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楚国的疆域范围,有没有两广地区
- 东夷,西狄,南蛮分别是指什么人
- 古代历史上的“东夷、南蛮、西戎、北狄”都是什么人最后是不是都已融入华夏族
- 第一个字是南的成语
- 七八十年代广东广西讲白话的汉人,为什么把父母称呼为阿叔阿婶呢
- 韩国人为何称我国的姜子牙为国父
- 为什么一些老港剧普通话配音都有股很强烈的翘舌音,既不像广东腔调也不像台腔
楚国的疆域范围,有没有两广地区
确实,无论春秋还是战国,楚国的疆域都没有囊括今天的两广地区,这不是偶然的。这主要由楚国的主要矛盾、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百越(即今天两广地区)彪悍善战的民风所决定的。
(央视《东周列国-春秋篇》中楚庄王披头散发的形象。这与其他诸侯国的束发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和反差。而且楚王的“王”是自封的。其文化和民俗等与中原各诸侯国多有差异,因此晋楚相争,多少有点“文明冲突”的意味。)
(春秋后期的楚国,这时它的麻烦来自东方。)
首先,来看楚国的主要矛盾。楚国无论在春秋还是战国,因疆域广大和物产丰饶等都是一流强国。如果按照今天的标准,它堪称“超级大国”。楚国的内部矛盾暂且不表,外部主要矛盾都在北方,这决定了它无暇南顾、去征服岭南地区。
春秋前期,晋楚矛盾是贯穿始终的主要矛盾。春秋时诸侯称霸的焦点在中原。因此来自北方的晋国和南方的楚国,无论哪一方要入主中原称霸,势必要遭到对方的强力阻击。这导致两国间战争频仍,而且其中一方的称霸必然是以击败另一方为前提和基础。正如城濮之战楚师大败,成就了晋文公的霸业;邲之战晋军中军和下军几乎全军覆没,成就了楚庄王的霸业。直到公元前546年的弭兵之会,晋国和楚国共为盟主,两国实质上平分中原霸权,两国间的矛盾才划上句号。
春秋后期,楚国东边的吴国崛起,又开始了吴楚相争。春秋后期吴国逐渐崛起,特别是吴王阖闾重用伍子胥和孙武等文武干才,开启了与楚国争锋的历程。孙武审时度势为阖闾献上了“疲楚”之策,开始了对楚国的蚕食。通过州来、鸡父和柏举等诸多战役,一步步消灭楚国的有生力量,一度攻破楚国都城郢,楚几乎覆亡。直到越王勾践灭吴,楚国东部的紧张局面才告解除。
(战国时的楚国,主要对手就是因商鞅变法而崛起的秦国。)
战国,楚国由吴起主持变法得以强盛,开始了重拾霸业的征程。当灭越国、逐西南之后,欲北进中原,可是又迎头撞上了同样因变法而崛起的新兴大国秦国。经过几轮交锋,开始了合纵连横相交替的局面。此时秦楚两国堪称两个“超级大国”。如果合纵成,则楚霸;如果连横成,则秦一统。两国相争最终以前223年楚国灭亡而告终。
楚国基业八百年,绝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向北和向东的征伐,无暇他顾。所以,向南开疆拓土,始终没有进入楚国统治集团的规划和日程里。
(由地形图可以看到,楚国要征服两广,要首先逾越五岭山脉等大片丘陵和山地。这对一个政权的生产力提出了很高要求。)
其次,要结合当时楚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两广地区何时纳入大一统的中原王朝呢?是在秦朝。秦统一六国之后,开始了南取百越(也就主要是今天两广地区)的征程。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地形阻隔往往成为障碍,要想逾越就得付出巨大代价。秦始皇征讨百越同样如此。
(秦始皇开凿了灵渠,连接了湘江和漓江流域。付出的民力物力的代价是巨大的。)
我们可以看到,两广地区与中原之间有五岭山脉等大片丘陵和山地的阻隔。中原的军事力量要想南征,首先就要克服大片丘陵和山地的阻碍。秦始皇想到的办法是开凿运河,即灵渠。由于工程量和征用的民力巨大,甚至他本人亲自坐镇。这个过程中消耗了大量和民力和物力。
同时,这里的地形决定了战争的样式不再是秦军所擅长的正规战,而是更熟悉那里地形地物的百越部落更占优势的游击战。于是战争变成了消耗战。尽管最终实现了军事征服,但代价极其沉重,包括主帅屠睢都死于对手的偷袭中。
征讨百越从公元前222到公元前210,秦始皇先后用了13年才完成征服,而3年之后秦朝灭亡。而这一切的前提是秦始皇已经完成了大一统,政权高度统一、民力和物力高度集中。这恐怕不是当年主要地处荆楚的楚国所能负担得起的。
最后,再看百越的彪悍、善战的民风。当时百越并未开化,还处于较原始的社会形态。民风彪悍、好勇、善战。在与秦军长达13年的对抗中,他们依托熟悉的地形地物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游击战术,伏击、偷袭、夜战等等作战方式不一而足。使得刚刚完成横扫六国的秦军几乎毫无用武之地,屡屡被动挨打。楚国与百越几百年相邻,对于百越的民风和战斗力,应该是有所了解而心生忌惮的。
综上,结合楚国的主要矛盾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百越的民风,决定楚国并没有将百越征服而纳入其直接管辖的疆域中。
东夷,西狄,南蛮分别是指什么人
先秦的东夷,即分布在古河济之间及泰山以东以南的东夷各部落与方国,到战国晚叶都已经华化,成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秦汉以后的东夷,主要是指先秦的东北夷,又将倭人列于其中,是泛指东方的民族和国家.
文献记载中,蛮常指南方民族,如三苗、楚、濮、群蛮、巴等,但不专指南方,南蛮的总称,大概出现于战国。《孟子·滕文公上》称楚人许行为“南蛮鴃舌之人”,是说南蛮讲话如鴃鸟(八哥)那样舌头不好使;南蛮是对今伏牛山脉以南汉水流域、淮河中上游、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以至云贵高原各个民族的统称,其中族系复杂:长江中游有三苗、楚、群蛮;长江下游及珠江流域有百越、长江中上游有濮与巴蜀;云贵高原西南夷的先民大概也不止一个族系。
至于“西戎”,在西周到战国,主要是指氏羌系各部落,秦汉以后,整个中国古代,狭义即指氐羌诸部,广义则包括中国西部各民族。
狄的本义,王国维先生在《鬼方昆夷猃狁考》中断定,是由“远”与“剔除”的含义,“后乃引申之为驱除之于远方之义”。此外,狄还有强悍有力,行动疾快等含义。《尔雅·释兽》说:“麋、绝有力,狄”,邢昺《疏》:“绝异壮大有力者,狄。”《礼记·乐记》说:“流辟邪散,狄成涤滥之音作。”郑玄《注》:“狄、涤,往来疾貌也。”春秋初,在秦、晋、郑、卫、邢等国以北,即今陕北及山西、河北两省的中部与北部,有许多强悍有力的部落,是对中原诸夏的威胁,但当时仍与西戎及伊洛地区之戎统一称为戎,只在方位上称为北戎。至春秋中叶,出现了称上述地区各部落为狄的记载,因其在北,称为北狄。在狄的族称出现以后差不多100年间,又出现了赤狄、白狄、长狄等许多称号
古代历史上的“东夷、南蛮、西戎、北狄”都是什么人最后是不是都已融入华夏族
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并称为“四夷”,是先秦时期处于华夏边缘的各个人群的名字。他们与中原人群合称“五方之民”,成为今天中国人的祖先。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四夷中的多数人渐渐与中原人群融合为更广泛意义上的华夏族。当然,也有一部分转化成后来的一些少数民族。下面,小牛就分别陈述一下。
一、五方之民的说法来自《礼记》,是先秦中原人视角下的的看法。
《礼记·王制》说天下有五方之民,按照方位划分可分为中原、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是以中原为坐标来看待天下的。在语言上,四夷的话鴃舌难懂,与中原人难以直接沟通;在饮食习惯上,四夷茹毛饮血,尚未能以火蒸煮粮食与肉食;在服饰装束上,四夷往往衣不蔽体,不知衣冠之美。在中原人看来,四夷尚处在不开化阶段或文明的初期。当然,从今天的视角看,这种印象是粗浅的、片面、有偏见的。
二、东夷
东夷人是华夏族的重要来源之一,因其居住区域在中原的东方而得名。狭义的东夷,主要是指今山东、江苏和安徽三省淮河以北至渤海沿岸的远古居民;广义的东夷还包括远古东北地区的各个民族——在这里,我们只谈狭义的东夷。《说文解字》上说“夷”是一个会意字,表示一个拿着大弓的人。东夷以玄鸟为图腾也说明,他们早期过着渔猎生活的。《礼记》上说他们披发纹身,不吃熟食,尚处于比较原始落后的状态。但实际上东夷人开创了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带来中国东部大地的文明曙光。东夷之下有太昊、少昊和蚩尤等大的部落,人文始祖伏羲出自太昊,嬴姓秦人出自少昊,孔子拜师学习的郯子也是少昊之人。以嬴姓徐国为首组成了一个淮夷联盟,汉高祖刘邦的祖先就来自淮夷。东夷是四夷之中文明进程最快的人群,到了秦汉之时,他们已基本融入了华夏民族。
二、南蛮
南蛮是居住在南方的人群,生活在淮河长江以南的广大区域。历史学家林惠祥把它分为荆吴和百越两系,作为Han族四大源头中的两个。其实,百濮、三苗和巴蜀等人都是属于南蛮系列的。《礼记》上的话体现了中原人的印象:南蛮之人额面刺着花纹,两脚拇指相对而行,还处在蒙昧野蛮的状态。起初,就连楚国人都被称为“荆蛮”;吴越两国虽然国君是中原人后裔,但其百姓都是披发纹身呕哑嘲哳之人。然而,在所谓南蛮的生活区域,出现了河姆渡、良渚、屈家岭和涌浪等文化,出现了三星堆文明,丝毫不落后于中原地区。南蛮的后裔多数都成为华夏之人了,也有一些变为少数民族,如苗族、壮族、土家族、布依族和彝族等。
三、西戎
西戎是周时期中原人对西方诸部落的统称。《礼记》上说他们披散头发,穿着兽皮,不吃粮食。由此推断,他们应该是西部的游牧部落。可是,考古发现说明,西戎与北狄一样,都是出自仰韶文化的,只不过因为某些特殊原因,他们告别黄河中游地区,有的西进,有的北上了。周人始祖后稷是农业之神,但是,夏王不重视农业,后稷之子不得已率领族人进入西戎,放弃农耕达八代之久。后来,古公亶父又重操旧业,举族迁居岐山下的周原,改西戎之俗,建设城郭宫室,重现华夏本色。东夷出身的秦人也曾没入西戎数代,以放牧为生。西周王朝也是亡于西戎之下的犬戎。电视剧《芈月传》中的义渠王,就是西戎一个部落的首领。秦汉之际,西戎人群大部分都融入了华夏民族。据说,现代的羌族就是西戎的后裔,部分藏族人也来自西戎。
四、北狄
北狄是中原以北的游牧或渔猎部落,住在山洞里面,穿着羽毛皮毛做的衣服。他们主要分布在今天陕西、陕西和河北三省的北部、内蒙和东北地区。有人说,北狄其实就是猃狁,就是匈奴。这种说法未免有些以偏概全,因为北狄还有一些部落,东胡、鲜卑和乌桓等,它们都在史册上留下了印记。《山海经》说,皇帝的孙子始均就出生于北狄;春秋时,晋文公重耳的母亲狐姬是狄人,重耳逃难时在狄国娶了季隗;战国时的中山国就是白狄人所建。至于匈奴,更应该另起一篇,大书特书——他们从秦汉到两晋,数百年间影响着中国的历史。北狄人的后代多数都加入了华夏族,一部分成为现代北方少数民族如蒙古族等的成员。
第一个字是南的成语
- 南柯一梦: 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 南腔北调: 原指戏曲的南北腔调。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搀杂着方言。
- 南征北战: 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 南面称孤: 南面:面朝南;孤:皇帝、王侯的谦称。朝南坐着,自称孤家。指统治一方,称帝称王。
- 南蛮鴃舌: 鴃:即伯劳。原为孟子讥讽楚人许行说话如鸟语。后用以讥笑操南方方言的人。
七八十年代广东广西讲白话的汉人,为什么把父母称呼为阿叔阿婶呢
这不单是两广说白话的汉人,也不仅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现在在许多农村乡下,思想转不过弯来,还有点迷信的,对父母爸妈的叫法还偏叫阿叔阿伯阿哥,阿婶阿娘阿嫂等。为何会要偏叫呢,这受传统迷信思想影响有关。
在过去医学科技不发达,人的生活条件又不好,生儿育儿不易,难养而夭折者常有之,父母因生育儿女后多病不顺早亡者亦有之,过去人知识少,又迷信,不但相信算命,还相信神灵。故而有以为人算命为业的,有以卜巫弄神驱鬼为生的,人一遇到不顺病疾什么的就去算命,求巫婆神棍,于是,什么父母子女刑克重要偏叫或拜契什么的说法就出来了,找巫婆神公的讲得更迷人惑众,不由你不信。于是,许多人是宁信其有,偏叫为上,以图心理一个安慰。人多少都受心理暗示影响的,就是现在,仍然相信这一套,偏叫父母,或拜契父母,拜认神灵仙佛为父母者并非个别,有的拜认某社庙的一棵古老大树,或一块大石。我小时就是让算命的说,对父母有刑克,不偏叫父母就要重拜契,于是去认了一块大石头拜为父母,连小名也取名为“邓石“即认邓公圣爷及石头为父母,村上,同一年生的男的,都一样,小名取“邓石“,变成我是“树德邓石”还有树仁邓石,树林邓石等,后问原因戊戌年生的犯魁罡了。
过去无计可施之下,避忌最易法就是偏叫或重重拜契,这是说父母子女有刑克的做法,如是儿女难养的,在取小名的就贱叫,取狗养猫养的什么都有。这基本是迷信,图心理安慰,现在还有些人迷信,还相信这一套,但少许多了,这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生活改善后所致,慢慢地,这种现象会越来越少的。
韩国人为何称我国的姜子牙为国父
姜子牙是周朝开国元勋之一,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齐国开创者,齐文化创始人,百家宗师。韩国人把姜子牙称为国父则另人不可思议,国父(FatheroftheNation),即民族之父,一个国家开国之祖,姜子牙和韩国人八杆子都打不着的关糸。
姜子牙(公元前1156年一公元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望,号飞熊。今河南卫辉市人。姜子牙是个大器晚成的人,七十二岁时在渭水河边垂钓,周文王认为他是个贤才,两个人乘一辆车回城。此后姜子牙扶佐周文王发展生产,助周武王伐荮,因功封为齐侯,定都营丘,姜子牙是齐文化的创始人。
姜子牙因地制宜把齐国治理得富裕繁荣,文化昌盛,被视为百家之宗。姜子牙功绩著作,还有个儿子封到吕国,因此他的子孙后代非常多。由姜姓衍生出吕,崔,高,齐,卢等许多个姓氏。三千多年发展繁衍,姜姓后人遍及东南亚各地,每年←大批姜姓后人来到山东祭祖朝拜。
朝鲜半岛是中国一衣带水的临邦,古代曾是中央政权的直辖地和藩属国,中原移民因政治破害或战乱等因素,曾大批去朝鲜半岛定居。移民里当然有不少姜姓后裔子孙。韩国前总统卢武铉和卢泰愚称认自已是姜子牙后代,这个一点到不奇怪。如果因为这一点把姜子牙看做是他们的国父有些说不过去了,东南亚许多家都有姜子后代,这些国家是否也把姜太公认做国父呢?
屈指算来,韩国人把中国历史文化名人抢过去不少了,蚩尤,孔子,屈原,朱元璋和李时珍,再多一个姜太公未尝不可。大国有大国的文化传承,小国有小国的生存之道,拿临国的历史名人当做祖灵,提升自已的历史知名度,恰恰是文化上的不自信表现。
为什么一些老港剧普通话配音都有股很强烈的翘舌音,既不像广东腔调也不像台腔
台湾腔虽然表达的和普通话一样清晰,但毕竟太嗲。如果表达一个英雄气概式的人物,用嗲口音腔调会显得不伦不类的。
港剧想要推广就必须“字正腔圆”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腔调表达对应角色的个性。
至于广东腔调上不了台面,几乎没人听得懂,怎么推广?被贬岭南的古人称其为“鸟言夷面,南蛮鴂舌,鴂舌聒噪”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