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请问:路在何处
《路就是实际行动》
读书读得再多,也没有具体行动的好。书是理论知识,行动是实际技能,理论大多是说教式的空无化的,行动多是现时现用的真实存在。
读了万卷书,学了无数的知识理论,满脑的思想智慧,满腹的才华水平。却整天躲在书房里摆弄纸笔,不把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之中,那等于万卷书是白读了。
行万里路则不同,万里路本就是无数书累积成的最厚实的书,路途中的一切,花草山水,艰难困苦,辛苦付出等等都是书中学不到的。
所谓生活皆学问就是此道理,只有在实践中参考理论,在理论中融入实践,才使万卷书和万里路有机统一,产生最理想的效益。
当今社会是应该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你怎么看
人生中读书和行路,同样不可或缺,要相比之下,行路要比读书偏重要些,因为“实践″出真知吗,就是现实是书上好多没有的,说最简单的吧,比如,农村,尤其是农村,没文化能生存,但不“奔波″,不劳动就活不了……还有的是知识并不高,但因“见″多识广……活得潇洒……本愚人之见,行路要比读书重要一些……
附,当然,要想活的有质量,那只是质量问题,就另当别论了……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是谁的名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董其昌写的名言。
扩展资料
出处: 董其昌《画旨》:“画家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郛郭,随手写去,皆为山水传神。”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画诀中:“画家六法,一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有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和走路哪个更好呢
我认为不存在“读书”和“走路”谁更好的问题,因为两者都是一个人追求学问必须面对的两个方面,所以我认为二者结合才最好,一个人应该“一边走路,一边读书”。
学过语文的都知道,学习语文要培养“语感”,什么是语感?按教科书定义,语感就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全过程的高度浓缩。语感是一种经验色彩很浓的能力,其中牵涉到学习经验、生活经验、心理经验、情感经验,包含着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联想能力等诸多因素。学习语文是为社会生产、生活服务的,你不能脱离了社会实践和个人体验去学语文,比如你学习“女人”两个字,如果你像一首歌里的小和尚那样,根本就没见过女人,这俩字你能学好吗?如果是“阅历”丰富的二师兄,见了这俩字估计要流口水。
其实古人也明白这个道理,并不提倡读死书,不然会变成“书呆子”,不过也不是人人都明白,所以“书呆子”还是有的。古代很多文人在未得“功名”前喜欢骑着毛驴出游,如陆游“细雨骑驴过剑门”,而且一旦官场失意,他们也不甘心去当个苦闷的“宅男”,而是继续“游山玩水”,因为他们善于在山水田园之间找到创作的灵感,喜欢用大自然的语言来抒发内心的激情,并在丽山秀水中陶冶自己的性情,忘掉过去的不快。
辛弃疾有句很著名的词句“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从侧面说明大部分人写诗是以“愁”为基调的。数一数那些名家大家,如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等等,都“混”的不太如意,也难怪,诗人的真性情怎能融入污浊的官场呢?所以他们只能寄情于山水,用瑰丽的诗篇来稀释心头的千愁万绪。如此既培养了语感,也使创作有了素材,可谓相得益彰,把学习和创作有机地融为一体。
在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李白,我认为李白读“万卷书”不太可能,但走万里路是绝对有可能的,有他写的诗为证,因为李白没当过几天“官”,他的狂傲的性格根本不适合当官,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游历。有人说李白是一个资深驴友,“浮洞庭,历襄汉,上庐山,东至金陵、扬州,复折回湖北,以安陆为中心,又先后北游洛阳、龙门、嵩山、太原,东游齐鲁,登泰山,南游安徽、江苏、浙江等地,游踪所及,几半中国。”(摘自教科书)李白的足迹,遍布18个省、206个州县、80多座山,60多条江河、湖泊。有这么丰富的阅历,再加上过人的天赋,诗能写的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