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我想问问做错事从不反省自己,永远把错误推给别人,总能为自己找很多借口,这种人是什么心理
- 如何让员工更好的服从管理
- 年轻人应该求全责备还是扬长避短
- 孙权“用其所长,弃其所短,不求全责备”,请帮忙列一下三国领导是如何弃其短的
我想问问做错事从不反省自己,永远把错误推给别人,总能为自己找很多借口,这种人是什么心理
.做错事从不反省自己,永远把错误推给别人,总能为自己找很多借口,这种人是损人利己只图名誉利益的毫无担当的无耻小人!
如何让员工更好的服从管理
一,让员工愿干,让员工明白工作的意义,对公司、部门的意义是什么,对个人有什么好处,能得到什么?
二,让员工会干,培训培养员工,熟练掌握工作技巧。
三,对会干愿干的员工要学会授权。
四,告诉员工工作的流程、标准和要求,干得好,奖励,不好,处罚。
五,关心员工、激励员工,为员工树立榜样,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
六,权利的力量,逼着员工干。
年轻人应该求全责备还是扬长避短
前几天和几位企业家朋友小聚,聊着聊着,大家不约而同的聊到了一个话题,好像是老生常谈,因为这种讨论或者说结论经常的出现。
就是说,现在的年轻人一拨不如一拨,一代不如一代。
大家吐槽的点基本集中在现在的孩子都衣食无忧,没有什么上进心,眼高手低,交给他们什么事都能给你搞砸了,心比天高,但是这也不屑于干,那也不屑于干,觉得让他干点事务性的工作就是受了天大的委屈。
因为这些朋友和我年纪相仿,基本也都是70、80左右的一帮朋友,企业都还算做的不错。关系比较好,所以,我也就直言不讳的跟大家交流了这个问题。
我说,好像,我们的父辈、我们的上一代人,也是这么说我们的,说我们是独生子女,都被宠上了天,独立生活能力都很差,更别说工作能力了。你们说的这些词,我们的父辈好像也都这么说过我们。
另外一点,几位算是都比较有追求,有上进心的人,不是那些愿意混日子的人,再就是大家基本上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真相是,这个社会上,本来能够自我驱动的人就不多,就是少数,大部分人要么随大流,要么并没有太多的追求,觉得什么能过得去就行。我说,你可以再观察一下自己身边的同龄人,想想他们的成长和现状,应该就能明白了。这里我要说一下:我并不是说喜欢生活平平淡淡的这种心态不好,其实,非常好,有时候没有太多企图心,人才会真正的能够安定下来,如果再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那会更好。
跟大家说这些,并不是想教育大家,而是我自己痛苦的经历和反思。
我是一个有些精神洁癖的人,从上班开始,到现在将近20年,这可能是我最深刻的教训之一。初入职场,在一家公司做高管,同级别的同事一般都要比我大10岁以上,但是,一直感觉这些人都是些老油条,没有进取心,工作不配合,年轻气盛,经常发飙,弄的关系都很紧张。很长时间,我对这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得了痛风,连着卧床三个月,为了身体着想就决定离开了。临走的时候,董事长跟我说,你的问题在于,你把自己设定成了好人,而其他人在你眼里都成了坏人,你眼里的别人的坏,有时候是性格谨慎,有时候是更知道做成一件事的不易,有些人是想保护自己的利益,有些人是想看你的笑话,故意给你制造障碍,但是这都是人性的常态。
其实,对自己要求高,要求自己做个好人,没多大问题,但是,如果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和自己一样,那就大错特错了,这是典型的求全责备。
我们现代人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严以律人,宽以待己,总是喜欢拿一把尺子去量别人,而很少拿同样的尺子量自己。
人本身就是有长处也有短处,有优点也有缺点,要求一个人什么都会、什么都懂、什么都能干得好,那自然是一种妄念。
道理很多人都知道,但是,真正做起来的时候,我们最容易搞错的就是对别人的缺点、短处念念不忘,不管考虑什么事情,都把这些缺点、短处放在前边,作为前置条件。
很多企业家,像我的几位朋友一样,很容易发出来的感慨就是:为什么别人的企业里都是人才,而我的企业里都是蠢材?
遇到这种情况,我一般都会问:你有没有创造让人成为人才的环境、规则、机制?有没有做到知人善任?用人是用人所长,而不是用人所短。因为你天天和这些人在一块,他的毛病、缺点、短处,你一清二楚,而那些你看着高大上的人才,如果让他天天和你生活在一起,你可能会发现他们身上有比你的那些“蠢材”更多的、更大的缺点和毛病,人无完人,对人求全责备,一个是自己很痛苦,别人也会很痛苦。
我原来对我曾经的下属们,都非常的苛刻,犯了错误,基本从来不留情面,很多人离开了很久以后,也不愿意,甚至有时候是不太敢跟我接近,觉得我对他们要求太高。虽然,他们中很多人后来也都跟我说,正因为我对他们要求比较高,那几年是他们进步最快的几年。
其实,让我重新来过的话,我不太会再这样做。因为,有时候,我们恨铁不成钢,总怕下属犯错误,总想着拔苗助长,有时候骂完就手把手的教,这其实是大忌。
更重要的是,你要学会创造一套系统,让他们自己学会成长,要给他们犯错误的空间,要给他们成长的空间,要让他们自己在互相的良性竞争中加速自己的成长。
再就是,不要试图把每一个人都变成钢,因为有些人注定成不了钢,有些人是在你这儿成不了钢,有些人是你用不着的钢。
我有不少朋友,有时候会说,他最大的成功就是从来没有放弃过任何一个员工,也就是从来没开除过一个员工。我说,这就是你之所以那么累的原因。我年前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就是说,聪明能干的老板都干不大,原因就在于,你能力越强、对下属越不放心,他们就不可能成长起来,不让他们学会犯错,犯有价值的错,你越来越累,他越来越懒。
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和“求全责备”有关的内容吧:
《淮南子·氾论训》:
管仲辅公子纠而不能遂,不可谓智;遁逃奔走,不使其难,不可谓勇;束缚桎梏,不讳其耻,不可谓贞。当此三行者,布衣弗友,人君弗臣。然而管仲免于累绁之中,立齐国之政,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管仲出死捐躯,不顾后图,岂有此霸功哉!今人君之论其臣也,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其小善,则失贤之数也。
简单的翻译一下这一段:
管仲辅佐公子纠并不成功,是不能说他聪明的;管仲又在公子纠和小白争权斗争失败后自顾逃命,不能为公子纠而敢于牺牲性命,这就不可以称他为勇敢的;管仲在被小白关押期间,并不感到这是耻辱,这就不能称他为贞节的。有了这上述三种行为,一般的平民都不愿意与他交朋友。君子更不愿意以他为臣子了。但管仲却能使自己从牢狱中解放出来,并受到齐桓公的重用,执掌了齐国大政,九次会合诸侯,一举匡正天下。假使管仲在当初身处绝境,身陷囹圄之时就献出了生命,不从长计议,那就哪会有以后助桓公称霸天下的功绩!
这一段是讲管子辅佐齐桓公之前的一段经历,听过我《管子》的课的朋友,包括经常看前边的文章的朋友,应该对这一段都不陌生。在此之前,管子的所作所为,可能也会让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地道的“小人”,与朋友鲍叔牙合伙做生意,自己出的少,拿得多;去当兵,临阵脱逃,当了好几次逃兵,再加上上边说的这三项,我想,如果没有后来的成就,很多人都会把他判定进那些永远也不会有出息的人里去。
包括我们前几天写到的历史上的另外一位大神级的人物,姜太公也一样,70岁还一贫如洗、一无所成,卖过面、卖过肉,做什么什么不成,好不容易娶妻马氏,最后还是让马氏彻底失望了,离他而去,而他的人生在72岁以后才开始开挂。
我们接着来看下边这一段:
故人有厚德,无问其小节;而有大誉,无疵其小故。夫牛蹄之涔,不能生鳝鲔,而蜂房不容鹄卵;小形不足以包大体也。夫人之情,莫不有所短。诚其大略是也,虽有小过,不足以为累;若其大略非也,虽有闾里之行,未足大举。
还是简单的翻译一下:
如果君王评价他的下属,不考虑他的功绩,不看到他的主要优点,而只是计较他的小节问题,这便是失去贤才的做法。所以其人只要有大德,就不必非议计较他的小节;如果有他的可称赞的地方,就不必对他的不足之处吹毛求疵。牛蹄踩出来的水塘是长不出鱼来的,蜂巢里是容不下鹅蛋的,这说明狭小的东西是容不下大东西的。人之常情是谁人没有短处?如果他的大处主流是好的,即便有些小错误,也不应成为他的累赘。反之如果他的主流大处不好,就是有一些被乡邻称赞的品行,也不值得重用。
其实,这一段说的很清楚了,字面的意思也很容易理解,不太需要做单独的解读,只是我们对别人进行评判的时候,可以时时的自省一下,先想想这个人有什么优点,再考虑他有什么缺点,
我们经常会通过一件事或者几件小事就轻易的给一个人下了定论,说这个人注定一事无成,但是等别人有所成就以后,很多人的想法是这人一定走了狗屎运,我哪儿比他差,为什么他能行,我就不行?
人与人的竞争中,让人脱颖而出的是人的长处和优点,你的长处有多长决定了你能到达多高的顶峰。这里并不是说,人的短处就可以放任不管,或者把短处当个性,该补的短板还是要补,因为,你的短板决定了你的成就能持续多长时间。
所以,这一段的后边总结说:
自古及今,五帝三王,未有能全其行者也。故《易》曰:“小过亨,利贞。”言人莫不有过,而不欲其大也。
也就是我们作为圣人偶像,而且很多人已经觉得被神话了的三皇五帝,也都有缺点。《易经》上说:小过亨,利贞。这里的意思就是说:小的过失无伤大体,照样吉利亨通。”是说人没有不犯错误的,只是不要将小错铸成大错就可。
我们还是用《管子》里的一段做个结尾吧:
《管子·任法》:
圣君任法而不任智,任数而不任说,任公而不任私,任大道而不任小物,然后身佚而天下治。失君则不然,合法而任智,故民舍事而好誉;舍数而任说,故民舍实而好言;舍公而好私,故民离法而妄行;舍大道而任小物,故上劳烦,百姓迷惑,而国家不治。圣君则不然,守道要,处佚乐,驰骋弋猎,钟鼓竽瑟,宫中之乐,无禁圉也。不思不虑,不忧不图,利身体,便形躯,养寿命,垂拱而天下治。是故人主有能用其道者,不事心,不劳意,不动力,而土地自辟,囷仓自实,蓄积自多,甲兵自强,群臣无诈伪,百官无奸邪,奇术技艺之人莫敢高言孟行以过其情、以遇其主矣。
这一段里第一句是总纲,就是讲以法治国的君主是怎么做的,也就是合格领导者的工作守则,以法治国的结果就是身佚而天下治。
这一句就是圣明的君主行事的四大原则,我们一条一条来看一下:
第一条原则:任法而不任智,就是依靠法治,而不是依靠才智,也就是智谋。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这里的智谋更准确的说是君主自己的智谋,因为以法治国的目的是使用下属的智谋把具体的工作做好。
第二条原则:任数而不任说,这里的数是数量的数,用定数更容易理解,这个数的意思是政策。我们有些时候经常说某个人,干得好不如说得好。说得好也就是任说。这里的意思就是工作业绩要靠成果说话,这个成果应该是明确的,或者对应我们现在的企业,应该就是刚性的考核数字,考核的标准或者说政策,不能留出多种解释的空间。
第三条原则:任公而不任私。就是依靠公法而不是依靠私情,这个我们已经反复的强调了很多遍了。
第四条原则:依靠大的原则而不是小的事例。这一句大家感觉不是那么好理解,其实,我们经常容易因为取得一点成绩而沾沾自喜,但是如果仔细分析,我们可能会发现,很多成绩纯粹是运气,我们可能总结了很多经验,但是这些经验经不起推敲。不符合大道。我们应该深挖我们做得对的是符合了那些大的原则。其实,如果我们对一个现象向深处挖掘,基本上有四五个层面的问题,基本就可以触及到最为本质的问题和原因。而且这些大的原则可复用,也就是可以复制到别的业务、别的场景下重复使用,那这就是大道。我们很多传统企业经常会总结出很多以个人命名的某某工作法,这些都是属于大的原则的范畴。
做好这四条就能做到身佚而天下治。我们很多老板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闲不住,心理没着没落的。总觉得自己得干点什么,才能显得自己比较勤奋,才能对得起老板这个职位。但是,如果你一旦开始决定做点什么具体事的时候,我说的是本来属于你的下属的工作范围内的事情的时候,你做哪一块的事情,哪一块基本就会开始出问题了。君主或者说最高领导者最为重要的是决策,这个决策是战略方向的决策,是对制度、组织架构、关键岗位的负责人的考核等等这些才是重大决策,不是给最普通的员工签一个总额只有几十块钱的差旅费的报销单。古代圣贤的君主可以用很多的时间打猎、听音乐,也就是玩了。但是对于我们现代的企业家而言,可能需要做的更多,研究趋势,研究方向,也就是我前边说的要活在未来。可以去学习,找专家去讨教,可以留出时间给企业拓展和维护重要资源。
我们有时候看很多领导做的潇洒又轻松,而有些人却痛苦不堪,焦头烂额。其实就可以用上述四条原则对应一下。
其实,不管是作为企业家、管理者,还是我们普通人,很多时候,让我们痛苦的就是对别人的求全责备。
成人达己,成己化人。善于成就别人,才能真正的成就自己;成就自己,率先垂范,成为别人的楷模,让更多的人也能够成人达己,才是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
孙权“用其所长,弃其所短,不求全责备”,请帮忙列一下三国领导是如何弃其短的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故事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在用人方面,蜀汉、孙吴和曹魏基本都做到了充分理解手下文臣武将的“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基本都用其所长,弃其所短,不求全责备,因此在群雄逐鹿中最终成就一番霸业,三分天下。我们就分三个国家来说说情况。
蜀汉主要武将:
关羽的英勇战绩不用详述,忠义勇俱全,被尊为“武圣”,然而他的骄傲自用,不顾大局等缺点也客观存在。包括谩骂孙权,拒不联婚;要与马超比试武功,耻与黄忠并列,不受五虎将印;轻视陆逊,因而招致失败等事例。
张飞勇武过人,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但却暴而无恩,为了替兄长关羽报仇,就在刘备起兵伐吴的前夕,因为喝醉了酒大肆打骂手下的士兵,最终被部将范强、张达杀害,可以说是三国里死的最憋屈的名将了。
马超少年成名,健勇善战,具体来说,他没有什么致命的缺点,但是他为人所诟病的是,冷血,可以说,他在凉州起兵直接导致了他的族人(包括父亲马腾,二弟马休,马铁等),计三族人,全部被曹操斩杀。
黄忠武艺高强、有谋有勇,能和关羽战成平手,但却性格高傲,易中激将法,曾两度被诸葛亮讽刺其老迈而奋战建功,最后于刘备征吴时因不服老而遭吴军围攻,中箭回营而亡。
赵云忠厚,守信,重感情,讲义气,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儒将,有大臣局量,缺点是经常被人提及的他长期负责近卫,没有指挥过大兵团作战,也没有取得过决定性的军事胜利,没有独当一面的经历,最后寿终正寝。
魏延跟着诸葛亮北伐,战功卓著,但却和关羽一样,性格孤傲,目中无人,加上脾气火爆,得罪了不少人,特别是得罪了杨仪,最终在第五次北伐失败退军后,和杨仪互相指责对方叛乱,但却没人支持他,于是“谋反”的罪名被坐实,魏延众叛亲离,不但自己枉死,还被夷灭三族。
蜀汉文臣:
庞统性格正直,有国士之风,不拘小节,敢于冒险。他在刘备帐前担任军师将军,随刘备入川,定计取涪城,为刘备在西川打下基础,但是有些自负、倔强,最终不幸在雒城被流矢所中去世。他的早逝给刘备蜀汉集团造成很大损失。
徐庶有王佐之才,为人正直,有孝心,但这也变成了他最大的缺点,后因曹操囚禁其母而不得不弃备投操,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最后留下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埋没了满腔的热血和智慧。
诸葛亮足智多谋,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知人善任,后期基本被神话成了天上的“智多星”,可以说是军师中最有名气的代表,缺点是事无巨细、亲力亲为,谨慎、小心,最终北伐以失败告终,命丧五丈原。
东吴武将:
周瑜足智多谋、才智过人,忠心不二,坚定抗曹,可以说是东吴里关羽和诸葛亮的合体,声明一下,《三国演义》里为了凸显诸葛亮,对历史上的周瑜形象做了较大的改动,说他的缺点是嫉贤妒能、气量狭小。留下了孔明三气周公瑾,“既生瑜,何生亮!”的典故。
吕蒙知错就改,勤奋聪明,以大局为重。“吴下阿蒙”、“土别三日”和“刮目相看”都出自他,孙权其实对吕蒙是非常器重的,因为吕蒙使得最顺手,周瑜太强让孙权担惊受怕,鲁肃、陆逊不是官二代就是富二代,家族势力庞大,盘根错节,不好控制。只有吕蒙,又听话,能打胜仗。但是当时东吴荆州地区瘟疫蔓延,导致了他身体不太好,所以他经常亦真亦假地回去养病,同时借此麻痹关羽,随后带病坚持指挥了荆州之战,取得完胜后,终于坚持不住,病逝于关羽被害的同一年220年。当然,在《三国演义》中,这一段神话为关羽显灵讨了吕蒙的命。
甘宁开朗豪爽,有勇有谋,轻视钱财,敬重士人,厚待士卒,并深得士卒拥戴,但是他本性里的粗野凶狠,暴躁嗜杀,甚至违反承诺、违抗命令,以至于孙权对他感到非常愤怒。因此,吕蒙常常为甘宁求情:“天下未定,甘宁是个难得的斗将,请您容忍他吧。陈寿在史书中将他列为“江表之虎臣”。
太史慈弓马熟练,箭法精良,是个真正的神射手,有雄心抱负。但是从孔融再到刘繇,当时的高官、名士、皇室宗亲都不能重用能力出众的太史慈,因为太史慈出身寒微,缺乏背景,纵使自身勤奋好学、能力出众也难以迅速为有着刻板印象的高官、名士和皇室宗亲所认可。直到他遇到孙策,惺惺相惜,委以太史慈军事重任,使他流芳千古。只可惜,太史慈早逝,他去世时距离赤壁之战还有2年时间,否则,他必然有更大的战绩出现。
程普在“江表之虎臣”中位列第一位,他性情乐善好施喜欢和士大夫相处。是江东有名的老臣,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当时人们都称呼程普为程公,当然在孙权主政后,本来无论论资历还是论战功都不及他的周瑜地位一下子就超越了他,这让程普的确很难接受,赤壁之战前周瑜的确没有什么表现。当然程普不亏是老臣,和周瑜相处时间久了后他便被周瑜的人格魅力所征服,于是对周瑜敬重起来。事后程普甚至还对人说:和周瑜打交道就好像品尝美酒,自己不知不觉就被陶醉了。赤壁之战与周瑜分任左右都督打败曹操,之后大破曹仁于南郡。
黄盖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每次出兵作战,士卒都奋勇争先,处理事情果断,从不拖延,前后侍奉孙家三代,是江东元勋。赤壁之战时,黄盖前往曹营诈降,并趁机以火攻大破曹操的军队,是赤壁之战主要功臣之一,以功拜武锋中郎将,也就是著名的“苦肉计”,留下了经典的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等到孙权称帝后,追论他平生功绩,赐予他的儿子黄柄爵位为关内侯。
东吴文臣:
陆逊随孙权四十余年,统领东吴军政二十余年。其为人深谋远虑,忠诚耿直,善于忍辱负重,不计较当前得失。一生出将入相,被赞为“社稷之臣”。222年,孙权以陆逊为大都督,在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击败刘备。缺点是在进攻战态度则表现的较为保守。东吴与曹魏的石亭一战中,朱桓曾劝说用他的部队断路,使得曹休自动投降,就可乘胜长驱直入,进而攻取寿春,割据准南。但陆逊认为不可,丧失了一次良好的机会。
张昭作为辅佐孙策、孙权两代的重臣,他在东吴的地位等同于荀彧之于曹魏、诸葛亮之于刘备。对于江东的稳定起了重要的作用,吕蒙也是他推荐的。孙策临终时,将孙权托付于张昭、周瑜,并安排“以后治理国内的事靠张昭,对外征战的事靠周瑜”。张昭性格严肃,对孙权多有直谏。但他在赤壁之战之际,主张投降,令孙权深感失望。当然考虑到曹操在官渡之战取胜后,以势如破竹之势,统一了河北、河南、山东、两淮,又新进收取荆襄,势力之强,已经超过了光武帝刘秀正式称帝之时。在当时绝大多数人看来,曹操统一天下已成定局,至多不过两三年内,如关中韩马,汉中张鲁,益州刘璋等,就就得一一拱手而降了。所以我们不能做事后诸葛亮,去苛责张昭当时的选择。
鲁肃在《三国演义》中是个“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的角色,诸葛亮欺他、刘备骗他、关羽吓他、孙权责他、周瑜骂他、吕蒙瞧不起他,可谓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可实际上他是孙吴杰出的战略家、外交家,200年,鲁肃率领部属投奔孙权,为其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比诸葛亮的三分天下还要早,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孙权部下多主降,而鲁肃与周瑜力排众议,坚决主战。结果,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可以说,没有他,也就没有诸葛亮和周瑜什么事了。此后,他的一生也在坚定的实施“联刘抗曹”的策略。因此才有了后面的“借荆州”等举动,战术上的小失误掩盖不了战略上的成功。和平与好战,在鲁肃和关羽身上,分别得到很好的体现。他们的结局,也很好地警示了后来人:和平,则会必胜;好战,将会亡己亡家败国。
曹魏武将:
张辽骁勇善战,大破乌桓,215年的合肥之战,虽然孙权带领十万大军,以及吕蒙、甘宁、陈武、徐盛、宋谦、潘璋、贺齐、凌统、蒋钦等众多的东吴名将一起进攻合肥。但是,张辽率领800人冲阵东吴十万大军,逼得孙权逃命,张辽突出重围之后,为了救援那些身陷重围的将士们而再次冲进入东吴十万大军。最终,东吴军队被张辽击破而败走。从此,张辽威震江东。如果江东地区的小孩们啼哭不止,小孩们的父母就会拿威名赫赫的张辽来吓唬他们,俗语“张辽止啼”。后人评价“曹魏多名将,而张辽为第一”,张辽作为一名和徐晃、张郃、张辽、张燕、张绣、庞德等人一样的降将,是成就和名气最大、又最受朝廷恩宠的。
徐晃在樊城之战中作为曹仁的援军击败关羽,因于此役中治军严整而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曹丕称帝后,徐晃被加封为右将军。其后,徐晃跟随夏侯尚击败蜀将刘封并夺取上庸。于公元227年病逝,谥曰壮侯。他一生俭朴,对自己约束很严,很少邀功请赏,为曹魏的统一事业而战斗当作自己效力的机会,以此为动力,鞭策著自己的行动。
夏侯惇是曹操最早的将领之一。与吕布军交战时,曾一度被擒为人质,又被流矢射瞎左眼。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他一生虽多在军旅,但仍不忘治学,常亲自迎师,虚心求教,为人俭朴。夏侯惇可与曹操同车出行,并有自由出入曹操卧室的特权,更是曹操部下中唯一领受东汉官职前将军的人者。曹丕将也他封为大将军,正是对其最高地位的肯定。在曹魏诸将中资历最老,与曹操的关系最为亲密。他是曹魏政权和曹魏军队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夏侯惇在曹魏政权中的地位,也可与朱德在共和国的地位相比。
夏侯渊擅长千里奔袭作战,常常出敌不意,官至征西将军,封博昌亭侯。张鲁降曹操后,夏侯渊留守汉中,与刘备相拒逾年。但他与其兄夏侯惇一样性格刚烈,勇武有余,却智谋不足,在定军山被刘备部将黄忠所袭,战死。夏侯渊死后,张郃领兵退回汉中,魏军没有了再战的勇气和实力,只得撤军放弃汉中。定军山一战,使关中全境落入刘备之手,真正划分了三足鼎立的局势,为两名划时代的名将奏响了凯歌和悲歌。
庞德果敢善战,经常骑白马作战,因而被称为白马将军。215年,曹操平定汉中,庞德随众投降,曹操素来听说庞德骁勇善战,于是拜庞德为立义将军,封为关门亭侯。襄樊之战时,庞德率军支援樊城曹仁,在与关羽的战斗中,曾一箭射中关羽前额,之后遭逢汉水暴溢,庞德连同于禁都全军覆没。兵败被擒后,庞德誓死不降,为关羽所杀。
张郃戎马一生,以用兵巧变、善列营阵,长于利用地形著称,在官渡之战中本来是袁绍阵营的,被曹洪击退,随后投降曹操。跟随曹操攻乌桓、破马超、降张鲁,屡建战功。他在三国的众多名将中并不是光芒万丈,但是他却实实在在的打了很多硬仗,为魏国的稳固和开拓立下了汗马功劳。228年,随曹真西拒诸葛亮,在街亭大破蜀军先锋马谡,迫使诸葛亮退回汉中,因功升征西车骑将军。231年,领兵追击蜀军,至木门中箭亡。谥曰壮侯。《魏略》则说张郃是被司马懿害死的,诸葛亮撤退,司马懿强令张郃追击,张郃这才被射死,这种说法留给大家自行判断吧。
曹魏文臣:
荀彧,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为曹操举荐了荀攸、郭嘉等大量人才,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早年被称为“王佐之才”,是曹操集团的“首席军师”。他建议曹操劝奉天子,造成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优势,并为其此后统一战争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而为其所忌,调离中枢,在寿春忧郁成病而亡,年五十。获谥敬侯,后追赠太尉。(关于荀彧的死,史书上还有这样的说法:当时曹操给荀彧送个空食盒,荀彧打开食器,见器中空无一物,因此被迫服毒自尽。至于原因,因为曹操其实很喜欢玩哑谜,可以解释其一为“食”代表“俸禄”,空食盒意味着汉朝的气数已尽,世上已经没有汉禄可食;其二没有食物的食盒,毫无用处,暗示他意见没有用处了;其三意思是“盒中无食,君当自采(裁)”。是在暗示荀彧自杀;其四古代食盒多用木胎漆器,又称为“椟”,与“毒”同音。不仅要求荀彧自杀,而且指定了自杀的方式是服毒)
贾诩,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官渡之战时,贾诩力主与袁绍决战。赤壁之战前,认为应安抚百姓而不应劳师动众讨江东,曹操不听,结果受到严重的挫败。曹操与关中联军相持渭南时,贾诩献离间计瓦解马超、韩遂,使得曹操一举平定关中。在曹操继承人的确定上,暗示曹操不可废长立幼,从而暗助了曹丕(即魏文帝)成为世子。曹丕曾问贾诩应先灭蜀还是吴,贾诩建议应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果然征吴无功而返。223年,贾诩去世,享年七十七岁。他能够做到老板一换再换,自己却始终受到重用,而且能够以高龄善终。他尽情的施展自己的谋略才华,最终在天下三分、局势稳定后,成功的退隐幕后,平稳的度过晚年岁月。
司马懿,政治家、军事谋略家,魏国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支持曹操称帝,所以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曹操封魏王后,帮助曹丕在储位之争中获得胜利。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洛阳。自此,曹魏的军政权力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之变。司马懿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曾率军擒斩孟达,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远征平定辽东。251年,司马懿病逝,享年73岁,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