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长平之战是古代最大规模的战争吗
- 长平之战对秦国有着哪些直接的影响
- 长平之战真是因为赵国缺粮而输的吗
- 长平之战,秦国60万军队中披甲精锐有没有超过5000人
- 李牧和王翦有没有参加长平之战
- 历史上的长平之战讲的是什么
- 秦国为什么要挑起长平之战秦国在此战中损失了多少人
- 长平之战秦王如果不紧急征召十二岁以上孩童入伍,赵括有机会打败白起吗
- 你怎么评价长平之战的赵括
- 纸上谈兵的赵括,经什么样磨砺可成为名将,指挥长平之战担子重吗
长平之战是古代最大规模的战争吗
既然是说“战争”,那么长平之战肯定不是最大规模的。赵军出兵45万是有记载的,但是秦军60万就太夸张了。长平之战更有可能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从白起用25000人截住赵军退路,后又用5000骑兵将赵军分成两块来看,此时秦军可能仅有十余万至二十余万,后来秦昭襄王得知白起的战略计划成功了,就开始把河内郡十五岁以上的男子调往长平战场,但此时战争已经接近尾声了,所以白起才说邯郸之战秦军出兵规模大于长平之战。我觉得有十余场战役或战争应该比长平之战规模更大。
1.牧野之战
据史记所载,牧野之战帝辛驱民为兵,出兵70万人迎战周军。周军本部有战车300乘,甲士45000人,虎贲3000人。而联军总共有4000乘战车,其总兵力应该在十万人以上,所以说牧野之战参战双方的总兵力可能接近九十万。当然,商军方面数量存疑,但是后来据《逸周书·世俘》记载,记载牧野之战周军大获全胜,后继续征伐其他列国,共灭99国,征服652国,杀敌军18万人,俘虏33万人,并驱逐商朝大将飞廉于海滨。这些战役总的来说就是“周灭商之战”。规模绝对是大于长平之战的。
2.邯郸保卫战
今王发军,虽倍其前,臣料想赵国守备,亦以十倍矣。——《战国策·卷三十三·中山策·昭王既息民缮兵》
白起是秦国的高级将领,他说邯郸之战秦国出兵规模是长平之战的倍数,其真实性很高,但他毕竟不是对面的人,所以他说别人的防备是此前十倍显然是不现实的,已知邯郸保卫战中,赵魏楚联军大致为三十余万,而秦军数量倍于长平之战,由此可知,邯郸保卫战很有可能是一场规模比长平之战更大的战役。
3.秦灭楚之战
第一次李信率20万秦兵伐楚,在后方叛乱的情况下,楚军仅出动了十余万人就击败了李信。后来秦军60万大举南下,楚军把小孩和老人都集中起来,也只有三十余万人。从这两次来看,第一次双方总兵力就是三十余万,第二次是九十余万,所以,这次战争的规模也是大于长平之战的。
子良至齐,齐使人以甲受东地。昭常应齐使曰:“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悉五尺至六十,三十余万弊甲钝兵,愿承下尘。——《战国策.楚策二》
4.彭城之战
我不确定彭城之战的规模一定比长平之战大,但是有一定概率。
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项王闻之,即令诸将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从鲁出胡陵。——《史记•项羽本纪》
已知刘邦所领导的诸侯联军有56万,项羽军3万,因此参战兵力就有59万人,其规模可能大于长平之战。
5.淝水之战
383年,苻坚命苻融率张蚝、梁成和慕容垂等以25万步骑兵作为前锋,自己则随后自长安发兵,率领60余万戎卒及27万骑兵的主力,这里前秦方面军就有112万多的兵力,而东晋方面,仅有7万余人。淝水之战双方兵力超百万,其规模绝对大于长平。
6.隋灭陈之战。
这场战争隋出兵51.8万,陈军大概为22万人,数据来源于中文维基百科,双方参战兵力超过70万,也有一定可能大于长平之战。
比长平之战规模更大或者可能更大的实在是太多了,就不想详说了,后面还有隋炀帝一征高丽、二征高丽、三征高丽、蒙金野狐岭之战、鄱阳湖之战、清灭顺之战、清灭明之战。
码子比较匆忙,如有遗漏欢迎补充!
长平之战对秦国有着哪些直接的影响
自从五国联合伐秦失败后,秦国真正成为了战国第一强,大幅加速了自己对外征伐的脚步。在长平之战前,秦国的统一之志已经昭然若揭,唯一还有实力可以与之掰手腕的,恐怕就只有赵国一家了。
公元前262年,秦昭王派遣大将白起领兵攻打韩国,一举切断了韩国的上党郡和国都的联系,犹如一块“飞地”一般。眼见情势危机,韩王只好向秦国求和并且同意割让上党郡,秦国勉强同意撤军。
但上党郡的郡守冯亭却非常豪横,坚决不同意降秦。得知自己已经被韩国出卖后,他们索性主动联系赵国并表示愿意主动归附,请求赵王出兵救援上党郡。
赵国一看白得一块肥肉,自然乐意出兵;而秦国一看煮熟的鸭子要飞,自然要发兵攻击。就这样,秦、赵之间一场旷日持久而影响深远的大战“长平之战”爆发了。
经过两年的长期僵持和消耗,长平之战以赵军的全军覆没而告终,包括四十万降兵都被全部坑杀。据《史记·秦本纪》记载:
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於长平,四十馀万尽杀之。
在当时,秦国的人口数量不是最多的,单兵装备也不是最强的。更何况,他们还是深入赵国境内作战,长平距离赵国都城邯郸不过两百里,距离秦国都城咸阳却四百多里。因此,对于长途奔袭的秦军而言,粮草运输和辎重补给是最大的软肋。
作为赵军统帅,廉颇判断出了秦军的这处短板,采取了以逸待劳和坚守不出的策略,希望通过长期消耗战的方式挫败秦军。可是,赵国人遗憾的发现,秦国的后勤补给能力太强了,甚至强过了前线的作战能力。
凭借商鞅变法后打下的根基,秦国很早就开始积蓄力量,修路、养马、开渠……。长平之战期间,秦国就是依靠这些有利因素,实现了源源不断的粮草和兵力补充。
而反观赵国,由于长期疏于管理和建设,以至于虽然就近作战,后勤供给依然困难,甚至还不如秦军那么顺畅。相持一年多,赵王首先沉不住气了,他开始连续下诏强令廉颇改变防守态势,要求主动出击秦军。
长平之战期间,秦军屯兵于西南的山谷地带,地势非常险要,典型的易守难攻。如果赵军放弃防守,转而进兵山谷,那结果就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坚决不同意由守转攻,终于遭至了赵王的撤换。
赵括接替廉颇后,数十万赵军已经开始陷入了饥饿和半饥饿的状态,粮草供应出现短缺。加之,廉颇的前车之鉴摆在眼前,因此他不得不采取积极甚至是激进的策略,寻求主动出击秦军。
果然,赵军中了秦军的埋伏后被围困山谷,投降后还遭到了无情的坑杀。那么问题来了,秦赵两国倾举国之力在长平僵持的两年期间,其余各国都在干吗呢?
原来,实力位居第一和第二的秦国与赵国死磕长平,各国都在作壁上观。危难之际,赵王向齐国求助并且借粮,但遭到了齐国的无情拒绝。
与齐国情形类似,韩国、楚国、魏国和燕国也选择进行中立,远远地看着作为老二的赵国被秦国打残打废。各国都乐见秦赵两强打得精疲力尽,打得两败俱伤,但是,又都不希望赵国被彻底灭亡。
就这样,随着长平之战分出了胜负,其余五国再也不敢坐视不管了,纷纷参加了事关赵国生死存亡的“邯郸之战”。秦国深知自己还没有实力彻底消灭赵国,彻底击败其余五国,于是见好就收留下了赵国。
在秦国的一再攻伐下,其余六国从此再也无法对秦国形成真正有效的威胁,只有等待被一个个地消灭。等到秦始皇即位后,秦国终于发起了最后的冲刺,实现了“灭六国、天下合”的宏图伟业。
公元前230年,韩国亡;公元前228年,赵国亡;公元前225年,魏国亡;公元前223年,楚国亡;前222年,燕国亡;公元前221年,齐国亡。
终于!秦王嬴政实现了秦国历代先王的夙愿,实现了一统天下,建立起了大一统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文史不假
长平之战真是因为赵国缺粮而输的吗
长平之战真是因为赵国缺粮而输的吗?我的回答:不是!最起码不是关键原因!
长平之战是发生在公元前三世纪时的秦国和赵国之间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战争历时三年,双方参战兵力上百万,死伤达十之六七,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规模最大战况最惨的战争。这场战争基本上奠定了秦国一统中国的格局。
△长平之战遗址
那么,决定这场战争胜负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一,秦赵两国政权性质不同,是决定长平之战胜负的决定性原因。
长平之战发生于公元前262年至260年,这时,秦国经过秦孝公变法和商鞅变法,已经建立起新型的地主阶级政权。而赵国仍然是以赵孝成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把持和垄断着朝政,造成赵国政治的腐朽昏庸。在新旧政权和制度竞争中,新政权新制度必然战胜旧政权旧制度!
二,秦赵农业经济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是决定长平之战胜负的重要原因。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奖励农耕,扶持地主和自耕民,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为发动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和统一战争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赵国经济结构失调,“重商轻农”政策造成农业生产相对滞后,粮食生产不能满足大规模争雄战争的需要。
三,秦赵两国国王的用人政策不同,是决定长平之战胜负的关键原因。
在长平之战进入决战阶段的关键时刻,赵孝成王受秦国间谍谣言的影响,轻率决定起用毫无实战经验的年轻将领赵括,代替持重老成的老将廉颇,不切实际地幻想在短时间内打败秦军,结束战争。
廉颇是战国时期赵国的著名将领,在长平之战时,他在与秦兵几次交手遇挫的情况下,及时改变战术,依托有利地形,坚守营垒,暂不应战。秦军几次来攻,廉颇始终不予理会。就这样,秦国王龁的军队被抑制住了,而且,两军的对峙足足持续了三年。
△赵括(画像)
而赵括又有什么能耐呢?他只会夸夸其谈,纸上谈兵。“纸上谈兵”的成语故事说的就是他。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论战谈略,自以为天下人没有人能比得上他。有一次与他的父亲赵奢(战国名将)谈战阵布设之道,赵奢也难不倒他,但是赵奢并不因此就认为他懂兵法。赵括的母亲询问其中原因,赵奢说:“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而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意思是说:战争,是关系将士生死存亡的大事,而括儿竟说得如此轻松容易。将来赵国不用括儿为将则已,如果真用了他,使赵国惨败的,一定是他了。当赵孝成王诏见赵括询问他“能打败秦国的军队吗?”赵括狂妄地回答:“要是秦国的白起来了,我也许会考虑一下如何与他交战。如今来的是王龁,我一战便可以击败他!”于是,赵孝成王马上拜赵括为大将,让他去接替廉颇。但赵括所率领的大军就要起程时,他母亲(其父已死)上书给赵孝成王说:“不可以让赵括做将军。”可是,赵孝成王却死心眼地认准了赵括这位夸夸其谈、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公子哥儿,任命其做了长平前线几十万大军的统帅。
△白起(画像)
而秦国呢?当秦昭襄王得到赵孝成王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的消息后,立即派白起悄悄赶往长平前线指挥作战。白起又有何许能耐呢?白起是战国时代惟一保持不败记录的常胜将军,他统帅秦军消灭的六国军队有100多万,夺取敌国城池70多座。秦昭襄王曾对白起说:“君尝以寡击众,取胜如神,况以强击弱,以众击寡乎?”毛泽东评价白起:“论打歼灭战,千载之下,无人出其右。”
赵国用只知纸上谈兵的年轻将军,去对战一位战功赫赫的常胜将军,焉有不败之理?!
长平之战,秦国60万军队中披甲精锐有没有超过5000人
谢谢悟空的邀请啊!
不过这个问题让人有些哭笑不得啊!
第一,长平之战中,没有60万秦军的说法。长平之战秦军的兵力记载只有如下:一支25000人的部队突袭到赵军出击部队后方,截断赵军后路;一支5000人的骑兵部队插入赵军与营垒之间;另外就是征发河内郡十五岁以上的青壮,给其赐民爵一级,投入长平战场。除此之外,没有秦军总兵力的记载!60万秦军是到了秦始皇时代,攻灭楚国时,秦国所投入的总兵力。
第二,竟质疑几十万秦军中的带甲精锐有没有5000人?这也太看不起以虎狼著称的秦军了啊!
以著名的秦始皇兵马俑为例,在一号坑的步兵战车混编方阵中,前锋为3横列、每列68人,共204人,其中3人带甲,201人轻装。这204人大部分为弓弩兵,但还夹杂少量持戟士兵。前锋士兵之后的本阵,是由38列纵队组成的战车与步兵本阵,其中少量使用弓弩与剑戟的轻装战士,绝大部分都是手持铍戟的重装战士。在方阵两翼各是170人的单列警戒部队,其中135人重装,35人轻装。方阵后卫也为3横列、每列68个,共204人,但是全员重装着甲。两翼和后卫都是大部分手持弓弩,少部分持剑戟。总体而言,在一号坑的六千人秦军方阵中,重装步兵的比例要占到72.7%!
至于二号坑的弩兵方阵中,共有160个跪射重装俑和有172个立射轻装俑,并有军官俑和军吏俑各一。也就是披甲率将近一半;二号坑的战车阵里,共有战车64乘,每车有甲士三人,无配属步兵,也就是全员披甲。
根据统计,秦始皇兵马俑里已经发掘出来的8000个兵马俑,披甲率在70%以上!
当然,有人可能说,兵马俑是秦军的精锐部队,披甲率自然高。那咱们就来看看秦军的普通部队。根据2002年发现的里耶秦代简牍,即秦国洞庭郡迁陵县的档案。当地的迁陵武库,存甲衣349件,铁甲21件,兜鍪39件,胄28件,弩和戟各251件。
从武器的数量来看,这些武器装备一共可以武装502名士兵。这502人有370件甲和67件头盔,披甲率为74%!
这可是一个地处秦国边陲、刚征服没太久的地方武库里,其针对的是秦国二线部队!结果其铠甲的装备量也达到了70%以上。这就说明70%高披甲率不是某支秦军的特例。
所以历史上的秦军,不是策士满口跑火车的那种赤裸上身、手提人头的疯狂野蛮人,而是装备精良的“强弩在前,锬戈在后”、“前轻后重”、“阵以密则固,锋以疏则达”的精锐之师!
李牧和王翦有没有参加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是公元前260年发生在秦赵之间的大战,秦国取得最后胜利。此役消灭赵国军队四十万,奠定了秦统一全国的大势。而李牧和王翦主要活跃在秦统一战争期间(公元前230年一公元前221年)。李牧因赵王中反间计被杀,王翦则在灭六国中立第一大功。他们二人当时都在60岁左右,以此倒推,在长平之战时二人大约30岁,此时秦国名将属白起,赵国有廉颇,王翦与李牧与此二人相比还远远不如。
至于二人参加过长平之战没有?
李牧应该没有参加,因为参加长平之战的赵国军队全军覆没,秦国只放了46个年龄小的士兵回赵国,年龄上与李牧对不上。
王翦有没有参加,历史上没有记载,可能性存在,就算参加了,王翦应该只是中下级军官。
历史上的长平之战讲的是什么
历史上的长平之战,实际上的就是赵国的兴衰史。战国七雄的赵国,在这场战争以后就衰弱下去了。
著名的成语典故“将相和“,“渑池之会“,“纸上谈兵“,这些都是出在这个时期。
齐,秦争雄的时候,赵国在公元前302年开始学习北方的胡人骑马射箭的本领,改穿便于作战的胡人服装,进行军事改革,很快就强大起来,当齐国衰败之后就出现了赵,秦抗衡的局面。
有一个生动的故事,讲的是赵秦抗衡的事情。
公元前279年的渑池之会,宴会间秦昭王要求赵惠文王为他鼓瑟。然后由秦史官记载“某年某月由秦王命令赵王鼓瑟“。赵国的上大夫蔺相如不畏强秦,愤然拿起一个瓦盆走到席前,硬是要求秦昭王敲击。秦昭王不肯敲击,蔺相如厉声说道:大王若不敲击,我就要在五步以内引劲血溅污大王的衣襟了!秦王没有办法,只好敲击一下。赵史官也来记下“某年某月赵王命令秦王打击瓦盆”。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中学课本上读的“渑池之会“。
渑池就是今天河南的渑池县,现在那里仍保存着秦赵会盟台等古迹。渑池之会十年后,秦王发兵攻打赵国,被赵大将赵奢打得大败。又过了八年,公元前262年秦将白起又率兵攻赵,赵国倾全国之力由老将廉颇率军与秦对战于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老将廉颇老谋深算,算准秦军劳师远征,急于求战。他就高垒屯兵,挫其锐气,来个拖字决,与秦军比消耗,相持整整三年!秦国消耗巨大,也想出个主意,造谣说“廉颇老了,不能打仗了,秦军最怕赵括,赵括要是来了,秦军就倒大霉了“。
赵括是大将赵奢的儿子,自幼熟读兵书。谈起兵法来是振振有词,连他父亲也辩不过他。然而富有实战经验的赵奢深知儿子几斤几两,只会纸上谈兵,大不以为然。说:括不领兵打仗则已,如若领兵,使赵国败亡的就一定是他!
昏庸的赵孝成王竟为秦军的谣言所蛊惑!果然撤换了廉颇,把赵括派出来了。赵括到了长平,就反廉颇之道而行之,改防御为进攻(他真以为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呢?)。秦军当然求之不得,立即假装败退,赵军追赶直到秦军的壁垒之下。秦军乘势迂回包抄,切断了赵军的粮道与退路。赵军被围困46天,粮草断绝,以致后来人相食!再后来,赵括突围的时候被射死,全军投降。秦将白起竟然把40万战俘活埋!只放回240名年幼的俘虏。~人屠白起由此而得名。
从此,纸上谈兵也就成为讽刺那些不务实际,只会空谈的一个历史典故。赵国的实力自长平之战后就衰竭了,至此,东方六国再没有哪一个可以同强秦争雄斗胜了。
这段历史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
多有疏漏,敬请指正,谢谢阅读。
秦国为什么要挑起长平之战秦国在此战中损失了多少人
“长平之战”可以说是直接影响了战国最终走势的一场战争,赵国的战败无疑极大加速了秦国的统一步伐。众所周知,“长平之战”爆发的导火索,乃是秦国攻占韩国野王后,上党郡守冯亭将上党郡献于赵国。那么,你知道秦国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战争吗?
根本原因:战国后期两大强国,秦赵之间必有一战
进入战国末期,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又经经秦惠文王嬴驷、秦武王嬴荡、秦昭襄王嬴稷三代君王的治理,已经渐成独霸之势。而北方的赵国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率先在组建了强大的骑兵,军事实力大为提升。
东方列国之中,韩魏早已衰弱不堪,楚国“鄢郢之战”后又实力大损,齐国又经“五国伐齐”而迅速衰败,燕国经过燕昭王短暂辉煌后也再度衰弱,反倒是强大起来后的赵国,在国力稳步提升的同时,西破林胡、楼烦、北灭中山,拓地千余里,迅速进入强国之列。
作为战国末期的两大强国,秦赵都视对方为自己的最大敌人,双方都非常明白,秦赵之间必有一战。正因如此,自赵国崛起以来,秦赵两国的明争暗斗便从来没有停止,先有武灵王使秦,后有完璧归赵,再有渑池相会,这实际上便是双方的不断试探。
周赧王四十六年(前269年),在历经长期试探之后,为了争夺未来战争的主动权,秦赵两国爆发了第一次正面较量,“阏与之战”随之爆发,结果秦国惨遭战败,堪称“商鞅变法”以来的最大败绩。
直接原因:“太行八陉”的战略地位,上党郡对赵国太过致命
太行山乃是秦赵两国的天然分界线,其山脉虽然山峦叠嶂,虽然其中被沁河、丹河、漳河、沙河、唐河等河流在山脉中冲刷出了一道道河谷,但这些河谷却并不适合军队通行,因而自古以来,穿越太行山的交通道路,大多利用山脊隘口,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太行八陉”。
既然秦赵之间必有一战,那么谁占据了太行山,或者说掌握了交通要道“太行八陉”,无疑便掌握了战争主动权。不同之处在于,由于赵国都城邯郸距离太行山太近,一旦秦军越过太行山,便可直扑邯郸,因而秦国占据太行山,是为了夺取进攻主动权,而赵国占据太行山,则是为了夺取防御主动权。
“长平之战”前,“太行八陉”主要被秦、韩、赵、魏、燕五国所掌握,其中轵关陉在秦国境内,太行陉在韩国境内,白陉在魏国境内,军都陉在燕国境内,其余的滏口陉、井陉、蒲阴陉、飞狐陉则全部在赵国境内。
而从以上“太行八陉”的分布不难看出,秦赵双方争夺的重点,其实就是邯郸以西的“滏口陉”和“井陉”两个交通咽喉。其实早年秦国之所以发动“阏与之战”,目的便是为了与赵国争夺“滏口陉”和“井陉”,只是没能成功罢了。
如此一来,隶属于韩国的上党郡的归属便变得至关重要了。上党归于韩国时,秦国想要攻打以上两个关隘,还得从韩国借道,而如果上党归于秦国,那么秦国大军便可直接可以凭借上党高地的地利优势,随时进攻滏口陉和井陉,赵国的防守压力必然骤增。
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国攻陷韩国野王,直接导致上党郡成为了一片飞地,韩惠王无奈之下,便想以上党为筹码换取秦国退兵。如果真的让秦国得到上党,不仅将使秦国占据战略主动权,而且野王失陷后太行陉也落入了秦国手中,秦国的后勤补给也将变得极为便利。此一战,秦惠文王可谓一箭双雕。
正是看出了上党对于赵国的重要性,上党郡守冯亭才有把握,可以利用上党的归属,将赵国拉上对抗秦国的马车。而对于赵孝成王来说,决不能允许上党郡落入秦国手中,因此当冯亭献上上党时,即使明知将会因此引发战争,也不得不予以接受。
客观原因:齐楚衰败且列国混战,使得秦国再无后顾之忧
到了秦昭襄王统治后期,秦国无论是国力还是军力,都远在东方列国之上,秦国唯一所担心的,便是多次爆发的“合纵伐秦”,其中在秦昭襄王统治期间,便曾发生了两次“合纵伐秦”,尤其是前298年齐将率领的联军,更是一度攻破了函谷关,这不得不令昭襄王犯嘀咕。
虽说彼时韩魏已经衰弱不堪,燕国刚刚有崛起迹象,但赵、齐、楚三大强国一旦联手,秦国还真有点犯怵。这便是秦国坚持与楚国联姻,而又不断拉拢齐国的重要原因。
可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齐国竟然主动送上了门,其灭宋之举迅速引发了韩、魏、楚、赵等国的不满,而燕国与其又是世仇,于是秦国便利用此机会,与燕、韩、赵、魏四国结盟,组成联军攻打齐国,结果齐国连失七十余城,只剩下莒和即墨两城未被攻克。而楚国也趁机在齐国背后捅了一刀,干掉齐湣王,收回了淮北之地。此后齐国虽复国,但却就此衰弱不堪。
齐国惨败之后,秦昭襄王便又打起了楚国的主意,先以司马错为将于前280年攻占楚国黔中郡,迫使楚国割让上庸和汉江以北的土地。后又于前279年派白起率军攻打楚国,攻陷楚都郢都,而楚国也因此丧失了江汉平原西部和鄂西北大片土地。此战之后,楚襄王被迫迁都于陈,楚国也就此实力大损。
在齐楚两国实力大损的同时,由于秦国的“远交近攻策略”,东方列国互相之间更是打成了一锅粥。燕国与秦国配合,不断背刺赵国,楚国则在前272年帮助赵国、魏国、韩国攻打燕国,之后秦国又趁着赵国新君即位的机会,联合燕国于前265年夹击赵国,赵国为了报仇,则又联合齐国攻打燕国。
如上,齐楚的实力大损,再加上东方列国的互相攻伐,使得短期内合纵伐秦的可能性很难出现,这则是秦国敢于对赵国发动大规模进攻的一个重要客观原因。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秦赵之间必有一战,使得双方都在争夺战略主动权,而上党郡对于赵国又太过致命,使得秦国攻占野王、冯亭献上上党之后,赵国不得不选择接受,结果激化了秦赵之间的矛盾,再加上东方列国之间矛盾重重,秦国这才趁机对赵国发动了进攻。
至于秦国在此战的损失,目前尚无准确记载,只知道加上此后“邯郸之战”的损失,秦国伤亡达到半数以上。
长平之战秦王如果不紧急征召十二岁以上孩童入伍,赵括有机会打败白起吗
没机会,寡人在此澄清,哪怕赵王永远不换廉颇,赵国照样得输,打仗拼的是国力,赵国军力可与我大秦相提并论,但国力相比于我大秦还是差点。幸得父王嬴驷吞并巴蜀,为我大秦添了一座天然的大粮仓,否则长平之战谁输谁赢还真说不定
你怎么评价长平之战的赵括
赵括,是赵国大将赵奢的长子,在父亲赵奢的教诲下,赵括从小熟读兵书战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
只可惜,赵括有的是所有聪明人都有的两个最致命的缺点,一是不谦虚,高傲自大,自命不凡,觉得别人都不如自己;当初,父亲赵奢活着的时候,父子俩畅谈战争,有时候赵奢都能被儿子赵括争论得理屈词穷,哑口无言。
赵括由此便在潜意识中认为,父亲赵奢也不过如此。至少在某些方面不如自己。至于别人,那更不在他的眼里。
二是赵括从没有把战争当成一回事,觉得自己熟读兵书战策,掌握了这些书本知识,便认为战争对于自己来说,那就是一件手到擒来、没什么了不起、非常容易的事。
父亲赵奢曾经带兵抵御秦军的侵略,结果非常不错,可圈可点。不过,可惜的是,在长平之战之前,赵奢因病去世了。
据说他在去世前曾经告诉妻子,将来如果秦军来侵略,赵王不用儿子赵括也就罢了,假如赵王任用儿子赵括统兵打仗,那一定是赵国的末日到了。你一定要告诉赵王,赵括绝不能担任赵军的统帅。
妻子问赵奢:“为什么?”
赵奢回答道:“战争,是一件很残酷的事,很多人会因此丧命。但是我们的儿子赵括不认为战争是一件很艰难、很复杂、很残酷的事情。他认为这个很容易。这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统帅所应该具备的素养。”
当然,赵奢究竟说没说过这些话,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了。有人认为,赵括母亲以赵奢遗言阻止赵王让赵括担任统帅,是因为赵母担心儿子战死沙场,不过我个人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小。因为赵括当时就在军中参赞军务,同样有随时战死的可能;另外,假如赵母真是那么想的话,也不符合赵国人的性格,我们也未免太低估小看这位伟大的母亲了。
不仅是赵奢有遗言阻止赵括为帅,当时重病中的上大夫蔺相如也劝过赵孝成王:“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是不对的。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那些兵书,却不懂得灵活应变。”
赵王不听,还是命赵括为将。后来,不幸都被赵奢、蔺相如一一言中了。赵括果然惨败,四十五万赵军被坑杀,如果不是其他五国出兵救援,赵国当时就灭亡了,不用等到四十年以后。
当然,也有人为赵括鸣不平。说赵括统领赵军初期,赵军如猛虎下山,攻势非常凌厉,秦军一度抵挡不住赵军的进攻。
我个人认为,这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在老将廉颇统领下,赵军久守不战,赵军上下肯定憋了太大的火气,一旦有人命令进攻,赵军显示出强大的进攻能力,这是可以理解的。这就像火山喷发,势不可挡。第二个原因是,赵国本来就是一个战斗民族,故此,在赵括的鼓动下,赵军激发出一股强烈的保卫家乡的勇气,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如果把这种热情和勇气全部看成是赵括的功劳,显然是不对的。
诚然,赵括在战斗中所表现出的那种为国不怕牺牲、敢于牺牲的热情、精神,我们也不应该抹杀。但是作为一个统帅,就长平之战的表现来看,赵括显然是不合格的。
也正是这次长平之战,使赵国的军事实力大减,此后一蹶不振。四十年后,赵国没有任何悬念地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赵括熟读兵书战策,这当然是他的长处。假如从普通士兵慢慢做起,在行伍中不断磨炼,赵括或许会懂得许多战争过程的复杂性、残酷性,悟出很多道理,最后成为一个合格的军事家也未可知,也未必不行。但是就因为赵括熟读兵书,侃侃而谈,把赵王说得心花怒放,而且加上赵王中了秦国丞相范雎的阴谋,赵括一下子就成为赵军统帅,显然是错误的。这叫做揠苗助长。
赵括由此成为历史上著名的纸上谈兵的楷模,也成为战国七雄中赵国的千古罪人,这的确值得我们好好深思。
杜牧在《阿房宫赋》里总结秦亡的教训时写到:秦人无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由赵括的故事,让我们很容易想起另外一个人,他就是三国时期,被蜀国丞相诸葛亮重用而导致街亭失守的马谡。
可见,前人一些惨痛的经验,后人仍然没有好好吸取教训。长平之战过了488年以后,三国历史上杰出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也不可饶恕地犯了和赵孝成王一样轻信的错误,在关键时刻任用了和赵括同样熟读兵书战策但又没有任何实战经验的参军马谡为大将,丢失了街亭,导致西蜀大军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北伐行动功亏一篑,半途而废。
假如赵孝成王、诸葛亮把赵括、马谡放在基层磨炼几年,然后再量才使用,结果也许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至于题主说:“赵国耗不起,只能速战”的论点,更是没有事实根据的结论。就当时的长平之战双方来看,赵国的确处于弱势,这不假,但秦国也强不到哪儿去,各有优劣利弊之处。
秦国军队当时已经在周边国家断断续续征战三年,士兵疲惫不堪,国内男丁越来越少。而且,其他五国一直在旁边观战,随时有合纵连横之势。真正耗不起的其实是秦国,而并不是赵国。这也就是老将廉颇之所以固守不战,使秦国气急败坏地在赵国制造谣言,急于让赵括替代廉颇统帅赵军的原因。
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这句话可不是随意乱说的。
对于秦国来说,军和民是非常清楚的。军就是军,民就是民。而赵国则不然,军民是很难彻底分得清的。大多数赵国的民众,只要国家需要他们出征,即刻拿起武器,就是军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全民皆兵。这也是长平之战赵国尽管遭到惨败,损失了四十五万军队,但仍然并没有被秦军立刻灭掉的主要原因之一。
现在有很多人为赵括和马谡辩解,说长平之战并不是赵括的错,而是赵孝成王的错;街亭失守也并不是马谡的错,而是诸葛亮的错。
说实话,赵孝成王、诸葛亮都应该担负一定的责任,他们识人不准、用人不淑,但最主要的责任仍然还是赵括、马谡的问题。
赵孝成王用赵括做统帅,他是让你赵括想办法,早日战胜秦军,恢复赵国安定,这本没有错。可是,你赵括作为统帅,必须审时度势,知己知彼,对战场形势做出自己的准确判断,而不是按照书本知识,以纸上谈兵,指导实际战争。
对于马谡来说,诸葛亮是让你固守街亭,但临行前千叮咛万嘱咐,让你在隘口处屯兵,你却反其道而行之,在山顶驻扎,自取灭亡。大将王平提醒你这么做不行,你不但不听,而且还讥讽人家不懂军事。
错了就是错了,错误的东西必须要承认,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吸取教训,改正错误,在以后的行动中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
犯了错误,不承认错误,而是找客观原因,推卸责任,只能是不停地犯同样的错误。这样的话,无论是对我们每个人自己,还是对国家、社会,都没有任何好处。
纸上谈兵的赵括,经什么样磨砺可成为名将,指挥长平之战担子重吗
长平之战的失败并不是赵括一个人的原因,赵括也并不是只会纸上谈兵,作为名将之后,赵括从小就在军中历练,他熟读兵书,善用计谋,为父亲出谋划策,立有战功。
长平之战,赵括临危受命,他改变廉颇守城不战的策略,大部分还是因为考虑了当时赵国的国情,拖下去会拖垮赵国,因此必须速战速决,数战之后,秦军断其粮路,切断赵国的支援,使得庞大的军队没有供给,没有增员,最终突围失败,战死沙场。
如果赵括在指挥长平之战前,能够经历过几场败仗的洗礼,结局就未可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