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袁崇焕死得冤吗
- 袁崇焕杀毛文龙真的像如当年明月所说,是看毛文龙不顺眼吗还是另有原因
- 明朝宗族对当时的财政负担和清朝八旗对财政的负担哪个比较严重
- 袁崇焕被杀后,崇祯为什么没有给毛文龙平反追封包括南明为什么也没有追封毛文龙
- 为什么曾国藩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 崇祯皇帝杀掉袁崇焕后,为什么不给毛文龙平反
- 国民党军中一个团,营,连都是什么编制,有副职吗
袁崇焕死得冤吗
导语:作为镇守辽东的明军统帅,袁崇焕之死,其实并不冤枉。
袁崇焕是明末镇守辽东的著名将领。他曾经坚守孤城,取得了宁远大捷,气死了努尔哈赤;又屡次挫败皇太极的进攻;当时的袁崇焕可谓是威震辽东。
后来,由于明朝内部的政治斗争影响到了辽东,袁崇焕被罢去官职,回到了内地。
崇祯皇帝即位、除掉了阉党之后,为了挽回辽东的局势,又重新起用了袁崇焕。并且,崇祯皇帝对袁崇焕极其信任,有求必应,期望有加。
然而,1629年己巳之变的发生,改变了一切。袁崇焕被逮捕下狱,第二年被议罪处死。
当时,明朝朝廷是经过严格审理,才给袁崇焕议罪、判处死刑的。
袁崇焕之死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大言“五年平辽”。
在崇祯皇帝起用袁崇焕、并亲自召见他时,袁崇焕由于离开辽东时间已久,并不了解辽东当时的情况已经大变,不是他在任时期的局势了。
袁崇焕基于原来对辽东的认识,面对崇祯皇帝的殷切期望,脑子一热,许下了“五年平辽”的诺言。
事实证明,这个诺言许得有点儿太大了。在封建社会里,确属“欺君之罪”。
二.暗中与虏议和。
到任以后,袁崇焕看到辽东局势已经对明朝大为不利,采取措施,积极防御,已属不易;更遑论“五年平辽”了。
为了平息辽东战事,袁崇焕私下派人去跟皇太极接触,试探有无双方停战议和的可能性。
这个行动,袁崇焕是私下秘密进行的,并没有上报朝廷。
三.通过蒙古,以粮资敌。
当时满清饥荒严重,陷入危机之中。袁崇焕却把大批粮食卖给蒙古。殊不知蒙古诸部已臣服皇太极,这些粮食经过蒙古,统统运送到清方,帮助皇太极渡过了难关。
四.擅杀大将毛文龙。
皮岛总兵毛文龙属于明朝的方面大员,对满清作战,屡立大功。虽然毛文龙飞扬跋扈,但是皮岛的明军集团对清军起着很大的牵制作用。而且这支军队久悬海外,已经是只有毛文龙一人能够有效地节制了。
袁崇焕性格强硬,见毛文龙对自己不恭,就持尚方宝剑,设计诛杀了毛文龙。
结果,袁崇焕无法有力地节制皮岛明军,使得这支军队哗变,几经周折,最后这支军队携带大量火器投降了皇太极,使皇太极大喜过望。后来,这支军队中走出了满清著名的三位藩王:定南王孔有德;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仲明。这些人为清朝统一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其实,苛刻猜忌的崇祯皇帝对跋扈自雄的大将左良玉都能包容,袁崇焕一介大臣,为何不能容忍一员有缺陷的方面军将领呢!
五.纵寇侵扰京师。
1629年,皇太极避过坚固的宁锦防线,绕道蒙古,从长城叩关而入,一路上势如破竹,兵锋直趋北京。
袁崇焕闻讯,率军追击清军。他认为北京城坚固异常,适于固守。当皇太极久攻不下,兵疲力竭之时,自己率辽东铁骑与之决战,定能一战歼之。
可是袁崇焕忽略了一点。京师乃国之首都,清军一旦兵临城下,势必引发人心混乱,对明朝的威信造成极大的损失;皇帝及朝廷大臣对袁崇焕势必产生强烈的不满和怀疑。
当清军在前,袁崇焕率军尾随,一前一后到达北京城下之时,利令智昏的袁崇焕丝毫没有想到:朝廷已经开始怀疑自己是在引清兵进攻京师了。在此危疑时刻,他竟然向朝廷提出请求:让自己率军进入北京城中,休整备战。
这简直就是找死的节奏啊。
在随后的混战中,袁崇焕所部又开炮击伤了朝廷倚重的大将满桂。不久,满桂就带伤与清军殊死搏杀,英勇战死了。
种种情况,使得朝廷不能不对袁崇焕的忠诚表示怀疑。
结语:袁崇焕是被朝廷会审以后,议罪判刑,然后明正典刑的。这在形式上属于司法程序公正,他当时也是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进行辩解的。
从杀死袁崇焕的刑场上,京城百姓争食其肉的情形来看,袁崇焕决定在北京城下与清军决战的计划,在军事上是可行的。但是,在政治影响方面,是万万不可行的。
袁崇焕杀毛文龙真的像如当年明月所说,是看毛文龙不顺眼吗还是另有原因
至少不是根本原因,因为崇祯元年的平台召会后,即便面对朝中几乎一边倒的怨怼,袁崇焕也并没有决定杀掉毛文龙,而是采取观察之后酌情而定的策略,毛文龙最终被杀是因为各自的现实原因击穿了对方的谈判底线,没有调和的可能。
袁崇焕和毛文龙没有私人恩怨,毛文龙治下均属自家势力,性命和皮岛都是侥幸捡来的,靠自力更生起家,发展到当时的规模很不容易,所以从自身利益来讲,毛文龙肯定不想交权。
更严重的是,自魏忠贤畏罪投缳之后,毛文龙在朝堂的地位岌岌可危,满朝文武“无不以为虑”,这时候毛文龙要是做个乖宝宝,等待他的恐怕就是调任然后赴死,这和后来祖大寿不敢去京师是一个道理,自身沦为明廷的忌惮,甚至欲除之而后快,毛文龙朝中有眼线,这些消息他当然知道,而且他又不傻,怎么会看不透局势,这种条件和环境下,皮岛和手下官兵就是自己的保命手段,怎么会交权呢。
袁崇焕初时朝中安慰大家说:此事稍缓,慢慢来。这茬才暂时遮过去,其实袁崇焕当时就已经有了打算,只不过没在朝堂上说而已,一是人多口杂怕惊了毛文龙,二是当时并没有打定主意必杀毛文龙。
毛文龙虽然在能力方面难比李成梁,但二人的苦衷却颇为相似,想活命就只能耍些手段,比如养寇自重,如果毛文龙想对得起明廷,忠贞爱国爱名节,那很容易,把脖子洗干净伸过去就行了,被言官们弹来弹去的,脑袋自然很快搬家,罪名自然不缺,人干的事没有挑不出毛病来的,更何况毛文龙又不是圣人,和袁崇焕一样,某些事干得确实欠妥。
袁崇焕与毛文龙没有个人恩怨,袁崇焕动杀机的唯一原因就是海陆一盘棋的统筹思想,用袁崇焕的话讲,毛文龙可用则用,不可用则杀之,这是初次平台召会袁崇焕回府邸后和兵部尚书钱龙锡吐露的计划。
真正的起始要从两个人讲起,其一自然是袁崇焕,其二就是从荷兰人手中收复澎湖列岛,迫令荷兰海军司令投降的孙国帧。孙国帧以此战功攥拔登莱巡抚,却被《明史》暗喻巴结阉党上位,其实那时候满朝文武都是人在矮檐下的状态,有人巴结阉党是因为谋求高就,有的则只是要保命安安稳稳活着而已,目的不大一样。这就好比戚继光巴结张居正,胡林翼违心巴结官文一样,都是为了一展抱负干点正事。《明史》中讲的是袁崇焕要革去登莱巡抚官职,其实孙国帧是因为“袒护”毛文龙才被弹劾罢官的,毛文龙有些不着调,做为“军区司令”,没有申请的情况下,擅自带兵40船登陆登州索饷,估计皇帝想想就后怕,所以一经言官弹劾,崇祯立刻就把孙国帧拿下。
这个责任在御史毛九华而非袁崇焕,袁崇焕的意思是正好辽东巡抚毕自肃死掉,顺便把已缺巡抚的登莱改为协镇,做为皮岛的依托或说大后方,主要就是通过钳制,达到事权从一的目的,只是倒霉了王廷试刚上任就被革职了。
有什么好处呢?对登莱施行海禁,以便核查东江钱粮,其实该多少还多少,只不过因为路线的改变,袁崇焕在资源上可以控制皮岛,以前是登莱直达,袁崇焕则建议由山海关到觉华岛船运至旅顺最终达到皮岛,再设东江饷司进一步核算实际耗用和费用合理性,其实说白了就是通过钱粮掐住毛文龙的脖子。
至于朝鲜,自后进贡路线避开皮岛,走觉华岛辽西一线等等,这样一来达到了控制资源的目的,使皮岛成为绝岛,毛文龙面临两条路,急流勇退或者负隅顽抗,其实两条路的最后结局是一样的,只要毛文龙放权,必死无疑。
连当时的朝鲜人都分析出来了,这是袁崇焕想对毛文龙不利。
毛文龙的意思是:
“我知道袁崇焕怀疑我不受节制(其实是皇帝和袁督嫌弃靡费太多,战功太少,相对来说不划算),我觉得节制东江是好主意,但是对皮岛补给颇为不利,以前登州到旅顺半天就够了,即便这样我也觉得慢,走山海关一线的话需要借助东南西北各种风,算没算过要等多少天才行,运到皮岛的话,按时间算,一年仅能运送一次,10万粮食只能剩下六七万,我还得照10万签收才行,否则明年的粮食没人给送了。”
袁崇焕不大厚道的是还想让毛文龙以辽东镇江(丹东)为陆基,直面后金兵锋,为什么说不厚道呢,和送死没区别,不同于己巳之变的依城反击,真正大规模长期野战无论毛文龙还是袁崇焕都没戏。
早在天启元年毛文龙就曾有过所谓的“镇江大捷”,但那是偷袭而已,后金部队一反击,毛文龙立刻就跑到朝鲜去了,真心打不过,如果毛文龙按袁崇焕的计划去做,必死无疑,打打不过,真正被包围逃逃不出,被围死没人有能力来救,逃皮岛逃朝鲜?打一次跑一次呀,开玩笑。
这一系列作为让毛文龙直接撕破脸,带着40船士兵到登州索饷,其实谁都不敢给,毛文龙也知道,他只是示威而已,气急之下说的也很过分,又是拿下朝鲜,又是拿下南京的,在那年代,这话论个死罪很正常。眼看毛文龙“翻坑”,这个节骨眼上袁崇焕虽耿耿于怀,但却不敢直接弹压,只能尽力筹措粮饷,实则当时已动杀机,因为不光如此,在见面会上二人也是不欢而散,袁崇焕想大权独揽,但有毛文龙在至少东镇是别想了,而且毛文龙虽然牵制作用极大,但拿得出手战功太少,和他靡费的钱粮相比不成比例,至少当时的崇祯和袁崇焕是这么想的。
后来袁崇焕双岛之行,二人再生嫌隙,毛文龙早就因为袁崇焕的掣肘而不满,在饭局上直接抱怨小人作祟,若是一切军备物资能够到位的话,让他出力并不困难,到了晚上的酒局,袁崇焕夸崇祯,毛文龙夸天启,袁崇焕说收复辽东,而毛文龙说宁远都是废物,东江将士几千人就能烧了东夷。以后几次交谈,甚至聊到深更半夜也都是无果而终,最终袁崇焕劝退毛文龙,让他去西湖养老,毛文龙不从,因为这是必死之路,但袁崇焕却说朝廷自有替代你的人,结果还是不欢而散。对于袁崇焕要求毛文龙接受自己节制、整肃军营核查人数、设立饷司的要求,毛文龙一口答应,但是没想到袁崇焕真的想直接架空他,马上反悔,袁崇焕又退一步以旅顺为界,各行政令,并说自己马上要返回宁远,毛文龙听后大喜,以为最终还是个不了了之的结局。
毛文龙所没有想到的是,袁崇焕又是赏银十万,又是分界自治,又是要回宁远,其实只是让毛文龙降低警惕,看到一切均以奏效,所以邀请毛文龙岛山一行,结果毛文龙进了袁崇焕官兵的包围圈,自己人并挡在营外,袁崇焕历数毛文龙十二罪状,毛文龙不愿认罪伏诛,但袁崇焕则说不杀你,这东江便不是皇帝的土地,遂令部下将毛文龙斩首。
这是过程,由字面来看,毛文龙主要是不肯放权,而且拒绝监管,包括核查兵员等等,前文讲过,毛文龙放权的话只能一死,说是杭州养老,其实回到内地满朝文武弹劾之下,崇祯也抗不住,更何况崇祯也早就看毛文龙不顺眼了。袁崇焕看毛文龙不顺眼主要是因为毛文龙对自己海陆集权的掣肘,听调不听宣的模式无论崇祯还是袁崇焕都无法接受,毛文龙掣肘后金的作用毋庸置疑,否则皇太极不会听说死讯后行祭祖大礼,但是毛文龙尤其在收复失土的作用方面,崇祯和袁崇焕都认为其发挥的不够,而在东江消耗的财力、物力却实在惊人。
袁崇焕以往的承诺自己也开始怀疑是否能达成,而那时的崇祯也不再相信袁崇焕了,只是不想自打耳光而已,己巳之变的发生让崇祯及时止损,不再一味奉行所谓的筑城推进计划,一是没有能力在后金强兵之下再行修筑之事,二是按当时的明廷财政来看,根本支撑不起,最终被弃用的袁崇焕,他的大罪中也多了一个谋款斩帅,算是一命还一命吧。
可惜袁督和毛帅生在那个年代,又遇上崇祯这种皇帝,所以下场可想而知,用人的时候别人说什么信什么,恨不得跪下磕一个,短时间内反复后,则恨不得生食其肉,属于抽搐型性格,仨人都是时代的悲剧,但说实话,死得都不冤,一点都不冤,那个年代有那个年代的规则和法律,袁崇焕擅杀毛文龙这是死罪毫无争议,别的罪名甭提,一条就够了。毛文龙别的罪名不提,听调不听宣就够死罪,也不用提别的,所以单按罪名来说,死的都不冤,崇祯帝,真懒得说,他不死就没天理了。至于权衡之道的争论,正反两方是一辈子都掰扯不清楚的。
明朝宗族对当时的财政负担和清朝八旗对财政的负担哪个比较严重
这种对比没有意义,明朝数十万宗室是消耗资源,没有任何积极作用和产出,而八旗军是军事单位,肩负着国防任务。比如,清朝200多年,守卫黑龙江,内外蒙古,青藏和西部省份的边防军,基本都是八旗军包圆了,这对于内地民众来说,是非常大的福利。
要知道,在明朝光是守卫长城,就要征发数十万人,还要强征百万人长年累月,徭役运输粮食补给。内地还要去边防换班,就是班军制度,数十万军队来还换防,劳民伤害,老百姓苦不堪言。而清朝,八旗军把这些边防任务,全部承包了。
第2个是八旗军是军事单位,承担着大量军事任务,从平定准葛尔汗国,打败大小和卓,进击尼泊尔,保卫西藏,打击土司武装,平定张格尔入侵……一直承担着繁重的军事远征任务。
到了1840年以后也是如此,第二次鸦片战争,在大沽口八旗军为主的清军首次击败英法联军,虽然后来在八里桥战败。随后,僧格林沁打败,太平军2次北伐军,全歼太平天国扶王陈得才20万大军,击灭捻军,绞杀捻军首领张乐行。虽然最后在对捻军战争战死。但是,确实是连续战斗十几年不停顿。
八旗军多隆啊,摧毁了太平军英王陈玉成主力,随后在陕西一年打败回军数十万,建立功勋。八旗军金顺作为左宗棠远征军前敌指挥,打败阿古柏建立战功。在甲午战争唯一陆战胜利,也是八旗军依克唐阿在凤凰岭取得。
再落败军事单位,也不能与寄生虫集团相比较,八旗军事集团毕竟打下了广大的国土,同时守卫边疆200多年,奠定了我国现在的国土范围。
袁崇焕被杀后,崇祯为什么没有给毛文龙平反追封包括南明为什么也没有追封毛文龙
这个很正常,因为崇祯是个死要面子的人。袁崇焕擅杀毛文龙后因为崇祯还要用袁崇焕平辽也就默认了袁崇焕的所做所为,但一发现袁崇焕根本不能完成五年平辽后抓捕了袁崇焕经过八个月的审讯后以米市资敌、私通敌酋、矫诏杀将为由凌迟了袁崇焕。其中矫诏杀将就已经说明了毛文龙的冤屈,加上袁崇焕杀毛文龙是私刑没有走正常的司法程序所以也就不需要大张旗鼓的平反。崇祯死要面子还体现在以陈新甲主持议和泄露后把陈新甲推出去顶罪的行为和南迁时被东林党戳穿的死不认账,到煤山上吊之前哪怕知道自己错了也不过是派人收拢了魏忠贤的遗骨厚葬而不是替魏忠贤平反。至于南明不给毛文龙平反主要是满清四王中有三个出身于东江军。
为什么曾国藩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曾国藩取得什么重大成就了?是发明创造了什么?还是创立了什么思想理论?是复兴了大清王朝?还是支持了民主共和?不就是凶恶残忍地镇压了太平天国,使满清政权得以苟延残喘一会吗。另外写出一些为追求自己利益荣华富贵如何为人处世的投机文章吗。还有什么?
崇祯皇帝杀掉袁崇焕后,为什么不给毛文龙平反
向敬之
关于崇祯认为袁崇焕矫诏擅杀毛文龙之事,见于明清之间史学家计六奇《明季北略》卷五《逮袁崇焕》:崇祯二年十二月,“上问杀毛文龙、致敌兵犯阙及射满桂三事,崇焕不能对”,于是,崇祯下令将袁崇焕讯问下狱,第二年四月磔杀于市。
崇祯并没有说袁崇焕杀错了毛文龙。毛文龙虽然抗击后金兵有功,但在皮岛割据,自成军阀,向朝廷索要巨额兵饷,也让崇祯帝感到了已成一根鸡肋。毛文龙不死,他有与后金贸易,销售违禁品的事实,同时又是防守后金进犯的有效兵力。毛文龙死了,袁崇焕与赵率教、祖大寿、何可纲等重新预算军费,辽东四镇确实能节省120万两银子。
袁崇焕因为“五载复辽”计划的空洞,加之皇太极借道科尔沁偷袭京师发生“己巳之变”,让崇祯帝感觉到他在背着自己与金谋和,加之袁崇焕的政敌、魏忠贤的余党进谗言,迫使崇祯帝不明真相地杀了袁崇焕。
不明真相的不仅是崇祯帝,就是计六奇也认为:袁“崇焕捏十二罪,矫制杀文龙,与秦桧以十二金牌,矫诏杀武穆,古今一辙”(《明季北略》卷五《钟万里解梦》)。
计六奇把毛文龙视作大忠臣,如同南宋被秦桧冤杀尽忠报国的岳飞。但是,在崇祯那里,毛文龙被杀,只是他要杀袁崇焕的一个借口。更何况,毛文龙同时被曝出了通敌后金的丑闻,很快又出现了毛文龙养孙孔有德及其部将耿仲明等发动吴桥兵变,与明王朝进行对抗。如此以来,遑论为之平反,就是不株连九族已是皇恩浩荡。
国民党军中一个团,营,连都是什么编制,有副职吗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这事说起来可就有点复杂了,为什么呢?咋说呢?国民党自打建立黄埔军校开始,他就一直在整军,基本上就没怎么停过。
咱不说别的,就从北伐战争结束到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爆发,就这不到十年的时间,国民党对军队的整理就有好几次了。
说到这里,问题来了,国民党为嘛会这么频繁的整理军队呢?
这里头的道道很复杂,但其中有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到是可以说道说道的。
国民党虽然是一个党派,但他这下头派系林立,蒋介石的中央军嫡系,还有桂系,阎锡山的晋绥军,张学良的东北军等等。
面对这么多的派系军队,蒋介石想要把控军队,不费一刀一枪的那最好不过了,所以他就用整理军队的事情来达成削弱对手的目的。
怎么削弱呢?举个例子您就明白了。
当年东北军可是有着二十万人马,兵强马壮就不说了,武器装备都是一流的。
结果一个西安事变下去,蒋介石对东北军进行整编。原来的东北军那可都是甲种军,一个军四个师,每师有三个团,合共十二个团。
就这么一整编,甲种师变成了乙种师,一个军被砍成了两个师这就不说了,每个师下辖两个旅,每个旅下辖两个团的编制,合共八个团。
莫名其妙就少了四个团的编制,而单位编制还给加了一层,塞进去旅的建制,军队命令下达就变的缓慢了。
这么一弄,军队变少了,对手的实力削弱了。而且每个月领取的军饷也就变少了,乙种军的待遇,能和甲种军的待遇一样吗?
就这么不动刀枪的把各个派系的军队给缩减了。
当然了,这里头还有其他原因,一个国家编制太过混乱也不是个事,必须进行统一。
当然这么说空落落的,小编具体给您说道说道,有兴趣的话,您可以接着往下瞅。
首先介绍一下北伐之前,中国军队的编制,说这事主要是为后边的解释做一个铺垫。
这个时期,咱就挑几个主要的派系简单的说一下。
您比方说国民党军。国民党军的建立起始于黄埔军校,而黄埔军校之所以能进行下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得到了苏联人的支持。
国共合作吗?苏联又是给予资金支持,又是给予枪炮弹药的支持,还有人员指导,这才有了后来的北伐军。
所以国民党军一开始执行的是苏联的建制,他属于三三建制,一个师三个团,一个团三个营,全师有五千五百人。
说道这里,小编想插一嘴。
军队这个基础单位,并不是说越大越好,他还讲究一个灵活,师的编制太大,那么在运行起来必然会慢。
如果将师作为最基本的作战单位的话,这就要吃亏的。
好了,咱接着说事。
那么这个时期,北伐军在团,营,连这个级别上是有副职的。
说道这里,还得说一下其他部队的编制,让您感觉一下编制有多混乱。
在北伐军中,并不都是采用苏联这种三三制的,您比方说第七军,他采用的是法军编制,军下边是旅,有九个旅,一个旅两个团,一个团四个营,一个营三个连。
原因是第七军是新桂系的嫡系部队,和黄埔出来的不一样。
而之后被北伐军打服气,收编的其他军队,后来都采用了三三制。
那么其他军队呢?
您比方说奉系,用的军—旅—团这样的编制,晋系呢,一个师下边就一个旅加一个团,至于其他的大多都是师下边两个旅四个团的编制。
所以看起来就比较乱。
北伐后的整编
宁汉合流之后,国民党在取得第二次北伐成功之后,就开始了对除了东北,西南,西北地区之外的军队,进行整顿。
按照蒋介石的话说:
“北伐完成,军事急应结束,裁兵节饷,从事建设,已成全国一致之要求。”
咋说呢?当时根据统计,中国光军队的人数就有二百多万。
按照当时的局势,中国要为维持这么一支庞大的军队,光军费这一块就够头疼,毕竟军队是不从事生产的,没有战事的时候,一个军每个月的开销就有六十万左右(中央军的标准)。
面对四个集团军的开支,节省军饷也成了一个议题。
所以在1928年的八月份,国民党召开的第二届五中全会上,就通过了一个《整理军事案》,这里头主要说明的是,在最短时间内将全国的军队进行收缩,俩字——裁军!
全国的军队要裁减到五十个师。(这个数据和后来实施的不一样,至于原因,说和做总是存在偏差)
这《整理军事案》是通过了,但要实施起来还是需要时间的。
翻过年到了1929年的一月份,全国编遣会议在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议题是干嘛呢?简单的说就俩字——削藩,削弱地方军队的实力,将军权收归回来。
您就说吧,这事能有个好?地方上那些个派系大佬当然不开心了,阎锡山和冯玉祥就表示了反对,这事就算是黄了。
所以整编计划也就那样,成了摆设,实施不下去。
咋说呢?其实在1929年的时候,全年事实上有六十三个师进行过整编的,但这事触动的利益很大,最终这六十三个师就算是整编完成了,随后又进行了快速的扩张,跟啥也没干一个样。
所以这个时期国民党军队的编制依然混乱,这一次整顿,白费劲。
也就因为这次整编,最终引发了中原大战,毕竟要削弱地方军阀的实力,他们不干,最终蒋介石通过这一次战争把地方这些个军阀算是打服气了。
随后蒋介石就重启了军队整理计划,最终整理出一套《民国十九年陆军暂行编制表》,这就是我们翻阅资料,经常出现的十九年编制,就是这个东西。
这个十九年编制,彻底的执行下去了,算是国民党南京时期第一个正式编制。
有的部队,使用这种编制,一直用到了抗战爆发后的一年。
小编给您说说这个十九年编制是个啥样子的。
他这一次是把军这一级的编制给废了,直接从师这一级进行整编的。
他分甲乙丙三个种类的师。
这甲种师,下辖三个步兵旅,每一个旅下边又有两个团。
其中还包括师直属部队:
一个炮兵营,这里面又有三个炮兵连,每一个连有四门炮。一个工兵营,下辖三个工兵连。
还有一个包括两个连队在内的辎重营,其余骑兵,通信兵和师特务连个一个。
乙种师下边少一个步兵旅,是两个旅,每个旅下辖三个团(比甲种师的旅多一个团,和甲种师步兵团的总数是一样的),其余配属和甲种师是一样的。
到了丙种师,下边是两个步兵旅,每一个步兵旅有两个团,至于师直属队,除了工兵营少了一个连之外其余都一样。
咋说呢?这编制下来之后,整编完成除了师下辖的步兵团可以到位之外,师直属的特科部队,其实都没有达到编制中的要求。
后来和日本人在抗战中较量,这就导致了火力的严重不足,被日本人占了不少的便宜。
在这个过程中,蒋介石又悄悄的给自己进行了扩军,他的嫡系部队一水都是甲种师就不说了,还偷偷的搞出了独立旅和补充旅。
举个例子您看看蒋介石是怎么搞的。
您比方说一开始第十一师,他是按照苏联的编制,三三制搞出来的,下边有三个旅,一共九个团。
这要是按照十六年编制来的话,应该是三个旅六个团,必须砍掉三个团的编制。
而第十一师的这三个旅分别是三十一,三十二和三十三旅。
蒋介石把三十三旅的番号撤销,然后编成了一个独立旅,这不就保留了下来,还合乎规矩。
而这些个独立旅和补充旅,在1931年之后逐渐的被扩编成了师级单位。
好了这是一个总体的编制变化,接着我们来看看,团以下是个什么情况。
团以下的编制都差不多,每一个步兵团下边有三个步兵营,每一个步兵营里头会有三个步兵连,加一个营直属的机枪排用来增加火力。
那么军官的职务在连里就有了变化,在一个连里有五个军官,他们分别是三个排长,加一名连长,至于另外一个是相当于副连长的教官。
出现了教官的职务,原因是这一套体系仿了德国人的军队编制,教官的职务是负责平时训练部队的,所以人家也不叫副连长,直接叫教官了。
那么排里头有没有副排呢?还真没有,他相当于副排的位置上,是一名资深军士。
这也是为什么小编说,这个时候国民党一个连队里头只有五个军官的原因。
这是这个时期的军队编制,接下来我们来看看1932年以后的整编。
1932年的三月份军事委员会成立了,这个时候蒋介石推行他的攘外必先安内的策略。
所以同时出现了两种编制。
第一种叫整理师,第二种在发动对红军围剿的时候,为适应作战需求编制的所谓剿匪师(其实可以划归为整理师的丙种师)。
这一时期的整理师是为了提高部队的灵活性,同一时间增加部队的火力。
您比方说一个整理师,他也分甲乙丙三个类型。
甲种师下边是两个旅四个团,和十九年编制的丙种师有些类似了,但加强入了一个独立团的编制,比十九年编制甲种师少了一个团。
乙种师是两个旅四个团,不设置独立团这种编制。
至于丙种师下边只有三个团,不设置旅这一个级别的编制。
在团一级有了火力加强,有了团属步兵炮连,营属小炮排,连队里头有了直属机枪排,一口气让一个连多出了六个机枪班。
这也是为什么,在红军反围剿时期,特别的喜欢打国民党中央军的原因,这家伙太肥了,打一个就够一支部队换一波武器,用一段时间的了。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蒋介石对红军进行围剿的时候,他同样发现了按照十九年编制出来的师,他灵活性不足(团级编制有点多),所以相应的适用于战术需求弄出一个所谓的剿匪师,师的下边直接是三个团(其实就是丙种师的设置)
您比方说陈诚第十八军下边的四个师就是这样安排的。
原因说出来也有意思,一开始十八军下辖的十一师是两旅六团制的甲种师(第一次整编的),而五十二和五十九这个两个师是两旅五团制(第二次整编)。
结果这三个师被红军给歼灭了,国民党就把十一师,十四师以及四十三师一分二,又弄出三个师。
三个师变六个师,人没有变化番号多了三个,那么下辖的只能是团了,旅被取消了,变成了丙种师。
团下边是三个营,是直属团一级的重机枪,特务,炮击炮等等都各有一个连的编制,甚至都塞进去一个编制——侦察队。
而班这一级却加强到了十四个人。
这个编制是比较特殊的,他是一种适应战术需求而出现的一种编制。
咋说呢?这个时期,国民党推行的整编,没能继续下去。
再一次整编
这事到了1934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第五次围剿中,红军的反围剿失败了。
那么蒋介石又推出了他的整军计划,这一次整军就促成了德械师的出现。
这就是大家伙熟悉的1935年出来的整理师和1936年出来的调整师。
计划用三到四年的时间把这个编制完成了。
师这一级的编制都是两个旅四个团,那么整理师的特点是以原来部队的军官为基础,打造部队,而调整师呢?他的军官是从各师里头挑选出来,打乱编制的。
调整师虽然是两个旅四个团,比之前的编制少了,但火力得到了加强,光轻重机枪一个调整师就有三百二十八挺。
至于团这一级的军官编制,就有了一些变化,在团一级里头塞进去一个职务——附,叫团附(没打错,不是团副),他是没有副团长的,变成了两个团附,一个是中校团附,另一个是少校团附。
连这一级别依然没有副连长,用教官代替。
排这一级没有副排长,而是资深士官。
至于副团长,副排长的出现,还是抗日战争爆发一年以后的事情。
因为在作战的过程中,发现之前的编制不符合实际情况。和日军作战的过程中,基层的士兵伤亡很大,基层的军官伤亡也不小。
在这种情况之下,就面临一个问题,一支部队主官战死,那么这支军队的接任者是谁的问题了。
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备选的军官,就拿排一级说事,只有排长没有副排长,仅仅用资深士官代替,到时候排长阵亡之后,资深士官顶替排长职务,这就有点名不正言不顺了。
所以就出现了副职。
那么到了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蒋介石又开始对军队进行整顿,这就出现了堪比一个军实力的整编师,还有什么暂编师等等。
这又是一套,还特别的繁琐,有时候看他们的番号都有点眩晕的感觉。
总之这种整顿,一直等到国民党败退小弯弯之后,进入了最后一次整顿,国民党的整军这才算是完成。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小编写的,您点个赞,再加个关注,方便以后常来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