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僵李代桃》的典故,僵李代桃——成语背后的感人故事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7 浏览3 评论0
《僵李代桃》是一个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典故,主要来源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中的一个故事。这个典故讲述的是晋文公重耳在外流亡时,受到李园园主的款待,园主以李子代替桃子款待重耳,以表达自己的心意。这个故事后来被用来形容主人在招待客人时,尽管条件有...
成语
《覆水难收》的典故,成语典故《覆水难收》的由来与内涵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7 浏览4 评论0
《覆水难收》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已经泼出去的水,无法收回。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事情已经发生,无法挽回,或者指某些错误或损失已经造成,无法弥补。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位名叫郭偃的大臣。郭偃非常聪明...
成语
《居安思危》的典故,居安思危——源自春秋的智慧箴言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7 浏览5 评论0
“居安思危”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在平安稳定的时候要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险,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这个成语出自《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下面是“居安思危”的典故:春秋时期,晋国和楚国争夺霸权,晋国大夫范文子非...
成语
《同甘共苦》的典故,同甘共苦——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7 浏览3 评论0
《同甘共苦》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共同享受欢乐,共同承担苦难。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当时晋国和楚国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晋国的军队在战争中处于劣势,楚国的军队则占据了上风。晋国的将军赵盾带领士兵们坚守阵地,但仍然...
成语
《不能自拔》的典故,不能自拔的成语典故探源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7 浏览4 评论0
“不能自拔”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bù néng zì bá,意思是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宋书·刘义恭传》。具体故事发生在南北朝时期,宋武帝刘裕的儿子刘义恭,字江夏文献王,自幼聪颖可爱,深受刘裕的钟爱。...
成语
《潘文乐旨》的典故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7 浏览3 评论0
“潘文乐旨”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pān wén lè zhǐ,意思是指美好文章的文辞与意旨。这个成语出自《晋书·乐广传》。典故背景如下:晋朝时期,有一位名叫乐广的名士,他擅长清谈(即清言),但却不擅长写作。当时,乐广即将辞去河南尹的官职,...
成语
《三尺童子》的典故,三尺童子的由来与寓意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7 浏览5 评论0
《三尺童子》是一则关于古代儿童教育的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名叫孔融的聪明儿童的故事。孔融小时候,家里来了很多客人,母亲准备了许多水果和点心招待客人。孔融看到桌上的梨子,很想吃,但他并没有立刻动手,而是等到大家都分到了梨子后,他才拿起最小的一个...
成语
《回心转意》的典故,回心转意的由来与演变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7 浏览6 评论0
《回心转意》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改变原来的想法,回心转意,重新考虑。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问题上改变了自己的立场或观点。关于《回心转意》的典故,有一个比较著名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当时齐国和楚国之间发生了一场战争。齐国的...
成语
《偃旗息鼓》的典故,成语典故《偃旗息鼓》的由来与演变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7 浏览6 评论0
《偃旗息鼓》的典故出自《后汉书·班超传》。班超是东汉时期的名将,曾出使西域,平定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汉朝的边疆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一次与匈奴的战斗中,班超率领的军队与匈奴军队展开激战。战斗开始时,班超命令士兵们偃旗息鼓,隐藏行踪,以迷惑敌...
成语
《半途而废》的典故,半途而废——持之以恒的启示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4-12-27 浏览5 评论0
《半途而废》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止,前功尽弃。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礼记·中庸》。原文是:“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遵循正道而行,如果半途而废,我就无法停下来。这里“半途而废”是作为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