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状元的小公主(1v1)笔趣阁

状元的小公主(1v1)笔趣阁(历史上有没有重名的两个人,而且两个人还很厉害的)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10-01 05:29:07 浏览9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历史上有没有重名的两个人,而且两个人还很厉害的

解放军中一度有大小陈毅之说,后来一位是赫赫有名的开国元帅,一位是开国少将。

在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授衔时,共授予元帅10人,大将10人,及1000余名将军,他们被统称为开国将帅。

在这一千多名的人中,有没有姓名相同的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不止一对,今天我们说的就是大、小陈毅;他们一位是开国元帅,另一位是开国少将。

陈毅元帅,赫赫有名,和朱老总一起上井冈和毛主席会师,成为红四军四巨头之一;抗战时期新四军代理军长;解放战争时期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上海市第一任市长,有″元帅诗人“、“元帅外交家“之称,相必我们已经很熟悉了,我这里就不过多解释,这是大陈毅。

今天我们重点说说另一位小陈毅将军,其本名叫佘万能,笔名陈毅,后改名陈沂,因为两人都是出色的无产阶级革命斗士,在解放军当中一度有“大“陈毅“、小“陈毅之称。

小陈毅原名佘万能,1912年1月22日,出生于贵州遵义,为了表示革命的毅力和决心,随改名为陈毅。(在1946年后改名为陈沂)。

1929年参加革命,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前曾任八路军晋南军政干部学校校务部主任,冀鲁豫日报社长总。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小陈毅作为进步的文学青年列席了成立大会,当时他的笔名就叫″陈毅“;1931年他考入北平中国大学,参加了北平左联,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成立北方文化同盟;1933年小陈毅被国民党当局逮捕被判处五年徒刑;1935年出狱后担任《救国日报》,发表的作品引起了矛盾、夏衍等人的注意;1937年陈毅去了南京,经李克农安排后进入太行山冀南工作。

1939年春,刚一到冀南,任《冀南日报》总,1941年任鲁西日报社社长。1942年,小陈毅到山东分局任宣传部代部长,大众日报社社长,并任山东分局宣传部部长,主管文艺工作。

1946年,小陈毅被任命为华东局宣传部部长,后将名字陈毅改为陈沂,后经陈毅老总同意,跟罗荣桓老上级去了东北,担任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

由于他带去了大量的政工宣传干部,之后由林彪提议东北局任命陈沂为野战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野战政治部撤销后,陈沂到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谭政要他去当组织部长,陈沂正犹豫时,后黄克诚邀他要去了西满,担任西满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宣传部长,并办起了西满日报。

1947年,黄克诚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兼后勤司令员,陈沂随黄克诚回哈尔滨,任后勤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建国后陈毅担任总政文化部部长,任职期间他鼓励创作,发展文艺筹建总政文工团,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三度作为副总团长去朝鲜慰问。因为陈沂将军一直主管宣传文化和报社工作,所以又称“文化将军“。

1955年,陈沂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军衔。

陈将军与陈元帅擦肩,革命途径截然不同,说起陈沂将军改名字,还有一段故事。

陈将军早年上过三所大学,颇有文采曾加入左联外围组织,参军后陈毅将军听说陈老总的名字跟自己相同,很过意不去,革命年代二人并没有机会碰面,直到抗日战争结束方才如见一面,说来也颇具传奇色彩,见面的地点正好是山东临沂城。

陈老总听说陈将军改了名字,有些不高兴的说:“法国有大仲马、小仲马,俄国有大托尔斯泰、小托尔斯泰,中国有大陈毅、小陈毅是可以的嘛,但是小陈毅还是非要执意改名,正好在山东临沂,于是他改名为陈沂。

不久,陈老总新任新四军山东军区司令员,陈泝将军被任命为华东局宣传部部长,主抓华东地区的宣传公作,正好在陈毅麾下任职,大小陈毅难得的聚在了一起。然而,陈沂将军原来的老上司黄克诚开辟东北即将动身,将军想再次赶赴最前线为革命出工献力,加上与老部队老首长更为熟悉,就主动向陈帅表达了自己的意愿,陈毅元帅了解后,出于对革命大局的考虑,最终还是决定忍痛割爱放走陈沂将军,这才有了陈沂将军在西满、东北、抗美援朝的文化宣传历程。

结语:大小陈毅一度在我军中传为佳话,其实在1955年~1964年授衔时,我军出现了好几对名字相同的将军。比如如下几对:

方国南~1913年。少将(后改名方国安)。

小方国南~1915年。少将。

大李元,1894年生。开国少将。

小李元,1917年生。64年晋升少将。

大李道之,1911年生,开国少将。

小李道之,1916年生,64年晋升少将。

小罗斌,1915年生,开国少将。

大罗斌,1914年生,62年晋升少将。

《史记》里记录了许多皇后,怎么没提秦始皇的皇后是谁扶苏、胡亥的生母是谁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而闻名,《史记》中却未记录中国第一位始皇后,要想寻找始皇后的踪迹,要从现有的史料中进行推测。

先来分析一个问题,为什么秦始皇直到病死都没有册立继承人,只留下召回长子扶苏回咸阳主理自己的丧事?

秦国的王位继承制度是十分严格的,并且很早就已经确立。在位的秦王,正式册立王太子,王太子的继承人,也预先确立。秦王去世,太子继位,太子继承人成为王太子,一切按部就班、井然有序,在制度上保证了秦国政权的长期稳定。

以我们熟悉的这段历史为例,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王在位时,便册立安国君为王太子,这时候的嬴异人在吕不韦的辅佐下被确立为王太子继承人。秦昭王去世后,安国君继位成秦王,嬴异人变成王太子。安国君在位没几年便去世了,嬴异人继位成秦王,嬴政被确立为王太子。嬴异人去世,嬴政顺其自然成了秦王。

由此可以看出秦始皇没有立太子一事,不但在政治上留下了巨大的隐患,也是一件不合秦国制度的事情,不能不说是异常。

那就要追溯到秦始皇的继承人上,扶苏是秦始皇的皇长子,扶苏第一次出现是在秦始皇三十五年,记载了曾经提到过的“坑儒”事件,前面文章曾经提到过,扶苏因为长生不老药的事情与秦始皇意见相左,被派到秦国北部的上郡守边。

按照当时扶苏皇长子的地位和才干,是最大可能成为继承人的,最后秦始皇没有立扶苏为太子,真的只是因为扶苏反对自己长生不老吗?

皇室中的皇子的命运,很大一部分是会受母亲的影响。比如皇上宠幸了宫女意外生下皇子,便会给皇子另外找一个德才兼备的额娘,纵然生母身份低微,但皇子的命运完全取决于养母的身份。像《甄嬛传》中弘历一样,认了熹妃做了额娘,皇宫中的妃子背后是代表着一定政治势力的,这些势力都会成为皇子的助力。

扶苏作为皇长子,母亲极有可能就是秦始皇的皇后。扶苏的身份同样如此,秦始皇对他的态度一定会受扶苏母亲的影响,扶苏母亲背后又代表着怎样的政治势力呢?

由此可以猜测,秦始皇始终未立扶苏作为秦国继承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母亲身份的影响,而扶苏母亲是始皇后最有可能的人选。

既然到此找不到更多的证据,我们先跳过这段历史,从后往前看来推测下始皇后的身份。

纵观当时的历史背景,扶苏死后不到一年,著名的陈胜吴广起义在大泽乡爆发,除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口号之外,还有一个标志性举动:“诈称公子扶苏、项燕”,扶苏和楚国大将又复活了。

项燕是项羽的祖父,战国末年的楚国大将,陈胜吴广是推秦扶楚,打着楚国大将的口号很好理解。可扶苏是秦始皇的儿子,差点就成了秦国的继承人,为什么会成为反秦的代表人物呢?这里不得不让人联想起扶苏的母亲。

扶苏身上有着秦国和楚国的皇室血脉,扶苏被无辜杀死,楚国人民义愤填膺打着正义的旗号讨伐秦国。所以扶苏的母亲极有可能是楚国王室的女儿,嫁给了嬴政生下扶苏。

如果扶苏母亲真的是楚国公主,秦始皇为什么这么怕继承人和楚国产生关系,这里就要结合秦统一天下的历史背景以及秦始皇晚期对于外戚的态度。

秦楚联姻有相当长的历史可以追溯,从秦惠文王时娶了楚国的宣太后,到后来安国君娶了华阳太后,两国联姻代表的是两国之间共同的利益,秦楚一直在政治上相互依靠,互为连理。

当时嬴异人有嬴政和成蟜两位继承人人选,嬴政背后依靠的是华阳太后,这位养祖母背后代表的是楚国的政治势力,成蟜是韩夫人的儿子,背后代表的是韩国的政治势力。很明显,楚国势力是完全强过韩国的,嬴政在华阳太后的庇护下,顺利登上了王位。

嬴政13岁登基,此时后宫掌权的依旧是华阳太后,前朝势力正盛的是昌平君,有历史学家推测,昌平君便是楚国质子留在秦国的儿子,论辈分应该是嬴政的舅舅。对于此时尚未亲政的嬴政来说,前朝后宫都要受到楚国外戚的钳制,可想而知是相当痛苦的。

直至华阳太后去世,昌平君被贬黜后反秦复楚,楚国外戚政权才走向没落,可以说嬴政在30岁之前基本是没有政权自由的,在这五年后,嬴政便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基本重要工作。

嬴政本身对于外戚干政就是持强硬态度的,加之统一六国的关键时期,楚国又是最大的疟疾,如果选择有楚国血统的扶苏作为秦国继承人,是会产生很多政治隐患的。

嬴政继位后大婚选妻,当时在位的正是权势最大的华阳太后,华阳太后一定会给秦国选择一个母国楚国的王后。

我们姑且猜测始皇后是楚国公主,嫁给嬴政后生下长子扶苏。那胡亥的母亲又是谁呢?

胡亥对于赵高的感情,更像是幼子对父亲的依赖。胡亥绝对信赖赵高,他收到以李斯为首的老臣请求清除赵高的上书后,曾经回信请求老臣们不要怀疑和加害老师赵高。

胡亥在回信中把赵高视为始皇帝死后自己唯一的依靠,赋予了儿子对父亲的信赖。这封信见于《史记·李斯列传》,原话是这样的:“朕少失先人,无所识知,不习治民,而君又老,恐与天下绝矣。朕非属赵君,当谁任哉?”

“少失先人”意思极有可能是说胡亥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所以秦始皇为胡亥找了赵高这位老师,赵高是一流的书法家和法律专家,也是车技高墙的武士、干练的能吏,虽然最后被权力蒙蔽了双眼,犯上作乱,但不能否认秦始皇是为胡亥选择了一位好老师。

战国时代,各国语言并未统一,两国之间文化存在很大差异,秦始皇选用赵国出身的赵高作为胡亥的老师,极有可能是因为胡亥从小熟悉赵国的语言文化,比如始皇帝的母亲是赵国人,吕不韦为她找的面首嫪毐也是赵国人。

胡亥生于秦王政十八年,当时,他的祖母帝太后赵姬还在(十九年去世),赵姬是赵国人,这可能是胡亥与赵国关系密切的因素之一。不过,在胡亥与赵姬之间还有一位人物,这就是胡亥的母亲。

胡亥的母亲,或许出身于赵国?她的赵国出身,正可以将赵姬、胡亥、赵高等赵国元素连接起来,为扑朔迷离的历史提供一种可能的解释。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到最后又是怎样的下场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是太平天国的傅善祥,此女文思敏捷,美丽端庄,当了状员后进入东王府,成了东王杨秀清的妻妾之一。天京事变之后,傅善祥下落不明,主流说法有四种:其一、死于乱军之中,也就是被北王韦昌辉无区别地杀了;其二、逃脱后跟石达开合作,诛杀了韦昌辉,后来应该跟石达开一起死于大渡河;其三、天京事变中被洪定娇所救,后来下嫁给谭绍光,丈夫死后郁郁而终;其四、傅善祥与何震川隐姓埋名居住在上海小里弄,最终寿终正寝。笔者认同第一种说法,也就是她在天京事变中被杀并抛尸江中。

傅善祥出身于金陵城中一个书香世家之中,从小聪慧过人,熟读经史,满腹文采。傅善祥八岁时家道中落,后来嫁给指腹为婚的丈夫,那时她的丈夫还是一个小男孩。不幸的是小丈夫得麻疹去世,还没有圆房的她就成了寡妇!婆家准备把她卖了换银子用,这时太平天国开科取士,男女皆可参加科举,傅善祥为了改变命运,就参加了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当时的考试题目是《太平天国天父天兄天王为真皇帝制策》, 傅善祥在文章中写道:三皇不足为皇,五帝不足为帝,惟我皇帝,乃真皇帝!杨秀清看后大悦,钦定傅善祥为女科状员,一接见之下惊为天人,于是封为东王府”女侍史“,负责给东王起草文书,批阅所有来往的文件、书札!

东王杨秀清是太平天国的支柱之一,对于太平天国的发展壮大居功至伟。定都天京后,天王洪秀全开始享乐,拥有妻妾千余人,过着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上行下效,洪秀全如此奢靡,东王杨秀清也有样学样,也纳了66位妻妾,他见傅善祥貌美多姿,于是想占为已有,故意让她在东王府中工作。天王洪秀全听闻女状员貌美能干,也多次召唤她来处理政务,由于能力出众,天王还封她为恩赏丞相,于洪宣娇一起成为太平天国为数不多的女性重臣。最终东王软硬兼施,长期霸占了傅善祥,一代才女沦为权贵的床榻宠物。

东王杨秀清不断膨胀的权力欲望引起了天王洪秀天的不满,杨秀清以天父兄弟自称,比洪秀全的上帝之子辈份还高。东王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下,借着天父之兄的名义杖打天王洪秀全。另外东王霸占了天王看上的女状员后还不满足,意图染指天王的义妹洪宣娇!洪秀全指使北王韦昌辉引兵屠戮东王府,北王在燕王的支持下将东王府上下两万余人不论老幼男女善恶尽数诛杀,傅善祥作为东王府中重要的一员,自然也在被杀之列!因此笔者认为女状员最终是死于乱军之中的,死后被抛尸秦淮河,一代佳人从此香消玉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