能在数月内征服齐国绝大多数土地,何以在之后五年的时间里,不能攻克即墨与莒城呢?这似乎不能体现乐毅的水平吧。

笔者认为,乐毅并非是仅用数月就扫平齐国,而是用了五年时间,才击破齐国绝大多数的反抗力量。其实《史记》中的《乐毅列传》中就写得明白:“乐毅留循五岁,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这个记载很明白,乐毅是花了五年时间,才“下齐七十余城”。

倘若不是燕齐苦战五年,那么试想想,其他诸侯国能眼睁睁地看着燕国吞并齐国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当初齐国吞并燕国时,诸侯均出面干涉,迫使齐宣王把到嘴的肥肉吐出来。后来齐国吞并宋国,诸侯又出兵干涉,显然东方诸侯希望各国能维持一种均势。倘若燕国一口气吞掉齐国绝大部分土地,我想诸侯们肯定是坐不住的。

因此,诸侯国之所以并不干涉乐毅,是因为在这五年里,燕、齐仍在不断地战斗,各国就乐得坐山看虎斗,让这两个国家去相互消耗实力。

直到公元前279年,即燕国伐齐的第六年,齐国的土地才多数落入乐毅之手,他攻占了七十余城。齐国只剩下两座城未被攻陷,即莒城与即墨。莒城是齐国政府所在地,即墨则是齐国东部最重要的军事据点。

为什么这两座城能坚持这么久呢?

莒城与即墨都是大城池,是齐“五都”中的二都,五都包括临淄、高唐、平陆、即墨和莒城。先说说莒城的情况,齐湣王死后,齐人在莒城拥其子田法章为齐襄王。不愿亡国的齐国志士们,纷纷聚集于莒城,这里遂成为齐人最坚强的据点之一。即墨能够坚守,与即墨大夫的杰出表现的直接关系。这位即墨大夫史不载其名,但他确实是一名非常优秀的长官,这座孤城才能坚持抗战达五年之久。

大约在公元前284年或283年,燕国兵团便发动对莒城与即墨的进攻,但耗时一年多也未能攻破。乐毅改变战术,把军队驻扎在距离城池九里外的地方,监视两城的一举一动。在此后三年里,燕军也多次进攻,可仍然未有实质性进展。到了公元前279年,齐国其他军事据点基本上都已沦陷,乐毅加大了对莒城与即墨的攻击力度,他把右军、前军的主力调到莒城前线,把左军、后军的主力调到即墨前线。

在燕军的猛烈进攻下,即墨大夫在与作战中阵亡。即墨城内的军民必须要推选出一位有才干的人出来主持大局。大家推举田单为将军,这不仅是即墨的幸运,也是齐国的幸运。

后来,历史出现鬼使神差的转折。随着燕昭王之死,乐毅被新国王解职,田单乘机反攻,在极短的时间内反败为胜,光复齐国,创造战国史上的一大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