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俯首称臣i车全文免费阅读

俯首称臣i车全文免费阅读(费祎在宴会上被刺杀,幕后凶手是谁,会是主张北伐的姜维吗)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02 01:05:25 浏览3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费祎在宴会上被刺杀,幕后凶手是谁,会是主张北伐的姜维吗

费祎被魏国降将刺杀而死,姜维是最大的嫌疑人,蜀主刘禅竟然也有嫌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岁首宴会上的刺杀案

公元253年正月初一,蜀汉正在开办岁首大宴,身为百官之首的大将军费祎意气风发,文武官员争相敬酒。

突然,左将军郭脩端着一杯酒走了过来,身为魏国降将的郭脩,虽然位居左将军,可是在蜀汉朝堂一直是个小透明,对于他走过来像费祎敬酒,官员们看在眼里,却并不感到奇怪,想在蜀汉朝堂混下去,怎么能不巴结一下圣恩正隆的大将军呢?

正在官员们其乐融融的时候,突然之间,“啪”地一声,众人循声望去,原来是大将军的杯子掉到了地上。

还不待众人仔细思考,大将军本人也缓缓朝地上倒了下去,手指还指着身边的郭脩,嘴唇微动,似乎在说着什么,这些反应速度超人一等的重臣们马上发现了真相!

大将军遇刺了!

蜀汉当朝大将军、文武百官之首的费祎遇刺身亡了!

刺客郭脩

郭脩,也称郭修,也有说法本名郭循。在《三国志》中,在蜀国、魏国相关记载中都记载了费祎被刺一事,但是对于刺客的名字记载有所不同,有的名郭脩,也有说法是郭循,考虑蜀不置史,我们参考《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中所引用的“郭脩”。

八月,诏曰:“故中郎西平郭脩,砥节厉行,秉心不回。乃者蜀将姜维寇钞脩郡,为所执略。……其追封脩为长乐乡侯,食邑千户,谥曰威侯;子袭爵,加拜奉车都尉;赐银千鉼,绢千匹,以光宠存亡,永垂来世焉。”——《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

250年,姜维第二次率军攻打西平,前一年他出征过一次,不克而还,这一次俘虏了魏国将军郭脩。

郭脩被俘虏之后,不仅没有被杀,反而受到“重用”,被封为前后左右将军中的“左将军”。

对于蜀汉来讲,左将军这个位置非同一般,当年刘备起家之时,曾一度打着“左将军”的旗号,混迹于诸侯之间。

后来,刘备得到汉中,称王,第一个被封为左将军的就是马超,后来吴懿、向朗都曾任过左将军一职,在蜀汉的武将层中,也算是一个比较高的武职。

虽然说郭脩是降将,但是三国争霸,降将受到重用的例子也并不少见,比如俘虏郭脩的姜维就是降将出身,此时在蜀国已经是仅次于费祎的二号人物,可见郭脩前途并非无亮。

那么,他为何要拼着自己性命不要,一命换一命去刺杀费祎呢?他跟费祎到底有何深仇大恨?

大将军费祎

蜀汉短短数十年国祚,有四人被合称为蜀汉四相,他们是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

曾见过这样一句话:“费祎不死,蜀汉不灭。”这句话自然是夸大其词,但是他的能力却是毋庸置疑的,“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算是他执政期间的总评。

而且,费祎虽然没有丞相之名,但是他的这个大将军却是实至名归,能得百官拥护。

从汉武帝时期,因为丞相权力过大,因此扶持卫青为大将军,位还在三公之上,一直到东汉末年,大将军一职不仅仅是武职巅峰,一般都由外戚所担任。

《汉官仪》载:“汉兴,置大将军,位丞相上

费祎之所以能受到刘禅重用,其实也有这方面因素,费祎也是外戚。

在诸葛亮时期,刘禅年幼,再加上刘备刚入益州不久,对益州掌控力并不强,因此丞相诸葛亮总揽大权,让刘禅渡过了根基不稳的时代。

诸葛亮去世之后,刘禅自然不希望继续沦为傀儡皇帝,于是将诸葛亮的继承人蒋琬任命为尚书令,再升为大将军,录尚书事,最后升为大司马,虽行丞相之事,却再无丞相之名。

到了费祎时期,刘禅更是牢牢掌控着手中的权力,名义上的百官之首就成了外戚的费祎。

费祎的长女嫁给了刘禅的太子刘璿(xuan),而刘禅的小女儿也嫁给了费祎的次子费恭。

虽然说,费祎哪怕不是外戚,也有宰相的能力,但是大权在握的刘禅未必会容忍一个非外戚成为大将军。

刺客的费祎确确实实是蜀汉朝堂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仅深得皇帝的信任,也能得到大多数官员的拥护。

第一个怀疑目标:姜维

姜维是刺杀费祎的幕后主使?听起来很让人匪夷所思,但是不得不说,这种说法很有市场,这到底是为什么?

1.动机:费祎是姜维的最大政敌

众所周知,作为诸葛亮一手提拔起来的降将,姜维的毕生目标就是北伐,从这点来说,他无愧于诸葛亮对他的信任。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蜀国已经不是当年的蜀国,现在掌权人也不再是诸葛亮。

到底应不应该继续北伐我们先不提,毕竟这种事儿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要明白的是,蜀国大将军费祎是反对北伐的,为此还多次制裁过姜维。

费祎谓维曰:“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且不如保国治民,敬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以为希冀徼幸而决成败於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汉晋春秋》

(姜维)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三国志·姜维传》

姜维如果想要一展抱负,举国之力北伐,除掉一心想要休生养息的费祎是当务之急,因此,姜维确实有除掉他的动机。

2.与刺客的关系

姜维本是天水人,被诸葛亮降服。而郭脩原本是魏国将领,凉州西平人,被姜维俘虏。

身为俘虏,却能官至左将军,可见蜀汉对郭脩的重视,更可见姜维对他的重视。

要知道,当时姜维是一力主张拉拢羌胡为己用,以此来控制陇西的,这也是他出兵攻打西平的根本原因,在这样的背景下,郭脩才能官职左将军,可见姜维在其中出力不小。

自以练西方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诸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也。——《三国志·姜维传》

从这个角度出发,郭脩是姜维一手提拔起来的,更有甚者,认为郭脩就是姜维所蓄养的一个死士,只不过是借着魏国降将之名,而被他安插入朝堂,目的就是为了行刺费祎。

3.受益最大者:姜维

费祎死后,姜维终于可以一展抱负,主持北伐。

费祎死于253年春,自当年夏天开始,没有了费祎制约的姜维,就率领数万人出石营,魏国南安。

此后,连续数年,姜维每年都率军北伐,堪称穷兵黩武,本来就人口不多的蜀国几经战乱,死伤甚多,百姓怨声载道,姜维不得不从大将军位上自贬为后将军。

众庶由是怨讟,而陇已西亦骚动不宁,维谢过引负,求自贬削。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事。——《三国志·姜维传》

从结果来看,虽然姜维数年北伐,不但无功,反而大耗国力,但是费祎之死,确确实实让他有了一展胸中抱负的机会。

从各方面来看,好像姜维都是这场刺杀的幕后主使,但是我们却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姜维是位高权重的卫将军,而不是普通人,作为规则的既得利益者,他不可能去打破规则,行此暗杀之事,真这样做了,谁知道下一个受害者会不会是自己?

另外,郭脩是姜维所俘虏的,众所周知,而且姜维自身是降将出身,这样一来,败坏了降将的名声,这不是往自己脸色泼污水吗?

最后,姜维没有打得动郭脩的筹码,表面上看,姜维让郭脩在蜀国受到重用,但是这毕竟不可能让他明知必死,而去为姜维杀人,要知道不是姜维 ,他也不会沦为蜀国俘虏。

总的来说,姜维是幕后主使的可能性极低,从历史进程来看,事后蜀国也没有发现姜维与此事有关的蛛丝马迹,反而将姜维升为大将军,可见,蜀汉上至皇帝刘禅,下至文武百官,对姜维还是颇为信任的。

第二个嫌疑人:刘禅

在影视剧中,经常听到一个词“开府建牙”,指的是高级官员接受皇帝命令自行开设府署,建立衙门,处理军政事务。

最有名的莫过于诸葛亮以丞相身份开府,所以在北伐期间,叫得上名号的随行官员很多都以丞相府属官的身份来办事。

比如马谡是参军,意思就是参丞相军事,类同荀彧参丞相曹操军事;杨仪之所以想杀魏延 ,也是因为他当时的身份是丞相府长史,随军长史,与另一个留府长史蒋琬同级,他以为丞相一死,作为丞相府最高官员的他就能顺利接替诸葛亮的职位,没想到诸葛亮却早已向刘禅推荐了蒋琬。

魏延也是如此,在北伐期间,开始被诸葛亮任命为丞相司马,后来升为前军师,都是丞相府属官官职,便于诸葛亮以丞相身份调遣。

无论马谡的参军,还是蒋琬、杨仪的长史,都是丞相府的官职,都是丞相开府之后招的只属于丞相的官员。

由此可见,此时的开府并不如南北朝一样泛滥,而整个蜀汉,更是只有诸葛亮、蒋琬、费祎有开府之权。

而巧合的是,费祎在252年才被刘禅允许开府治事,在第二年的第一天就被刺杀,此后,蜀汉再无有开府治事的宰相。

于是,就有一种猜测:会不会是刘禅为了防止费祎做大,担心再度培养出一位权臣,这才有了刺杀费祎之举?

这种说法还有一个佐证,那就是在费祎被刺前,怃戎将军张嶷曾劝费祎,小心刺客,说明当时费祎的位置很危险,而能让一人之下的费祎感到危险,却无法做出反应,那么这个危险貌似只能来自于皇帝?

嶷初见费祎为大将军,恣性汎爱,待信新附太过,嶷书戒之曰:“昔岑彭率师,来歙杖节,咸见害於刺客,今明将军位尊权重,宜鉴前事,少以为警。“后祎果为魏降人郭脩所害。——《三国志·张嶷传》

另外,前几任丞相都非外戚,而到了费祎之时,不仅让太子娶了费祎之女,还将自己女儿嫁给费祎之子,是不是犹如曹操与汉献帝互通婚姻?这其实是一种不信任表现?

但是,这种说法我个人认为纯属无稽之谈。首先,此时的刘禅已经不是从前的刘禅,早已大权在握;其次,此时的费祎并不能一手遮天,不谈还有与他不合的姜维,本身费祎是外地人,根本没有根基架空刘禅;最后,刘禅也没有能力让贪生怕死的郭脩为他而死。

第三个嫌疑人:司马师

251年,司马懿去世,此时曹魏真正掌权的是司马师,曹魏的皇帝还是曹芳。而254年,也就是费祎死的第二年,司马师废了曹芳,立曹髦为傀儡皇帝。

这个时间说明,此时的司马氏已经到了紧要关头,从权臣到篡位只差一步之遥,现在是要向全国释放“自家要当皇帝”的信号的时候了 。

而刺杀费祎对司马氏来说,也是有极大好处的。

首先,据《魏氏春秋》记载,郭脩的第一个刺杀目标并不是费祎,而是蜀汉皇帝刘禅,只是一直寻不到机会,这才退而求其次,要是真能刺杀到刘禅,那么对司马氏来说,蜀国政权交替,对魏国是暂时没有危害的,司马氏正好可以放心发动国内政变。

姜维劫之,脩不为屈。刘禅以为左将军,脩欲刺禅而不得亲近,每因庆贺,且拜且前,为禅左右所遏,事辄不克,故杀祎焉。——《魏氏春秋》

其次,杀了费祎之后,让主张北伐的姜维上台,引起局部战争,更容易让司马氏彻底掌控朝政,无论是安插人手,还是排除曹魏忠臣,都有动手的理由。

最后,司马氏更有能力这么做,因为郭脩虽然投降,但是他是战败被俘,说明他的家人还在曹魏。而他能投降,也说明他是一个怕死的人,能让一个怕死的人去做刺客,只能是有比死亡更让他害怕的事,那就是家人的安危。

费祎死后半年多的时间,魏帝曹芳下令追封郭脩为长乐乡侯,儿子袭爵,可见魏国掌权者对他的这个举动还是非常满意的,是否能从侧面说明,这就是他们所指使的呢?

最后一个嫌疑人:郭脩自身

公元219年,关羽水淹七军,曹魏大将于禁被俘投降,后来吕蒙攻破将领,于禁辗转到了东吴,并被东吴送回洛阳,向曹魏示好。

再次回到魏国,魏帝曹丕虽然明面上赦免了他的罪过,但是却利用他拜祭曹操之时,气死了于禁。

要知道于禁可谓是曹操的老臣,跟随曹操征战四十年,劳苦功高,就因为一次战败投降,晚景凄凉。

而郭脩在曹魏的身份怎么都是比不上于禁的,那么,郭脩投降之后,他自身不说,他的家人会不会受到牵连被杀呢?

这是极有可能的,于是郭脩在劫后余生之时,不仅没有感到轻松,反而愈加惶恐,最后突然生出了一个将功赎罪的心思,那就是刺杀蜀国皇帝!

为了让曹魏知道他是忠心于国家的,他联系到了曹魏间谍,将自己的计划告知朝堂,让他们不要急着处置自己的亲人,等待自己用实际行动来证实自己的清白,于是有了刺杀刘禅不成,最终刺杀费祎一事。

总结

一般而言,作为俘虏而投降的郭脩是怕死的,而且在蜀国待遇不错,比自己原本在魏国官职还高,那么是什么给了他勇气,用自己的命去换跟自己无冤无仇的费祎一命呢?

要么是利益,要么是威胁!

对于郭脩而言,利益也许可以排在后面,威胁更有可能,自己是必死,那么威胁不会是来自于自身,只能是来自于曹魏的家人,如此来说,蜀国内部的可能性不大,只能是后面两者。

@老夫从不吹牛:你怎么看这起刺杀事件?

如果讨伐东吴的是诸葛亮,刘备留守后方,陆逊还有机会赢吗

如果讨伐东吴的是诸葛亮,刘备留守后方,蜀汉能打赢吗?陆逊还有机会吗?实际上夷陵之战的最终胜负主要在这一人!如果诸葛亮用好此人,将有更大的机会击败陆逊!

讨伐东吴

讨伐东吴的起因,其实就是因为东吴偷袭了荆州,击杀了关羽,使得蜀汉损兵折将,颜面尽失。关于荆州之失我们不过多赘述,反正东吴背盟偷袭确实是挺令人不齿的,且这种行为于长远来看,对东吴也并没有特别大的好处,反而是使得吴蜀双方再也没有信任基石了,再难通力合作。于短期利益来看,东吴获得了荆州,完成了全据长江的目的,但本质上来说,东吴的这种做法是断了自己争夺天下的希望了!魏蜀吴三国中,魏国实力最强,作为第二的东吴,要想把魏国这个老大给拉下来,东吴唯一的希望就是联合老三一起搞老大,结果东吴的做法却是反其道而行之,把蜀汉这个盟友给按趴下去了,得不偿失。

东吴的背盟,偷袭荆州,斩杀关羽,这无疑是给了蜀汉众人当头一棒,更是给了刘备一大耳光,使得刘备怒不可遏。待到蜀汉从汉中之战恢复过来后,刘备终于是忍不住了,发动了伐吴之战。关于刘备的伐吴决定,史书中展现给我们的场面和我们的认知非常不同。现在的我们大都认为刘备的伐吴决定是错误的,因为最终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被打的大败,蜀汉损失了大量精锐人才,不过从史书上来看,当时的蜀汉众人大多还是比较支持刘备的伐吴决定的,就连诸葛亮本人,也没有明确记载,说诸葛亮反对刘备。

后人之所以认为诸葛亮反对刘备伐吴,其实主要是因为在夷陵战败后,诸葛亮说了这么一番话。

《三国志》: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住白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诸葛亮说,如果法正还在,肯定能劝阻刘备伐吴,就算不能劝阻,有法正相助,想必也不会遭此大败。历来众人对诸葛亮的这番话解读,都认为诸葛亮是不赞成刘备出兵伐吴的,不过我们翻遍史料,其实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在刘备提出伐吴计划之时,诸葛亮曾说过反对的话语。

在本文看来,夷陵之战过后诸葛亮说出法正要是还在,可以阻止刘备出兵的话语,很有可能是马后炮,也就是附和众人的想法,毕竟夷陵之战败得这么惨,刘备是第一责任人,诸葛亮此时也不好替刘备开脱。而占据荆州、益州,待天下生变时,两州同时出兵北伐乃是诸葛亮的独创战略,可见诸葛亮对荆州的重要性也是认识得非常深刻的,所以当初荆州丢失后,很可能诸葛亮是赞成刘备出兵伐吴的,毕竟荆州一丢,蜀汉再想争夺天下,机会就会小很多了。

诸葛亮的能力

很多人会感到疑惑,既然诸葛亮赞同刘备伐吴,那为何他不随刘备出征呢?

事实上,这就是演义和正史的区别了。在演义中,诸葛亮从一出山就是擅长军事谋略的军师,帮助刘备打了许多胜仗,所以由诸葛亮陪伴着刘备出征,是大家最想看到的。

但是在正史中,诸葛亮前期却并不是非常擅长军事的。正史中的诸葛亮,在前期最擅长的其实是大的战略和治国,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刘备出征益州时期,带的谋士是庞统,他是让诸葛亮留在荆州处理国事的。而且在入主成都后,诸葛亮也是被留在成都总览后勤、国政等一应事宜,而外出作战的谋士之职,则交由了法正。

可见在当时刘备的心目中,诸葛亮其实在处理国事上的才能是高于军事能力的,所以刘备才屡次让诸葛亮留守后方。这也是为何刘备伐吴时,并没有带上诸葛亮的原因。

诸葛亮处理国事的能力很强,那么我们是不是就能说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很差呢?和演义中大不相同?事实也并非如此!

现在网络中的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就是个搞后勤的,能力不咋样,实际上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诸葛亮此人,乃是一个全才!

首先,诸葛亮的战略能力非常强,颇有大局意识,隆中对时他曾为刘备做出了占据荆州益州,三分天下的战略规划。也正是基于他的这项能力,才为刘备打开了思路,最终成功地奠定基业,东吴要是拥有诸葛亮这般战略意识之人,三国最终鹿死谁手犹未可知,说不定东吴还真有干翻曹魏的可能!

除了战略能力,诸葛亮处理国政能力也是非常强悍的,刘备每次出征,都将大后方交给诸葛亮,足见他对诸葛亮处理国事能力的认可。而当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处理国事的能力再次惊艳了众人。当时由于夷陵之战蜀汉败得非常惨,损失了大量的精锐人才,所以外部东吴一直对蜀汉虎视眈眈,而蜀汉内部也是蠢蠢欲动,各地反叛不断,在这种危急时刻,作为蜀汉的精神领袖,刘备却突然离世,更是使得蜀汉局面雪上加霜,在很多聪明人看来,蜀汉接下来的局面将会非常难堪,能不能撑过去都是一个未知数!

作为对手的曹魏上下,甚至一致认为蜀汉短期内再也没办法恢复实力了,干脆就把防备蜀汉的兵力大部分调往了东线,用于和东吴的作战。结果现实出乎了众人意料,诸葛亮顺利地完成了蜀汉大权的交接,很快地稳定了蜀汉内部,并平定了内乱,将蜀汉重新安定下来。之后诸葛亮更是大力发展民生,训练军队,短短数年,使得蜀汉国力恢复如初,并打造出一支强悍的军队,令世人称羡。

最后在说到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很多人都说诸葛亮的军事能力不如他的理政能力,这话其实说的没有错,但是大家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诸葛亮的理政能力是天下第一,他的军事能力虽弱于理政能力,但并不能就因此说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很弱,事实上,经过实践与学习,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在后期已经到达了一个非常恐怖的高度,说他是当时天下数一数二的军事家无可厚非!

司马懿多么的厉害,逮谁干谁,每次都能将别人打得大败,结果面对诸葛亮时,虽拥有优势兵力,却只能固守营垒,连唐太宗李世民都看不下去,多次出言讥讽,可见诸葛亮的军事实力是有多么的强悍,司马懿是有多么的怕他!如果说大家认为诸葛亮军事能力不行,那他为何能以劣势兵力压着司马懿的优势兵力打?难不成司马懿也很菜?我想,作为西晋的奠基之人,司马懿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吧?

综合来看,诸葛亮本质上其实是一个全才,不过在前期,他的军事能力确实不怎么显眼,因为他最擅长的是处理国事,所以刘备在用人的时候,并没有将诸葛亮作为一个军事人才来使用,而后期诸葛亮之所以大显军事才能,其实也是形势逼迫,没办法,蜀汉太缺人才了!

能击败陆逊之人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如果当初讨伐东吴的是诸葛亮,刘备留守后方,陆逊还有机会吗?

本文认为,刘备时期的诸葛亮,在军事方面的锻炼并不是非常充分,所以他此时的军事能力还并没有完全显现出来,换句话说,以诸葛亮此时的军事能力,他也不一定是陆逊的对手。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诸葛亮就一定打不赢,因为伐吴队伍中,还有一员大才,只要用好了这个人,击败陆逊还是很有可能的!

夷陵之战中,真正能够起到决定作用的人,其实是黄权!黄权这个人,其实和法正比较相似,如果说法正是刘备的谋主,那黄权就是谋主加军事将领的综合体!汉中之战,大家都知道刘备是靠法正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从最开始打汉中,被夏侯渊阻拦于阳平关寸步难行,到后期转战定军山,斩杀夏侯渊,再到后期坚守不出,熬到大反攻,这背后都离不开法正的身影。而事实上,汉中之战,除了法正,刘备的身边还有另外一大谋士,这个人就是黄权!对于黄权的认识,其实在三国志中已经是描写得比较清楚了。

《三国志》:及曹公破张鲁,鲁走入巴中,权进曰:“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此为割蜀之股臂也。”于是先主以权为护军,率诸将迎鲁。鲁已还南郑,北降曹公,然卒破杜濩、朴胡,杀夏侯渊,据汉中,皆权本谋也。

从“杀夏侯渊,据汉中,皆权本谋也”这几个字我们可以看到,黄权的能力,当时之人都还是比较认可的,说他的才能不输于法正,估计是不会有人反驳的。那么为何黄权跟着刘备伐吴,却还是导致了夷陵惨败呢?

事实上,这就是刘备的用人失误了。刘备这人,打小仗还可以,可以做到屡战屡胜,但是打大的会战能力就跟不上了,当初汉中之战要是没有法正黄权,估计刘备就很有可能打败。伐吴之战时,刘备并没有把黄权留在身边做参谋,而是把黄权派去了江北防备魏军,以至于刘备身边缺少有远见的参谋军师,最终做出错误的决定,让水军弃船上岸,失去了机动性;后来更是让大军于密林中扎营,给陆逊火攻提供了一大机会,最终被打的大败!

事实上,要是黄权在刘备身边,以他在汉中之战的表现来看,在和陆逊相持的这几个月中,他很可能就找到机会击败陆逊,当年的夏侯渊不就是像陆逊一样坚守不出吗,最终不还是被黄权他们调动出来了吗?退一步说,就算黄权没办法击败陆逊,那也肯定不会犯下刘备这样的错误,使得军队失去机动性,被陆逊一举击破。

如果诸葛亮代替刘备出征,能否打赢陆逊,其实最主要的就是看诸葛亮能否善用黄权,只要用好了黄权,把他留在战场前线,那么此战就很有可能胜利,陆逊没有机会。而如果没有用好黄权,像刘备一样,把黄权打发到江北防备魏军,那夷陵之战,诸葛亮也有可能大败。据史书来看,诸葛亮和黄权二人的关系还是非常不错的,两人互相之间都是比较欣赏的,如果诸葛亮出征,本文认为,他还是会将黄权带在身边的,所以此战,诸葛亮会有很大的赢面,至少是不会大输的,而陆逊那边,则肯定是没有全胜的机会了。

结语

综合上述分析来看,诸葛亮这个人其实是一个全才,他的军事能力虽弱于理政能力,但在北伐时期那也是非常强悍的,只不过在刘备时期,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并没有显现出来。所以说,如果诸葛亮代替刘备伐吴,以他当时的军事能力,不一定能够击败陆逊,但是肯定也不会像刘备那样大败。而一旦诸葛亮用好了黄权,将黄权带在身边,那诸葛亮将有很大的赢面,陆逊这边很难有机会取得夷陵大胜!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呢

楚汉争霸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历史故事。对于项羽最后的失败,后人赋予了极大的惋惜和同情。并且都认为项羽没有在鸿门宴上除掉刘邦,是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那么鸿门宴是怎么发生的呢?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后,项羽和刘邦在楚王面前盟约,谁先攻进咸阳谁就当关中王。刘邦趁项羽在巨鹿和秦军主力大战正酣之际,抢在项羽之前占据了关中,并派兵封锁了进咸阳的函谷关。

意图很明显,关中是我刘邦的地盘了,你们谁都别想进来。

项羽可不吃这一套,他得到报告后大怒,马上带领四十万大军打进了函谷关,刘邦知道自己不是项羽的对手,就在项羽的叔叔项伯的牵线下,第二天到项羽的军营鸿门谢罪,这就是著名的鸿门宴。

那么,在鸿门宴上,项羽要杀死刘邦易如反掌,他又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原因有四点:

一:性格的弱点。

刘邦是个心思缜密老奸巨猾的政治老手,他一见到项羽首先就向他示弱和表示臣服,项羽虽然作战勇猛但是性格优柔寡断,刘邦的刻意逢迎让他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二:战略的误判。

项羽从起兵开始百战百胜,二十几岁就当上了西楚霸王,少年得志春风得意。他相信凭自己的武力天下没有人敢和他作对,对于当时装扮成小绵羊的老狐狸刘邦,项羽没有能够及时识破他。

三:道义的约束。

刘邦首先攻进咸阳灭了秦朝,并且和关中的百姓约法三章,对稳定关中贡献很大。而且项羽和刘邦在名义上是真正的友军,如果贸然杀了刘邦,项羽将会在道义上陷入被动。天下诸侯也不会信服。

四:实力的伯仲。

项羽虽然名义上有四十万军队,但是真正嫡系的部队只有十万,其余的都是各地诸侯的军队,是在巨鹿之战后慑于项羽的武力暂时臣服的,一旦项羽和刘邦开战,他们肯定会做壁上观,对于这一点,项羽也是心知肚明,所以他也没有绝对的把握打败刘邦。

鉴于以上的原因,所以项羽没有在鸿门宴上杀死刘邦。

为什么唐朝之后的少数民族越来越难打了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马镫的出现。

马镫大概是南北朝时候出现,到隋唐时代已经很普遍。

马镫的出现,对于少数民族是极为重要的,改变了一切。

在没有马镫的时代,少数民族骑兵不能进行马上格斗,因为会失去平衡导致坠马。

这些骑兵常用的就是骑射,也就是骑马射箭。

但骑射对于汉族步兵并没有优势,相反还需要多年练习以及射击精度较差。

当年李陵率领5000大汉精兵被8万匈奴骑兵包围,他们射杀了上万人以后才全军覆没。

这是为啥?

双方对着射箭,匈奴人根本占不到上风。

但马镫出现以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骑兵从此可以开始可怕的近距离肉搏,尤其是高速冲锋。

大家都知道,马匹奔跑速度是很快的。如果被高度奔跑的马匹撞着,步兵也会受重伤,甚至不要骑兵用武器攻击。

而骑兵有了马镫以后,使用武器在马匹冲击时搏斗,力量远远超过步兵,后者根本招架不了。

从此,骑兵可以近战、可以远战,可以冲锋、可以徘徊,战术丰富太多。

以往步兵可以用弓箭射击遏制骑兵,骑兵因为无法近距离肉搏和冲锋,并不占上风。

但有了马镫以后,骑兵只要选择步兵弓箭手的薄弱一面,直接冲锋近距离肉搏,步兵就完了。

第二,少数民族逐步趋向统一。

大漠少数民族第一次有最高领袖,还是汉代的冒顿单于。

随后直到汉朝灭亡,北方少数民族并没有出现唯一的领袖,只是出现很多强大部落,比如鲜卑。

到了隋唐时代,北方少数民族逐步趋向统一,出现了诸如突厥、契丹、蒙古等强悍的民族,大体都曾经统一北方。

这是因为时代不同了,北方游牧民族也从最初原始混沌状态,开始大量同南方汉人进行各种贸易和往来。

在逐步了解南方农耕文明的繁华以后,游牧民族存在团结起来一起抢掠的野心。

而在隋唐之前,少数民族除了南下归附汉人的一批人以后,草原上的人对南方不了解,甚至颇为畏惧,觉得那里是炎热且瘴气很多的地方,他们去了会死。

就各部落形态来说,早期那种只有一二百人甚至几十人的小部落,已经逐步减少了。

他们开始有了民族、部族的概念,若干小部落联合成大部落,大部落联合成部族。平时大家一起游牧,一旦需要作战就会联合起来对外。

很多人认为成吉思汗很了不起,短时间内就统一了蒙古。

其实,蒙古在成吉思汗统一之前,蒙古就出现了几大部族,具备了短时间内统一的条件。

如果还是汉代少数民族一样分为数千股,成吉思汗也不可能短时间统一起来。

第三,科技进步带来的武器进步不明显。

汉人的步兵武器,从汉代到宋代,这么漫长的时期,其实没有大的变化,还是刀枪剑戟、弓弩而已。

而草原上的骑兵,用的也是这些武器,顶多质量稍差,却没有大的差距,更没有代差。

直到明代,明军虽使用了大量火器,比如火铳、火绳枪、火炮之类,也只是在防御中有一些威力。

而且客观来说,火铳和火绳枪并不强于骑兵的弓箭,只有火炮才是真正强于骑兵的强大武器。

然而明代的火炮基本都是实心炮弹,射程多只有几百米而已,非常笨重,并不适合对付骑兵。

但是,在燧发枪尤其是击发枪,已经可以发射榴弹的后装炮诞生以后,就完全不同了。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以轻微伤亡击溃了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

到了清末入侵西藏的作战中,英军依靠区区几挺重机枪,就可以横扫上千藏族骑兵,自己毫发无伤,这才是科技的力量。

为什么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时,说天下唯有曹操和刘备算英雄

我认为这是曹操具有政治目的的试探。

我们要想弄明白曹操这一行为的意义何在,就必须弄清楚此行为发生的历史背景。此事发生在吕布被灭,袁术尚做最后挣扎之时。这个历史阶段对于曹操来说,是有着重大意义的。

在曹操的长期战略规划里,其与袁绍的一战是不可避免的,而在与袁绍开战之前,曹操身处四战之地,吕布,张绣,刘表,孙策和袁术都对曹操不利,倘若曹操与袁绍开战,势必会让其他诸侯趁机偷取后方,所以曹操在眼前的战略上,是要肃清这些阻碍的。

而曹操说出“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的时候,吕布已经被其所灭,此时的袁术也已病亡,而刘表年老多病,胸无大志,孙策保守江东,基业尚且不稳,张绣未被曹操放在眼里,因此,刘备的安稳与否就成了曹操头疼的问题。

此时曹操是已经查出“衣带诏”事件的,那么这位“刘皇叔”是否安分就成了曹操的难题,倘若用刘备,恐难驾驭,之前就欲用刘备讨伐袁术,可未及刘备兵到,袁术就挂了;倘若不用刘备,又怕节外生枝,时日久了刘备恐难再寄人篱下。若是待到与袁绍决战之时,刘备是福是祸都不知,岂不误了大事。

因此,曹操此番话里,将刘备与其同称英雄,实则窥探刘备之志。若有王霸之心,趁早诛之,以绝后患;若有畏惧之心,趁早提用,以防外出而立;若有霍乱之心,趁早防之,以免用兵之际祸起萧蔷。因此,这是两个政治家的博弈,也是曹操为了自己的战略意图,进行的一部分政治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