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澶渊之盟的影响

澶渊之盟的影响(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意义何在)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07 01:21:02 浏览10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意义何在

澶渊之盟是宋给辽设下的圈套,并非丧权辱国。

契丹人原本是一个游牧民族,历来就不善于耕种土地,冬季和天灾都会带着队伍南下抢劫。宋朝考虑的一定不会只是解决澶州之战的问题,朝廷思考的是彻底解决契丹人每年都南下抢劫的问题。

一、北宋版的经济殖民主义政策

从经济上来讲,北宋和辽根本不是一个等量级的。当年,澶渊之盟北宋答应每年给岁币10万两白银,绢20万匹,折算出来也就30万两白银而已。这个钱只是相当于北宋枢密使级别十几个人的年薪,数目小到连皇帝起初都没有相信。

但这些钱给了辽国之后去哪儿呢?别忘了澶渊之盟还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设立榷场开通边境贸易。两国在边境地区的雄州和霸州等四个地方开放榷场,进行贸易互市,辽人把这些钱乖乖的又拿了回来,购买北宋的粮食、手工品、陶瓷、绫罗绸缎等。而北宋能买辽国的东西,只有牲畜、兽皮、药材。北宋对辽的贸易顺差大概在十到20倍之间,涉及到回流回来的资金可能是岁币的上百倍。这么看这个钱哪是岁币呀?分明就是投资。

二、宋朝的谋略

契丹人拿了这些钱之后,受益的基本是那些实权派的王公贵族。本来南下就是为了抢东西,现在有人把东西送给你,小日子一旦过的舒服了,谁还愿意提着脑袋去打仗?北宋的边境从此和平了,同时,需要调兵遣将御敌的费用也几十倍给省下来了。

宋朝没有控制草原和大漠,失去了战马产地,所以骑兵一直处于下风。榷场开通后,你还管得住走私吗?利益面前,自有辽人去赚这个钱。你说北宋这笔账算得划算不划算。

三、从此之后,契丹人的战斗力一直都在下降,直至灭亡。

利用这种政策,宋朝把北边的契丹人,从一群老虎圈养成了一群羊。久而久之,辽的军队再也不是当年的契丹骑兵了。北宋已经从战略上完胜对手。后来女真人崛起的时候攻打辽国,契丹人已经变得不堪一击。


澶渊之盟看似城下之盟,表面上看上去北宋有丧权辱国的嫌疑,但单纯的契丹人怎么会知道汉人的城府有这么深呢?

怎样评价澶渊之盟,长远来看澶渊之盟对北宋是什么样的影响

澶渊之盟对于北宋是笔划算的买卖。

没错,就本质而言,这次的战争是笔买卖,大宋谈了个不过的价格。

宋朝是中国最富有、最有经商意识的朝代,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本质上就是用富贵赎买兵权,包括燕云十六州,宋太祖也是准备能买就买,不能买再打。

史载“太祖别置封桩库,尝密谓近臣曰:石晋割幽燕以赂契丹,使一方之人独陷外境,朕甚悯之。欲俟斯库所蓄满三五十万,即遣使与契丹约,苟能归我土地民庶,则当尽此金帛充其赎值。如曰不可,朕将散滞财,募勇士,俾图攻取耳。

而另一方面,如果说宋太祖的重文轻武是为五代十国矫枉过正,那么从宋太宗开始的崇文抑武就是失策了。从宋太宗到宋真宗,大宋的军力并没有增强,反而大辽军事日渐强盛,政局经济也步入正轨。

当时,辽国的国土面积、人口数量、兵力、皇帝、将帅,没有一样弱于北宋,尤其是拥有的三十万军队,几乎全是骑兵。这是宋朝无法弥补的弱项。

宋辽之间比较大的战争发生过十数次,宋朝输多胜少。大体来说,宋朝的北伐固然都无功而返,辽国的南侵也基本上都遭到挫折。从战场的胜负来看,宋王朝与辽帝国的军事实力可以说是旗鼓相当的,谁都有机会小胜对方,但谁也无法一举吞掉对手。

澶渊之盟的这次战争,虽然萧太后和辽圣宗也为此集合了全国兵力,但并不是一场寻仇或者灭国战争,本质的需求还是索要财富。

对于宋朝而言,虽然军事相对较弱,但经济优势明显,宋朝每年对辽国的贸易顺差,就足以支付这笔费用。况且,宋朝对辽国的战争,总是经济战在前,军事战于后。

澶渊之盟之后,宋辽两国百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辽朝边地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宋真宗崩逝消息传来,辽圣宗“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

个人观点,在当时的情况下,“澶渊之盟”对两国百姓是最好的选择。

澶渊之盟的内容和影响各是什么

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齿论。

宋辽以白沟河为界(辽放弃遂城及涿、瀛、莫三州),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积极影响

一、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四十余年的战争,“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长者),不识于戈”,此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

二、宋朝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岁币(30万)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费用(3000万)百分之一,避免了重兵长年戍边的造成的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压力,以极少的代价换取了战争所难以获取的效果(非教科书所云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失去的钱宋又可以通过外贸赚回)。

三、促进了宋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融合。

消极影响

王安石和富弼认为澶渊之盟之后,宋朝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忘战去兵”,禁军河北军和京师军“武备皆废”,只剩下陕西军可用;马知节、曹玮、王德用等武臣被排挤,文臣掌握了西府的支配权,王钦若和陈尧叟深获宠幸,以至于导致庆历增币。

澶渊之盟的背景、内容、实质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背景:“澶渊之盟“是宋辽之间的和约。当时辽军南侵,宋朝大臣贪生怕死,主张求和,宰相寇准的抵抗战略没有被采用,最终宋朝在局面占优的时候签订了这个和约。

内容:宋辽以白沟河为界(辽放弃遂城及涿、瀛、莫三州),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等。

实质:澶渊之盟实质上是“妥协苟安”的产物。

积极影响:宋辽之间长达四十余年的战争,“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长者),不识干戈“,此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宋朝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避免了重兵长年戍边的造成的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压力,以极少的代价换取了战争所难以获取的效果。促进了宋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融合。

消极影响:百余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直接导致宋、辽双方兵备松弛,后皆为女真建立的金国击败。辽国残余势力只得西迁,在西域建立西辽苟延残喘。宋朝也失去淮河以北大量土地,被迫向金国称臣。

如何评价澶渊之盟的历史影响

澶渊之盟以后,辽、宋长期保持友好往来,边境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加强。

澶渊之盟是个有争议的命题。如何正确、客观地评价它,就必须对澶渊之盟宋辽双方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事实上,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均势的体现,它对宋辽两国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无论从大历史的角度,还是大民族的角度来看待它,都有值得肯定的一面。澶渊之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迭经争论的命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对的观点。肯定者认为它虽是一个屈辱性的条约,但签订后,北方地区出现了一个比较安定的和平环境,它沟通了宋辽双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往,密切了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否定者则认为澶渊之盟的签订,既承认辽政权的存在,又开“岁币”之滥觞,以后两宋之积弱,使宋代局面江河日下。如何客观、正确地评价澶渊之盟,就必须考察澶渊之盟签订前宋辽双方的历史状况、发展态势,以及签订后对宋辽两国产生什么影响。

澶渊之盟对北宋有什么影响

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经过多次战争后所缔结的一次盟约。檀渊之盟的双方是当时占据了中原南北两方的两个朝代。檀渊之盟的这两个朝代(在当时应该是被称为国家的),一个叫做辽,一个叫做宋(在历史上是叫做北宋的)。

积极意义:澶渊之盟后,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此后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和发展,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北宋用微不足道的岁币换得幽燕地区的和平,可以将主要的精力实力放在内政建设和西北的战事上(西夏)。百姓生活安定,宋辽之间开始了和平相处的局面,中原与北部边疆有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的融合,都在边境地区设置了互相交易的市场,贸易、文化往来十分频繁,丰富了汉族和契丹族人民的文化生活和经济生活。北宋经济得到了更快的发展,至仁宗朝,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巅峰。

消极影响:澶渊之盟后,宋朝统治集团“忘战去兵”,“武备皆废”,武臣被排挤,文臣掌握了西府的支配权,内部斗争加剧,宋王室又重现一片歌舞升平,不知居安思危。

澶渊之盟对宋朝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害

澶渊之盟看似宋朝吃亏,实则是宋朝君臣大智慧的一次集体绽放,所谓大智若愚也即如此。听牧渔君娓娓道来。

了解这个问题必须先清楚宋辽之间的对峙的基本情况。建立辽国的契丹人元与亡国的柔然帝国,是个典型的游牧民族。他们不会种地,刚学会定居也没多久,但是有好马,能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遇到灾年了养不活自己,人口太多了也养不活自己。春夏相安无事,遇到冬天没吃的就南下抢劫。而宋朝人作为农耕民族,最希望的就是,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足自己的小日子即可。

澶渊之盟时期的战争,就是发生在契丹人南下抢劫的过程中。并不是宋朝不想抵抗,而是你今天把他赶走了,明年他照样会来。怎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而且不至于让自己吃亏?宋朝的君臣可是进行过深入的研究的。最终商议的结果就是签订了貌似吃了大亏的澶渊之盟。而这个澶渊之盟,宋朝不但没有吃亏,而且占了大便宜,最终还导致了契丹民族逐步沦落。

澶渊之盟主要约定了四件大事:

一、宋辽两国以兄弟相称,互称南朝、北朝。这一点比石敬瑭强多了,谈不上吃亏,更谈不上丧权辱国。二、划定边界。燕云十六州不是宋朝划出去的。现在看样子没有能力收回来,那就先划界停战,也谈不上吃亏。三、宋朝每年给辽岁币10万两白银,绢20万匹。四、边境设立榷场,开放两国贸易。

猫腻就藏在这三、四条之中。

到底每年给辽国多少钱呢?是多还是少?换来的是什么?

拿宋朝官员的工资说吧!开封府尹包拯每年的正俸(标准工资)为300贯/月,加俸(奖金)为30石米粮/月和1500贯/月公务开支,职田(生活补贴)2000石米/年。同时还有大米、小麦、绫、绢、罗、绵、木炭、柴禾、干草等补贴。共计每年的收入为22000贯左右。一贯相当于一两白银。也就是说包拯的年薪为2.2万两白银。宋朝给辽国的岁币,折合起来,每年约为30万两白银,大约为13个包拯的年薪。当年负责和辽国谈判的钦差是曹利用,回来后直接扑倒在宋真宗赵恒的面前,大哭道:“臣罪该万死!许给契丹人的钱太多了!”,把皇帝吓坏了,等听到曹利用说“三十万两”,赵恒一脸懵逼,怎么才要了三十万两,这么少,不就是几个高管的年薪吗?还重赏了曹利用。

契丹人着实对宋朝不够了解,他们认为要的够多了。辽国就是个光脚不怕穿鞋的屌丝,宋朝就是个投鼠忌器的富豪,根本没有共同语言。宋朝每年给辽国30万两白银,换取的是长期和平,比每年一次反打劫划算多了,新招聘几个能打仗的高管也,恐怕30万两也不能打发吧!

开放榷场才是后手,宋朝给的不是钱,是投资

辽宋边境设立的榷场才是老谋深算的条件。榷场是两国指定的边境贸易地点,比现在的自贸区地位高多了。既然是贸易,我们看一下,都交易什么呢?辽国出口给宋的主要是马、牛、羊,附带着还有些药材、皮货等。而宋朝出口给辽国的就多了去了,有粮食、手工制品、绫罗绸缎、艺术品、农用工具、陶瓷品等等。这边境贸易宋朝对辽的贸易顺差非常大,相当于10:1以上。不但宋朝每年给辽国的岁币都收了回来,还又多赚回来了几十倍的钱。你说这生意划算不划算?跟美国的马歇尔计划一样,给了你钱,我最后都翻倍赚了回来。所以说,宋朝给的是投资,不是贡钱。

最要命的还真不是钱,而是对契丹人的改变

宋朝的岁币给谁了?国家都分给了王公贵族呗,能大量买宋朝商品的是谁?不也是这些人吗?你说宋朝每年给这些人钱,他们还会支持去和宋朝开战吗?小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鬼才会想去侵略宋朝。澶渊之盟后,只要得了这些钱,这宋朝的边境算是平息了。

宋朝不像汉唐,因为失去对草原的控制,宋朝一直缺少良马。这个对骑兵作战影响非常大。榷场开放后,一些马匹是可以用来交易的。不过当时辽国严禁战马出口,但你管得住走私吗?以榷场交易之名,行走私之实,发票都能给你做出来。你说宋朝这个自贸区建的划算不划算?

最重要的,是契丹人上层日子好过了,就不想打仗了,当年的契丹骑兵一去不复返了。宋朝像养猪一样把这些契丹高层养了起来,这个民族脱离了饥饿状态之后,战斗了开始大幅下降。后期,金人崛起时,攻打辽国,势如破竹。

辽宋之间的澶渊之盟,看似城下之盟,但宋朝的朝廷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契丹人的还是比较单纯,哪有宋人的城府深呀?

对于北宋和辽之间的澶渊之盟该怎样评价很急

开启了汉族至暗时代,感觉还不错,出了点钱办了个大事。和平弱智的麻痹和自我安慰,看看以后的历史,靖康之耻北宋被金灭亡。再看看南宋和金和谈,直到现在还有人对赵构歌宗颂德,什么保住了半壁江山,那也就是失去了半壁江山。南唐的命运转移宋身上,一直伴其一生,不思进取,邻国之间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和平是一个短期的现象,打仗才是永恒的。因为能力不够就打压能力强的人,这是宋朝皇帝的准则,国家利益和皇帝利益往往不是重合的,到时候皇帝牺牲国家保护自己。这次和谈造成了辽宋相继被灭,看看辽和金灭亡时候宋干的事,宋怎么可能政治正确。鼠目寸光,胆小怕事,不思进取,沽名钓誉,颠倒黑白。

澶渊之盟北宋有哪些损失

开宗明义,笔者认为,澶渊之盟的正面意义被过分夸大了,相反,它所造成的影响反而被不少人所忽略。由于依赖外交议和所换取的所谓和平,宋朝原本就处处受制的武臣势力再次遭到打压,北宋及之后南宋军队的战力衰弱,也不免与此有关。

在谈及澶渊之盟时,一些支持者最常见的论点是,在宋辽结束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之后,两国再无大的战事发生,相反,由于兵战平息,两国边地所开的“榷场”反而使得北宋获利颇丰,既能免于战火,又得以依靠榷场边贸获得远比岁币损失多出许多的贸易收入,“澶渊之盟”自然是一件好事。北宋名臣韩琦曾经不无感慨的说,“真宗自澶渊 之役却狄之后, 十九年不言兵而天下富”,正是对于这一事件的赞誉。

然而,作为一项国策,我们在讨论其利弊时,永远不能仅从经济这一个维度进行考虑。

诚然,在澶渊之盟签订后,两国之间几乎再无大的战争,相反因为贸易顺差的影响,澶渊之盟签订时所需要提供的“三十万岁币”在巨大的利润支持下也并不算太过劳民伤财。但是,这一和约的签订,却对北宋乃至后来的南宋的国防政策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这一点,则正是这一纸和约所带来的最大问题。

首先来说,在澶渊之盟签订后,终宋一朝的主流观点中,均是将这一历史事件当做宋真宗之功绩来看待,“太祖开万世之基, 太宗定四海之难, 而和戎戢兵以致太平者真宗也”。可见,在一些人看来,宋真宗的这一举动,甚至可以和宋太祖太宗两代皇帝相媲美。

事实上,就连真宗自己,也是如此认为,虽然在公开场合,这位皇帝并未将“澶渊之盟”完全归功于自己,却多次委婉的感慨,称赞此“太平景象”,譬如在巡览国子监时,他曾言“国家虽尚儒术, 然非四方无事, 何以及此”。

然而,这样的得意与自矜之情中,执政者对于武备的重视程度则再次降低。

对于朝臣中不少担忧军备废弛的谏言,真宗则表现出一种近乎于藐视的态度,

“……武臣无事之际, 喜谈策略, 及其赴敌, 罕能成功。好勇无谋, 盖其常耳”。

一国之君,尚且以如此态度看待武臣,向来鄙薄武将的文臣们,又如何能真正重视起他们的建议呢?

事实上,正是自真宗朝开始,原本就因“重文抑武”之策而地位不保的武臣,再次遭到打压和抑制。

在《马全义传》中,就曾经记载了马知节这位真宗朝当世宿将的一系列悲苦遭遇:

“一日, 上前因事相忿。上召公, 至则见冀公喧哗不已, 马则涕泣”。

这一段文献中,所谓的“冀公”是宋代著名奸相王钦若,而“马”则正是“十岁学击剑”,自太宗执政时便已效命麾下的边防重将马知节。在“喧哗不已”和“涕泣”所带来的鲜明对比中,足以见文臣欺凌武将时的恣肆和无忌。

如此老将尚且被文人欺辱至“涕泣”,其他武将的地位,就更难以言说了。

事实上,这种对于“议和”政策的推崇,不仅令武臣难以接受,就连一些文臣都感到了潜藏的危机。

北宋三朝老臣富弼,就曾经于庆历二年因此事面圣,并上《条上河北守御十二策》一疏。

对于宋真宗,富弼自然不敢直接加以置喙,他提及了澶渊之盟带来的种种好处,尤其是“河湟百姓, 几四十年不识干戈”的现实,并以此为据,肯定了宋真宗的历史功绩,但同时,他却也委婉劝说仁宗,要警惕“当国大臣, 论和之后, 武备皆废”这一由议和而导致的负面后果。并进一步指出宋真宗指责边臣武将“无事之际, 喜谈策略”的诛心之言有些太过绝对。

然而,虽然一些文臣业已注意到澶渊之盟所带来“武备皆废”的副作用,然而在煌煌大势之下,宋廷也很难改变原先的国策。这种路径依赖所引发的问题,也逐渐成为宋朝直到覆灭也未能消弭的基因缺陷。

如果我们将目光转投向之后的历史就会发现,无论是对待西夏、金国,宋朝所采用的政策一直未能出脱于澶渊之盟的政策惯性。以仁宗朝的庆历议和为例,此时的宋朝军队,战斗力已经衰弱至谷底,西夏王李元昊之所以能趁乱起兵,正是看准了北宋虚弱的军事实力,最终造成了“西鄙延安、泾原、麒府之间, 败者三四, 所丧动以万计”的惨烈事实。

但是,面对这番景象,已然无力整顿军务的朝廷,便只能以“议和”之法继续绥靖。而讽刺的是,原先因澶渊之盟皆为“兄弟之好”的辽国,也并未放弃此次时机,以发兵南下为要挟,将原本三十万的岁币金额提升至五十万。然而即使是这样,“以讳不言兵为贤”的士大夫们,虽然不敢放弃与辽国的和议,却也不得不将北方当做北宋最为危险的边患地带。

而除了庆历年间与西夏的议和一事外,北宋的靖康之役与南宋的绍兴议和无疑也可看做是澶渊之盟的再一次延续。

事实上,正是因为澶渊之盟所产生的息兵靖边的功效,让执政者将之视为平息边患的良药。尤其是靖康之变前夕第一次开封之战前,北宋朝廷就曾经将极大地期待寄托于与女真的议和上。正因如此,宋钦宗才会竭力制止和杯葛西北勤王军的出击请求,甚至以“擅自出击者族”为令,约束勤王军的行动。

如果我们将当时的历史事件与澶渊之盟发生时北宋“诏令诸将按兵纵契丹”的故事联系在一起,就会发现,至少在靖康之变、二帝同囚发生之前,北宋一直寄希望于重演澶渊之盟的历史,哪怕是以太原、中山 、河间三镇割让女真也在所不惜。

然而,北宋初年两朝对峙的情形并未再次出现,金国并非逐渐走向守成期的辽人,而此时的北宋也绝非真宗时期尚有雄师陈兵边境的战力。五十万勤王军尚且无法阻挡女真南下,那么,任其予取予求的北宋,由如何能被金人视为对手?

综上所述,北宋澶渊之盟看上去是以少许经济代价换取百年承平,但是,却在和约成型后造成了北宋军备废弛的困境,在这之后,面对从白山黑水中跃出的女真,无论是割地还是纳贡,都无法阻止这样一个新兴势力吞食天地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