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有多少个统筹地区
国家医保局今天发布第三十一期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公共服务信息,数据显示,全国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稳步推进,截至2020年12月底,22个省的170个统筹地区开展了全国统一的线上备案服务。京津冀、长三角和西南五省区等12个先行试点省份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累计达到302万人次。2019年12月,国家医保局开通全国统一线上备案服务试点,推出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2020年12月,启动自助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试点,进一步升级线上备案服务。参保人可以通过下载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或在微信中搜索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按照提示线上办理跨省就医备案。截至2020年12月底,天津、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陕西、宁夏和新疆等22个省的170个统筹地区作为试点地区开展全国统一的线上备案服务,成功办理备案6.48万人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京津冀、长三角和西南五省区等12个先行试点省份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累计达到302万人次,医疗总费用7.46亿元,医保基金支付4.29亿元。12月份,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35万人次,环比增长6.1%;涉及医疗费用0.86亿,环比增长4.9%;基金支付0.48亿,与11月持平;日均结算11271人次,次均费用246.14元,平均支付比例55.81%。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国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数量为44413家,比2019年增加16805家,增长60.87%;国家平台备案771万人,累计结算724.83万人次;医疗费用1759.00亿元,基金支付1038.43亿元,基金支付比例为59.04%。2020年当年结算300.23万人次,比2019年增加28.23万人次,增长10.38%;医疗费用742.8亿元,比2019年增加94.6亿元,增长14.59%;基金支付438.73亿元,比2019年增加55.53亿元,增长14.49%,基金支付比例为59.06%,与2019年持平。
开通统筹地区查询是什么意思
异地就医统筹区开通就是在统筹开通去看病就医就能享受医疗保险报销业务,不必回当地报销医药费。异地就医可以简单定义为参保人在其参保统筹地区以外发生的就医行为。在社会医疗保险范畴内,异地一般是指参保人参保的统筹地区以外的其他国内地区,就医则是参保人的就医行为。异地就医主要分为三种情况:一次性的异地医疗,包括出差、旅游时的急性病治疗以及病人主动转移到外地就医,所产生的问题是不能及时结算医疗费用,中短期流动、工作岗位不在参保地的人员的异地医疗,包括单位在各地的派驻人员、派驻机构在当地的聘用人员,还有一种情况是整个单位都处在流动状态,如建筑业等职工的就医,所产生的问题要么是不能参加医疗保险,要么是要垫付医疗费用,长期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的医疗。包括退休后户口从工作地迁移到安置地的人员,也包括托靠子女无户口迁移的人员,所产生的问题表面上是就医结算不及时、不方便,个人负担重,实质是安置地的医疗待遇往往要好于参保地,异地安置人员感到就医待遇不平等。
工伤统筹地区是指什么
法律分析:工伤保险条例中的统筹地区是指市级,这里主要就是工伤保险待遇的时候会遇到,也就是各市的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等。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一条 工伤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跨地区、生产流动性较大的行业,可以采取相对集中的方式异地参加统筹地区的工伤保险。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有关行业的主管部门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