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大繁若简、大成若缺、大智若愚什么意思
老子的《道德经》第二十八章云:“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其四十五章中又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所谓“大成”,也就是最完美的东西,像孔子当年极受统治者推崇,就加尊号为“大成至圣先师”,孔庙的正殿也称为“大成殿”。老子说最完美的东西往往在表面上看起来却是有欠缺的,但它的作用却是没有止尽的。则大凡若简的意思就是:所有的东西表面看上去好像都很简单。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的解议是什么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的解议是什么?
一,“大成若缺”有什么意义?
我们先列举些生活现象,看看是什么道理?
买来的新鞋,非常爱惜,舍不得穿,生怕弄脏了,弄坏了,但一旦弄脏了,弄破了就没有这种心态,而且会当“草鞋”穿。
买来的新衣服,也总是舍不得穿,总是放在柜子里挂着,偶尔穿了一次,也是小心翼翼地熨平放好,但一旦穿了几水后,就没有这种心情了,甚至会当“工作服”穿。
买来的新车子,出门上车时,总是前后左右看上两三遍,车子出门总是小心擦拭,再小心地上车,甚至还不愿带人,怕给弄坏了,更不愿借给别人开,但一旦开了一段时间后,特别是车子有了损伤后,这种心情就慢慢消失了。甚至有时连卫生都懒得做。
对待自己也是这样。第一次在大场合说话特别小心,第一次在领导面前做事,也是生怕弄出麻烦来。
……
这是什么原因呢?用老子的话解释就是“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四十五章》什么意思呢。最好的东西你要当它有些缺点,这样使用时你才不必担心有所损坏,才敢大胆使用。新买的鞋,新买的衣,新买的车,正因为是新买的,一点损坏都没有,是“大成”,你才害怕损坏了,不敢使用,但一旦使用一段时间后,有些破损,这些顾忌就没有了!
第一次在大场合讲话,在场合做事,你当自己是“大成”、“完人”,没有一点毛病,生怕弄出些毛病来被人看不起,所以,特别小心。一旦有了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然后就慢慢大方自如了。
二,“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任何事物再完美,你也要当他有缺陷,这样你才敢大胆使用。无论怎么完美的事物,他的价值都体现在使用过程中,只有大胆地使用才能物尽其利,人尽其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烬泪始干”,就是这个道理。养蚕是为了吐丝,如果你怕丝尽了蚕要死,那你养蚕干什么?蜡烛是用来照明的,你担心点燃蜡烛会成为灰烬,那要蜡烛干什么?任何东西不要害怕毁灭,因为毁灭就是其发挥作用的过程。如粉笔,用来书写,它才有价值,书写的过程就是物尽其利的过程,物尽其利的过程,也是它毁灭的过程。
人生也是这样!人一生的所作所为,尽力表现自己,都在为表明生命的意义,人的一生所作所为既是生命发光发热的过程,也是生命磨损的过程。中国人追求精神永存,“死而不亡者寿”!岳飞虽然死了,但民族精神长存;文天祥虽然死了,浩然正气长存;死得其所,虽死犹存,虽死犹生!这就是虽然失却了物质的命,但生命所显示的精神价值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