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兵戎相见的意思 兵戎相见

兵戎相见的意思(汉武帝的太子要怎么做才可以避免父子兵戎相见)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02 07:35:47 浏览5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汉武帝的太子要怎么做才可以避免父子兵戎相见

这个太子刘据也太糊涂了!

很简单的一件事,他发兵攻打丞相府的时候,左丞相刘屈氂逃跑,并丢了官印及绶带!后来,汉武帝赐予刘屈氂加盖了玺印的诏书:“捕斩反者,自有赏罚。以牛车为橹,毋接短兵,多杀伤士众。坚闭城门,毋令反者得出。”

刘屈氂把这份诏书传给太子刘据了,显然诏书确实是出自汉武帝。能加盖玺印的诏书刘屈氂怎么会有?他逃跑时自己的官印都不要了?,哪来的玉玺!然而太子刘据却发表宣言,向文武百官发出号令说:“皇上因病困居甘泉宫,我怀疑可能发生了变故,奸臣们想乘机叛乱。”

这应该是刘据的真实想法,他确实是怀疑发生了变故。问题是,太子刘据可是32年的太子,不是32岁!汉武帝说非常明白:“自有赏罚”。他爸爸平时什么样他应该清清楚楚,有什么可怀疑的呢?再说,扶苏当年面对赵高手中伪书是什么情况,秦始皇死了,现在诏书的口气是不是汉武帝说的你做太子的都分不清楚了?人家扶苏既不是太子,还不在都城。怎么能云山雾罩呢!简直就是糊涂的一塌糊涂!!!

其实,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镇静。既然是丞相领兵来的,那就按照丞相的意见办。否认谋反不就什么事儿都没有了吗!本来就没有谋反。诏书说是“捕斩反者”没谋反的人就不应该被斩,天经地义的事!跟着丞相刘屈氂一起去把事情说清楚,汉武帝此时已经到了长安城西的建章宫,也不是很远。

就这么点小事儿,结果越闹越大。又是假传圣旨又是调兵遣将,汉武帝本来年龄就大了,再不冷静,真就以为太子确实是在谋反,也开始调兵遣将了……

或者是太子刘据什么都不做,也可以避免这场风波。在没有得到汉武帝确凿的消息之前,静观其变,就完全可以避免父子兵戎相见。说到底还是太子不称职!皇权就不该是他的。

看看汉昭帝!一切都明白了,汉昭帝可比他强的太多了……

蜀国和吴国从联手抗魏,到后来兵戎相见的原因是什么

三国时期,曹魏、蜀汉、孙吴三足鼎立,为了生存,弱者联合对付强者,三国实力差别不大时,各为利益相争。蜀汉与东吴从联手到兵戎相见,也是有诸多原因的。

首先是形势使然。208年,曹操擒吕布,灭袁术,驱刘备,降张绣,败袁绍,平乌桓,一统北方,一时实力大增。刘备依附荆州刘表,在新野弹丸之地,兵不过千,活动受限。孙权虽盘据江东,国险民附,已历三世,但与曹操比起来,还是很微弱的。曹操大军南下,兵锋所指,刘琮授首。曹操已收降荆州,刘备只能败逃江夏,旦夕危卵。长江天险,已不复存在,曹操已与孙权各占其半。对孙权来说,大兵压境,正像鲁肃所说,孙权手下谁都能投降,都不失郡县之职,而孙权却不同,投降了,就只能搬离故地,与刘协、刘琮同等境遇,成了曹操案上之肉,曹操想怎样就怎样。正在左右为难之际,诸葛亮跨江来谋求孙刘联盟,一席话正中孙权下怀,因此就坚定了孙权抗击曹操的决心,孙刘联盟也就正式建立。赤壁之战,曹操大败,退归北方,此时孙刘联盟正进入蜜月期,虽孙权认为江东出力最大,曹操退出的荆州应归江东所有,但鉴于刘备仍无立足之地,就发善心,允许刘备暂时借驻。后来刘备占了益州,孙权就觉得你刘备有居住地了,荆州应该归还了,就向刘备索要荆州,刘备当然不给,孙权就出兵攻占长沙等三郡。刘备忙率军去夺,让关羽配合。正要撕破脸动武之际,曹操占据汉中,刘备当前的主要敌人和主要危险霎时转变成了曹操,于是刘备与江东妥协,与孙吴经过湘水划界,同意割给孙权长沙等三郡,刘备剩三郡,二者由此改善关系,重归于好,但已远不如从前。刘备挫败曹操后,占领了汉中,蜀汉势力达到顶峰,孙权虽也打败了山越,占有了交州,实力也大增,但对刘备能打败曹操占领汉中,着实产生了畏惧。如果刘备缓过手来,还不将以前的三郡仍要回?正是在这种惧怯中,关羽发动了襄樊战役,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孙权感到机会来了,就主动结好曹操,麻痹关羽,然后来了个神不知鬼不觉的白衣渡江,占领荆州,关羽溃败,为江东擒斩。至此孙刘联盟完全破裂,成了分外眼红的仇敌。刘备忍受不了如此打击,就率兵征伐孙权,既为关羽报仇,也为重夺荆州,结果两下兵戎相见,夷陵一役,刘备不敌年轻的陆逊,大败亏输,不久就病死白帝。孙权达到目的,就又主动与蜀汉讲和,以防曹魏。蜀汉内外交困,危急存亡,也只能哑巴吃黄连,再次结好孙吴了。其次利益使然。早在官渡之战时,鲁肃就为19岁的孙权提出了塌上对策,意思就是让孙权稳江东,占荆州,据长江与曹操抗衡,进而一统天下。由此可见,孙吴早有吞并荆州之意。后来曹操南下,占领荆州,孙刘不得不结成联盟,共同对抗曹操。赤壁之战后,孙刘正处蜜月期,刘备借据荆州,后来占领益州,孙权就想收回荆州,刘备当然不同意。因为荆州是诸葛亮隆中对策两路征伐中原的重要一路,又是蜀汉重要的产粮基地、兵源地和人才来源地。于是刘备就不远千里率军前来,欲与孙权争荆州。随着曹操占汉中,刘备为夺汉中,不得不与孙权妥协,进行了湘水划界,双方各占三郡。孙权稳定了西线边疆后,就想向北发展,与曹魏进行了合肥之战,结果张辽八百破十万,大败孙权,孙权北伐受阻,只好把目光又盯向荆州。刘备打败曹操,占领汉中,孙权也平定山越,占领交州,但刘备占荆州三郡,与曹魏拥合肥,有把江东处在夹击的局势中,一旦曹魏和蜀汉两面进攻,孙吴就很被动。要想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曹魏已是无力撼动,只有动蜀汉了。因此本就有全部夺占荆州的孙权,瞅准关羽发动襄樊战役,主动向曹魏称臣拿小架,开始了蓄谋已久的夺取荆州之战。江东破坏了孙刘联盟,为争夺荆州,双方也只有兵戎相见了。再次人情使然。曹操大举南下,刘备、孙权都受到威胁,在诸葛亮、刘备、孙权、鲁肃的推动下,结成了孙刘联盟,同心一意,在赤壁之战中打败曹操,孙刘联盟进入蜜月期,孙权还借荆州给刘备,并将其妹嫁给刘备。鲁肃做江东大都督,是孙刘联盟的坚决支持者,虽为荆州进行过交涉,也无伤孙刘联盟。鲁肃死后,吕蒙上位,他是夺取荆州的狂热分子,一直建议孙权夺取荆州。湘水划界,孙权接走其妹,双方关系已出现裂痕,孙权派人到荆州向关羽提婚,想让关羽之女嫁给孙权之子,结为儿女亲家,关羽也许是因湘水划界对东吴不满与日俱增吧,坚决不同意,说:“吾虎女安能嫁犬子!”孙权听闻不禁大怒,知道关羽很蔑视自己,本来的一丝友好也没有了,决心要夺回荆州,报复关羽。于是孙刘联盟彻底走向破裂,关羽悲剧的结局也就再所难免了。

蜀汉和东吴从联盟走向破裂,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原因,这里就不在一一列举。由此可见,国与国之间,友好还是对抗,有形势所迫,更有利益使然,也有人情变化。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盲目的友好,盲目的善心,盲目的诚信,有时都会让自己受伤害最深。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许从三国时期的勾心斗角中,也能为我们今天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