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调歌头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及翻译?苏轼的《水调歌头》为何被评为中秋词第一,余词尽废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05 02:37:26 浏览2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及翻译

水调歌头译文  

明月从何时才有?手持酒杯来询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年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归返,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琼楼玉宇,爱不住高耸九天的冷落、风寒。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殿怎比得上在人间!  

转过朱红楼阁,月光低洒在绮窗前,照到床上人惆怅无眠。  

明月不该有什么怨恨,却为何总在亲人离别时候才圆?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但愿离人能平安康健,远隔千里共享月色明媚皎然。  

水调歌头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倍受后人的赞誉和喜欢。是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一七零六年苏轼贬官密州,时年四十一岁的他政治上很不得志,时值中秋佳节,非常想念自己的弟弟子由内心颇感忧郁,情绪低沉,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词。其立意,构思,奇逸飘妙,以超现实的遥想,以虚无飘渺的幻想世界,表现非常现实而具体的人之常情。在这里,词人通过对月宫仙境的想象,在一种极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现自己的思想矛盾与波折,人生体验与认识。这种表现不仅超凡脱俗,也构成了本篇的浪漫主义色调和超旷飘逸的风格。  

上片一开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脱化而来的。“举着酒杯询问青天,天上的月亮是何时有的”?此句充分显露出作者率真的性情,也隐藏着内心对人生的痛惜和伤悲。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问的内容,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他想乘风回到月宫,又怕那里的凄凉,受不住那儿的寒冷,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这里表达了词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情。“乘风归去”说明词人对世间不满,“归”字有神仙自喻的味道,好象他本来住在月宫里只是暂住人间罢了。一“欲”一“恐”显露了词人千思万虑的思想矛盾。真可谓“奇逸之笔”。“其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上紧密相接,写词人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影子也在随人舞动,天上虽有琼楼玉宇也难比人间的幸福美好。这里由脱尘入圣一下子转为喜欢人间生活,起伏跌宕,写的出神入化。  词人最初幻想仙境,要到月宫里去,脱离曾让他无限烦恼的人间,但是词人终究是现实的,对人生是热爱的,因此,亲手抹去了这种虚无的画景。  

下片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找着屋里失眠的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和自己相同的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地表达了对于不幸分离的人们的同情。词人思想是豁达的,他需要自我解脱,所以他一质问的语气发泄佳节思亲的情感。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世间总有悲、欢、离、合,象天上的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这些自古以来都是难以周全圆满的。此句流露出了词人悟透人生的洒脱和旷达的性格,也是对人生无奈的一种感叹,这里以大开大合之笔从人生写到自然,将各种生活加以提炼和概括,包含了无数的痛苦、欢乐的人生经验。结束句“但愿人长九,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人们能够永远健康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中秋之夜共同欣赏天上的明月。这里是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也是一种祝福。  

全词情感放纵奔腾,跌宕有致,结构严谨,脉络分明,情景交融,紧紧围绕“月”字展开,忽上忽小,一会离尘,一会入世,语句精练自然,显示了词人高超的语言能力及浪漫洒脱超逸的词风。  

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受到人们的推崇。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这是写中秋最好的一首词,此说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性,又有情趣,很是耐人寻味。它的意境光阔,胸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一种美好的享受。

苏轼的《水调歌头》为何被评为中秋词第一,余词尽废

下周就是中秋节了,写这样的问答正当时。为了便于对照理解,现将此词照录于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所以能被评为中秋词第一,是因为这首词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没有其他可比的中秋词。中秋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的月亮最圆满最美好,故古人多有赞美中秋月的诗文。如白居易的《效陶潜体》之七有“中秋三五夜,明月在前轩”;韩愈的《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诗中有“一年明月今宵多”之语;柳宗元《钴鉧潭记》中也说钴鉧潭之美景“尤以中秋观月为宜”。但其中最著名的词作,必当属数苏轼的《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词牌名。该词原序是:“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年即熙宁九年(1076年),苏轼在密州任知州。子由,即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当时苏轼在政治上正处于因反对新法而受排挤打击的时期。苏轼与苏辙兄弟感情深厚,但自从他主动请求放外任至此,已有六年未见子由了。他从杭州调到密州,本以为能和在济南的弟弟子由时时相聚,但现在到密州已有三年,仍未相见,这更增加了他的伤感,但他并没有陷于消极悲观。这首词表现了他由超尘思想而转入对人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词的上片从自己的角度落笔,写人望月。由问天入手,继写幻想乘风上天,最后归结为担心天上寒冷难以承受。由此反映了作者因政治上的失意而对现实不满,想逃避它,但又难以与之决裂的矛盾心理。而最后的“何似在人间”,则表明作者选定的仍是目前的现实。下片从怀念对方的角度落笔,写月照人。作者把“人有悲欢离合”的人生现象,与“月有阴晴圆缺”的自然现象沟通起来,从而领悟世间万物都不可能完美无缺。结尾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给全词涂上一层亮色。只要人长在,情长在,能共赏这一轮明月也就足够了。这使人们在聊以慰藉之后增添了一种对美好愿望的向往与追求。总而言之,词的上片虽有“不能归去”之苦,却以“何似在人间”自解;下片虽有“长向别时圆”之恨,却以“千里共婵娟”自勉,充分体现了苏轼旷达超脱、乐观开朗的个性。

这首词以高度的浪漫主义的手法,抒发了作者痛苦矛盾的心情以及设法摆脱这种境遇的旷达胸怀。作者用丰富的想象与虚实结合的手法超越时空界限,脚踏人间泥,却神驰月宫,忽而人间,忽而仙界,任意驰骋。作者有意连用“仙典”,引用李白浪漫主义的诗句,更增加了全词飘飘欲仙的情韵。这首词把情、景、理三者高度融合在一起,而以抒情为主,景与理都服务于情。如“人有悲欢离合”一句,本是议论,但融化于全词之中不但不觉得生硬,反而让人感到入情入理。

此词以其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千百年来被公认为中秋词之绝唱。南宋著名文学家胡仔在其《苕溪渔隐丛话》中写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此说虽然略嫌绝对,但充分肯定此词的成就和影响,则是人们的共识。

水调歌头赏析

水调歌头文学赏析: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时所作。

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词作上片问天反映执著人生,下片问月表现善处。

扩展资料: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

苏轼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水调歌头(与李致远、似之、张柔直会饮)》古诗原文及翻译

水调歌头(与李致远、似之、张柔直会饮)

宋代:李纲

如意始身退,此事古难谐。中年醉饮,多病闲去正当才。长爱兰亭公子,弋钓溪山娱适,甘旨及朋侪。衰疾卧江海,鸥鸟莫惊猜。

酒初熟,招我友,共一杯。碧天云卷,高挂明月照人怀。我醉欲眠君去,醉醒君如有意,依旧抱琴来。尚有一壶酒,当复为君开。

《水调歌头》的全诗

《水调歌头》的全诗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能否推荐你认为最好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朗诵配乐

毛泽东诗词《水调歌头.重山井岗山》

久有凌云志,重山井岗山。

千里来寻故地,

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

更有潺潺流水,

高路入云端。

过过黄洋界,

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

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

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

苏轼写过哪些诗词思念苏辙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词大家,他诗、词、散文所表现的豪迈气象、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显现出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

苏轼出身于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家庭,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同为当时的文化名人。他与弟弟的关系一直比较亲密,一生中写了很多表达与弟弟的感情的诗词,如他写给弟弟的《庐山烟雨》:“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写尽了看淡一切的感受。

直接为怀念弟弟而作的《水调歌头》,则成为影响深远的千古名作。“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词写于中秋夜,也是为怀念他的弟弟子由(苏辙)而作。这一年,苏辙三十九岁,苏轼自己也四十一岁了。二十年来,他们各为自己的理想与事业奔走不息,经受了很多磨难和挫折。如苏轼政治上不如人意,官场一再被贬;家庭生活横生变故,夫人王弗病死。所以他无日不怀念着这惟一在世的弟弟。

这首词副题直接标明:“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词的结尾针对自古难以成全的人生悲欢离合,提出了自已的希望:“但愿人长久“,纵然是山隔水阻,千里迢迢,能共看明月,此心也就得到安慰了。

《水调歌头_老子兴不浅》古诗原文及翻译

老子兴不浅,归矣复言归。不知归又何处,知我者何希。幸有青山一片,付与白云千载,便可乐渔矶。且尽一杯酒,春瓮晓生肥。

倩梅花,邀涧叟,醉林扉。五年今已如此,莫倚健於飞。日月笼中双鸟,今古人间一马,五十五年非。归去不归去,未了比山薇。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原文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近现代:毛泽东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译文:

译文

长久以来都抱有宏大的志向,今天我再次登上井冈山。从千里之外来寻访这片旧地,哪里还有半分它昔日的容颜。到处都是莺啼燕飞的晚春新景,流水潺潺,宽大的盘山公路直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隘口,就没有任何的险处可看了。

当年革命时期风雷激荡,红旗漫卷,这就是人世间。三十八年都过去了,犹如弹指的一刹那。可以飞向长空摘月亮,也可以潜下深海捉鱼或鳖,谈笑间高奏凯歌还师。世上没有什么困难的事,只要肯下定决心去登攀。

有哪些好听的由唐诗宋词改编的歌曲

感谢悟空先生!

由唐诗宋词改编的歌曲很多,好听的也不少。比如耳熟能详的《问君能有几多愁》,等等。

好听的还有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长久》,改编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由唐诗宋词改编的歌曲古韵质朴,意味深长,又不乏现代气息。激昂时,似高山流水,似澎湃波涛;低吟时,如秋波递送,如溪过枫林;深沉时,欲凝眉成霜,欲思绪万千;欢畅时,则风摇连枝,则鱼跃荷塘。

由唐诗宋词改编的歌曲,韵足、情足、义足。当然,各有欣赏不同,喜好不一,不必苟同。

?????

回答:叶丹(南海旗兵爱燕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