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的意义
劳动节的意义在于劳动者通过斗争,用顽强、英勇不屈的奋斗精神,争取到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民主的历史性进步,这才是五一劳动节的精髓所在。所以,人们才这么注重劳动节。
劳动创造了财富,劳动创造了文明,劳动者是一切文明和财富的创造者。劳动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者总结了体力劳动的经验,体力劳动者实现了脑力劳动者的设想。尤其脑力劳动者更应该认识到劳动的意义。
劳动节的意义是什么
社会发展到今天,有一点是全人类的共识:劳动最光荣!不劳而获是羞耻的,那些不劳而获多吃多占的“硕鼠”们就应该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劳动是人类诞生以后每个健康健全的正常人的天赋权利。所以《世界人权宣言》第23条中称劳动为人权:
1、人人有权工作、自由选择职业、享受公正和合适的工作条件并享受免于失业的保障。
2、人人有同工同酬的权利,不受任何歧视。
3、每一个工作的人,有权享受公正和合适的报酬,保证他本人和家属有一个符合人的生活条件,必要时并辅以方式的社会保障。
4、人人有为维护其利益而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
因此完全可以这么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劳动节”,包括“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本质意义是呼吁人人多多关注普罗大众,关注所有的普通劳动者,激发全社会对普通劳动者的尊重和尊敬,不断改善普通劳动者的劳动环境,不断提升普通劳动者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换句话说,“五一国际劳动节”更应该成为捍卫所有普通劳动者的尊严,维护全体普通劳动者权益(诸如包括减少劳动时间、增加劳动报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的日子。这,才是“劳动节”的题中应有之义。
劳动节的意义
五一国际劳动节(international Labor Day或者May Day),又称国际劳动节、劳动节,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劳动节。
在中国,人民庆祝五一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这一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
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在知名杂志上发布了关于劳动节的文章,呼吁劳动人民保护自己的劳动者权益,唤起了工人为反对剥削、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的意识。这是中国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
1999年9月,国务院改革出台新的法定休假制度,每年国庆节、春节和“五一”法定节日加上调休,全国放假7天。
从2007年11月9日开始,经过多方研究论证比较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在人民网、新华网、以及新浪、搜狐等网站上予以公布,开展民意调查。调整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一”由7天调整为3天,减少4天。五一黄金周也成为了历史。
所以,通过五一劳动节的起源和发展,我们可以看出,它的意义在于劳动者通过斗争,用顽强、英勇不屈的奋斗精神,争取到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的历史性的进步的见证,也是五一劳动节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