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单刀赴会,如果鲁肃在江东强行要杀关羽,他能不能杀出重围
毫无疑问,罗贯中老先生一定会安排关云长杀出重围,安全返回。
因为关老爷如果在这里就挂了,罗先生如何安排襄樊之战的故事呢?
在演义第六十六回“关云长单刀赴会”这个桥段,对关羽这次行动有着详细的描述。
这个桥段写得并不好,待豹眼细细说来,诸位听听有无道理。
关公单刀赴会这是个大事,需要提前铺垫一下,这时候,就安排诸葛亮之兄诸葛瑾出场了。
孙吴首要谋臣张昭就给孙权出了个馊主意,把诸葛瑾一家老小抓起来,让他去西川讨要荆州,诸葛亮顾及其兄一家老小的性命,必然会答应这事。
孙权以为,诸葛瑾是个实在人,这么做不太地道。张昭就说:“木事木事,这是借口,糊弄诸葛亮的”。于是,孙权就同意了。
孙权、张昭就这么弱智吗?刘备、诸葛亮难道就看不出这是一计吗?
再说,两国交往,各为其主,诸葛亮做得了刘备的主吗?
果然,诸葛亮得知诸葛瑾到来,就明白这是孙吴来讨要荆州。于是,诸葛亮、刘备、关羽就设了个套,来回像遛狗一样,把诸葛瑾来回溜达,玩诸葛瑾于股掌之中。
所有人都知道是一计,就诸葛瑾被蒙在鼓里,傻乎乎的来回奔波。
诸葛瑾有那么弱智吗?如此的话,如何能成为与步骘、严畯齐名的英杰俊才?
各为其主并没有错,诸葛亮如此玩弄其兄,这不仗义吧!
整个过程,就是罗贯中在自娱自乐,完全不顾及读者的智商,是很没水准的一段画蛇添足。
诸葛瑾木得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回去交差。孙权大怒,就把鲁肃给叫来,好一顿埋怨。
孙权大怒,差人召鲁肃责之曰:“子敬昔为刘备作保,借吾荆州;今刘备已得西川,不肯归还,子敬岂得坐视?”肃曰:“肃已思得一计,正欲告主公。”权问:“何计?”肃曰:“今屯兵于陆口,使人请关云长赴会。若云长肯来,以善言说之;如其不从,伏下刀斧手杀之。如彼不肯来,随即进兵,与决胜负,夺取荆州便了。”孙权曰:“正合吾意。可即行之。”
孙权火刺刺地说:“子敬,是你作保把荆州借给刘备的,现在刘备不还,你看着办吧。”
鲁肃也是想了一计,准备请关羽单刀赴会,如果关羽好说好道,把荆州还回来就算了,否则就让他好看。要么直接把关羽当场办了,要么直接出兵攻打荆州。
说得孙吴多么仗义似的,来了个先礼后兵。
这么幼稚的主意,没个人出来阻拦一下似乎不太合适。于是,阐泽就进谏道:“这办法不可以哦,关云长乃世之虎将,非等闲之辈。如果这事弄不利索,反倒遭其祸害。”
你是找个高明点的人出来说句话哦,这个阐泽更弱智。
孙权一听就火了,理也没理他,直接命令鲁肃上路,要求快去快回。
做了足够的铺垫之后,关公才大摇大摆的出场,单刀去赴会。
接下来这个桥段很精彩,关公不仅让鲁肃哑口无言,而且全身而退。让鲁肃白忙活了一场,空空遭受了一场屈辱。
对此,诸位都耳熟能详,就不必多说了。
那到底有没有这场单刀赴会呢?究竟又是个啥情况呢?
看看《鲁肃传》是如何记载这事的吧。
肃住益阳,与羽相拒。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俱会。
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认为刘备已经占据了益州,就派遣诸葛瑾为使者,前往成都,讨要荆州。这跟演义一样,还真的就派诸葛瑾去了。
据《诸葛瑾传)记载:
建安二十年,权遣瑾使蜀通好刘备,与其弟亮俱公会相见,退无私面。
诸葛瑾的确是作为使者前往成都讨要荆州,哥俩在公馆里建了个面,叙述了一下家长里短,为了避嫌,就没有再私下会面。这既符合人情,也符合外交纪律。非常合情合理,不以私情废国家大事。可见,诸葛兄弟是多么聪明,都是非凡之人哪,很懂江湖规则。
刘备回复说:“等得了凉州,就把荆州还给孙吴。”
刘备发话了,这事诸葛亮做不了主,诸葛瑾也做不了主,回来把刘备的意思告知孙权就行了。
孙权大怒,二话不说就命吕蒙袭取了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同时派遣鲁肃率军进驻益阳,抵挡关羽。
对此,关羽也是无可奈何。
于是,刘备亲自率领五万精兵就来到了公安,命关羽带领三万人马屯驻益阳,准备与孙权开战。
孙权急忙调遣吕蒙回军,前来驰援鲁肃。
国家大事非儿戏,小说咋写都可以,真正的主政者是没有闲工夫扯淡的,一言不合就开打,不服就来战。
关羽与鲁肃对峙益阳,这时候的确发生了单刀赴会的故事。
鲁肃主动邀请关羽单刀相会,双方约定,各自的人马驻扎在百步以外的地方,不许参与。
就这个情况看,鲁肃比关羽更有胆魄,论单打独斗,鲁肃哪里是关羽的对手,但关羽也绝不会对鲁肃下黑手。
这的确是英雄之举,看起来爽得很。
大多时候,史书看起来很枯燥,但这个桥段,就比演义看起来舒服多了。
肃因责数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
既然来了,就是有话要说,鲁肃也不啰嗦,直接开门见山,责备关羽说:“我们主公好心好意把土地借给你们,当初你们打了败仗,远道而来,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现在得到了益州,还没有归还荆州的意思。我们现在仅仅是要求把南三郡收回,你们也不同意。”
语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
话没说完,坐中一人就说:“土地应该属于有德行的人所有,哪里有永远归属一家的道理?”
看来也非绝对单刀赴会,随从还是有的。
鲁肃厉声呵斥他,脸色不是很好看,关羽一看不好,就持刀起身说:“这是国家大事,哪里轮得到你说话。”然后使眼色让他离开。
据《吴书》记载,当时,鲁肃准备与关羽单刀赴会,诸将恐怕有变故,都不同意鲁肃冒险前往。鲁肃说:“事到如今,应该把话说清楚。刘备辜负我们国家,是非尚未论定。关羽又能把我怎么样呢?“于是,鲁肃毅然前往。
羽曰:“乌林之役,左将军身在行间,寝不脱介,戮力破魏,岂得徒劳,无一块壤,而足下来欲收地邪?“
关羽说:“当初赤壁之战时,在乌林战役中,左将军亲在行伍之间,寝不脱甲,勠力破贼,岂能没有一点功劳,就不该得到一块土地吗?现在足下来讨要土地没有道理哦!“
肃曰:“不然。始与豫州观于长阪,豫州之众不当一校,计穷虑极,志势摧弱,图欲远窜,望不及此。主上矜愍豫州之身,无有处所,不爱土地士人之力,使有所庇荫以济其患,而豫州私独饰情,愆德隳好。今已藉手于西州矣,又欲翦并荆州之土,斯盖凡夫所不忍行,而况整领人物之主乎!肃闻贪而弃义,必为祸阶。吾子属当重任,曾不能明道处分,以义辅时,而负恃弱众以图力争,师曲为老,将何获济?“
鲁肃说:“不对不对哦,别人不清楚我还不知道吗?当初,刘豫州在长坂坡一战,被击败,所剩之众不足千人,穷途末路,斗志全无,意图远窜交州苍梧,啥指望都没有了,想不到会有今天吧。我们主公怜悯刘豫州身无立足之地,不爱惜土地士人之力,借荆州给他,使他得以有个庇荫之处暂避患难。而刘豫州却自私贪婪,虚情假意,破坏了道义原则和友好关系。现在得到了益州,还想霸占着荆州,这是一般人都做不出来的事,何况是要统领一个团队的主公呢?
鲁肃我愚昧但也听说,贪婪而背弃道义,必然招致灾祸。我的老朋友您,担当大任,难道也不明白道义所在,以道义辅佐时局,而选择凭借微弱的势力勉强来抗争吗?师出无名,如何能得到支持呢?“
鲁肃这番言语义正辞严,令关羽无言以对。
备遂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
于是,刘备与孙权湘水划界,各自收兵。
传记是这么记载的,但湘水划界主要还是曹操出兵汉中,刘备恐怕蜀中有失,不得已把长沙、桂阳划给了孙权。
关羽、鲁肃单刀相会,这是真实的故事,但从《鲁肃传》记载来看,关羽并没有占据上风,反而是被鲁肃弄了个灰头灰脸。
关羽是讲理的人,不会强词夺理,没有诸葛亮骂死王朗的本事。刘备这事的确做得不地道,让关羽没法替他擦屁股。
单刀赴会之后,双方依然僵持不下,但都没有急着开战。都清楚一旦开战,就是两败俱伤,徒让曹操得便宜。
曹操趁机得到了汉中,但也逼迫刘备做出妥协,把长沙、桂阳还给了孙权。
单刀赴会,实际上是很重要的一次外交交锋,其主角并不是关羽,而是鲁肃,此举足以看出鲁肃作为战略家的高瞻远瞩。有机会再说这个事吧,因为离题主的问题相去较远。
真实的故事,是孙吴诸将害怕关羽加害鲁肃,而不是关羽害怕孙吴加害自己。
鲁肃的意图是平息这场战役,而不是要挑起更大的事端,这是双方能够坐在一起的前提。
如果有一方要设下埋伏,引诱对方上当,恐怕任何人都跑不了,此所谓好汉难敌众拳。
演义说得很清楚,就演义的情况,即便鲁肃想杀关羽也不可能杀掉,除非玉石俱焚。这没有多少好讨论的,豹眼也就不说了。
历史上著名的单刀赴会,留下了怎样的遗憾谁才是真英雄
历史上最有名的一段单刀赴会故事,就是:《关云长单刀赴会》。
三国时期,江东吴国鲁肃为了夺回,被刘备以借的名义,赖着不走的荆州,在江亭摆下鸿门宴,宴请关羽过江赴宴,密谋杀掉关羽,夺回荆州。关羽明知是计,却胆识过人,仅带周仓一人扛刀,一叶小舟过江赴宴。事后,全身返回,威镇江东。留下一段千古美谈。
由于关羽的骄傲,拒绝了东吴求亲,最终中了东吴陆逊的奸计,导致败走麦城,留下了千古遗憾!
关云长被后人尊为:武圣人!他是真正的英雄豪杰!
关羽为何敢单刀赴会
关羽敢单刀赴会是有着几处考量的,第一,关羽初镇荆州威名远扬,过五关,斩六将,诛文丑,斩颜良大名威慑着东吴。刘备已取了西川,汉中,其焰正炽。第二,单刀赴会的地方距离荆州很近,大江芦苇荡里埋伏着关平的战船,呼之即来,能应急变。第三,周仓手捧大刀不离左右,关羽也处处牵制着鲁肃,东吴大将投鼠忌器,不敢下手。最后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鲁肃是两家联合,共抗曹操战略的构想者,忠实执行人,他绝不肯让孙刘两家再动干戈,这是关羽最放心的。
关羽单刀赴会,是为了充场子还是丝毫不惧东吴你怎么看
关云长中华武圣!非浪得虚名!
关羽忠义勇猛,文韬武略。小缺点就是孤标傲世!
东吴邀请关羽赴宴实为荆洲探虚实。关云长将计就计大义凛然驾一叶轻舟单刀赴会。
其知当时孙权偏安一隅,为索荆州还不会与刘备撕破脸皮!毕竟曹孟德才是东吴最大对手。
艺高人胆大!酒过三巡,莱过五味。临行为防万一,关二爷一手拉鲁肃,一手紧篡青龙刀!与其拉拉扯扯安全上舟飘然驶回荆州!
仁府有诗赞武圣:
英勇无比关云长,
单刀赴会欺雪霜。
大义凛然传三国,
桃园结义可称王!
单刀赴会是否匹夫之勇
单刀赴会,并不是匹夫之勇,而是智慧、胆略、实力、自信的体现。说一说伟大领袖毛主席单刀赴会的事。
在秋收起义受挫,部队南下撤退途中,得知井冈山有袁文才、王佐领导的农民自卫军,毛泽东于是给袁文才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要率队伍上井冈山的愿望。袁文才虽然也是一名党员,但他受教育很浅,况且又是绿林出身,怕毛泽东的队伍吃掉自已,占领自己的地盘,回信断然拒绝了毛泽东的要求。
为了保存革命实力和火种,毛泽东经过再三斟酌,派人再次和袁文才协商联系,袁文才答应与毛泽东见面。 见面地点选在宁冈大仓村,袁文才做好了一切防备工作。当时,大家都劝毛泽东不要亲自去,担心他的安全。但毛泽东态度坚决,1927年10月6日,他只带了团长陈浩和警卫三人同行。见面后,毛泽东首先肯定了袁文才拉起队伍搞武装反抗国民党的事迹,俩人越谈越志同道合,大有相见恨晚,毛泽东又赠送给袁文才100条枪,袁文才回赠给工农革命军1000块大洋。这样,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顺利走上了井冈山,建立了农村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