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不自量力》的典故,成语典故——《不自量力》的由来与内涵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6 浏览1 评论0
《不自量力》的典故源自《左传·隐公十一年》中的一个故事。故事讲述了郑国和息国之间的战争。息国国君因为不满郑国对息国的轻视,决定出兵攻打郑国。息国国力微弱,而郑国则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息国国君没有正确估计自己的实力,结果导致息国大败,国君被俘。...
成语
《千金一笑》的典故,千金一笑的典故及故事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6 浏览1 评论0
《千金一笑》的典故源自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具体情节如下:战国时期,赵国的赵惠文王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这是一块非常珍贵的宝玉。秦昭王得知后,写信给赵王,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这块宝玉。赵王感到非常为难,因为这块宝玉的价值远超过十五座城池,...
成语
《应对如流》的典故,应对如流——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6 浏览2 评论0
《应对如流》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后汉书·崔寔传》。在这个故事中,崔寔在回答皇帝的提问时表现得非常流利,仿佛回答就是他的自然反应一样。这个成语后来就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回答问题非常迅速、流畅,没有丝毫的犹豫和迟疑。具体来说,故事是这样的:东汉时期...
成语
《十面埋伏》的典故,十面埋伏——楚汉相争的千古绝唱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6 浏览2 评论0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琵琶曲,它源自于中国历史上一段著名的战役垓下之战。垓下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02年,是楚汉争霸的最后一战。当时,楚霸王项羽被汉王刘邦的军队包围在垓下,形势非常危急。在垓下之战中,刘邦的军队在项羽的周围布下了十面埋伏,试图...
成语
《所向无前》的典故,所向无前的由来与典故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6 浏览4 评论0
“所向无前”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夏侯渊传》。该成语的意思是指军队所指向的地方,没有阻挡,形容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精神状态。具体典故如下:在三国时期,曹操统一北方后,率军西征,大败韩遂与马超,占据了长安。随后,曹操...
成语
《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典故,四海之内皆兄弟——成语典故的源远流长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6 浏览2 评论0
“四海之内皆兄弟”是一句古语,源自《论语·颜渊》。原句是:“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如果恭敬、有礼,就会得到他人的尊重,从而在四海之内都能结交到朋友,视同兄弟。这句话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和“...
成语
《虎口逃生》的典故,虎口逃生的由来与典故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6 浏览2 评论0
《虎口逃生》的典故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勇敢的人从老虎的口中逃脱的故事,象征着勇敢和智慧。在故事中,一个农夫在山中遇到了一只凶猛的老虎。老虎向他扑来,农夫意识到自己无法与老虎正面抗衡,于是他决定智取。他迅速爬上...
成语
《旱魃为虐》的典故,旱魃为虐——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旱灾象征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6 浏览2 评论0
《旱魃为虐》是一个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典故,主要来源于《左传》。在这个典故中,旱魃指的是一种引起旱灾的妖怪。在《左传》中,有一个关于鲁国发生旱灾的故事。当时,鲁国遭受了严重的旱灾,百姓生活困苦,庄稼无法生长。为了应对这场旱灾,鲁国的国君决定采取...
成语
《伴食宰相》的典故,伴食宰相的由来与影响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6 浏览2 评论0
“伴食宰相”这一典故源于唐代官员卢怀慎。卢怀慎在开元三年升任黄门监,与紫微令姚崇共同处理军机大事。卢怀慎自认为自己的才能不及姚崇,因此遇事总是推让给姚崇处理。他这种不作为的态度引起了当时人的不满,私下里称他为“伴食宰相”,意思是说他像陪伴别...
成语
《洞见症结》的典故,洞见症结——成语典故探源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5-01-06 浏览3 评论0
“洞见症结”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dòng jiàn zhèng jié,意思是比喻事情的纠葛或问题的关键所在,形容观察锐利,看到了问题的关键。这个成语出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典故背景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医学家扁鹊。扁鹊原名秦越人,是勃海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