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颛顼是黄帝的什么人
颛顼是黄帝的孙子。
《史记》写得明白: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颛顼还是黄帝的天子之位的继承人。
《史记》里说,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那颛顼是怎么继承他爷爷黄帝的事业的呢?
他开拓了疆域。北边到了幽陵,南面到了交趾。西起流沙,东至蟠木。南边都到了交趾了,可以看出疆域超出了我们的想像。
他还发展生产。《史记》说,“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他注意保存地力,进行农耕。他注意按着自然规律以及时令从事生产。
他还注重鬼神教化。他从上天鬼神那里学会礼仪制度,对待人民讲究和谐和气。就这样他得到了人民的拥护。他奉天敬神,仁德爱民,四方拥戴,是一位众望所归的天子。
不过他的儿子叫穷蝉,不受人民爱戴,于是他就把位子传给了他的族侄帝喾。帝喾是谁呢?原来黄帝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昌意,另一个叫玄嚣。颛顼是昌意的儿子。而帝喾是玄嚣的孙子。或者说是颛顼的族侄。
帝喾人怎么样呢?那简直无可挑剔。是位仁德之君,诚信,爱民,无私,节俭,公正,聪慧。可以远近没有不服他的。
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好了,关于颛顼和他的族侄帝喾我们就说到这里,欢迎关注我们,历史上那些人那些事,谢谢大家再见!
颛顼何许人也颛顼故里在何处
谢谢邀请!
一般而言,地方志对于保存乡邦文献非常重要,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地方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地方志会记载很多官方史书所不屑于记载的内容,或者是官方史书不便于记载的内容等等,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历史信息。但是,地方志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是可信的,对于地方志的记载,我们还是要批判地来看待它。一般而言,地方志对于时间比较近的历史,记载比较可信,而对于遥远的历史记载,往往是传说与史实混杂在一起。而且,地方志多少还都存在着夸耀乡里的弊端。另外,地方志的编撰者水平参差不齐,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地方志的质量。这都是我们在使用地方志的时候需要注意的。
颛顼画像
具体到问题中所提到的《冕宁县志》所记载的有关颛顼的故事,则是非常典型地体现了地方志的弊端。首先,就颛顼来说,关于颛顼最为可靠的记载是《国语》、《史记》等文献。根据这些文献的记载,颛顼是轩辕黄帝的孙子,他在黄帝去世之后被立为天子,据认为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睿智的人,他出任天子期间,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安康。颛顼在耄耋之年去世后,天子之位由其子帝喾接掌。
古史辨的代表性人物顾颉刚先生
其次,今天的我们该如何来看待颛顼的历史记载呢?近代以来,历史学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人们认识到,不能直接将传说当成历史,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还有着很大的距离。尤其是在经历了近代疑古思潮洗礼之后,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来看待颛顼等人的历史,更是不能直接当信史。
王国维塑像
再次,自从近代从西方传来了考古学以后,王国维先生提出了二重证据法,主张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结合来研究历史。这也为我们认识上古时期的历史传说指明了路径。传世文献中对颛顼等人的记载虽然不能直接看为信史,但是这些传说的背后都不是空穴来风,都有历史的影子在,就是所谓的“史影”。传世文献中对颛顼个人的很多神奇记载肯定是不真实的,但作为颛顼时代,他是真实的。颛顼的时代,就是龙山时代晚期,处于氏族部落联盟向国家过度的时期,颛顼所在的炎黄部落联盟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最大的部落联盟。这个部落联盟的发展取得了非常明显的优势,在这一时期内,也有很多文明成果不断涌现。颛顼就是这个部落联盟的首领,也是这个伟大时代的一个代表性人物。
河南内黄的二帝陵
一般认为,颛顼所在的炎黄部落联盟主要活动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已经将颛顼、帝喾的活动范围认定在今天黄河以北的新乡、安阳、濮阳一带。颛顼、帝喾的二帝陵位于安阳市内黄县城南30公里梁庄镇境内,距离濮阳15公里。汉代修有陵冢,唐太和四年(830)建庙,宋乾德六年(968)年修,金大定七年(1167)重修,元代后又多次修葺,历朝历代祭祀不绝,宋代以后列为定制。因地处黄河古道,清末逐渐被黄沙湮没。陵地古属东郡濮阳,1949年划入内黄县。根据春秋文献可知帝喾是商人先祖,如今商丘城南高辛镇也建有帝喾陵。也建有祭祀帝喾的庙宇。而颛顼号称高阳氏,在今天河北高阳县也有关于颛顼的纪念性建筑。
河北高阳县的颛顼纪念性建筑
颛顼的时代里,炎黄部落断然不可能跑到四川省西南部的冕宁县,在汉武帝开西南夷之后,冕宁县才得以与中原地区有了实质性联系。所以,《冕宁县志》里的记载肯定是不靠谱的。但是,为什么那里会出现关于颛顼的传说呢?就我个人的理解,在汉武帝开西南夷之后,大量的中原移民来到了那里,并且将中原地区关于三皇五帝的传说也带到了那里。于是,在冕宁县就有了关于颛顼的记载,甚至人们还可能附会出一些所谓的古迹出来。
三皇五帝中的“二帝”“颛顼帝”“帝喾”隐含的字义是什么
在“三皇五帝”中有两位不被熟悉的二帝,即颛顼帝和帝喾。颛顼、帝喾是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中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帝王,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
颛(专zhuān)是由端的省形“耑”和页会意而成的字。“耑”表示人直立,不歪斜;页是人头的归类符号。颛的字形会意为头脑端正的人。引申为体面和守法的人,忠厚善良的人。社会精英人士,拥有知识和社会地位的人士。借“专”声表示具有专长的首领。
顼(旭xū)是由玉的省形“王”和页会意而成的字。玉“”表示玉石;页表示人头。顼的字形会意为人头饰的玉石。借“旭”声表示玉石的颜色类似早晨的太阳的颜色,即红色的玉石,也就是玛瑙石。
颛顼二字的合意应该是具有制造和使用先进石器等专长的首领。与传说颛顼用玛瑙石做玛瑙镞,让共工大败,保全了自己的家邦和子民,颛顼因此对玛瑙极有感情,所以才会居帝位时头戴玛瑙饰品,以至后人大都不称他“高阳大帝”,而按外表形象亲切地称为“颛顼”——意即“圆头胖脸、头戴玛瑙的英年领袖”。这些毕竟是传说,确切地说应该是人类开始大量使用石器的时代。从颛顼打败“共工”的传说来看,“共工”二字,共表示双手并举之意,工是一种石斧,“共工”也就是双手使用的落后石器。后人就用战争来描述先进的石器工具和 落后的石器工具的优劣。
颛顼(zhuān xū)(公元前2342-公元前2245年)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姬姓,号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 。颛顼生子虞幕是虞舜的五世祖。后来的夏国、楚国都是他的子孙。
颛顼生于若水之野(蜀地) ,实处空桑。 因佐少昊有功,被封于高阳(今河南开封杞县高阳镇) 。少昊死后,共工氏与颛顼争夺帝位 ,颛顼打败共工,继少昊主政 ,号“高阳氏”。颛顼成为天下共主后,始都穷桑,又迁都于商丘(今河南商丘) ,后居于帝丘(今河南濮阳)。 据说他在位七十八年,活到九十八岁逝世 ,葬于东郡濮阳顿丘城门外广阳里中。
颛顼去世后,由黄帝曾孙、玄嚣(少昊)之孙高辛(帝喾)继位。颛顼成为黄帝系下与帝喾并列两系中的一系,成为中华民族人文共祖之一。在流传下来神话传说中,颛顼是主管北方的天帝。《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颛顼“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
喾(酷kù)是由学的省形“”和告会意而成的字。学“”表示聪明好学;告表示告诫、告诉。喾的字形会意为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告诉众人,开启民智,推行人伦道德,让草民效法。喾借“酷”声表示用极端的手段强制实行道德规范。
帝喾(kù)(前2275----前2176年),高辛氏,名俊(一作夋,夔),出生于高辛 (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据说是黄帝的曾孙,中华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是《山海经》里天帝帝俊的原型。
姬俊的祖父玄嚣(少昊)是黄帝元妃嫘祖的长子,父亲名叫蟜极。姬俊5岁时受封为辛侯,15岁辅佐叔父颛顼,颛顼死后,时年30岁的姬俊继承帝位,成为天下共主,以亳为都城, 以木德为帝,号高辛氏,深受百姓爱戴。死后葬于故地辛,建有帝喾陵。
传说帝喾因为母亲踏巨人足迹而生。帝喾少小聪明好学,德行高尚,聪明能干,十二三岁便有盛名,十五岁时,被堂叔父帝颛顼选为助手 ,因有功被封于辛。
颛顼死后,侄子高辛即位,是为帝喾,时年三十岁。 因他出生并兴起于高辛 ,故史称高辛氏。 帝喾即位(部落首领)后,以木德为帝,以亳为都城。帝喾明察秋毫,顺从民意,为老百姓着想,仁威兼施,提升自我,使天下人民信服。可见帝喾也是一位恩惠雨露,兆民诚服的帝王。后订立节气,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深受百姓爱戴。
司马迁《史记》:“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普施利物,不於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脩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
颛顼,高阳氏
颛顼,姓姬,号高阳。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二十岁时,黄帝将帝位传给了他。
帝喾,姓姬,号高辛,黄帝的曾孙。帝喾在位时人才济济,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帝喾在位70多年。
二帝姓姬谁也不呼其姓,就是高辛、高阳也没听谁直呼过。这是一种恭敬的表现。在特定情况下才能称呼号。
“颛顼”“帝喾”怎么读
颛顼(zhuān xū ) 帝喾(dì kù)
颛顼:姬姓,本名乾荒,号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又称黑帝或玄帝,在天神传说中是主管北方的天帝。相传颛顼在位七十八年,活了九十八岁才去世。也有说颛顼的帝位是与共工争夺帝位大败共工后夺来的。传说共工于颛顼大战败北后逃至不周山,不周山雄伟巍峨,顶天立地,乃是撑天的柱子,完全拦住了共工的去路,于是才有了共工怒撞不周山。
帝喾(kù),姬姓,名俊(一作夋),五帝之一。出生于高辛, 中国上古时期一位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山海经》等古籍中天帝帝俊的原型就是帝喾。15岁受封为辛侯,30岁受禅即位,号高辛氏。春秋战国后,被列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根基,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被商族认为是其第一位先祖。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都怎么念
1、黄帝,读音:huáng dì
2、颛顼,读音:zhuān xū
3、帝喾,读音:dì kù
4、唐尧,读音:táng yáo
5、虞舜,读音:yú shùn
资料扩展:
1、黄帝:
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
居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 ,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为“帝鸿氏”。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创医学等。
2、颛顼:
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姬姓,名乾荒;是黄帝之孙,昌意之子 ;中华人文始祖之一。颛顼因佐少昊有功,被封于高阳(今河南开封市杞县高阳镇)。少昊死后,共工氏与颛顼争夺帝位 ,颛顼打败共工,继少昊主政 ,号“高阳氏“。
颛顼去世后,由黄帝曾孙、玄嚣(少昊)之孙、蟜极之子帝喾继位。在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中,颛顼是主管北方的天帝。《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颛顼:“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
3、帝喾:
高辛氏,姬姓,名俊,华夏族。生于高辛(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故号高辛氏 ,黄帝曾孙,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是《山海经》里天帝帝俊的原型。
传说帝喾因为母亲踏巨人足迹而生。帝喾少小聪明好学,德行高尚,聪明能干,十二三岁便有盛名,十五岁时,被堂叔父帝颛顼选为助手 ,因有功被封于辛。
4、唐尧:
唐尧是汉族传说中的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因其杰出,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为帝喾次妃陈锋氏女庆都所生,伊祁姓,名放勋,号陶唐,谥曰尧,因曾为陶唐氏首领,故史称唐尧。
这位德化广大的尧深受人们的爱戴。传说他曾设官掌管天地时令,观测天象,制定历法,敬授民时,谘询四岳,用鲧治水,征伐苗民,推行公平的刑法。
5、虞舜:
舜,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名,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五帝之一的虞舜有生于姚地(今河南濮阳),其后子孙便以姚为氏,称为姚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