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敏而好学下一句 敏而好学 下一句是什么

敏而好学下一句(敏而好学下一句是什么)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07 01:10:50 浏览4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敏而好学下一句是什么

“敏而好学”的下一句是“不耻下问”,

扩展资料

  【原文】  子贡问日:“孔文子①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②而好学, 不耻下问③,是以谓之‘文’也。”  【注释】  ①孔文子:卫国大夫,姓孔,名圉,谥号“文”。②敏:勤勉。 ③下问:向下请教。  【译文】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被谥为‘文’呢?”孔子回答说: “他勤奋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所以被溢为‘文’。”  【读解】  古代君主、大臣、贵族死后都要依据他生平事迹给一个称号, 这就叫“谥”,所给称号也就叫谥号。关于“文”的说号,《逸周 书·谥法解》列了经纬天地、道德博厚、学勤好问、慈惠爱民等 等多种品德,也就是说,凡是有这些品德之一的都可以谥为 “文”。那么,孔文子到底是因为哪一方面的品德而被谥为“文”的 呢?子贡由此而发出了疑问,孔子于是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 问。“其实也就是说法所说的“学勤好问”。  可见,孔子的回答是有所根据的,不是想当然的发挥。  回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八个字上来看,对一般人来说, 敏而好学似乎还比较容易做到一些,而不耻下问就非常之难 了。因为,敏而好学不外乎是聪明而勤奋罢了,这方面的典型,有 “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甚至“头悬梁,锥刺股”等等。而不 耻下问则是要向不如我们自己的人请教,这不仅仅是个好不好学 的问题,而且还牵涉到自尊心、虚荣心的问题在内。  人们的天性往往就是如此不可思议。如果自己位卑,自己能 力弱,自己孤陋寡闻,求教于位尊者、能力强者、见多识广者,那 似乎没有什么,不以为耻.一旦反过来,以位尊求教于位卑,以 能力强求教于能力弱,以博求教于寡,便立即感到脸上不光彩,耻 于开口了。   如果你是教师,如果你是在上为官者,试试看:向你的学生 讨教,向你的属下村教,不要碍口饰羞,不要哼哼哈哈——把请 教的话题用查问的口气来说。那才叫难。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句话你怎么看呢

这句话出自《论语·宪问篇第十四》,原文为下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当然这句话也在《荀子》《新序》《颜氏家训》中出现,也基本源出《论语》,只是有所发挥,所以在此不一一列举。

首先我们对比一下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和钱穆的《论语新解》中对这句话的翻译:

杨伯峻先生的翻译如下

孔子说:古代学者的目的在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现代学者的目的却在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钱穆先生的翻译如下

先生说:古之学者,是为己而学的。今之学者,是为人而学的。

为什么每次提及《论语》的问题,我都会翻出杨伯峻和钱穆先生的这两本书?因为这两位先生是在《论语》古注转今注今译最先尝试的人,而且也是颇有建树的,后来学者在做《论语》今注的时候都多多少少参考了两位老先生的著作。当然这都是题外话。

要从翻译的理解难易程度上来说,杨伯峻先生的翻译更容易理解,因为他带了非常明显的倾向,即赞扬前一句,贬低后一句。这也是杨伯峻先生参考了《荀子》《新序》等书做出的最后权衡。

反观钱穆先生的翻译,就相当于没有翻译。而这也正是其中的妙处。因为在注释中钱穆先生已经说的很明白。其实孔子说这句话的意思并没有褒贬之分,只是有前后之别。现在全部摘录下来,方便阅览:

今按:本章有两解。荀子曰:“入乎耳,著乎心,为己也。入乎耳,出乎口,为人也。为己,履道而行。为人,徒能言之。”如此解之,为人之学,亦犹孟子所谓“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也。又一说:为己,欲得之于己。为人,欲见之于人。此犹荀子谓“君子之学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以为禽犊”也。今按:此两解义各有当,然当孔子时,学风初启,疑无此后世现象。孔子所谓为己,殆指德行之科言。为人,指言语、政事、文学之科言。孔子非不主张学以为人,惟必有为己之本,乃可以达于为人之效。孟子特于古人中举出伊尹、伯夷、柳下惠,此皆为己,而为人之效亦见,故三子者皆得预于圣人之列。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立己达是为己,立人达人是为人。孔门不薄为人之学,惟必以为己之学树其本,未有不能为己而能为人者。若如前两解,实非为人之学,其私心乃亦以为己而已,疑非此章之本义。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非常认同钱穆先生的说法,也觉得他的解释更符合孔老夫子说这句话的本义,但是杨伯峻先生的说法才是古代学者理解这句话的主流,即褒扬前一句,贬低后一句,为此和出现了“为己之学”这一特有学风。孔子之后,大多学者以“为己之学”为荣,以“为人之学”为耻。大抵不是他们没有参透这层意义,只是有更多的教化作用在里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