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抱薪救火

请告诉我《抱薪救火》这个故事所含的哲理,不要太深谢谢了?抱薪救火文言文译文及意思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21 01:03:54 浏览5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请告诉我《抱薪救火》这个故事所含的哲理,不要太深谢谢了

《抱薪救火》这个故事道理是指错误的方法只能使事情更糟糕。

扩展资料:

战国时期,秦国进攻魏国,结果魏国屡屡战败,结果秦国占去了大量的土地。后来到了273年秦国又开始攻打魏国。魏国大王与大臣商议对策,大臣们都建议以割地的方式向秦国示好求和。但是大臣苏代却不同意,他觉得一味地求和不是办法,他说好比抱着柴去救火,柴没烧完,火是不会灭的。但是大王不听,还是按照别的大臣的建议进行了割地,但是秦国还是不肯放过魏国,最终魏国被秦国吞并了。

《文子 精诚》:“ 夫水浊者鱼,政苛者民乱,上多欲即下多诈,上烦扰即下不定,上多求即下交争,不治其本而救之于末,无以异于凿渠而止水,抱薪而救火。

抱薪救火文言文译文及意思

《抱薪救火》原文译文及解析

来源:查字典诗词网

引言: 抱薪救火(Bàoxīnjiùhuǒ),出自于《史记·魏世家》,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反而会使灾祸扩大。

解释

薪,柴草。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反而会使灾祸扩大。

解析

战国末年,秦国国势日盛一日,魏国毗邻秦国,依照“远交近攻”的国策,魏国老是受到秦国的侵略。

魏国的安釐王即位后,秦国加紧了进攻,从公元前276年至公元前274年间,秦国三次接连不断攻击魏国领土,魏国连连战败。安釐王元年,秦国进攻魏国,魏国失去了两个城镇;第二年,魏国又失去了三个城镇,不仅如此,秦国的军队当时还直逼魏国的都城,形势十分危急。韩国派兵来救,但也被秦军打败。魏国没有办法,只得割让了土地,才算了结了战争;可是到了第三年,秦国又发动进攻,强占了魏国的两个城镇,并杀死了数万人。

公元前273年,秦国再一次攻打魏国,把魏、韩、赵三国联军打得大败,联军战死十五万人;魏国的大将芒卯也因此失踪。魏国军队的接连败北,使安釐王坐卧不安。此时,魏国军队的另一位大将段干子也十分恐惧,为了苟安,便向安釐王建议,把南阳割给秦国,请求罢兵议和,安釐王本来对秦军的进攻十分害怕,以为割让土地就可以求得太平,便照着段干子的话做了。

当时有个叫苏代的,就是一贯主张“合纵抗秦”的苏秦的弟弟,极力主张各诸侯国联合起来抵抗秦国。苏代得知魏国割地求合的事后,就对安釐王说:“侵略者都是贪得无厌的,你想用领土、权利,去换取和平,是办不到的,只要你国土还在,就无法满足侵略的欲望。这好比抱着柴草去救火,柴草一把一把地投入火中,火怎么能扑灭呢?柴草一天不烧完,火是一天不会熄灭的。”

尽管苏代讲得头头是道,但是胆小的安釐王只顾眼前的太平,一味地委屈求和,根本不听苏代的话,还是依大臣们的意见把魏国大片土地割让给秦国。而事实终如苏代所料,秦国依旧贪得无厌的进攻魏国,此后三、四十年间,秦国不断蚕食魏国的领土,到了公元前242年,秦国趁魏国信陵君去世,魏景湣王刚刚即位,国内局势不稳,再次派大将蒙骜大举入侵魏国,占领了魏国二十多座城,建立了东郡。

公元前225年,不断遭受打击的魏国再也无力抗击秦军,秦军包围了魏国国都大梁,掘开黄河大堤让洪水淹没了大梁城,魏国终于被秦国灭掉了。

示例

遇到困难应冷静思考,用正确的方法解决,抱薪救火,只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