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秦晋两家为何会结为“秦晋之好”最后两国彻底翻脸又是为何呢
春秋初期,晋国始终是主宰中原的核心力量。晋国的晋献公是个雄心勃勃的人,即位之后,励精图治,北伐戎狄,逐渐兼并临近诸多小国,收复国家几十个,并扩充军队,晋国很快强大了起来。晋献公晚年崇信骊姬,准备废除太子申生,立骊姬所生奚齐为太子,废嫡立庶的这一事件导致申生自杀,引发了晋国的内乱。奚齐成为国君之后,难以服众,很快被杀。这就导致了曲沃这一支的公族幸存者也寥寥无几了。后来秦国介入晋国的内乱之中,秦穆公先后立申生的弟弟夷吾、夷吾之子公子圉为国君。早年秦穆公与晋献公交好,史称秦晋之好。
一、秦国与晋国的交好是出于特殊原因,但两国也有根本的利益冲突
秦国与晋国的交好是有非常特殊的原因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秦国国君出身寒微,先祖是养马出身,被封到秦地是因为西周衰亡之后,护送东周第一位国君周平王即位有功。秦国为了能够取得更高地位需要攀附周朝宗室晋国。其二就是两者有共同的敌人,就是北方的戎狄,晋国进一步扩张之后,与北方的少数民族接壤,秦国和晋国一起讨伐戎狄,从而能够开疆拓土。秦国和晋国是基于这两个因素走到了一起,两者之间虽然有姻亲关系,但也有根本性的利益冲突,就是争夺中原的霸权。
当秦国和晋国实力都不够强大的时候,这种矛盾还不明显,但是当两者的实力都逐渐变强之时,矛盾就已经显现出来。不论是晋献公还是秦穆公都是雄心勃勃的人,他们才干过人,虽然有共同利益,但是彼此之间也有防范之心。晋献公去世之后,晋国内乱,秦穆公出手先后立夷吾和夷吾之子公子圉为晋国国君,也就是晋惠公和晋怀公。但当时晋献公儿子中最为贤能和有才干的是重耳,也就是后来的晋文公,他获得晋国狐氏、先氏、赵氏等最有能力大臣的支持,在诸侯中威望甚高,但秦穆公并没选择重耳,就是怕晋国强大,对自己产生严重的威胁。后来的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但是阴差阳错,晋惠公和晋怀公先后背叛了秦穆公,这让秦穆公懊悔不已,不得不立重耳为国君。为了拉拢重耳,秦穆公将女儿嫁给重耳。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六十二岁即位成为晋文公,晋文公久经磨难,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并且深得国人之心,同时南败楚国,短短数年之内就稳定了国内国外的局势。晋国和秦国相比,在军事实力、地理位置和血统上都更具有霸主的优势。而秦国和晋国相邻,不可避免地为此感到担忧。
二、护送周襄王事件,使秦国对晋国产生很大不满
从地理位置来看,秦国和晋国在北边以黄河为界,在南部被崤关、函谷关所隔,在中国古代不论黄河还是崤函古道都是天险,很难逾越。秦国往东发展便不得不经过晋国,晋国像关卡一样完全阻碍了秦国东进的道路。秦穆公为提高秦国的地位,就需要插手中原的事务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恰好这个时候周朝发生内乱,周襄王被撵出国外,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秦穆公决定迅速出兵,护送周天子回国,但是秦国要干涉周朝的事务,不得不经过晋国的领域,所以需要跟晋国借道。
晋文公当然也不会放过“护送周天子”的机会,于是强行介入,直接接手周朝事务,将秦国拒之门外。晋国也因为成功平定周国内乱,护送周襄王归位有功,而受到周襄王的嘉奖和诸侯的拥戴,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原诸国的霸主。秦穆公渴望成为中原霸主的道路就这样被自己亲手扶上位的晋文公所阻挡,秦穆公为此痛恨不已。至此,秦晋之间就结下了难以解开的死结。不过当时的秦国实力根本不足以跟晋国抗衡,也只能忍气吞声,所以“秦晋之好”的姻亲关系上蒙上了阴影。
三、秦国打算攻打郑国,增强实力,被晋国偷袭,两国彻底交恶
但是晋文公在位八年后,于公元前628年就去世了,秦穆公倒是比他这个女婿多活了七年。在晋文公去世的前不久,郑国的国君也去世了,当时秦国在郑国的间谍秘密通报秦国,希望秦国发兵,里应外合,一举灭了郑国。春秋初期的郑国也是强国,虽然后来衰落逐渐依附于强大的晋国,但是仍然居于中原核心位置,并且临近周朝都城洛阳,因此受到各大强国的重视,秦国如果能够拿下郑国,便能一跃成为中原霸主,影响力足以跟晋国相抗衡。可是发兵要经过崤函古道,还要经过周天子所在的洛阳,上千里的路程,肯定不可能保密的,而且还有晋国守在隘口,此去定然凶多吉少。
但是灭掉郑国的收益太大了,并且秦穆公受尽了被晋国压制的委屈,急于占据郑国来实现“中原霸主”的雄心。于是,秦穆公不顾众臣反对,发兵郑国。然而,正如秦国的蹇叔所料想的那样,这次远征被泄露了,郑国有了防范,秦兵不得不赶紧撤回秦国。秦国秘密发兵的消息传到了晋国,这下子可惹恼了晋国的君臣。首先,晋国国君作为秦穆公的女婿刚刚去世,秦穆公却不通知晋国,发兵经过晋国,这就是极度失礼。其次,郑国和晋国是同宗,都是姬姓,不告知晋国就讨伐郑国,这更是对晋国的羞辱。而且两年前,秦穆公曾和晋文公一起讨伐过郑国,后来秦穆公偷偷撤兵,而今又来讨伐郑国,这根本就是反复无常,言而无信。
于是,晋国君臣决心发兵消灭秦军,暗中派军队尾随秦军。当秦军走到崤关这一带,也就是现今的河南省西北部洛宁县境内,攻击了秦军。这地方地形非常险要,旁边都是山涧,只有非常窄的小道,秦军很快就全军覆没,统帅也被俘获。秦穆公面对这样的惨败,痛哭流涕,悔恨交加,后来又组织全国的精锐部队讨伐晋国,但是并没有获得什么好处,反而因战线太长,补给困难,不得不撤回秦国。
结束语
这场战役完全改变了春秋的格局,秦穆公由此认识到有晋国存在的一天,秦国就不可能真正成为中原的霸主。从此之后,秦国放弃了东进的设想,转而励精图治,向西发展,打败西戎,占据了广袤的西部陕甘一带领土,扩充实力,并且联合楚国对抗晋国。吃了一个大败仗,也不全是坏处,若不如此,秦国怎能下定决心向西发展呢?若不向西发展又怎能最终一统天下?
而楚国想进入中原也不得不与晋国发生冲突,因此春秋时期有一两百年的时间都是晋楚两国争霸,争夺郑国、宋国这块河南中东部的核心战略要地。而晋国作为中原大地上真正的霸主,持续了一百多年,也正是因晋国才造就了春秋的这种局面,那就是以晋国为中心性的强国,齐国、秦国、楚国、吴、越为边缘性的强国。这种局面一直由晋国主导并维持着,当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之后,这种形势才被打破。
秦晋之好,还是相爱相杀,秦穆公的小算盘是怎样打的
一哥“俗人读史记”之——
秦穆公从秦晋联姻中得到了什么?
联姻作为政治交易的手段在春秋战国时是盛行多年的,也影响了后世的历史人文走向,当然被后世津津乐道的秦晋之好到底有多好?秦晋之好的始作俑者秦穆公得到了其想得到的吗?
秦晋之好始于穆公,《史记-秦本纪》载(秦穆公)“四年,迎妇於晋,晋太子申生姊也”。秦穆公娶了个夫人是晋献公(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骊姬的老公)的女儿,太子申生的亲姐姐,其母亲是大名鼎鼎齐桓公的女儿,秦穆公为何要向晋国求得这门国际政治婚姻呢?一是此时晋强秦弱是现实,秦穆公需要稳定的发展空间与时间;二是晋国是大国、天子同姓、爵高位重,听起来好听;三是此时秦国西边戎狄未绝其乱,秦晋之间尚有小国相隔,有待一口一口吃掉。通过婚姻,秦穆公基本得到了其想要的时间和空间,国力发展很快,于是,也就幽了老丈人一默,(秦穆公五年)“秋,缪公自将伐晋,战於河曲”。虽无下文,《史记-晋世家》也未见记载,看来是乘晋国内乱而进行的小规模试探性冲突,不过看来联姻这种交易用途不明显啊。
晋献公死了,骊姬的儿子继位了,杀死了太子申生,这下子,秦穆公就成了晋国新君的“候选人”姐夫,可以名正言顺大张旗鼓地干涉晋国内政了,在晋国内乱经历两次弑君之后,秦穆公终于成功,其中一个内弟主动投怀送抱,“夷吾使人请秦,求入晋。於是缪公许之,使百里傒将兵送夷吾。夷吾谓曰:“诚得立,请割晋之河西八城与秦。”及至,已立,而使丕郑谢秦,背约不与河西城”。这个小舅子不中,背信弃义。要说是两个国家,土地不让也就罢了,可是姐夫、小舅子财帛分得也太分明了,“晋旱,来请粟。(秦穆公)以船漕车转,自雍相望至绛”。这个姐夫还是大方的,可小舅子就有点不够意思了,第二(或许是三)年,也就是(秦穆公)“十四年,秦饥,请粟於晋。晋君谋之群臣。虢射曰:“因其饥伐之,可有大功。”晋君从之”。这事弄的,不借粮也就罢了,还乘人之危落井下石了,嘿!接下来撕破脸皮开掐,用战争的手段捉住了小舅子,通过晋国大量外交活动,姐夫终于放了小舅子,“夷吾献其河西地,使太子圉为质於秦。秦妻子圉以宗女。是时秦地东至河”。割地不不算,太子做人质,哪里还有亲情仁义,但秦穆公一方却得到了其梦寐以求的河西之地啊。
时间过得真快,太子外甥成人了,(秦穆公)“二十二年,晋公子圉闻晋君病,......乃亡归晋。二十三年,晋惠公卒,子圉立为君”。外甥回去当了国君,根本不相信鬼话,继续与秦穆公为敌,秦穆公大怒,你小子不听话啊,找您叔,秦穆公“乃迎晋公子重耳於楚,而妻以故子圉妻。重耳初谢,後乃受。缪公益礼厚遇之”。找着先不说干架的事,先把您老婆嫁给您叔,好玩不?(秦穆公)“二十四年春,秦使人告晋大臣,欲入重耳。晋许之,於是使人送重耳。二月,重耳立为晋君,是为文公。文公使人杀子圉。子圉是为怀公”。这舅婿俩倒是合作干了一件大事——勤王,开始合作扩张,没多久(秦穆公)“三十年,缪公助晋文公围郑。郑使人言缪公曰:“亡郑厚晋,於晋而得矣,而秦未有利。晋之彊,秦之忧也。”缪公乃罢兵归。晋亦罢”。一句利益分配的劝说,合作完蛋了,嘿。不过秦穆公还是常常惦记着这个中原小国,三十三年春,秦国长途奔袭郑国,中途灭了晋国的小弟滑国,而滑国的大哥晋国“当是时,晋文公丧尚未葬。太子襄公怒曰:“秦侮我孤,因丧破我滑。”遂墨衰绖,发兵遮秦兵於殽,击之,大破秦军,无一人得脱者。虏秦三将以归”。晋国发威,打掉了秦国的精锐门牙,从此秦晋之好便更是纯粹的政治婚姻了,连故事也不好听了啊。
“秦晋之好”的背后,隐藏着秦穆公怎样的无奈
对于“秦晋之好”,我有这样的看法。如有不正,请指教!
所谓“秦晋之好”无非是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两国联姻,互相有个军事,经济照应。
秦穆公为何采取好晋国联姻呢。有两方面考虑!
1.秦穆公为求将来与中原友好,与当时力量强大的晋国联姻,可以获得军事,经济援助。
2.秦穆公为了笼络公子圉,把自己的女儿怀嬴嫁给了他。这在当时的社会来说,是一件非常震惊的事。
秦穆公立即决定要帮助重耳当上晋国国君,把逃到楚国的重耳接过来,还要把女儿怀嬴改嫁给他,第二年,公子圉就做了晋国君主,成为晋怀公,跟秦国不相往来。
秦晋之好代表的是一种政治上的联姻,是国家之间的联合,但后来渐渐将男女之间的婚姻也称作结为“秦晋之好”。
不过秦穆公只为缓兵之计,他想拖住晋国,从而发展秦国国力。为崤山之战埋下伏笔。
秦穆公之所以联姻。当时的实际情况是,秦国和晋国为了崤山要塞而争执不休,都想占据险要地势,谁占有,谁就能称霸。
在秦穆公娶了晋献公的大女儿之后,他又把自己的女儿怀嬴嫁给了晋惠公的儿子公子圉,也就是后来的晋怀公。再后来秦穆公想把五个秦女都嫁给晋文公,里面就包括晋怀公的妻子怀嬴,晋怀公是晋文公的侄子,怀嬴就是他的侄媳妇,晋文公感觉这样不妥,但为了当上国君,也就欣然接受了。
秦穆公对晋国这么好,主要就是想让晋国能够给自己国家发展的时间,并且从中得到河西地区的控制权。
但是,回了国的晋文公不仅没有放松对崤山函谷关的控制,反而更加严防死守,这使得秦穆公的联姻政策失败。
秦穆公经营了多年的“秦晋之好”并没有让晋国让出崤函之地,也没有让秦国在中原讨到真正的实惠。秦晋崤之战以后,秦国含恨退出对函谷关的争夺,无奈之下,转而向西,争夺戎狄地区的控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