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度反应by阿司匹林 为什么

过度反应by阿司匹林(人为什么会有高原反应)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10 20:39:21 浏览11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人为什么会有高原反应

要解释清楚高原反应只要弄懂这张图就可以!

这个曲线被称为『血氧饱和度曲线』或『氧解离曲线』。纵坐标氧饱和度是用来衡量血红蛋白的含氧量的,血氧饱和度 = 血红蛋白实际含氧量 ÷ 最大含氧量,血红蛋白是机体的氧气搬运工,氧气与血红蛋白在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处结合,然后随血流被运输到全身各处,血氧饱和度就是衡量血红蛋白这个搬运工究竟搬了多少货(氧气),搬运工搬的货越多,机体的氧气供应就越充足,依靠氧气产生的能量供应也就越充足,一般而言身体健康的人血氧饱和度都在95%以上。

那么抛开个体差异,血氧饱和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最主要的就是氧分压,氧分压 = 大气压力 × 氧气所占比例,氧气所占比例为21%不变,大气压力随着海拔升高会逐渐减小,1个标准大气压等于101325Pa,即海平面的大气压,海拔每上升9米,大气压降低100Pa,即在海拔4,559米时,大气压仅为海平面的一半。

也就是说:海拔决定大气压→大气压决定氧分压→氧分压决定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决定人是否缺氧。

我们再回到这个曲线,从右上角为起点开始看,曲线的前半段变化很缓和,随着氧分压的降低血氧饱和度几乎没有什么改变,这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适应环境多样性的本领。随着氧分压的进一步降低,血氧饱和度出现了拐点,此后随氧分压的降低,血氧饱和度迅速下降,继而出现缺氧症状(高原反应)。

海平面到1500米的海拔,血氧饱和度变化很小,从97%-95%,机体呼吸正常,氧气和能量供应充沛,能准确完成复杂的脑力活动和精细肢体活动。

1500米到3000米,血氧饱和度从95%下降到90%,此时机体会出现轻微的缺氧状况,呼吸变快变深,夜间视力下降,主观缺氧感受并不明显。

3000米到4300米,血氧饱和度从90%下降到85%,机体已经处于轻度呼吸衰竭阶段,有主观缺氧感受(喘不上气,呼吸困难,头晕头痛,运动时更明显)

图中的拐点大概就出现在海拔3700米左右,超越这一海拔就会出现高原反应。那么高反会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呢?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①不同个体基础代谢率有较大差异,有些人代谢旺盛,静息状态下也需要消耗比其他人更多的氧气,比如处于青壮年的男性,尤其是有运动习惯的,由于耗氧量较大,反而比体弱的人更容易高反,女性的基础代谢率一般比男性低,受高反影响也较小。一个经验的比例是7:3,即发生高反人群的男女性别比。②在高海拔地区长期生活机体会适应性代偿,提高血红蛋白对氧气的亲和力,这些人的血氧饱和曲线会左移,即拐点会在更高海拔时才会到来。

人到中年每天都吃阿司匹林,可以预防颈动脉斑块吗

你好,我是知心蓝医生。

看看这几个关键词,“中年”、“阿司匹林”、“颈动脉斑块”,都透着与健康相关的问题。“颈动脉斑块”是非常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逐渐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重视,因为它对健康的影响大,是导致脑梗塞的重要原因之一。传统的意识里面,颈动脉斑块这种病变是“老人病”,其实这些年不仅仅是老年人,在中年人当中也逐渐增多。“阿司匹林”更不用说,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面广泛使用,并且在“一级预防”方面也有部分推荐的适应症。中年人每天吃阿司匹林,可以预防颈动脉斑块吗?了解一下几个知识您就一清二楚了。

1、阿司匹林是什么作用?

(1)阿司匹林化学名称叫做乙酰水杨酸,应用于临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它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的作用,早期是用来治疗各种疼痛,比如关节疼痛、头痛、牙痛,以及用来退热,治疗感冒等。

(2)后来发现它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的作用,所以逐渐用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这就是我们目前最重要的用途,比如用来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脑梗死、脑缺血发作、周围血管疾病等。因为这些疾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会引起动脉血栓形成。

2、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怎么形成的

(1)我们人体的动脉血管分三层结构,分别是内膜中层和外膜。正常的血管是很柔软很有弹性的,比如新生儿、婴幼儿以及儿童。在心脏收缩的时候,血液进入动脉血管,血管能够有弹性的膨胀,当心脏舒张的时候,血液从血管进入到各个组织器官,血管能够自主的回缩。

(2)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的动脉血管都有逐渐发生粥样硬化的趋势,只不过有些人表现的非常轻微,甚至通过超声检查都看不出来,有些人就相对比较明显。这些动脉粥样硬化的本质,就是血液中的脂质成分,在血管内膜下的沉积。如果一个人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 、肥胖、又缺少运动,那这种脂质的沉积就会加重,慢慢地形成动脉粥样斑块,方块逐渐增大就会堵塞血管影响血管的血流,那这个器官的血液供应就会受到影响,比如说如果心脏的血液供应受到影响,那就称之为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如果脑的血液供应受到影响,就有可能出现脑梗塞。

3、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什么关系?

(1)如果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那内膜的表面就会显得凹凸不平,比较粗糙,血流经过的时候,血流动力学就会发生改变,血液中的这些成分,比如血小板,就有可能吸附在内膜表面,被激活,发生聚集,促使血栓形成。尤其是动脉斑块表面破裂,那更容易诱发血栓形成。

(2)斑块逐渐增大,血管被堵塞逐渐加重,比如血管堵塞百分之八九十,那这个地方血液通过的路就变得很小了,不通畅了,自然容易形成血栓。

4、阿司匹林与动脉粥样硬化什么关系?

(1)阿司匹林的作用是抗血小板聚集,通俗的说就是抗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有血栓形成的风险,也就是说不一定会形成血栓,只有当血管堵塞比较严重或者重要斑块破裂的时候,才容易形成血栓。

(2)回答开头的问题,阿司匹林对于粥样硬化来说,并不是直接的治疗作用,不能使斑块缩小或者稳定,更不能预防动脉斑块,而是预防继斑块形成之后的血栓的作用。

5、中年人有没有必要吃阿司匹林

(1)首先要说明的是,对于没有明确诊断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按照指南上的数值是40岁到70岁的人群,服用阿司匹林来进行一级预防,是要很慎重的,一方面要评估有没有必要服用阿司匹林,就是说能不能带来收益,另外一方面要评估服用阿司匹林会不会带来风险,也就是出血的风险。

(2)哪些人需要需要服用?

第一,年龄在40~70岁;

第二,通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评估,确定为10年ASCVD高危人群,也就是说风险>10%.

第三,经过积极控制,仍然有以下7项当中的3项及以上危险因素控制不佳。高血压; 糖尿病;血脂异常(总胆固醇(TC)≥ 6.2 mmol/L 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4.1 mmol/L 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 mmol/L);吸烟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 岁);肥胖,体重指数(BMI)≥28 kg/m2;冠状动脉钙化评分≥100或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狭窄(《50%)。

(3)满足前面这第一、第二、第三条因素的患者,如果患者有医院可以考虑服用阿司匹林进行预防。但必须再进行出血风险评估,若评估为高出血风险,也就是说风险大于收益,也是不能服用阿司匹林的。

总之,阿司匹林不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且阿司匹林用于ASCVD的预防要严格选择适应症,不能随随便便就吃,它不是保健品,服用是有风险的。

关注知心蓝医生,了解更多心脏知识。

阿司匹林能不能长期服用

1药网来回答这个问题。

哪些人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已经发生过心脑血管疾病和一些具有心脑血管疾病高风险的人群都该服用阿司匹林。

确诊冠心病或已经发生过心肌梗死、脑梗塞的患者,如果没有禁忌,应该终生服用阿司匹林,不可轻易停药。

抗血小板的药除了最为基础常见的阿司匹林之外,还有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

冠心病严重的患者或支架、搭桥术后患者,可能还会需要在阿司匹林基础上结合服用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一年左右。

除非有禁忌症或严重并发症,阿司匹林是真正应该长期服用的。

阿司匹林怎么吃?

阿司匹林一般每天 100 mg 就足够了。

目前市场上有两种阿司匹林,一种是普通的阿司匹林(常见为25mg一片),另一种是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一片)。

普通的阿司匹林在胃液中溶解较多,可能引起强烈的胃肠道反应。阿司匹林肠溶片在胃液中溶解度较小,引起胃肠的不适更轻微。

一般来说,阿司匹林肠溶片空腹时服用效果最好,有明显胃肠道反应的人,建议咨询医生具体服药方案。

哪些人服用阿司匹林要慎重?

有些养生类节目会说到了年纪不管有没有病,每天一片阿司匹林对健康有益。

但其实阿司匹林并不是所谓的“神药”,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服用的。

对于没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普通老年朋友,长期服阿司匹林,并不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而可能面对的是各种副作用和风险。

特别是以下几类人群,服用阿司匹林应当特别慎重,必要时咨询医生意见:

1.哮喘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出现剧烈哮喘;

2.有胃出血、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病史者,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导致消化道出血;

3.需要拔牙或手术的人,在术前一周也应该停用阿司匹林。

有病吃药,没病千万别乱吃药。

关注@1药网头条号,了解更多健康资讯!

阿司匹林究竟有哪些不良反应

阿司匹林历经100多年的临床验证,不仅是用于治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抑制血小板聚集,而且还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形成,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它或许能够治疗或延缓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倍受医、护、患的青睐,但是药三分毒,作为百年老药的阿司匹林发现如此之多的临床疗效,同时也存在对机体的不良反应,那么,阿司匹林究竟有哪些不良反应呢?

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临床表现: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较大剂量时(抗风湿治疗)引起胃溃疡和无痛性胃出血,溃疡患者症状加重。

防治措施:1)胃十二肠溃疡及出血倾向患者禁用 2)可改为餐后服药,并同服抑酸剂,如PPIs,H2受体拮抗剂3)合用PGE1衍生物米索前列醇可减轻溃疡发生率4)早晨服药可以减少胃肠道反应发生率。

2、出血风险,已观察到的出血手术期间出血,血肿、鼻衄、泌尿生殖器出血、牙龈出血、胃肠道出血等。

防治措施:1)手术前1周停用阿司匹林2)维生素K可以预防3)严重肝病、出血倾向、产妇、孕妇禁用

3、水杨酸过量或中毒

临床表现:用量大于5g/d时,可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减退,总称水杨酸反应,是水杨酸中毒的表现,严重者出现深大呼吸、酸碱平衡失衡、脱水、高热,甚至精神错乱。

防治措施:1)立即停用阿司匹林 2)静脉滴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

4、过敏反应

临床表现:1)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2)服药后出现呼吸困难,诱发哮喘患者发作3)或者“阿司匹林过敏+哮喘+鼻息肉”三联征

防治措施:1)哮喘、鼻息肉、慢性荨麻疹患者禁用2)用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治疗

5、对肾脏的影响

临床表现:少数伴有心、肝、肾损害的老年人,即使用药前肾功能正常,也可引起水肿、多尿等肾小管功能受损的症状

6、瑞夷综合征

儿童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如流感、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用阿司匹林退烧时,偶可引起急性肝脂肪变性-脑病综合征(瑞夷综合征),以肝损害合并脑病为突出表现,预后恶劣。

7、引发痛风发作

长期或大量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一定要权衡利弊,咨询医生或药师,不可盲目服用。

作者:张景富 单位:北京市昌平区医院临床药学室 药事网成员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做好支架后需要吃许多药,胃不舒服,有好的建议吗

周五来了一个患者,55岁,3个月前因为心肌梗死做了心脏支架,可是最近胃口不舒服,他认为是吃心脏病药物引起的,不想再吃药了,于是来问问能不能把药停了!

我先表扬了他,我说:多亏您来了,先问了我,有些人都不问,直接停药,最终酿成恶果。

后来我详细问了情况,他最近反酸,我们最后商量,还是消化科先看看胃口,然后决定怎么办。因为心脏支架术后不能随便停药。

为什么要心脏支架?

很多人对支架有误解,尤其因为支架回扣高达几百万的事件出了后,大家更是认为支架是罪魁祸首。其实支架没有错,错的是个别放支架的医生,支架回扣是社会问题,我们没有能力讨论,今天我们只讨论医学问题。

支架出现前急性心肌梗死到医院的死亡率是30%,支架出现后,目前心肌梗死死亡率已经降到了5%,也就是100个心肌梗死的人支架的出现能多救活25个人,这是多么伟大的数据呀!

所以支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真的能救命!

支架除了能就急性心肌梗死的命,对于药物无法控制的心绞痛,大家说说怎么办?很多人站着说话不腰疼,整天讽刺诋毁支架,可是如果心绞痛发生在您身上,您说怎么办?整天犯心绞痛,整天不舒服,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而且还有心肌梗死的风险。所以不了解情况,千万不要说风凉话,对于药物无法控制的心绞痛,我们只能选择支架或搭桥。那些说风凉话的人,如果您还要诋毁支架,那您告诉大家怎么办就行,不要只说有办法,请告诉大家具体方案!

为什么做了支架不能停药?

还有人说放了支架得一辈子吃药,这是对支架的有一个误会,因为冠心病都必须长期吃药,即使不放支架,也得吃药。放完支架吃药的唯一区别就是多吃一年到一年半的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

放完支架确实容易形成支架内血栓或支架内再狭窄,这和支架本身确实有关系,但是为什么放支架,我们上说过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放完支架后,最基本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一年到一年半),他汀;这是最基础的药物;还要根据冠心病的情况,比如降压药,降糖药,控制心率的药物,预防心衰的药物,控制心绞痛的药物等等。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会选择不同治疗方案。

放完支架,如果随便停药,会增加支架内血栓或支架内狭窄的风险;所以支架后一定按时规律吃药,千万不要随便停药,或换药。

当然因为药物有副作用,服药期间一定监测副作用,比如阿司匹林会引起消化道出血,他汀会引起肝功能异常,血糖异常,肌酶异常等等。

胃口查清楚再决定下一步怎么办?

胃口不舒服,大家首先想到阿司匹林的副作用,阿司匹林确实有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风险,但大部分消化道出血都是患者本人有基础的胃病,只是平时没有表现出来,阿司匹林刺激后引起了消化道变现不适。

这时候最好找消化科看看,有必要做个胃镜,如果是溃疡,就按照溃疡治疗;如果是胃炎,就按照胃炎治疗。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要不要停用心脏病药物,但昨晚支架长期一般不能轻易停药;除非有明确消化道出血,否则不能随便停药。我有好几个患者,同时消化道溃疡,同时合并心肌梗死,当时我们没有停用阿司匹林,同时治疗溃疡,最后溃疡愈合,心脏也稳定。

所以支架术后,不能因为胃部不适就随便停药,我们先应该找消化科医生看看,再和心内科医生协商后再决定怎么办!

【心血管王医生】

阿司匹林的作用都有哪些日常服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阿司匹林属于非甾体抗炎药,药理作用主要包括下面5点:

1、镇痛作用

阿司匹林的镇痛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及其他能使痛觉敏感物质的合成,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但是也不能排除存在中枢性镇痛机制的可能。

2、抗炎作用

阿司匹林抗炎的确切机制还不明确,可能由于阿司匹林可以作用于炎症组织,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等炎性物质而起到抗炎作用。也可能跟抑制白细胞趋化性有关。

3、解热作用

阿司匹林可以通过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增加,出汗,使散热增加而起到解热的作用。这种中枢性作用可能与前列腺素在夏秋楠的合成受抑制有关。

4、抗风湿作用

阿司匹林的抗风湿作用做钥匙依赖于其抗炎、解热、镇痛的作用达到的。

5、抑制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长期小剂量口服可以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这是人类近几十年刚刚认识到的阿司匹林作用。这使阿司匹林已经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石药物。

总之,阿司匹林即使一个老药,又有很多未被发现的新作用,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腔隙性脑梗怎么治疗

大家好,我是医疗工作者张,是一名执业医师,可以为大家普及一下健康知识,若了解更多,关注我!

腔隙性脑梗指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动脉,在长期高血压的基础上,血管壁发生病变,最终管腔闭塞,缺血、坏死和液化的脑组织由吞噬细胞移走形成空腔,故称腔隙性脑梗死。约占全部脑梗死的20%- 30%。呈不规则圆形、卵圆形或狭长形,直径在0.2-20mm, 多为3-4mm。好发部位:常见的发病部位有壳核、尾状核、内囊、丘脑及脑桥、少数位于放射管及脑室管膜下区。

腔隙性脑梗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1、高血压 高血压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发病率为45%~90%。长期高血压造成脑内小动脉血管壁变形,使得管腔变窄,发生小动脉的闭塞。腔隙性脑梗死最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尤其是慢性高血压超过160/95mmHg时。且舒张压升高对本病的影响作用更明显。

2、动脉硬化 腔隙性脑梗死与动脉硬化紧密关联。有观测证实基底节、内囊区腔隙病灶的供血动脉有严重的脑动脉硬化改变,即节段性的动脉结构破坏、纤维素样坏死或血管坏死。也有人发现髓质动脉中明显的改变是管壁的透明样变,及血管管腔的狭窄,各脑区腔隙性梗死的频度与动脉硬化的程度成正比。

3、糖尿病 糖尿病可导致远端肢体、肾脏、视网膜、周围神经和脑神经的小动脉梗死性病变,糖尿病时血的凝固性和黏度增高、血小板黏附性增强,但糖尿病对脑的小血管病变的作用尚未明确定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糖尿病是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但尚缺乏糖尿病和腔隙性脑梗死有联系的证据。研究也仅确认糖尿病与多发性的腔隙性脑梗死有关,而与单发的无关。

4、栓子 (1)心源性栓子风湿性心脏病或非风湿性心脏病的附壁栓子脱落。(2)动脉源性栓子包括有或无溃疡的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肉性血管病、夹层动脉瘤的血栓脱落。尤其是升主动脉、颈动脉中粥样硬化斑脱落形成的栓子,是引起腔隙性脑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5、其他因素 高脂血症、高黏血症、吸烟、饮酒和脑局部血流改变等因素对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也有一定影响。

腔隙性脑梗的治疗

腔隙性梗死灶是由于血管的微小终末支阻塞而形成,一旦梗死灶形成缺乏侧支循环。在临床上预防其发生或新的腔梗灶的形成是治疗的关键。临床以抗面小板聚集和改善微循环为主要方法。

一、抗血小板聚集治疗1、阿司匹林 每日100~300mg,顿服。长期应用应注意消化道出血情况。2、双嘧达莫 通过抑制血小板磷酸二酯酶活性达到抗血小板聚集。常用量25~ 50mg,3次/日,不良反应可有头痛头晕面红胃肠道不适等。3、噻氯匹定 效果优于阿司匹林而较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小,常用剂量0.125~250mg,1~2次旧。4、氯吡格雷 属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抑制剂,常用剂量为75mg/d,不良反应少,适用于高危人群和ASA不能耐受者。

二、改善脑循环1、钙离子拮抗剂。2、肾上腺素能受体抑制剂,通过抑制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痉挛而改善大脑及四肢循环。禁用于对本品过敏者、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甲状腺功能亢进、阵发性心动过速、脑出血、有其他出血倾向或近期内有天量失血的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或正在服用降压药者慎用。3、中药活血化瘀治疗,可用川芎嗪120~ 200mg,静脉滴注,1次/日;三七注射液0.4~0.59mg,静脉滴注,1次/日;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点滴等。

三、脑保护剂 目前缺乏有效的脑保护治疗药物,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2次/日。胞磷胆碱钠0.5~0.75mg,静脉滴注,1次/日。

四、抗凝剂 尚有争议,抗凝治疗可能会导致脑出血发生,故应慎用。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者或症状进行性加重者可用低分子肝素,如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0.4ml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共用7~10日。

注意事项

1、病人要经常翻身,以减轻局部组织的受压:对于不能自己翻身的病人,家人要协助其定时翻身,以预防褥疮的发生。如果病人不慎得了褥疮,就要上医院换药治疗,或者遵照换药原则,在家里应用无菌技术以及各种药物进行换药,以促进褥疮的早日康复。

2、由于卧床时间太长,会引起排痰不畅,以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所以,病人要经常不断地变换体位。病人经常采用的体位,主要有仰卧位,侧卧位,半坐位,端坐位,俯卧位,头低脚高位,头高脚低位,膝胸卧位等八种。不同的体位有不同的作用。像发生了坠积性肺炎的病人,可以采取头低脚高位,以利于肺内分泌物的引流:如出现了臀部的褥疮,可以采取俯卧位或者侧卧位。

3、要保持床铺的平整、松软,床单的干燥,皮肤的清洁,最好能够每天用温水擦浴局部组织,使局部皮肤血液运输能得到改善。

4、室内要定期开窗换气,以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床上的温度也应该注意不要太冷或者太热,特别要预防热水袋的烫伤。

5、在帮助病人翻身、按摩、床上使用便器时,要注意不要推、拖、拉,以免损伤局部的皮肤,因为皮肤损.伤后不容易愈合,容易诱发褥疮。

6、要保证病人全身营养的供给。出于这种长期卧床的病人,需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等营养的食物,尤其是蛋白质的补充更为重要,因为它是组织生长,修复所必需的营养。

7、要注意一点的是,由于病人长期卧床,活动量小,肠蠕动减少,很容易引起便秘,所以,在补充营养的同时,要注意粗纤维食物的补充。

饮食上要注意的是

1、忌高脂肪、高热量食物:若连续长期进食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可使血脂进一步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容易形成,最终导致腔隙性脑梗塞后遗症复发。忌食肥肉、动物内脏、鱼卵等;少食花生等含油脂多,胆固醇高的食物;忌用或少用全脂乳、奶油、蛋黄、肥猪肉、肥羊肉、肥牛肉、肝、内脏、黄油、猪油、牛油、羊油、椰子油;不宜采用油炸、煎炒、烧烤烹调。

2、忌肥甘甜腻、过咸刺激、助火生痰之品:少甜味饮品、奶油蛋糕的摄入;忌食过多酱、咸菜等。

3、忌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白酒、麻椒、麻辣火锅等,还有热性食物如浓茶、绿豆、羊肉、狗肉等。

4、忌嗜烟、酗酒:烟毒可损害血管内膜,并能引起小血管收缩,管腔变窄, 因而容易形成血栓;大量饮用烈性酒,对血管有害无益。据调查,酗酒是引起腔隙性脑梗塞后遗症的诱因之一。

结语:腔隙性脑梗塞是多病因引起的慢性病,除饮食锻炼及科学护理外,只有坚持可靠用药,才能够真正从病因入手,对血栓形成及动脉硬化起到防治作用,在改善症状的同时,才能够有效防止复发。

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为什么一定要将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配合服用

严格的来讲,应该是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需要把阿司匹林和他汀的药物配着使用。

因为二者的作用是不一样的,首先我们来看一看阿司匹林的作用。

阿司匹林的主要作用是抗血小板聚集,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破裂的时候,会引起血小板的爆发式聚集,导致血栓的形成,从而出现急性心梗、急性脑梗死等危急的疾病。因此阿司匹林的主要作用就是预防血栓的形成,预防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我们再来看一看他汀药物的作用。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胆固醇血症,而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里面也含有丰富的脂质,所以我们需要积极进行降脂治疗,那么他汀是非常有效的降胆固醇药物。即使血胆固醇正常的患者,如果发生了心脑血管疾病,也要把胆固醇这个指标在现有基础上降低30~50%,预防疾病进展。除了降脂以外,他汀还有降脂以外的作用,如稳定斑块、抗炎等,均有助于抗动脉粥样硬化。

因此,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阿司匹林+他汀是标配,大家明白了吗?

关注健康,关注心血管徐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