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如果去太原,听不懂山西话怎么办
现在太原主城区基本都讲普通话,沟通交流无问题,工作和生活毫无问题!据不完全、不准确统计(感觉)!
1、太原市三十八岁以下(含)的本地人,90%以上基本不说太原话,说的是具有太原特色的普通话,简称“太普”!
2、三十八到四十八岁的太原人有一半以上不说太原话,也说“太普”!
3、四十八以上的太原人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不说太原话,也说“太普”!
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呢?
首先,太原市在“一五”期间国家投资巨大,苏联援建我国的156个重点项目,落地太原就有11项,名列全国第二,这还不算配套的项目!因此有来自东北、北京、上海、河北、山东等地专家和建设队伍,这些人员口音繁杂,普通话就成为大家交流的语言,再参杂一些地方口音,形成“太普”!
例子1:太原中心医院位于市中心,但前身是军工单位二四七的职工医院,医务人员大都来自太行山革命根据地以及其他地区配置的人员,这些人员的籍贯是全国各地的,慢慢地形成一个特殊群体,都说“太普”!
例子2:河西地区大型工厂多,大专院校集中,很多都是“一五”期间国家重点项目,太化、太重、一电、晋机、大众、汾机、西山、理工大学、矿院、重院、电校、建校、电子部二所、十二冶下属单位等,因此整个河西地区讲的基本是讲带有河西味的“太普”!
例子3:十三冶整体来自东北,所有人讲东北话,不说“太普”!
例子4:南部有山西大学,财经学院,师范学院、解放军海校、科学院煤炭分院,电子部某所,核工业部某所,科学院轻工某所,航天部太行仪表厂等科研和教学单位,再加上几万人的富士康,所以南部普遍讲“太普”!
例子5:北部都是阎锡山留下的工业老底子,太钢、二电、化学厂、矿机、机床厂、皮革厂等等吧,本地人在单位附近住,说的都基本是太原土话!这是说历史的情况,现在可不是这样的啊,也是都说“太普”!
第二,太原近些年经济不算好,收入低,环境差,离得北京不远,很多人都都想把孩子培养成才去大城市工作生活,再加上国家推广普通话,因此说太原话的人逐渐少了,都讲“太普”!
太原现在每年高考和中考人数都在减少,这就说明本应该在太原出生的宝宝,由于父母辈在大学毕业后留在外省工作,把宝宝生在了外省,这个现象与上述有内在联系!外地人就放心地来太原做客吧,这里人朴实,心地善良!这里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都好,历史积淀厚重,欢迎你的光临,这里老陈醋味儿够浓!
清朝的西山健锐营是一支怎样的部队
健锐营的组建,与乾隆时期平定四川大小金川土司沙罗奔叛乱密切相关。
康熙六十年,土司沙罗奔因为率兵随清西征有功,被任命为副长官司,专管大金川驻牧事务。雍正元年二月,川陕总督年羹尧为了分小金川逐渐强盛之势,经奏准授沙罗奔为“大金川安抚司”,实行以番治番、分而治之的政策。
然而沙罗奔任大金川土司后,借助朝廷的支持和纵容,企图吞并小金川及周边土司,乾隆十年,沙罗奔诱执小金川土司泽旺,夺其印信,十二年,又发兵进攻旺正和革布什咱两土司,清廷派兵祖制,沙罗奔遂起兵叛乱,袭击清军,乾隆派云贵总督张广泗为川陕总督,率军讨伐,张广泗采用“以卡逼卡,以碉攻碉”的战术,进展不大,于是十三年乾隆又以大学时讷亲为经略,增兵督剿,结果大败。
战讯传到京师,乾隆大怒,将张广泗斩首,赐讷亲自杀,然后决定组建一支特种部队,这种部队从京城前锋营和护军营中挑选“佽飞之士”,也就是身轻动作敏捷的人,专门学习如何爬云梯跟守城方肉搏登城而攻克敌人的碉堡。练了没到一个月,得到其中优秀士兵2000人,于是便将这支在当时被称之为“云梯兵”的部队交给了经略将军兼四川总督傅恒指挥,再次征讨大金川。
一年之后,沙罗奔被打得投降,大金川平,云梯兵得胜回京,于是乾隆决定在香山专设立一营,并赐名“健锐云梯营”,简称“健锐营”。这就是健锐营的由来。
通过上面的介绍,健锐营这支部队是由云梯兵发展而来,而云梯兵说白了就是攻城战中冲击在不第一线的兵种,专门负责爬云梯近战肉搏,可见战斗力在冷兵器时代还是相当强悍的,毕竟爬云梯的兵一般伤亡极大,没有战斗意志和强悍的体力是没办法完成这种艰巨任务的。
同时,这支部队不是从绿营兵里面挑选的,而是清军满洲八旗的前锋营和护军营中选的,清一色的满洲人。这支部队实行八旗兵制,入则为民,出则为兵,全营分为左右两翼,每翼各四旗,兵额初建时为1000人,经几度增加达到了3000多人,到光绪时,这支部队尚有官兵4136人,连同家属全营宫约1.5万人。
健锐营训练的主要内容就是演习云梯,操练攻城本领,同时也练习步射、骑射、鸟枪、水操各艺。这支部队的日常训练还是比较忙碌的,每逢四、九日(日子里带4、9的)要联系云梯大队三枪,三、七日,要演练相扑、过马、骗马、三枪、舞鞭、舞刀、射箭;一、六日,还要演练马步射、放枪(打鸟铳),每逢三、五、八、十日,还要去昆明湖操练水戏,道光二十一年时,又增加了演练抬枪,跟海军陆战队似的。
全营每个季度都要会操以此,而每年总统大臣都要来健锐营检阅以此,皇帝也会亲临检阅。清代历朝皇帝对健锐营的训练都很重视,从乾隆十三年到道光二十七年的100多年时间里,乾隆、嘉庆、道光三代皇帝岛香山阅武楼阅兵就有22次。
这支部队参与过的战役,从平定大小金川开始,首次出征,次年回京,战斗力极强,后来又参与了平定新疆大小和卓之战,、清缅战争、第二次平定大小金川之战,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反击廓而喀犯藏之战、镇压川楚白莲教起义,值得一提的是镇压川楚白莲教一战,这一战持续了9年,从嘉庆元年一直到嘉庆九年,在长达九年的战争中,清廷前后调集16省兵力,死伤提督、总兵以下将领达400多名,健锐营出身的将领也死掉了8个。
进入近代后,还参与过八国联军进攻北京之战,主要是跟八国联军在地安门和朝阳门方向跟日军展开激战,为慈禧太后和光绪从德胜门跑路赢得了时间。从咸丰三年到光绪十九年,健锐营还先手参与了维护直隶一代的社会秩序、镇压太平军农民跟和捻军起义以及中日甲午战争等。
事实上,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只维持了40多年的时间,在川陕白莲教起义的9年时光里,健锐营的战斗力就开始下降了,到了道光时,也跟其他八旗军队一样,迅速堕落腐败,完成了从“攻城精锐”到“八旗子弟”的转变,几乎已经不能打仗,同治时,健锐营曾奉命去南方与太平军作战,等归来时已经十人九亡了。
每次看《永不磨灭的番号》都要哭,大家怎么评论这部电视剧
我一直为番号这部剧感到不值,真的,因为时隔多年不管是第几遍看这部剧还是会感动。神剧的界定应该是这部剧是否让观众感受到了抗日战争的艰辛与残酷,而不应该只是抓着几个镜头的过失。
番号整部剧先扬后抑,先用轻松诙谐的手法交代了故事的基础,特别是几个主要人物的身份,逐渐将观众带入剧情,对剧中人物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然后再逐渐将一幕幕的痛苦呈现出来,让观众自然而然的会想“多好的人怎么就这么死了呢”,而这种因为角色死亡带给观众的痛苦体验一直持续到结尾并在独立团临危受命出发阻击鬼子的前一夜,当李大本事用他媳妇儿遗留给他的梳子给每一个一脸稚嫩的新兵蛋子梳头的那一刻爆发,“索命的无常不要你,鬼子的子弹绕着你飞”那种杂陈的情感是如此的悲壮。
陈锋,当他脱下国军军装,换上了八路军的军装时,我们发现,八路军的军装其实真的很好看。
当清早醒来,孙成海抱着活活饿死的媳妇儿大门子已经冷去的尸体时,我们明白,他对大门子一直是有感情的,而且这个张狂的汉子必然会将这份感情化作仇恨施加到鬼子身上。
为了护住半筐地瓜,算盘被炸死了
为了多从盐碱地里拾点土好给其他人熬盐吃的大狗死了,
为了营救陈锋曾经黑道上响当当的维持会长崔小辫死了
张安定死了,死前说这辈子终于吃上了几顿饱饭,知足了
孙呆子死了,死前还紧紧咬住鬼子的手指
大门子死了,死前把能吃的树皮草根都藏着留给了自己心爱的男人
陈锋死了,死前拼着最后一口气和山下奉武同归于尽
赛貂蝉死了,“你是貂蝉的男人,是万夫莫敌的吕布,你是英雄,你不能死”--所以为了你,我甘愿去牺牲。
引用一段我很喜欢的剧中台词:
地瓜: 哥呀,你说咱今天拼到底,咱就想要个番号,可是咱人都没了,要番号有么用?
张六斤:咱为啥要参加八路军,为什么打鬼子,就是让老百姓不受小鬼子欺负,小鬼子打咱一拳,咱就还他一脚。
李大本事:其实大伙生下来就有番号,天生的番号。
陈大山: 啥番号?
李大本事: 中国人呗,有了这番号,背后有靠山,干啥都硬气!
怎么评价当年的《永不磨灭的番号》
《永不磨灭的番号》我是在2012年开始看的,非常喜欢的一部电视剧,其中由黄海波,王雷,李健领衔主演,该剧讲的是一个民兵带领一小队人从县大队发展成一个主力团的故事,有笑点,有泪点,最后以全军覆没的惨重代价保护大部队转移,李大本事、石头、陈峰、孙成海、算盘、二狗、地瓜、热闹!这些人物想想真的很怀念,值得观看!
那个电视“永不磨灭的番号”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啊
山下的兵团准备要八路军的根据地进行最为疯狂的进攻。九纵司令部在吸铁石婚礼当晚,由司令员和政委亲自下达,由独立团担任狙击任务的命令,李大本事深知敌我力量悬殊,但为了掩护大部队转移,与山下师团展开了残酷的正面较量。
独立团顶住了敌人一轮又一轮的攻击,为了不让敌人知道自己的真实实力,也为了能够沉重的打击敌人的士气。李大本事计划深夜偷袭日军指挥所。
没想被陈峰夺去这次偷袭任务的指挥权。偷袭途中,恰逢同样前来偷袭八路军的山下小分队,火光电石间,陈峰手刃了山下,同时也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独立团独自对抗三万多人的日军,最终拼光了最后一滴血,但部队番号不灭。最后独立团的番号改为九纵新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