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如何理解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
- 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 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 朱熹的格物致知和王阳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有何区别
- 儒家的理念从根本上来说是什么它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怎样的
- 请问各位,“格物致知”,格的是什么“物”,致的是什么“知”该怎么理解
- 什么是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 格物致知到底是什么,怎么“格物”
- 儒家“八条目”之根在“格物致知”是真的吗何为“格物致知”,是失传了吗
- 你是怎样理解“格物致知”的
如何理解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
格物致知,对这个词的理解,朱熹和王阳明,有着很大的分歧。而这种分歧的背后,是王阳明、朱熹对成圣之路的方法论的分歧。王阳明和朱熹,隔着342年。不同时代的儒家,或不同的思想大家,他们之间的理解也是不同的。这种不同,是朱熹和王阳明之间的分歧所在,并集中体现在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分歧上。
格物致知的来源?格物致知,这个词来自《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词,被统称为八目,纲举则目张,它们是《大学》的八个重要的词眼、条目。《大学》中的八目,基本概括了儒家的三观,并给出了成为“圣人”的方法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说的是对自身道德的存养,齐家、治国、平天下,超乎了个体,将个人道德外延,进入到家庭、国家、天下等更大的维度上。从个体到世界,从个人道德至天下大德,一步步地递进,儒家思想藏不住政治的野心。
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呢?通常,我们是这么看的:格物,就是对事物进行研究探索;而致知,就是得到一种知识,甚至一种智慧。如果这么看的话,我们观察一棵小树的生长,然后知道了小树生长规律的知识,就完成一次格物致知了。
在朱熹、王阳明之前,另一位重要的理学家是北宋的程颐。程颐认为,“知者吾之所固有”,而“致知在格物”。意思是,人本来内心是有“知”的,但要致知,非通过格物不可;格物就是“穷理”,大概是说探索一切事物的“理”直到尽头。穷了理,自然就“致知”了。朱熹、王阳明都深受程颐的影响,他们继承了知是人所固有的观点。但对于何为格物、何为致知,却有着很大的分歧。
朱熹怎么看格物致知?朱熹认为道理散在事物上,人做不到一理通便万理皆通,故需要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格尽天下万物,大道才能贯通。但,朱熹“只有穷理后知才能尽道才能明”的观点其实是有违儒家之道、孔孟之训的。儒家正统观点是良知天赋。孔夫子虽然很少言天道和性,但他的言行是绝对支持后来的孟子的良知天赋说的。孔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孔子坦陈他并非生而知之者。可为何一问便知,并非他事先花了很多精力储备了无数知识和技能,而是因为他有“一以贯之”的道,即良知。故,入太庙,每事问。孔夫子有一颗尊崇周公的诚心,所以,遇到祭祀周公这类事情,他会主动去学习祭祀周公的礼仪。农夫问他事情,因为他有良知,能就着事物的本末,逐步启发农夫,自己便也逐渐明白了事理。
王阳明怎么看格物致知?王阳明训“格物致知”为致良知,而格物是致良知的工夫。这是双方最大的分歧。王阳明认为“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关于“致良知”,另有博文详解,这里不再赘述)。“格物致知”在朱熹那里是对天理(包括事物之理乃至知识)的追求,尽管这也是一种行动,但本质上还是求知。更何况格尽天下事物绝无可能(如同最外圈的圆由无数个点组成),故朱熹转而让天下学子一心攻读圣贤书。他以为千百年来成圣之人必定已格尽天下万事万物,所以读圣贤经典是学子可行的捷径,以至于“格物”在朱熹那里几乎等同于“读圣贤书”了。尽管朱熹也强调“无有知而不能行者”,但毕竟求知的工夫花得太多,致力于行动的时间就会减少。事实上,良知天赋,无需花太多的时间去求知(天理、良知)。朱熹如此解释“格物致知”,是在大方向上出了偏差。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一改朱熹的“通过学习获得理(道、知)”的路径,强调人在推广扩充本然之良知时,通过格(正)物(事)的工夫来获得必要的学问,意即良知涵摄了知识。这是对孔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们对何为真正的学习有相同的看法。
朱熹和王阳明格物致知如何比对?简单来说,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成圣之道就要向人心外探索“理”,不断做加法;而明代心学家王阳明认为,心本来就有完备的“理”了,不要向外求索,而要向内求,做减法,不断地发现和去除不良的欲望,存样原本优良的品性,那就对了。朱熹的格物穷理,是一种非常艰难的被动的学习,因为天下永远有格不完的事物。按朱熹的路子,天下学子终生都在求道的路上,像个苦行僧,却未能见道或感觉尚未圆满得道,故大多知而不行。而“致良知”是推广、扩充人固有的良知于万事万物,将事物处理得合乎良知(天理),更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可操作性。沿着王阳明的路子,有治病救人的良知,便去学点医术;有保家卫国的良知,便去学点军事;有教书育人的良知,便去做点学问。这是何等亲切简易的成才之路,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能感觉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个人成就。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王阳明比朱子高明的地方是,他认为无需穷尽天下事物。他认为,万物一体,人各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致良知,便是和谐社会。并且,沿着朱子路子的人,很容易陷入多识却无真知的地步。今日格一物知一理,会以为给父母洗脚就是孝顺,明日格一物知一理,会以为亲切抚摸孩子的头就是表达喜爱。殊不知日本有位大孝子表达自己的孝心是让年迈的母亲俯身为他洗脚,因为让母亲体会到“为人母”的温暖感觉对老人来说是一种无限欣慰;殊不知在泰国抚触孩子的头是大不敬。而按照孔子和王阳明的路子,是不存在这种尴尬的。孝心,友爱之心,人与生俱来,但同时也清楚,时境不同,需要做正确的表达才行。有良知的人,自然会思考、会观察、会发问、会学习、会行动。这种学习,是因良知的推广和扩充的需要而做的主动的快乐的学习。论语开篇的第一句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王阳明的理解最为准确。当我们每天因致良知而学到了些具体实践知识,并努力的不断践行时,比如天天尽孝悌、与人为善,就会感到很快乐。确实,家庭和睦,社会安定,岂能不悦?
王阳明和朱熹,隔着342年。而这场对儒家经典典籍的跨时空学术之争,到今天还没有最终的答案,人们至今对格物致知的意思依然没有明确,或者说,也无需明确。但是在今天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更喜欢王阳明的观点。我们被与我们无关的信息刷屏,每天花五六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茫然而焦虑地盘手机,试图通过信息的扩充来获得无用的安慰。虚拟的体验,不断侵蚀真实的感知,这种情况只会越来越糟。所以,这个时代更需要一个王阳明来提醒我们,人的内心本来是完善的,当我们拨开那些多余的遮蔽和纷扰,大胆地去伪存真,就能获得更有质量的生活乃至生命。这或许也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格物致知吧。
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意为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或良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明代罗钦顺认为,“格物”就是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是以“学问为主,而思辨辅之”。“致知”,就是人们进行思辨的理性活动,以“思辨为主,而学问辅之”。如果没有格物,不接触外界事物,就会使认识陷入空想,没有致知,就会被各种事物的现象所迷惑,因而两者必须相济。
根据鲁迅在《呐喊》的自序中的记载,在清末的洋务学堂中,把物理、化学等学科称为“格致”,即格物致知的简称。
扩展资料:
格物致知是一个表因果关系的词组,格物是因,致知是果。格物的意思就是割除物欲,致知意思就是通达明了宇宙万法的终极真相。格物致知的意思就是,物欲割除的越彻底越干净,就越容易获得通达宇宙万法的真是智慧,就越容易明了宇宙万法的终极真相。
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王阳明处于宋明理学发展的最后阶段,在整个宋明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有两条主线,一条是理学的发展线索,即从程颐、程颢到朱熹的理学思想的发展;另一条是从陆九渊、陆九龄到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的发展,而从周敦颐、张载开始,经由“二程”“二陆”再到朱熹,最后在王阳明的心学完成了宋明理学的发展历程,所以,王阳明的心学是宋明理学的总结阶段,也是宋明理学走向完成的标志。
而王阳明从十五、六岁开始就阅读朱熹的著作,可以说,他是阅读朱熹的书成长起来的,他的思想也是受朱熹的影响而逐渐形成他的思想观点的。
可是,王阳明的优点在于,他对朱熹的思想不是盲目接受的,而是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的,其中,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对于朱熹“格物致知”的理解、探索和实证检验。
王阳明画像
据说有一次,王阳明到了一个朋友父亲的官署去,他们在到院子里,他们一边讨论哲学问题,一边在院子里漫步,当他们看到了院子里的竹子时,他们突然想到了朱熹关于“格物”的哲学论题。可是,他的朋友对朱熹“格物”的问题弄不清,于是,他的这位朋友在院子里对着竹子搞试验,他直对着竹子直看,对着竹子“格”起来,他不吃不喝,“格”了三天三夜,人都病倒了,但却没有能从竹子里“格”出个道理来。
王阳明不相信,认为他的这个朋友用心不够给力,于是,王阳明亲自到院子里去“格”竹子,他“格”的时间更长,用了七天在“格”竹子,他也病倒了,但依然没有悟出道理来。王阳明思考再三,依然无法弄清楚院子里的竹子到底“理”在哪儿,这成了王阳明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
多年过去了,当王阳明已三十几岁时,他因上书给皇帝,请求制止朝中宦官专权,他因此而得罪了宦官,宦官倒打一耙,在皇帝那儿讲王阳明的坏话,王阳明因此遭贬官,他被贬到贵州龙场去任驿丞。在龙场,王阳明变得轻松了,他用了很多时间思考哲学问题。
此时,王阳明又开始思考他从朋友父亲官署院子里关于“格物”的问题,他日思夜想,逐渐有了好想法。
王阳明觉得,继续按照朱熹所指引的思路走,已经走不通了,于是,改变了方向,不走“理学”理论的路,而是开始走陆九渊“心学”的路。
按照朱熹的观点,从竹子里是“格”不出“理”的,但从陆九渊的心学的路向走,却大有所悟。王阳明感到,其实“理”不在竹子里,不在某一处藏着,而就在自己的心中。于是,王阳明悟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其实,“理”就在自己心中,所以,他提出了他的哲学的根本观点:“心即理”。
这就是王阳明便贬至偏僻的龙场所悟出来的哲学道理,哲学史上就称为是“龙场悟道”。
王阳明思考的结果是,朱熹所说的“理”根本就无法从竹子等物品中“格”悟到,因为“理”根本就不在外部事物上,而是在人的心中,“理”不是别的,就是人心中的道德良知。王阳明举例说:“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要寻找“理”,不要从心外之物去找,不要到天上去寻,“理”不是竹子里的道理,也不是朱熹所说的“天理”,而是人心中的道德意识,心中的良知。
有了关于“心即理”的根本观点,有了关于“理”是德道良知的观念,王阳明豁然开朗了。也就是在“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开始形成了他的富有创新意义的哲学观点。他的这个根本观点,是沿着陆九渊“心学”的路数走而悟出来的“心学”心成果。这是跟朱熹的“理学”不一样的“心学”新的理论成果。使陆九渊的“心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也是宋明理学发展的新阶段。
王阳明讲学图
至此,偏僻的龙场开始热闹起来,王阳明开始通过讲学来传播他的哲学思想。而听王阳明讲学的学生越来越多,王阳明在讲学中,针对学生的提问以及和朋友们的讨论,王阳明逐渐发展和深化他的哲学学说,于是,形成了“阳明心学”,或者叫“致良知”学说。
这个学说的另一个主要部分就是关于“知行合一”理论。而此理论其实是在他的“心即理”和“致良知”的根本观点上引申出来的。
在王阳明看来,“知”与“行”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甚至可以说,“知”与“行”是二而一的事。真正的“知”,是一定能够“行”的;而真正的“行”,也一定是包含“知”的。王阳明说:“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传习录》)这就是说,真正的“知”是良知,而良知是不使不善之念产生的,不善之念一冒头便被“克倒了”,所以,这“知”其实也是“行”,是克除不善之念的一种行动。
王阳明画像
王阳明还继续分析“知”与“行”的关系,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所以,二者虽有区别,但其实在本质上却是一致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根据王阳明对“知”与“行”关系的阐述,可以分析出他关于“知”“行”关系的三个层次的含义:
第一,知行是一个工夫,二者是统一的,不是分开的两个,是不能割裂开来的,知中有行,行中有知,若是把知与行分开,“知”就不是真知,而“行”也不是真行,其实,就没有与“行”分开的“知”,也没有与“知”分开的“行”,知、行没有分开而纯粹独立的。
第二,如果要区别出“知”与“行”的话,那么,“知”就是“行”的出发点,“知”是用来指导“行”的,这是就二者的功能了分析的,其实,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知”已经在“行”中了;而“行”是“知”的归宿,是“知”的实现,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己明察“知”在起作用。
第三,知、行不仅是一致的工夫,而且还是有统一的目的,这目的就是去除“不善的念”,使心恢复善性,所以,知行是趋于统一的目的,这个目的从根本上说就是“致良知”,因为“知”实即是“吾心良知之天理”,其“行”实即“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换一句话说,“知行合一”其实是“致良知”这一功夫的两个环节,是有统一的目的的。
这由对“知行合一”目的的分析,王阳明便过度到他的学说的另一个重要部分,这就是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这“致良知”并非那么深奥,其实是从很平常的行为中就可以去理解的。
王阳明主张,人必须依照自己的本心去做事,而人的本心就是人在遇事时心中浮现的第一个念头,这个念头就是良知,所以,本心就是良知。王阳明说:“尔那一点良知 ,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要不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若不靠着这些真机,如何去格物?”(《传习录》)
王阳明举了一些很常见很平常的例子来说明,他说,当有人看到小偷偷东西,便要去制止;当人看到孤寡老人行动艰难时,便要过去帮忙等等,这就是依本心在行事,也就是良知的表现。
王阳明说:“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故致此良知之真诚恻坦以事亲便是孝,致此良知之真诚恻坦以从兄便是悌,致此良知之真诚恻坦以事君便是忠,只是一个良知,一个真诚恻坦。”(《传习录》)
说白了,王阳明所强调的是,只要依本心去做,就是知道善恶,就是良知。良知就是天然之理在人心中本心的感觉之处的体现,而不是朱熹所说的离开了人的平常心的“天理”。良知不复杂,不玄妙,本心对善恶是非的区分,而良知真诚的体现,本心的自然表现就是父子亲情方面的孝的观念,是兄弟之情方面的悌的观念,也就是君臣关系方面的忠诚理念。
王阳明经过他的长期讲学和理论研讨,他把“致良知”学说概括为很有名的“四句诀”: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传习录》第256页)
这“四句决”非常精要地概括了“致良知”的真谛。
最后,回到了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即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指的是什么意思呢?
在王阳明看来,“格物”就是事物中去认知为善去恶的道理,而这道理就是人的本心的体现,是对无善无恶的本心的体悟;而“致知”就是“致良知”,是知善知恶,是去除不善之念,是不使那一念不善产生,保持本心之善。
朱熹的格物致知和王阳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有何区别
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这两个流派有本质区别,其区别的核心就在于对格物致知的理解不同。
程朱理学的格物是格身外之物,是客观物体,是从客观事物中寻找到规律,然后用这种规律来指引人们的行为。
王阳明心学的格物,是格心中之物,格是格其不争而归于正,物不是客观的物体而是指事物。
程朱理学的致知,是寻找规律得到知识质量,知是指知识。
而王阳明心学的致知,知是指良知,及通过去处人们心中的私欲杂念而回归到每个人都天生具有的良知。
综上所述,理解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不同,关键就要从格物致知这句话入手。
同样的道理,大部分人说知行合一都是沿袭程朱理学的说法,即认为是知识和实践亮着的统一和互相促进。而王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知还是良知的知,而且知和行不是分开的两个事,而是一体的,知就是行,行就是知。
儒家的理念从根本上来说是什么它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怎样的
儒家理念的本质是,反人民,反进步,反公正,反清廉。所谓反人民,就是仇视,轻慢,攻讦最广大的小人百姓,主张恶剥酷压广大小人百姓。这类言论,在儒家《四书》之中比比皆是。所谓反进步,就是背叛华夏先贤格于上帝,否定天命,勇创善革的进取精神。竭力推崇天命鬼神,反对社会进步,以复辟倒退为仁,开历史的倒车。所谓反公正,就是竭力推行以等级为中心的中庸之道,反对广大小人百姓以平等自由,无所忌惮的公平中庸。处处抬高官绅贵族(君子)阶级,处处打压最广大的劳动人民(小人百姓)。所谓反清廉,就是散布并实施污腐言行。孔丘反对“父攘羊,子正之”的淳正风尚,而提出互隐包庇的污腐规则“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他在鲁国当官时,还明火执杖地去抢劫猎户。后来,孟子在为腐败君子辩护时还以圣人污点为由头,鼓励贪腐“猎较犹可,而况受赐”。总之,儒家理念不是什么优秀文化。而是彻头彻尾的腐朽糟粕。必须坚决予以摒弃!
请问各位,“格物致知”,格的是什么“物”,致的是什么“知”该怎么理解
“格物致知”是明代文学家王阳明《心学》中总结出来最经典的精华语句。“格物致知”格什么物?这个问题早有论述,在这里重述也可。
格什么“物”,这个“物”当然不是仅指某一物品或某一产品,如果指的是这样的物那是很有局限的,而是物理学科里面阐述的定义上的“物”,是非常广泛的“物”。
“格物致知”所格的“物”就是,宇宙空间形成的万事万物。宇宙空间就是天与地之间形成的世界,世界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自然界,二是人类社会。再说通俗一点就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生的,变化的,发展的一切事物。所以“格物致知”就是格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物”。
“格物致知”所致的“知”,就是对事物本质发生变化的认知(良知)。事物总是在发生变化的,而且是有规律变化而变化,格就是看透事物的变化。这个变化不仅是表面变化而是本质的变化。说全面一点就是,事与事,物与物,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物等,互为发生对立,又互为统一的内在因素起决的变化,就是“知”物体本质变化。
王阳明发明《大学》古本宗旨,是这样论述的“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同时还教导人们“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这就是格物,并可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总之,王阳明的心学经典句“格物致知”所格的“物”与所致的“知”,与“物”的行为本质形成一个整体(本体),那就是“格物致知”的上一句“知行合一”。
什么是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什么是格物致知?
一场秦火,让儒家这四字心法失传了。
《大学》里唯独缺了这四字的部分。
现为圣贤补上:
格物,即格除心物。致知,即致良知,即复天性,即明明德。其中,格物的“物”字为关窍所在。《阴符经》云: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所以,格物的真正操作就在这句话里。
性本虚灵,动而为心。心本清净,染物而浊。浊则为意,意驱为念。而要点在于物能乱心。所以,不让心乱于物,也就是不生死于物关键是“机在目”。
机=触发,目=六根,所以其实是“机在目耳鼻舌身意”。所以,入手的方式就是这“六根”。
因此才有《论语》里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道家则是“慎汝内,闭汝外,绝汝知,收视返听,外三宝不漏,内三宝自合”。
佛家则是“修持身语意而三密相应,善哉阿难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登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从此入手,《大学》中残缺了千年的格物致知四字真谛终于真相大白。
作者:五戈(头条号:儒释道小火锅)
《火锅歌》
一锅虽小煮天地
破迷显正立真宗
诸子真言做宝镜
离幻返真赴丹霞
格物致知到底是什么,怎么“格物”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从字面上释义: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也就是说格物致知强调的是通过对事物的考察、检验或穷究,来获取正确认识,这可以认为是其本来的含义。
而把其放至儒学来说,“格物致知”却成为了儒学中的一个难解之谜,甚至说是一个千年疑案,千百年来众多儒学大家对他们都莫衷一是。
有人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格”字的解释,若能把“格”字解释清楚,那么,“格物致知”的含义就有可能迎刃而解。那么,究竟什么是“格”呢?《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解释是:其一,“格”有“到”和“来”的意思,例如《尚书·汤誓》就说:“格,尔众庶!”(来,你们大家!);其二,“格”还有“推究、研究”的意思。 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和《辞海》的解释,“格”字的含义应该是“到”、“来”、“至”以及“推究”。
儒家“八条目”之根在“格物致知”是真的吗何为“格物致知”,是失传了吗
格物致知的意思是辨别事物,获得真知。
“格物致知”出自《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致知,致知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后来人们把这几句话叫做《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格物”和“致知”即“八条目”之二。
儒家的目的是致知,是把握思维方法和对世间理性秩序的认同,以便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是以求证秩序道理的客观存在的”致知“为本来目的。儒家的出发点是天道、理性、心性,都是先天本具,我们能够做的不过是如何认识如何把握,认识和应证了这些天地良心,就可以做个真正的君子,并不是要改变什么。出发点在心的认知,理性的归纳。儒家讲致知在格物,格物在于心的安定,所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也就是说实际是一种心理能力的锻炼。
随着时代的变迁,格物致知虽然提及的人很少,但格物致知所倡导的三纲八条仍然具有一定的精神价值!
你是怎样理解“格物致知”的
格物致知,对这个词的理解,朱熹和王阳明,有着很大的分歧。而这种分歧的背后,是王阳明、朱熹对成圣之路的方法论的分歧。王阳明和朱熹,隔着342年。不同时代的儒家,或不同的思想大家,他们之间的理解也是不同的。这种不同,是朱熹和王阳明之间的分歧所在,并集中体现在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分歧上。
格物致知的来源?格物致知,这个词来自《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词,被统称为八目,纲举则目张,它们是《大学》的八个重要的词眼、条目。《大学》中的八目,基本概括了儒家的三观,并给出了成为“圣人”的方法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说的是对自身道德的存养,齐家、治国、平天下,超乎了个体,将个人道德外延,进入到家庭、国家、天下等更大的维度上。从个体到世界,从个人道德至天下大德,一步步地递进,儒家思想藏不住政治的野心。
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呢?通常,我们是这么看的:格物,就是对事物进行研究探索;而致知,就是得到一种知识,甚至一种智慧。如果这么看的话,我们观察一棵小树的生长,然后知道了小树生长规律的知识,就完成一次格物致知了。
在朱熹、王阳明之前,另一位重要的理学家是北宋的程颐。程颐认为,“知者吾之所固有”,而“致知在格物”。意思是,人本来内心是有“知”的,但要致知,非通过格物不可;格物就是“穷理”,大概是说探索一切事物的“理”直到尽头。穷了理,自然就“致知”了。朱熹、王阳明都深受程颐的影响,他们继承了知是人所固有的观点。但对于何为格物、何为致知,却有着很大的分歧。
朱熹怎么看格物致知?朱熹认为道理散在事物上,人做不到一理通便万理皆通,故需要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格尽天下万物,大道才能贯通。但,朱熹“只有穷理后知才能尽道才能明”的观点其实是有违儒家之道、孔孟之训的。儒家正统观点是良知天赋。孔夫子虽然很少言天道和性,但他的言行是绝对支持后来的孟子的良知天赋说的。孔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孔子坦陈他并非生而知之者。可为何一问便知,并非他事先花了很多精力储备了无数知识和技能,而是因为他有“一以贯之”的道,即良知。故,入太庙,每事问。孔夫子有一颗尊崇周公的诚心,所以,遇到祭祀周公这类事情,他会主动去学习祭祀周公的礼仪。农夫问他事情,因为他有良知,能就着事物的本末,逐步启发农夫,自己便也逐渐明白了事理。
王阳明怎么看格物致知?王阳明训“格物致知”为致良知,而格物是致良知的工夫。这是双方最大的分歧。王阳明认为“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关于“致良知”,另有博文详解,这里不再赘述)。“格物致知”在朱熹那里是对天理(包括事物之理乃至知识)的追求,尽管这也是一种行动,但本质上还是求知。更何况格尽天下事物绝无可能(如同最外圈的圆由无数个点组成),故朱熹转而让天下学子一心攻读圣贤书。他以为千百年来成圣之人必定已格尽天下万事万物,所以读圣贤经典是学子可行的捷径,以至于“格物”在朱熹那里几乎等同于“读圣贤书”了。尽管朱熹也强调“无有知而不能行者”,但毕竟求知的工夫花得太多,致力于行动的时间就会减少。事实上,良知天赋,无需花太多的时间去求知(天理、良知)。朱熹如此解释“格物致知”,是在大方向上出了偏差。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一改朱熹的“通过学习获得理(道、知)”的路径,强调人在推广扩充本然之良知时,通过格(正)物(事)的工夫来获得必要的学问,意即良知涵摄了知识。这是对孔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们对何为真正的学习有相同的看法。
朱熹和王阳明格物致知如何比对?简单来说,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成圣之道就要向人心外探索“理”,不断做加法;而明代心学家王阳明认为,心本来就有完备的“理”了,不要向外求索,而要向内求,做减法,不断地发现和去除不良的欲望,存样原本优良的品性,那就对了。朱熹的格物穷理,是一种非常艰难的被动的学习,因为天下永远有格不完的事物。按朱熹的路子,天下学子终生都在求道的路上,像个苦行僧,却未能见道或感觉尚未圆满得道,故大多知而不行。而“致良知”是推广、扩充人固有的良知于万事万物,将事物处理得合乎良知(天理),更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可操作性。沿着王阳明的路子,有治病救人的良知,便去学点医术;有保家卫国的良知,便去学点军事;有教书育人的良知,便去做点学问。这是何等亲切简易的成才之路,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能感觉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个人成就。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王阳明比朱子高明的地方是,他认为无需穷尽天下事物。他认为,万物一体,人各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致良知,便是和谐社会。并且,沿着朱子路子的人,很容易陷入多识却无真知的地步。今日格一物知一理,会以为给父母洗脚就是孝顺,明日格一物知一理,会以为亲切抚摸孩子的头就是表达喜爱。殊不知日本有位大孝子表达自己的孝心是让年迈的母亲俯身为他洗脚,因为让母亲体会到“为人母”的温暖感觉对老人来说是一种无限欣慰;殊不知在泰国抚触孩子的头是大不敬。而按照孔子和王阳明的路子,是不存在这种尴尬的。孝心,友爱之心,人与生俱来,但同时也清楚,时境不同,需要做正确的表达才行。有良知的人,自然会思考、会观察、会发问、会学习、会行动。这种学习,是因良知的推广和扩充的需要而做的主动的快乐的学习。论语开篇的第一句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王阳明的理解最为准确。当我们每天因致良知而学到了些具体实践知识,并努力的不断践行时,比如天天尽孝悌、与人为善,就会感到很快乐。确实,家庭和睦,社会安定,岂能不悦?
王阳明和朱熹,隔着342年。而这场对儒家经典典籍的跨时空学术之争,到今天还没有最终的答案,人们至今对格物致知的意思依然没有明确,或者说,也无需明确。但是在今天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更喜欢王阳明的观点。我们被与我们无关的信息刷屏,每天花五六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茫然而焦虑地盘手机,试图通过信息的扩充来获得无用的安慰。虚拟的体验,不断侵蚀真实的感知,这种情况只会越来越糟。所以,这个时代更需要一个王阳明来提醒我们,人的内心本来是完善的,当我们拨开那些多余的遮蔽和纷扰,大胆地去伪存真,就能获得更有质量的生活乃至生命。这或许也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格物致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