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古代历史上有哪些好的防蝗、灭蝗的办法
- 在古代,常见的死刑方式有哪些
- 猪八戒有一项大杀招,全仗它威震天河水军,为何取经路上却一次没用过
- 古代战争中欧洲掷矛兵是个主流兵种,中国却没有是为什么
- 西游记里天庭属于道教,观音属于佛教,观音怎么跟在玉帝旁边
- 在中国历史上战神很多,谁是最厉害的呢
- 岳武穆含冤被杀风波亭,为何十万岳家军无动于衷
- 戊戌变法后,谭嗣同明明可以选择不死,为什么却执意将生死抛在一边
古代历史上有哪些好的防蝗、灭蝗的办法
翻开历史你可以发现,在自然灾害中蝗灾是最常见的,并且是朝代越往后越频繁的,《中国救荒史》统计,蝗灾在秦汉时期平均8.8年一次,宋为3.5年,明清两代均为2.8年。这就说明历代的治蝗措施不但沒有遏制蝗灾,而且越来越严重,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受到社会体制和科学发展的到约,根本就沒办法遏制蝗灾。
先从社会体制说,封建社会是土地私有制,土地归个人所有,小的地片几分几厘,大的地片也就三亩二亩的,一片地还不知属于多少家拥有。遭到蝗灾,根本形不成合力,各扫门前雪,靠点个火把吓唬,敲锣轰赶,只能是把蝗虫从这片地里赶到那片地里,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再从治蝗措施办法说,古代由于科技产落后,还没有发明农药,治蝗的措施看着不少,收效却不大。比如,消灭蝗虫卵,你想蝗虫卵都在8一10厘米的土里散落着,靠挖出有卵的土来翻晒,又能晒死几个呢,何况也不是光晴天。看到历史上说的治蝗用土掩埋法,我就想笑,蝗虫会飞,一蹦都几尺远,等多到能用土去掩埋,庄稼怕早就桔杆都吃的剩不下了,掩埋还有啥用,这种治蝗法是说书唱戏哄人玩的,和看巜西游》差不多。治蝗方法还有前面说的敲锣吓唬丶点火驱赶等就不再说了。
在古代,常见的死刑方式有哪些
凌迟(清代称之为寸殛)、即民间所说的“千刀万剐”。凌迟刑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正式定为刑名是在辽,此后,金、元、明、清都规定为法定刑,是最残忍的一种死刑。共需要用3600刀,并且要在最后一刀处死罪犯,方算行刑成功。
斩首、原理是割断脖子,也就是说将头和躯干分离。这种极刑并不是要造成受刑人肢体残缺,而是因为被截去部分相当重要,能导致立即死亡。纵观各种极刑的多样性和残酷性,斩首刑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简单”的死刑。
菹醢、为古代酷刑。把人剁成肉酱。传说此刑滥觞于上古时代两个最著名的暴君桀和纣。汉以后,历代正刑中再不见“菹醢”之名,但此刑实际并没有真正被废除。比如在曹魏、汉法的三族之刑有时也被用来惩罚那些“谋反大逆”者,但事出于临时,不著律令。
脯刑、商纣王时的一种酷刑,即把人杀死晾成肉干。在商朝末期,商纣王醢九侯之后,鄂侯因对九侯案不满而与纣王发生争辩,被纣王处以死刑,行刑后晒成肉干。
劓殄、商朝的一种死刑名称。劓,割鼻的刑罚。殄,灭绝。劓殄,即刑殄,将罪犯的家人全部杀绝,有如后世的族诛。《尚书·盘庚中》:“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凡犯有上列各罪者皆处以劓殄之刑。
烹刑、就是指用锅烹人的刑法,古代称为“烹刑”古有“斧钺汤镬”之说。“斧钺”,原为古青铜兵器,用以为刑,即将人斩剁为肉泥;“汤镬”,系无足之铜鼎,在这里汤镬 (huò),以及釜、鼎等,都是炊具的代称,意通“锅”。烹刑是指中国古代对罪行严重的犯人的酷刑之一,常见近义词汇有“烹杀”。
腰斩、腰斩是用重斧从腰部将犯人砍作两截。这种刑罚周代已经出现,直到雍正年间方被废除。
猪八戒有一项大杀招,全仗它威震天河水军,为何取经路上却一次没用过
孙悟空是江湖老大,猪八戒是海军司令,沙僧是玉帝保镖。唐僧是佛国驻唐大使,为了互送唐僧回国运送心灵武器到唐 ,开始一段传奇故事。一路上司令没兵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就是历练生活一下。沙僧武功高强但缺少江湖经验,孙悟空本来就是江湖老大也就是妖王,自然一路上轻车熟路,发挥了重要作用。
古代战争中欧洲掷矛兵是个主流兵种,中国却没有是为什么
明朝的刀牌手是有梭标的,但确实不是大部分朝代主流装备。因为中国很早就有强弩和强弓,战争主要是对周边游牧民族和大规模内战特点决定了,射程近的标枪不如强弓硬弩射程远,携带量大。
克拉苏东征安息帝国,罗马重步兵列阵能抵御人马具甲重骑兵的冲击,但是少量弓箭手却被对方大量弓骑兵压制,阵中携带标枪的重步兵射程不够只能当肉盾,在饥渴和箭伤下消耗体力和斗志最后被歼灭。罗马帝国之后标枪在西方也退出了主流兵种装备。
可见东西方因为骑兵出现和战场广度扩大,标枪能破重甲,快速连续投掷,可以单手使用以便另一手挽盾防御等优势,被射程近,重量大,需要多年训练才能确保精度和威力的缺点所拖累,在战争形势变化下逐步退出战场
西游记里天庭属于道教,观音属于佛教,观音怎么跟在玉帝旁边
中华民族是世界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典范,因而中华文化也最有包容性———能够吸收天下所有文化最精华的思想内核,为我所用!
在中国历史上,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就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内容,是历代皇帝治国理政思想的有力支撑。但中国文人很善于保护自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用儒家思想帮助皇帝治理天下。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用道具思想避祸,做隐士读书修身,用“上善若水”宽慰自己,增强实力,以备朝廷重用!而佛教自从汉代传人中国,经历史沿袭,逐渐中国化了,成为中国人“善行天下”的思想基础,观音菩萨成为“救灾救难”的大善人,凡有急难,就烧高香求保佑,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安慰剂而已。
因此,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正统的儒家思想中,也杂揉着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的深刻影响,这在众多的名家名著中都有反映。古代文学名著《西游记》也不例外!
在《西游记》中,玉帝犹如人间皇帝,但他是神 ,不是人。玉帝神通广大,包容性强 ,所以儒家,道家,佛教人士,齐聚天庭,共演故事,就很正常了!
个人愚见,友友们,你说呢?欢迎讨论!
在中国历史上战神很多,谁是最厉害的呢
“准备了一桌饭,来了两桌客人,这仗怎么打”?这句熟悉的台词是大决战电影中比较令人印象深刻的,当东北野战军大举南下发起辽沈战役之时,1948年10月2日黄昏,林彪在野司开进的列车经停郑家屯车站时 ,惊闻蒋军不仅组织了从沈阳出来的廖耀湘“西进兵团”,又自华北、山东抽调精锐海运葫芦岛,使侯镜如“东进兵团”突然增兵四个师,敌情的严重变化让林彪已经定好的战役决心又犹豫起来。
那么战场实际情况如何呢?东野的当面之敌有三坨,范汉杰的锦州守军为15万人,廖耀湘西进兵团11万人,侯镜如东进兵团最初仅集中了九个师7万人,拢一起大约是33万左右的兵力。而东北野战军拥有十三个野战纵队(含一个炮纵,不计铁纵)和17个独立师的总兵力,根据最新数字表明其实已达75万人,因为东野各纵的编制比较充实,基本在40000到50000人左右,独立师一般为5000到6000余人。
此时东野除在长春地区留下钟伟第12纵和十二个独立师继续担负围城任务外,其它十二个纵队和五个独立师已经全部开到辽沈战场,总兵力有60多万人。以60多万大军应对30万敌人,就算突然冒出来四个师的援兵,也根本不算很严重的敌情变化,但是林彪仍然顾虑重重,天黑时刘亚楼参谋长请示列车是否继续南下,被林彪叫停,考虑到深夜10时,东野司令部给西柏坡发出了“仍考虑回打长春”的电文。
电报原文很长不方便全誊,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林彪的意思不是直接请求放弃攻锦战役,而是摆出了敌情变化情况,列举了攻击锦州可能面临的困难,再说明了长春比较好打的理由,然后请军委定夺,但是字里行间,确实表明了林彪倾向于回打长春的战略考量。因此电报发出后,野司所乘的列车仍然继续向南行使,但是罗政委考虑再三,觉得有必要表明态度了,遂拉着刘亚楼夜访林彪。
林彪的担心在于,一旦锦州久攻不克,而葫芦岛至锦州之间又不过几十公里无险可守,如果挡不住敌人东进兵团的话,东北野战军将全盘陷于被动,其中挺要命的是,各纵队仅携带了单程汽油,果真形势恶劣的话,上千门大炮可就拉不回去了。而一般不干涉军事指挥的罗荣桓则指出,大军业已南下,部属完全展开,此时更改战役决心势必引起混乱和影响士气,况且敌人四个师的增量,对东野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前一封电报略显草率。
林彪终于知道不妥,但是电文已经发出,于是林罗刘在列车快到彰武的10月3日上午9时,给西柏坡发出了第二封急电,重申了攻打锦州的战役决心,算是一种补救。也不知道怎么搞的,第二封电报直到晚上8点20分西柏坡机要部门才收到,而在这整整一天一夜中,主席已然雷霆大怒,连续亲拟两封电文,对林彪的临阵动摇进行了批评,措辞之严厉前所未有。
因为在辽沈战役总方针的确定过程中,林彪跟西柏坡电报往来长达两个月之久,主要还是对东野主力超越长春、沈阳大举南下北宁线作战有顾虑,因为这是两个敌人重兵防守的大城市,都甩在身后去打锦州,在军事上有些冒险。主席先是循循善诱,到后来已经有些不耐烦了,因此直到1948年8月13日,林罗刘才电告西柏坡决心南下,现在好容易上道了,敌情稍有变化就再次想打退堂鼓,主席怎能不生气?
直到午夜看见林罗刘的第二封电报,主席才转怒为喜,复电开头简单直接:“你们决心攻锦,甚好甚慰”,并且全部同意了东野的兵力调配,即以5纵、6纵(欠一个师)和10纵监视和阻击沈阳之敌(黑山阻击战主要是10纵),以4纵、11纵加两个独立师监视和阻击华北之敌(塔山阻击战的参战部队),用于攻击锦州的是2纵、3纵、7纵、8纵、9纵、炮纵和6纵17师,以1纵为总预备队。
所以啊,辽沈战役表面看起来打的秋风扫落叶一般,其实东野的战役决心确立的非常困难,而战役的进程出乎意料的顺利,反而证明了主席的高瞻远嘱。事后经过了解,主席对罗政委在战役总方针确立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1963年10月罗帅英年早逝,主席题诗“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是大问题”便是此意,这首诗当时并没有公开发表,很显然,是在给林彪留面子。
而在此之前两个月,中原大地上打响了豫东战役,粟裕指挥的华野西兵团仅有六个纵队(不计入特纵),当时华野各纵平均兵力为25000人(比如攻击开封的3纵、8纵合计50000人),而临时指挥的中野11纵不过13000余人,也就是说,粟裕直接投入豫东战场的兵力绝不超过165000人,而当面之敌却是越打越多,前后总计多达25万余人,其中还包括邱清泉、胡琏和黄百韬三个王牌。
不用西柏坡催促,豫东战役本就是粟裕建议暂不过江后、主动提出来的作战方案,并且是在手中兵力少于敌人的情况下发起的进攻战役,其作战的主动性和藐视敌人的气概,跟东野的犹犹豫豫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尽管豫东战役第三阶段有些被动,也主要是因为兵力不足所致,到最后攻击黄百韬时,粟裕连野司警卫团都派上去了,林彪可有这样的情况?
同样,在济南战役胜利结束后,华东野战军仅仅休整了一个多月,兵力也才恢复到42万余人,粟裕即建议西柏坡,华野中野联手发起淮海战役,直接跟徐州刘峙集团的60多万大军进行战略决战(黄维还没来),期间更是用一封“齐辰电”把原定的小淮海打成了大淮海。什么叫战神?不是非得百战百胜,而是在实力弱于对手的情况下,敢于纵横驰骋有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的气魄,当年打整编74师,又何尝不是险中求胜?
因此在解放战争我军的两大重量级指挥员当中,就作战主动性和积极性来说,仍然是粟裕将军更合适于“战神”的美誉,相比之下,林彪用兵过于谨慎,经常要在西柏坡的直接过问下树立战役决心。我们从不否认四野司令员的军事才华,但是四平攻坚失利的阴影,确实让林彪缺乏“打前所未有之大歼灭战”的信心,越是细读战史,越能发现林彪和粟裕在作战指挥上的区别,一个四平八稳,一个敢于冒险。
这两位指挥员和所辖部队,也是对解放战争进程和提前胜利影响最大的,而林彪对粟裕的评价则是“尽打神仙仗”。其实早在苏中七战七捷时,主席就曾以《华中野战军的作战经验》通电全军:“粟裕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故能取得伟大胜利”!
岳武穆含冤被杀风波亭,为何十万岳家军无动于衷
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的农历四月二十二日,刚刚引兵援救淮西的岳飞,被朝廷召回行在临安。
2天后,任命韩世忠、张俊为枢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
又过了3天,罢淮东,西,湖北,京西宣抚使,所辖各军冠以“御前”之名,名为“御前诸军”,宣抚司被撤除。
请注意,岳飞的十万岳家军,就是湖北、京西宣抚使所辖的各军,类似于所谓的京湖集团军司令,下辖多个步兵师、骑兵师,而朝廷下令罢宣抚使,就相当于撤销了集团军司令部,将各个步兵师和骑兵师直属于中央管理。
也就是说,在这之后,岳家军已经不存在了,接下来,宋朝又下令解散了宣抚司的属官,也就是把司令部的参谋们都遣散了。
这之后,岳飞其实还没有完全投置闲散,儿子和亲信仍在军中,也有书信往来。
但是南宋朝廷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分化京湖军,比如王贵是岳飞入朝后留下的鄂州大军都统制,也就是看家的,秦桧先把党羽林大声任命为鄂州大军总领,节制诸军,这个职务是高于王贵的,可以控制他;再利用诸军统制轮替入行在的机会,以过失胁迫王贵屈从诬告岳飞;又任命抗金名将刘锜知荆南府,监视岳飞旧部,防备岳飞的爱将王贵、张宪发动兵变;
整个阴谋的触发是前军统制张宪的副手王俊出头诬陷张宪要造反迎回岳飞,这又打倒了仅次于王贵的岳家军的将领,等到王贵称病请调福建,枢密使张俊就举荐自己的爱将田师中接任鄂州大军都统制,拿下了岳飞旧部的军事指挥权。
其实这就是一步步去其羽翼的过程,同时在淮东、淮西、行在还有张俊的大军在外压迫,其实岳家军就算是有首脑要造反,成功几率也并不高。
所以害死岳飞的过程中,张俊作为大将所其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没有他要掌握所有兵权的贪婪,宋高宗和秦桧的削藩没有这么顺利,而当张俊解除了岳飞和韩世忠的武装之后,他自己也被投置闲散了,只能说他的目光太短浅了。
戊戌变法后,谭嗣同明明可以选择不死,为什么却执意将生死抛在一边
戊戌变法期间,谭嗣同准备说服袁世凯发动兵变,不料袁世凯权衡利弊后,向慈禧太后告密,导致戊戌六君子被捕入狱,不日问斩。
在此期间,谭嗣同是大有机会逃脱的,风声紧的时候,其父的门生故旧皆劝他一走了之。入狱后其友大刀王五也示意可以救他出狱。但谭嗣同不为所动,慷慨赴死,这是为什么呢?
有书君认为,这可以从谭嗣同的个性、抱负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来探讨一番。
一、谭嗣同仗义赴死的侠客情结。
谭嗣同好谈兵法,善于剑术,作风血性义气,敬重草莽英雄,平素喜欢结交豪侠。
当时的京城名侠王五和胡七就是其中的两位,谭嗣同师从两位侠士学了昆仑派的武术,如果他不参与政事,或许会成为一个仗剑江湖的侠客。
变法失败后,谭嗣同傲然宣称,中国因变法而流血者,自嗣同始!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种侠肝义胆给了他从容赴死的豪气。
二,身赴国难的历史担当。
谭嗣同是一个有爱国情怀的知识分子。1895年春天,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打败,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国面临着一场严重的民族危机。
谭嗣同正是有感于这一悲惨的国土沦丧的事件,怀着悲愤填膺彷徨无助的心情和满腹爱国救民的忧伤,挥毫写下了:“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还是个崇尚实干的革命家,1895年后,他办实业、推新政、创新学,投身变法运动;1898年9月5日,光绪帝诏其进京,满腔热情参与新政;慈禧发动政变,谭嗣同为变法舍命,将爱国之豪情化为另外一种历史担当,自己选择走上断头台。
三、唤醒同胞的麻木不仁。
晚清内外交困,民生凋敝。但民众犹不自知。正如鲁迅先生在《药》中所描述的那样:国人正在受到奴役和迫害,但民众并未醒悟。甚至有同胞被列强杀害都无动于衷!
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悲天悯人的情怀,使得谭嗣同决心用自己的鲜血唤醒同胞的自救自强意识。
因此,当康、梁都避往国外的时候,满腔豪情与热血的谭嗣同选择了断头台:以血荐轩辕。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