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王阳明的“致良知”,“致”如何理解,那“良知”指善的一面吗
- 王阳明提出要致良知,为什么
- 如何理解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
- 王守仁提出的“致良知”到底什么意思呢怎么才能做到
- 你是怎么理解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心即理,事在练,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
- 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主旨,那么“致良知”究竟是何意
- 如何做到王阳明的致良知
- 如何解读“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自相矛盾吗
- 王阳明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到底是什么意思
- 王阳明先生致良知,何为良知良知与良心的区别是什么
王阳明的“致良知”,“致”如何理解,那“良知”指善的一面吗
致良知
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语出《孟子·尽心上》 :“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大学》有“致知在格物”语。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良知前冠一“致”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点出了要害。这个“一了百了”的功夫又正是活一天有一天新问题的需日新日日新的功夫。
把握住良知这个根本,然后加以所向无敌的推导,便是他(王阳明)教学生的简易直接的方法。如有人用“知之匪艰,行之惟艰”这句圣训来怀疑知行合一的命题,阳明说,“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艰,行之惟艰’。”还是看你心诚志坚否--人是可以成圣的,就看想不想成了。要真想成就很斗私心一闪念,时时刻刻致良知,用阳明的话说叫“随物而格”。”
王阳明提出要致良知,为什么
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就是说做事对得起良心。 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致良知”是王守仁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直接统一的表现。 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
如何理解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
要理解王明阳的“致良知”,首先要理解中国哲学的一些特点。在中国哲学里,心与物,内与外,事与理之间,并不存在很大的界线。中国哲学的主流思想,并不存在唯物与唯心的对立,用梁启超的话说,就是“非唯”论。
“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体系里的一个重要基石,然而在“良知”是什么,在其不同语境中,往往有不同的含义,这也是许多人读王阳明心学时的困惑所在。造成这种困惑的原因,是未能理解“良知”实际上有三层内涵,是由里及外,一层层拓展的。
第一层含义:本心
儒家一直强调“格物致知”,王阳明把“致知”加了一个字,叫“致良知”。良知这个词的出处,是孟子说的“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是不假思索的内心深处的认识,我们也可以称其为“本心”。
在儒家看来,本心是与生俱来的。因为与生俱来,故而人皆有之。孟子认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心是所有人都有的。心学鼻祖陆九渊把孟子说的四心,称之为本心,这也是王阳明所说的良知。
那么“心”又是什么呢?心不是心脏,也不是大脑,它不是器官,也不是物质。王阳明说:“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如今死人的那一团血肉还在,缘何不能视听言动?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心就是无影无形却能让人思考、判断、视听、言动的精神主体。
关于本心,有一个故事。
南宋时曾担任富阳主簿(书记官)的杨简是陆九渊的粉丝。有一回,陆九渊路过富阳,杨简把大神请来,虚心求教:“先生说要明心,究竟什么才是本心呢?”
正好此时,有人来告状,杨简只得把问题抛在一旁,先审案子。陆九渊一声没吭,坐在一旁瞧着。小案子对杨简来说没什么难度,三下五除二搞定了。审完案了,谦虚好学的杨简继续请教“何为本心”。
本心是什么,陆九渊摇着蒲扇说:“你审案时,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这就是你的本心。”怎知一件事是对或错呢?因为你的内心深处,便是有一种判断是非的良知存在,这就是所谓的“本心”。也就是说,我们的内心存有一种能分别、判断、辨析的能力。
这就是良知的第一层含义,即本心。
第二层含义:正知或正见
为什么王阳明要用“良知”这个词,因为“良”包括有好的、善的、正确的意思。因此,良知就是正知或正见。正知正见,就是正确的认知,正确的知识,正确的见解,用现代语境说,就是科学的认知。
如果说本心是良知的体,那知正知就是良知的用。王阳明有这样的表述:“大抵学问功夫只要主意头脑得当,若主意头脑专以致良知为事,则凡多闻多见,莫非致良知之功。盖日月之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
多闻多见,就是对外在世界的认知。这种认识,在王阳明看来,也是“致良知之功”。很多人在读心学时,总有一个困惑,王阳明老说“致良知”,但“良知”有啥用呢?这种困惑的由来,主要是狭义地把良知理解为“良心”,即纯粹道德层面。这种理解不能说错,因为在中国哲学,特别是心学里,良知的确更多指向道德层面。但是,倘若良知只是道德,那么就太狭隘了。
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王阳明还是个著名的军事家,他带兵打仗只是靠道德吗?显然不是,他是非常精通兵法的。研究兵法,也是致良知。因为良知的第二层含义就是正知,军事有军事的规律,弄明白了,就是一种正确的认知。
推而广之,今天的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医学、计算机等等,以及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只要能在理论与实践中得到印证的学问,无一不可称为“良知”。
我们今天讲心学,不要总抱着古人的大腿。今天世界处于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比起古人,我们对外在世界的认识,要远远超过他们。我看到不少自诩研究心学的人,讲良知时举的例子,还是古人讲的“礼”啊,“孝”啊那一套,完全不能与时俱进。我一直在重复冯友兰先生的伟大见解:对于前人的思想,我们要接着讲,不是照着讲。
第三层含义:宇宙本体
这个跳跃性太大了。
一开始还在说我们的内心,一下子跳到宇宙本体了。这就是中国哲学的特色。王阳明写过几首以良知为题的诗,其中有这么几句:“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时乾坤万有基。”
本心或良知,是“万化根源”,是“乾坤万有基”。王阳明还说:“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把心或良知,扩充到宇宙本体的高度。在王阳明之前,陆九渊就表达过:“宇宙即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要如何来理解,心之本体,即是宇宙之本体呢?
惠施曾说过: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大与小只是表象,大一小一,本质都是“一”。在中国哲学里,“一”经常指代本体或本根。人在个体存在上是有限的,受限的,但是在精神层面上是无限的,因为精神是无形的,无形的就是无有边界,无有边界,又哪来的限制呢?从这点来看,人在精神性上,或者是说心的性质上,与宇宙的精神,或宇宙之心是完全等同的。
在一般人看来,外部世界是独立于人而存在,就不受你影响,人死了,宇宙不也照样运行着吗?世界不差你一个人,也不差你的心。把人的心提高到宇宙本体的高度,人类是不是过于自大傲慢了呢?
然而,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似乎在印证中国古代哲人直觉的正确性。现代著名的物理学家,黑洞理论的提出者惠勒在2006年时,说过这样的话:“我们是万物成形的参与者,不只是近在眼前的事物,还包括远在天边和久远以前的事物。”他想象中的宇宙,是一个巨大的波,只有在观察它的时候,它才成形。这个看法,与王阳明说的“岩中花树”如出一辙。
这种理论,是否能在科学上完全站得住脚,我们这里且不论。但是其现实意义是巨大的,让我们能认识到,我们并非藐小的个体,而是具备催动世界改变的能量,这就是心学的意义所在。
王守仁提出的“致良知”到底什么意思呢怎么才能做到
王守仁的致良知什么意思?怎么做?这实际上是“陆王学派”理论体系的问题。
首先我们先梳理一下“陆王学派”的由来。众所周知,北宋有两位理学家兄弟,哥哥叫程颢,弟弟叫程颐。他们同时拜周敦颐为师,程颢继承了周敦颐的学说,后经陆九渊的发扬,到王守仁完善,形成了“陆王学派”;而程颐则受到邵雍和张载的影响较深,后经朱熹的完善,形成了“程朱学派。”
这两个学说是对立的,“程朱学派”认为:“性即是理”,也就是规律在事物出现前就已经存在,人应该按理来做事。(这个学派不涉及问题,下面不展开);而“陆王学派”认为:“心即是理”,事物是在人心里的反映。这两种学说实际上是“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区别。
其次我们梳理一下“陆王学派”的理论脉络:
一、程颢阶段。程颢认为“万物一体”,人与万物之间的联系就是“心”,但私心或私欲会使人失去这种联系,只有用“恻隐”、“不忍人”之心`用真诚一心去做,才能体现这种联系。
二、陆九渊阶段。陆九渊在程颢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他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即是理”,在陆九渊看来,现实、现象只包含心的世界。
三、王守仁阶段。王守仁坚持心即是理,他进一步阐述说:“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又说“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王守仁的思想更加旗帜鲜明,他认为没有心,就没有理。心为宇宙立法,理是由心立的。人对事物的第一反应,也就是本能、本性的反应表明,人的内心里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种直觉的认识就称之为“良知。”所谓“良知”,就是对良善的认知。所以人应当遵从良知去做。而那些找借口不去遵从良知的人,其实就是出于私心、私欲。只要人人遵从良知,那么“满街都是圣人。”
“致良知”就是王守仁哲学的中心思想。
你是怎么理解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心即理,事在练,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
心学作为一门唯心主义的朴素哲学,归根到底还是在一个心上。
其核心在于“致良知”。
所谓的格物致知,格物便是事上练(即问题中的事在练),致知便是致良知。
“心即理”强调了良知(也就是所谓的道理)都在自己的心中,心无外物,无需他求。
知行合一的知也是良知,强调了良知和行为上的高度统一和并行,就像道路的两个方向,人的两臂,大雁的双翅一样,缺一不可。
其实上面提到的心学术语,核心就是一个“致良知”,其他的词不过是表述方式不同罢了。
就我个人的感悟,知知而行是为知,知而不行是为不知。行而知知是为行,行而不知是为怠行。可能会有些拗口,那就让我用生活中的事例来解释一下。
例如感觉天气变凉了,我们的良知会告诉我们在老家的父母可能会因此受冻,那么自然而然我们的本能会告诉我们要打电话去关心下,如果有需要就寄钱或者买衣服寄给他们。这便是我们心中的良知意动了,如果行动起来,那便是知行合一,如若只是想想而不去做,那便是知而不行,是为不知。在我们行动起来后知道自己这样做是出于良知,那便是行,如果不知这样做的原因,那便是怠行,即便这次行动了,下次也会怠慢。
其它的生活例子还有很多,所谓的“事上练”便是在生活中的日常事、大事上进行历练。每一次都是格物,格物后致知,方能致良知后达到良知达意的境界。
其它的也教不了什么,怕误人子弟,还是把阳明先生的四句教拿出来吧。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里的善,是中平、中庸、适度之意,恶是过和不及。
为方便理解,再举个生活中的例子。
我惬意地走在路上,心中不作他想,这便是无善无恶心之体。
看到前面窗户下的空调挂机要掉下来了,心中有所感,念头发动,这便是有善有恶意之动。
第一时间良知判断这件事是错的,是恶,便是知善知恶是良知。
自己避开,尽最大的可能提醒他人以防受伤,便是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就是四句教在生活中事上练一个实践的例子。
最后,送大家一首自己做的心学残词:
身如镜,物来照,物去醒,不动如山化雷霆。
知而行,事上练,事下明,格物致知笑风轻。
心学就是这么简单,没有那么多深奥的道理,知道核心“致良知”,平时事上练,格物致知到了极致,便是内圣外王,人人皆可为尧舜的圣人境界了。
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主旨,那么“致良知”究竟是何意
致乃推己及人,推己及物之意也,良知就是德,德者,仁,義,禮,信,智也,也就是聖人將德推及他人及萬物,使其從內心發岀德行,這也就是老子所説的上善若水,人人有了德,天下就無爲。
如何做到王阳明的致良知
3个步骤:
第一,先弄明白什么是良知,什么是致良知,以及其中的道理;
第二,做功夫 把遮蔽良知的私欲去掉,让良知重新显现光辉,良知本来就澄澈光明的圣人除外;
第三,按照良知的指示去做,“致良知”中的“致”这里可以理解为“听从”。
上面三步就是“致良知”的方法。当然这三步也不是截然分开的,你也可以变“去除遮蔽”,边“致良知”。
此时,虽然不是光明的良知,但也值得信赖。随着良知越来越清澈,致良知的功夫也越来越精深,最后就能进入“此心光明”的境界。
按上述方法去做,良知不会让你失望。#我要上头条#
始终有一种温暖,照耀在我们前行的路上,那就是智慧的光芒,更多内容请关注@王阳明心学智慧
如果喜欢,请点赞、转发,分享给其他朋友,非常感谢
如何解读“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自相矛盾吗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没有自相矛盾,他们是一回事,都是阳明心学的不同表述。
致良知
致良知是王阳明晚年提出来的心学体系总纲领,其精髓就是一个“致“,致是兼知兼行的过程,有两层意思,一是达到,二是执行;良知即是道德意识也是心之本体,良知存在于每个人之内心,人人都有良知,不假外求本自具足。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认识和运用的结合,知是良知,也是认知和判断,行为执行落实到位,知中有行,行中有知;行始知成,知始行成,互为表里不可分割,道德意识与行为不可分割,比如,知道尽孝落到实处。
心即理
心即理是吾性自足、吾理自足、吾心自足,理在心上,我心即天理,真理不在心外。良知即是明镜,这里的良知是未被私欲蒙蔽,能自动分辨是非善恶,具有道德判断力,智慧认知力。
物来则照,事来则识,随心随性,知行合一,善始善终,以终为始。
与生俱来的良知和智慧具有判断善恶和是非的能力。 运用道德感的是非善恶感知去判断我们的事可为不可为能为不能为 对和善的事就要坚决去执行,错和恶的事坚决不去做,甚至连念头都要避免或及时去除,都需要坚强的意志力。
王阳明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到底是什么意思
王阳明的良知,我是这样理解的,比如一老太在马路上摔倒了,那我们扶还是不扶?按王阳明中的良知出发,从人的本性出发,我们该扶,不扶反而我们就有问题。当然这种思想是好的,是需要弘扬的,但面对不同层次的人及复杂的社会,我们是应该用法,理来保护自己不被伤害,再去帮助人,当然特殊情况也需特殊处理。“知行合一“其实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引导实践,使其完美融合。无论学习,工作都需要不断思索,不断实践,而非夸夸其谈,不务实业或者光埋头苦干,傻干,工作质量提不上去,不去想为什么?
知行合一适于古代,同样也适用于现代,但它应该是有范畴和底线的,那就是良知还有一样法。思想总是在质疑时,加以完善,从而更适合这个多元的现代社会!
王阳明先生致良知,何为良知良知与良心的区别是什么
致良知的“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是与生俱来的,是对自己和外界的良好判断能力,所谓的良知与“人之初,性本善”,是同样的道理。良心是人们后天在社会环境与道德关系中实践逐渐形成的,不是天生的,因而也没有所谓抽象的良心。良心对于人们只是行为上的判断、指导和监督作用以及道德自我约束与调控的心理机制。
为什么王阳明要主张致良知?因为在现实中,人的本性有狼性的凶残、有蛇性的恶毒、有狐性的狡猾、有狗性的忠诚、也有羊性的善良等等,这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处的环境与接触的人与物塑造并凸显的个性。
因此,人从呱呱坠地时本性的良知是天然形成的,这是抹不掉的,后天人性的弱点是共通的,人有善心、同情心和良心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即使是大恶不赦的人同样具有善心和良心,只不过这可怜的一点点善念却被恶性残暴所对冲而淹没。由此可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总归来说,人性的第一性是动物性,“人之初,性本善”,后才有“性相近,习相远”。良知是理性,良心是感性,两者合一才是人类需要改造之性。你们说有可能吗?
(感谢阅读!我是诗蓦1,原创回答首发头条平台,欢迎您来关注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