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不可耐by三更雨

俗不可耐by三更雨(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是什么意思)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29 06:38:45 浏览20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是什么意思

词句的大意是:天公饶有情意似地,昨夜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使得他又度过了凉爽的一天。“殷勤”二字,是拟人化手法。“浮生”二字,化用《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句意。这两句,抒发了作者乘兴游赏的盎然喜情。出自宋代苏轼的《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时苏轼谪居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已经三年,政治打击和仕途挫折使他的心情不免时感悲凉,产生了随遇而安的思想。关于这首词的具体写作时间,从词中写翠竹丛生、鸣蝉四起、红蕖照水、雨后天凉等来分析,可知它是写于元丰六年夏末秋初之际。译文及注释:译文: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耸立的高山。近处竹林围绕的屋舍边,有长满衰草的小池塘,蝉鸣缭乱。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飞过,塘中红色的荷花散发幽香。在乡村的野外,古城墙的近旁,我手拄藜杖慢步徘徊,转瞬已是夕阳。昨夜天公殷殷勤勤地降下一场微雨,今天又能使漂泊不定的人享受一日的爽心清凉。注释⑴鹧鸪天:词牌名。⑵林断山明:树林断绝处,山峰显现出来。⑶翻空:飞翔在空中。⑷红蕖(qú):荷花。⑸古城:当指黄州古城。⑹杖藜 :拄着藜杖。杜甫《漫兴九首》其五:“杖藜徐步立芳洲。”藜:一种草本植物,这里指藜木拐杖。⑺殷勤:劳驾,有劳。⑻浮生:意为世事不定,人生短促。李涉《题鹤林寺僧舍》:“偶经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

如何解读李清照的《声声慢》

如何解读李清照的巜声声慢》?

《声声慢》是“千古第一才女“,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李清照所作。这首词是她的代表作之一,纵观全词,应该是李清照的后期作品。

如何解读李清照的《声声慢》,人各有异,笔者试图根据词义结合其创作背景,用“心“去加以解读。

附全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 一作:守著窗儿)

这首词起句就不同寻常,一连用“寻觅,冷清,凄惨戚“这七个字形成七组叠词,即“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慘惨戚戚“。在填词(包括诗赋)方面来看,史上绝无仅有。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入侵,北宋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在李清照46岁时,丈夫赵明诚因病去世,葬夫之后作者南渡,追随流亡的队伍饱尝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一起涌上心头,无法排遣。

上半阙解读:作者南渡后苦苦地寻觅着幸福的生活,然而面对国破家亡,丈夫去逝的处境,她感觉到的只有冷清、凄惨和悲戚,这是她向往美好生活从心中迸发出的一种呐喊。刚才还是暖和的天气怎么忽又变得寒冷了呢,真让人难以保养和休息。变幻莫测的风云有如她的人生,在乍暖还寒的时侯虽然喝了二、三杯淡酒,却怎么也抵挡不了傍晚紧吹的寒风。此时看到一行太雁从头顶飞过,让她感到更加的伤心,她思索着,那些南飞的大雁或许就是当年为她传递信书的旧日相识。

下半阙解读:作者通过描写残秋的所见所闻,借喻自己落寞孤寂的现实情感。那些堆积在田园的满地菊花,现已经憔悴不堪了,如今还会有谁来采摘它呢?孤孤单单地守在窗前,独自一人又怎么能熬到天黑?窗外的梧桐被细雨淋漓,到了黄昏的时候,梧桐树叶上还在落下点点雨滴。这样的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来了结

写于2021.10.2

为什么总有人拿俗不可耐的句子让人对对联

在今日头条,常有人岀对联,多有万般精彩,少有俗不可耐。主流是传承文化,交流学习,夯实文化底蕴,提高创作水平,丰富业余生活,发岀闪光点,体现人生价值;也不排除极少数人,炫耀文采,不懂装懂,故弄玄虚,刷存在感。当然,大千世界,人各有志,百花齐放,是文化繁荣的体现,是今日头条的创新,应该允许存在!

俗不可耐的提法,是否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