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有人说苏轼《题西林壁》是哲理诗中的精品,你是这样认为吗
- 《题西林壁》后两句揭示了什么人生哲理
- 苏轼的《题西林壁》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哪一首诗哲理性更强为什么
- 苏轼经典古诗《题西林壁》怎样赏析
- 苏东坡《题西林壁》蕴含深刻的哲理是什么
- 《题西林壁》是怎样创作出来的苏轼真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吗
有人说苏轼《题西林壁》是哲理诗中的精品,你是这样认为吗
野狐试答
题主好,你的问题很大胆,这首诗可以说是精品,也可以说不是精品。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这是一首 经典之作
庐山山岭连绵,山峰高耸,高低起伏,站在不同地方,看到不一样的庐山,在庐山中看庐山,庐山的真正面目是没法看清的。这首诗即景说理,语浅意深,含蓄隽永,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很强的感染力量。这首诗可以说是这里是中的精品,几十年前,我的老师是这样讲的,我也是这样接受和理解的。
二这首诗很一般
四十岁以后,越来越觉得这首诗是盛名之下其实难符。前两句所描写的景很概括,在那座山中,谁都能看到,也都能感受得到,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后两句讲的道理,我们都懂,小时在村口的大槐树下乘凉,听大人们常说:“人在事中迷”、“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此类的话,道理和老师讲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基本是一样的,也没有像谁说的,揭示了非常深刻的人生道理。
唐诗主情,宋诗偏于说理,但诗歌是以抒情为上,总体而论,宋诗低于唐诗,已是共识的定论了,直接站出来说理就是其明显的弊病。唐诗也有说理的时候,但很含蓄,不像宋诗这样赤裸裸的站出来讲大道理,有强加于人的感觉,令人反感。大概宋代理学发达,说理已成习气的原因吧。唐人就不一样了,孟浩然的《春晓》也包含深刻的哲理,你感觉得到理,但不咄咄逼人,理在景和情的后面,说理也是细无声,没有强加于人的感觉。
三 这首诗很不一般
前几年看了《苏东坡转》、《东坡志林》,读了苏东坡不少诗词,对苏轼有了更多的了解,对这首诗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这首诗是苏轼从黄州贬所迁至汝州团练副使,赴任途径庐山之作。苏轼和叁廖等友人同游庐山,留下诗作数首。刚入山,僧俗皆云:“苏子瞻来矣”,苏轼很开心,也很奇怪,遂作一绝句“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读《东坡志林》到此处,野狐在书边批语“山中僧俗识东坡,东坡不识庐山面。”
苏轼在庐山盘桓流连十数天,最后游了东林寺,题壁赠诗给摠长老,原诗为“横看成岭侧成峰,到处看山了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后来第二句改成了“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应当是传抄过程中他人所改,这种情况古已有之,往往是改的更好。
苏轼是古今少有的全才,大才,天分极高,可他心无城府,口无遮难,不懂识人防人,一片赤子之心,复杂的人际交往中,常把自己搞得很狼狈。北宋新旧两党对立,新党打击排斥苏轼,旧党也不喜欢他,混乱复杂的政治形势,让单纯的苏轼很是蒙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苏轼从惨痛的政治生活中感受出来的,是完全不同于我在大槐树下听到的道理。
听到并理解了的道理,和经历过后认识体悟出来的道理,那时有着质的差别。大道理谁都懂,谁都会讲,“一家不知一家难”、“当家才知柴米价”这些话,我们年少轻狂时都常听说过,都懂得意思,可到了自己上有老下有小,在生活的泥坑中负重前行的时候才真的理解了这些话。
文天祥在兵败逃亡中带着《杜工部文集》,在舟中读杜甫诗,深为感叹的说:此情此景才真的理解了杜甫。此刻我也只能说更好的理解了苏轼,发现我原来觉得这首诗平平无奇,是多么愚蠢,真是应了那句话,对那句“无知无畏”,我也有了更真切的认识。
《题西林壁》后两句揭示了什么人生哲理
谢谢邀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揭示了对问题认识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的道理;要想对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必须全面地去思考问题。古时候有个盲人摸象的故事,摸到腿的人说像柱子;摸到尾巴的说像一条蛇;摸到身子的说像一堵墙;摸到耳朵的说像簸箕;摸到牙的说像木棍子……由于摸到的位置不同,对象的形状认识也不同。由于站在庐山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庐山的高低大小也不同,只有全面的看庐山,才能对庐山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因此,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一些人和事,如果对问题没有深思熟虑,没有透彻的了解。不能随意下结论,弄不好有可能以偏概全,得出不准确的认识。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即使纵观全局,也有可能忽略的地方。必须慎之又慎,才能准确的认识事物。
苏轼的《题西林壁》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哪一首诗哲理性更强为什么
这两个人和这两首詩,都很有名气,但是要论詩的哲理性,还是詩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比较富含哲理。
我们先来看看原詩,再细致的分析一下。
先看看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此詩为王安石30岁时所写,当时年轻气盛,借景抒情,对实行新法有着很大的抱复。
我们再来看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时苏轼因乌台案被贬,去黄州任团练副使的途中,来到了庐山,被庐山的美丽景致所感动。到庐山一般都去大寺叫东林寺,那的人多,香火旺盛。而苏轼确偏偏来到小寺西林寺去观赏,西林寺小巧紧湊,也是秀丽玲珑,在西林寺的墙上,苏轼有感而发题写而成。
该詩的前两句主要还是描写庐山的美丽,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就会有不同的各种各样的感受。
詩的后两句非常的有份量,詩人观山之后,借景抒情直抒感情,引出富含深意的人生哲理,真是振聋发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时写下这首詩的时候,苏轼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有借看庐山的感受,说出了不能看一山一壑一川的景致,会总是失之片面,为什么不能看懂全貌,因为我们在这山中,顾此而失彼,难以全面。要全面正确的看清事物,必须要立于之外而不能深陷其中,成为一个耐人回味的哲理,很受人赞美。这些与詩人的人生经历可能有点关联,王安石当时年少气宇轩昂,而苏轼已是老成持重,深有感悟了。
谢谢悟空问答平台!谢谢大家对我的鼓励支持!
苏轼经典古诗《题西林壁》怎样赏析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时所作。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东坡先生虽命运坎坷但生性旷达(别文有述)。其诗取材广泛,视野广阔;诗风清新豪健,夸张比喻,无所不用;可以说是独具风格,成就极高。当时,东坡先生正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面对庐山瑰丽的山水,仍然逸兴勃发,写下了一系列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可以说是庐山观游的总结之作。全诗如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试析:西林指西林寺,在江西庐山上。根据诗题的意思,此诗是题写在西林寺里的墙壁上。
首承二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诗人眼中所见,从正面、侧面、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等各个视角看庐山,都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其寓意就是,要不断地移步换形,才能看到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转结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写诗人的体悟,我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那是因为我身处庐山之中。这是即景说理,寓意为,看问题不能片面,片面只能看到“庐山一角”,只有全面、超越狭小的视角,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
虽是小诗,但诗人有高度,有见底,以哲人的眼光从平常的一次游览,悟出人生大道理。语言平实,但诗意渺远、深刻。可谓是“言浅而意深”的典范。
以诗喻理,也是宋诗的一大风格。宋代以前的诗歌,多是传统意义上的以诗言志、以诗言情为主,而宋代出现以诗喻理的新诗风。所以有人评价“唐诗以情致胜,宋诗以理致胜”,用东坡先生自己的话来说,宋诗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苏东坡《题西林壁》蕴含深刻的哲理是什么
苏东坡 《题西林壁》蕴含的哲理是什么?
我们先温习一下《题西林壁》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云:
横着看见的是山岭起伏,侧面看见的山峰陡俏。远处的,近处的,高耸的、低矮的,千变万化不尽相同。
看不清楚庐山的真实全貌,什么原因?正是因为我身处此山之中。
东坡先生为什么写了这首诗呢?这是因为他被朝庭贬岀京都,去任地方官员。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由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同游庐山。瑰丽奇伟的山水触动其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佳作。《题西林壁》,就是作者游观庐山之后的人生认识的哲理总结。
东坡先生的官场历史过程,前期春风得意,比较顺利;到后期反而波浪起伏,来得不是太顺利。这是为什么呢?官场的人,一生往往都是如此的。开头,考取壮元,春风送爽,人人夸赞,人人喜欢。进入工作状态之后,这些官场中人,就会逐渐化分为两部分了。一种为了国家和人民利益,就坚持原则,揭露错误;一种为了个人升官发财,就放弃原则,做任何事情只看上司需要,原则永远是不重要的。这样,如果一个正直的官员处于风气不正的时期,你就吃不开了。不仅如此,等着你的都是恶梦了。正因为如此,东坡先生才会被贬的啊!至于是什么样的事情而导致如此,我们就不讨论了,因为它不在题意范围中。
现在,我们来赏析一下《题西林壁》,以便得知其所蕴含的哲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很平常的两句话,似乎是在说一个什么道理。正是,他就是要说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宋代以前的诗,是以言情言志为主要倾向的。宋朝的诗人开辟了新的领域,也就是言理的领域。所以,说理是宋诗的一大特点。横着看,侧着看,看到了什么呢?这庐山的山,有岭、有峰、有远、有近、有高、有低,各不相同。但是,并没有看到庐山的真实的全部的面貌。
为什么不能看清楚庐山的真实全貌?就是因为你所站立的位置是在庐山之中。所以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句俗话不是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揭示的正是这个道理。这里的“庐山”,隐喻着什么?对苏轼来说,隐喻着朝庭里的皇帝,看不清楚苏轼之理之能;对朝庭来说,也隐喻着苏轼,看不清皇帝是清是昏。所以,苏东坡才会提出皇帝不喜欢的意见和建议,以至于被贬远州;而皇帝才会失去德高才重的大臣。结果是,一方失去了人才,另一方经受磨难才不得用。
当然,上述言语不过本人胡说而已。东坡先生此诗的寓意远非如此狭窄。其所道之理乃在于:要看清“庐山真面目”,必须从里面、外面、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各个不同方位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才能得出综合全面的形象和结构。其诗所揭示的深刻哲理,就是要全面地看问题,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以偏概全,犯片面性的错误。要想不犯片面性错误,得到全面性的认识,就必须注重调查研究,所以毛泽东老人家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苏东坡先生的诗,道岀了“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毛主席的话,说岀了看清“庐山真面目”的方法——必须重视调查研究,没有调查,是没有发言权的。
欢迎批评!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题西林壁》是怎样创作出来的苏轼真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吗
《题西林壁》是苏轼在乌台诗案中被贬黄州几年以后,再次迁谪至汝州时,路过九江游庐山时写下的一首著名的诗作。
这首诗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体现了“宋诗”以“说理”为特色的一种诗风。我们知道自从古人提出了诗歌是抒发内心的情感或是志向这一概念之后,历代著名诗家几乎都是遵从这种原则在作诗。不过到了宋代以后,可能是宋人认为延续了上千年的这种写诗传统太过于陈词滥调了,也可能是宋代的“理学”学说过于强大的原因,宋人写诗喜欢加入一点不同以往的以诗说理的“理趣”成分,这与宋以前的诗,特别是唐诗以“情韵”取胜是有很大不同的。象这首诗中那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还有朱夫子那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由源头活水来”都能明显的感到这种以诗说理的不同之处。
宋诗虽然数量也很可观,有些也不乏可称之为精品(比如苏轼这首诗),但从整体上说,它跟唐诗还不是一个档次,宋人的巅峰之作在于被人视为诗余的“词”,而不在诗。这也许就是王国维先生所说的“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所使然吧。
至于苏轼到底识不识庐山的真面目,其实感觉并不主要,他只不过是想通过诗作来告诉我们一个看待问题的道理,这跟诗究竟是通过抒情、还是言志来告诉你道理这个目的,也没有多大不同。
(喜欢这个回答给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