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霸天下 三家分晋

如果没有三家分晋,晋国会成为统一天下的国家吗?卧薪尝胆后的勾践通过战争夺回了属于自己的一切,后来的越王国怎么样了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28 09:15:37 浏览5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如果没有三家分晋,晋国会成为统一天下的国家吗

如果没有三家分晋,晋国会成为统一天下的国家吗?

答案是不会。

因为晋国自从晋文公之后,就已经在走下坡路了,春秋有五霸,晋文公的称霸,按照时间来算的话,是处于第二位的,也就是说晋国称霸之后中原大地上又相继出现了三个霸主。

所以即使韩赵魏没有瓜分晋国,那么统一华夏的也不会是晋国了。

说完了外部原因,再说晋国内部的局势,晋国自从晋文公以后,晋国内部设置的三军六卿,已经逐渐做大,晋公室的权柄不断被削弱,到了春秋中后期,六卿彻底分割了晋国的权柄,晋国已经不是晋国老大说了算了。

晋国内部的斗争,已经成制约其继续强大的因素了,六卿相互争夺地盘和人口,不仅削弱了国家的综合实力,而且让枪口不能一致对外,这样的晋国又怎么会能称霸中原呢?

说到这,我们不妨按照这个问题进行一下逆推,说一下三家假如没有分晋,晋国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局势。

导致三家分晋的直接原因,是韩赵魏三家联合灭了智家,也就是说,如果三家没有分晋,那么只能是智家没有被这三家给瓜分。

假如智家没有被瓜分,那只能是智家联合韩魏去攻打赵氏,赵氏没有策反韩魏,或者说没有能抵挡住智家的进攻,赵氏被智家给灭了。

紧接着就会出现智家相继灭了韩魏两家,这样晋国会消除六卿分晋的局面,晋国也就变成了智家的晋国,像后来的田氏代齐一样。

说到这,你可能会说,咦,这样晋国不就间接强大了嘛,那不是还有希望统一华夏嘛?

其实,即使如此,晋国还是统一不了华夏,因为此时智家的掌门人是智瑶,智瑶虽然聪明却缺乏仁德。

他和夫差一样,是极武而亡的典型,也就是他的权柄越大,他越猖狂,越猖狂就会越容易出错,当他的猖狂无法被扼制时,紧接着就会出现另一个极端,那就是灭亡。

所以,无论如何,晋国都不具备统一华夏的实力了。

不过三家分晋以后的魏国在战国之初却具备统一华夏的能力,因为魏文侯的率先变法,彻底强大了魏国,如果此时魏国不在战略上出现失误或者不是领导人越来越差劲的话,魏国就会代替晋国完成大一统。

当然,这一切都是假设,三家分晋是必然,后来的秦国统一华夏也是必然。

读历史,写历史,我是飞鱼说史,欢迎关注,让我们一起探讨春秋战国那些事吧!

卧薪尝胆后的勾践通过战争夺回了属于自己的一切,后来的越王国怎么样了

公元前496年,吴王夫差为父报仇,率大军攻打越国,势如破竹,大获全胜,越王勾践屈辱求和,被吴军俘虏,成为阶下囚,被押往吴国宫廷中服苦役,并被扣押了三年。越王勾践在吴国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忍受了三年的屈辱后被吴王释放回国,在贤臣范蠡、文种的辅佐下,勾践为了报仇雪耻,立志图强,睡在柴堆上,坐卧饮食都进出要尝一下苦胆,用艰苦的生活磨砺不屈的意志,随时提醒自己勿忘国家破亡的痛楚,激励自己的勇气与斗志。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终于脱胎换骨,化茧为蝶,由弱转强。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率精兵攻打吴国,越军一路所向披靡,终于灭掉了吴国,迫使吴王夫差挥剑自刎,成就了越国的霸业,并使自己成为春秋时代最后一个霸主。

从此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就在中国历史上代代相传,不仅极具传奇,而且脍炙人口,一直延续至今。

越王勾践本是一个外宽内忌、刻薄寡恩之人。夫差与勾践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能力与作为方面,与道德、正义等冠冕堂皇的说辞关系并不大。文献记载,勾践最初对吴王阖庐之战之所以能获胜 ,就是靠阴鸷狠毒、惊悚恐怖的“自杀战术”取得的。战前,勾践招集了一批以巴人为主的亡命之徒加以训练,开战时让这些“敢死队员”排在吴军阵前依次拔剑自杀,吴军将士从未见过如此不要命的怪异打法,个个看的瞠目结舌、魂飞魄散,最后不知所措,溃不成军,勾践乘势挥兵掩杀,大破吴军。

夫差之父阖庐临死前叮嘱他勿忘“越国勾践杀汝父”之仇。夫差牢记父亲的遗嘱,日夜训练军队,终于在公元前494年把倾巢来犯的越军团团包围在会稽。在吴军的凌厉攻击下,大举进犯的勾践麾下只剩5000残兵。

夫差没日没夜的操练士卒,增强武备,终于等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灭越复仇良机。

然而夫差却心怀妇人之仁,将这绝无仅有的机会白白丧失了。在你死我活的争霸战中,容不得一丝一毫的人性光芒,勾践深谙此理,夫差却一无所知。

夫差只是将勾践押回吴国软禁起来,对待他如奴隶一般,百般羞辱他,勾践却明白韬光养晦的玄妙,怎么能让夫差解气他就怎样来,完全将帝王的尊贵面子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勾践蓬头垢面,自我作践,弄得人不人鬼不鬼的,与猪狗无异。然而勾践并未泯灭心志,他自励自省,一切只为复仇雪耻。这一切都与锦衣玉食、刚愎自用的夫差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作为胜利者,夫差根本没将阶下囚勾践放在眼里,而是显示出一种雄主的雍容大度,完全没有参透中国传统政治中的韬晦玄机,更不知道“小气忌刻”是宽容大度的克星。

3年后,勾践骗取了夫差的信任,被放回了越国。而后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最终反败吴国,逼死夫差。

在范蠡、文种的策划下,被称为“千古第一美人记”的灭吴计划得以悄然进行。夫差得到了疑似越国“间谍”的绝色美人西施,日夜沉溺在温柔乡里难以自拔,早已经消磨了胸中的万丈霓虹之志。中国的传统政治家最善于利用美人搅局,此法胜过千军万马,屡试不爽。夫差得到了西施,就注定身陷泥淖中,再难脱身。

在此期间,吴国丞相伍子胥识破了越国的阴计,他屡次劝谏吴王夫差,不止一次的劝他不要沉溺于女色中、必须尽快灭掉越国,以免后患,夫差却将伍子胥的忠言当耳旁风。最后恼羞成怒的他在佞臣太宰嚭的谗言撺掇下,居然赐伍子胥自尽。“万众诺诺,不如一士谔谔”,伍子胥正是那铁骨铮铮的谏臣,用这句话形容他再恰当不过了。史载,伍子胥用吴王赐剑自尽前愤愤地说:“我死后将我的眼珠挖出,挂在东门上,我要亲眼看到越军攻入都城”!就这样,最忠于吴国、对越国威胁最大的非凡人物,被好赖不分的吴王自己剪除了,从此越国再无顾虑了。

越王勾践挥师灭吴,吴国惨败,虽然越王答应将被俘的吴王夫差安置到甬东,留给她100户的食邑,然而造化无力,悔愧交加的吴王感觉没脸苟活于世,还是挥剑自裁了。弭谤阻谏的吴王终于失国身亡了。

越国灭吴后成了春秋最后一个霸主。越国胜利后,功臣范蠡却不告而别、携西施泛游五湖、遁匿于名山大川中,后来在齐国成了富可敌国的“陶朱公”。

范蠡临行前留言对另一位功臣文种说:“越王长颈鸟喙,刻薄寡恩,可共患难而不可共富贵。现在不走,将来悔之晚矣”。文种贪恋权位,执迷不悟,最终落得个被勾践赐死的可悲下场。

勾践吞吴称霸后,率大军渡过淮河,召集齐、宋、晋、鲁等诸侯在徐州会盟,并迁都琅琊,成了春秋时期最后一代霸主。

公元前465年,勾践病死 。其子孙继续其霸业,越国强盛一时。直到公元前306年,再度强盛起来的楚国乘越国发生内乱之机,挥师击越,强大的楚军很快就灭掉了越国,改设江东为郡。自西周时首创,已建立了1000多年的越国几起几落,终于在楚国的强大攻势下灰飞烟灭。

【插图源于网络】

【写作不易 严禁搬运】

春秋五霸晋占四霸: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为什么三家分晋

1、回答问题之前,先更正一下春秋五霸的说法,这个我们都可以去网上或历史书籍上去查阅,我个人倾向以下图片中的说法。

2、公元前636年,晋文公在秦穆公支持下回到晋国杀晋怀公自立,任用狐偃、先轸、赵衰、贾佗、魏犨等人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作三军六卿,使晋国国力大增,开始春秋称霸。

3、晋国一国前后就称霸数百年之久(公元前632年—公元前597年,公元前589年—公元前506年),在这段时间晋国基本享有领导诸侯之权。在晋文公称霸之后还经历晋襄公接霸、晋景公失霸、最后晋悼公独霸中原。

4、在晋文公建立六卿制度时其实早已经给自己王室埋好了地雷。

春秋晚期,晋国的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专权。

公元前490年,赵氏击败范氏和中行氏。

公元前458年,范氏和中行氏的土地尽为韩、赵、魏、智氏四家瓜分。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合击败智氏,平分其地,分别建立韩、赵、魏三个政权。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侯国,正式承认了他们诸侯的地位。(见《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从此历史进入战国时代。

晋文公是如何通过退避三舍立威、立信、报恩、破楚、救宋、霸天下的

晋文公的退避三舍确实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我们还是可以将达成的效果来进行整理一下。晋文公最重要的目标,就是称霸,自从齐桓公称霸之后这也是所有诸侯的努力方向。至于立威立信等,都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串联起来。

晋国在发展的进程中,已经有了称霸的实力,但是还需要获得别人的承认,这时候楚国就进入了晋文公的视线。楚国实力也很强大,如果能够击败楚国,晋国的强大也会自然的体现出来,获得霸主地位就理所当然。所以晋国破楚是它晋升的手段,也能达到立威的效果。

把称霸当目标,把破楚当作立威手段之后,还需要一个契机,总不能无故开战,那是暴君所为,不符合霸主的表现。而宋国的求救,给了晋文公这个契机,能够合理的参与到跟楚国的对抗。而这种帮扶弱小的作为,也能体现出他的公正,不欺侮弱小,能够树立威信。

在晋文公参与到跟楚国的竞争之后,退避三舍就成了检验他诚信的一块试金石,也关乎到他的信誉。晋文公在这里执行了原来的承诺,以退避三舍的行动完成了报恩,在各国面前留下了诚信的印象,让他的称霸之路更加通畅。

总结起来就是,霸天下是目标,救宋立信是契机,破楚立威是手段,而退避三舍报恩是晋文公称霸路上的一个插曲。退避三舍虽然流传很广,事实上在晋文公的人生旅程上,只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东西。

当然,通过介入楚宋相争来达成称霸目的,还顺路退避三舍刷了把信誉,都是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如果没有打败楚军的实力,退避三舍也会变成一个笑话。归根结底晋文公的这次作秀非常成功,但是我们更需要看到的是,强大自己的实力比什么都重要。

若没有三家分晋,晋国能与秦国争霸天下吗

没有三家分晋的话,秦国是无法与晋国争夺天下的,除非晋国内部出现问题。

晋国在战国初年就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执掌晋国的三位卿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一起瓜分了晋国的领土,分别建立了赵、魏、韩三国,这就是三家分晋的由来。

想当年,晋国在春秋时期可是首屈一指的强国,涌现出了晋献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厉公等霸主,其中更是出现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姬重耳。

晋国与齐国、楚国、秦国并称春秋四大强国,实力居于首位。晋国处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相当于是华夏文明的核心地带,开发早、人口多、军队骁勇,比齐国(东夷遍布)、秦国(西戎林立)、楚国(百越包围)都有优势。

在春秋时期的几场主要争霸战争中,晋国胜多败少,基本上保持着霸主地位。公元前632年,晋国在城濮之战击破楚国;公元前627年,晋国在崤山之战击破秦国;公元前589年,晋国在鞌之战击破齐国;公元前575年,晋国在鄢陵之战击破楚国。

春秋时期,晋国接连在战场上打败齐国、楚国、秦国,没有亡于外患,最终亡于内忧。由于扩张过度、领土太大、公族衰微,晋国国君只能放权给外姓卿大夫,埋下了外姓篡国的隐患。春秋末期,晋国的卿大夫赵氏、魏氏、韩氏架空了国君,逐渐肢解了晋国的领土。

(春秋时期,晋景公在鞌之战打败齐顷公)

要知道,秦国东进中原已经是在公元前4世纪后期、完成了商鞅变法的事了,而从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大致相当于春秋中期到战国初期),秦国一直慑于晋国的实力,未能突破晋国的封锁线进入中原发展

在三家分晋之后,晋国的末代君主晋静公姬俱酒沦为庶民,不仅丧失了君位和国家,后来还被韩国派去的杀手所杀害了,而晋国的宗庙也随之彻底消失了。

晋国的瓦解产生出了赵国、魏国、韩国三个国家。可是,三晋之间相互牵制、也相互削弱,无论谁都没有能力独自恢复当年晋国的霸业。其中的魏国虽然短暂称霸过几十年的时间,但很快就在诸侯的围攻下衰落了下去(齐魏马陵道之战)

如果晋国没有消失,那么秦国根本无法统一东方各国,因为晋国的体量就相当于赵国+魏国+韩国。

出自三晋之一的魏国在魏文侯、魏武侯时代是战国七雄之首,光是一个魏国就在战国前期“东伐齐,西破秦,南攻楚”。直到魏惠成王时期,魏国才因为马陵道之战而衰落。

在魏国鼎盛时,吴起曾率领魏武卒在河西之战击破秦军,一度夺取了秦国的河西之地,把秦国压缩到陇西平原,由此可见魏国的实力非同一般。

这样强大的魏国,也仅仅是当年晋国的“一部分”,而这还不包括赵国与韩国的版图与人口。战国七雄之中的韩国、魏国、赵国,加在一起才是春秋时期的晋国。

即便是完成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也无法同时对付赵国、韩国、魏国三个国家,而是采取了各个击破的策略,利用它们的矛盾相互牵制,才先后吞并了韩国、赵国、魏国。

如果晋国没有分裂为赵魏韩的话,秦国恐怕依然无法打破晋国的封锁。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秦国攻赵)

假如历史上没有出现三家分晋的故事,最后统一天下会不会是晋国呢

虽然是一个假设性问题,但要区分春秋和战国的时代走向不同。

春秋时期在齐国称霸之后,主要中期都是晋楚争霸,说明南北两大诸侯是春秋时代的主流,北方最主要的就是齐晋,早期北方是经济雄厚地区,发展早,比南方有先天优势,所以晋国如果维持强大,有统一天下的基础这是事实。

但是晋国为什么会走到分家的地步?晋国的特点就是世家太多,说好听一点叫人才济济,智氏赵氏魏氏韩氏几大后期主体,还有荀氏中行氏范氏郤氏栾氏等等前期出现过的家族,晋国世家互相联姻久远,这些家族关系很复杂,导致晋国对君主要求可能很高,不同于一般诸侯吧,难度系数绝对比南方楚国啊吴越啊这些高得多。

那么再看战国时代环境,北方社会早期的弊端就在世家大族,其实到魏晋时代都很明显,封建嫡庶啊这些,北方大家族比南方的家庭问题突出多了。这就是晋国为什么会出问题的关键。

战国以后,各诸侯其实都有变革需求,假如晋国还存在,那么就要看到,晋国的地理虽然有统一的优势但也其实很不利,处于四战之地。首先一个大隐患就是北方戎狄匈奴,秦国之所以发展统一,最后才来解决的匈奴问题,那时候已经完成一统,也具备压制匈奴的条件,但即便如此,也耗费蒙恬带走十几万精锐兵马长期分散在边塞。

而晋国想要发展,首先会在边塞问题上耗费很长时间,一如北魏拓跋氏初期一直会被柔然拖后腿。而北魏之所以发展起来,一是本身“胡服骑射”就具备,他们就是骑射部族,二是北方其他燕国相对过了巅峰。晋国周边正有燕齐,尤其齐国一直是北方劲敌,能否有效遏制纯属运气,这就又要回到老问题,国君要一等一的人才,既能整合国内复杂的家族关系,凝聚起来,还有很好的策略处理好北方先如何统一的顺序,打击到位。然后才能说如何同楚秦争霸的问题。

但是,历史规律告诉我们,晋楚长年都是看不顺眼,经常打来打去,正是这个老毛病促使世家势力崛起,削弱了宗室力量造成的分家悲剧。晋国很难一直保持国君优势,因为地方处于四战之地,这是当时最不利的一点。

秦国远在关中,只要他解决好自己内部的问题,可以关起门来发展,具备实力以后一步步拓展,他先解决北方义渠和南方巴蜀,这样基本整个西部都在秦国范围,而且综合国力就远超东方任何一个诸侯了,秦国先拼楚国,楚国没有还手之力了,再打赵魏,这是中原最强的力量,之后东方六国没有任何一个是秦国对手了,所以秦国虽然早期很弱,但也的确具备完成统一的先天条件,这是地利因素具备的关中优势。晋国假如要像秦国一样变革,世家大族会闹翻天,所以就没有焕然一新的条件,很难摆脱自身的一系列问题。

为何春秋时的强国齐、楚、晋都未统一,而小国秦却能称霸天下

这正应了那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春秋时候,齐国、晋国、楚国都是大国强国,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成了春秋首霸,晋国经晋文公重耳及后人的治理下,纵贯整个春秋,都一直是中原霸主,楚国经过一系列的开疆拓土,到楚庄王时,国力鼎盛,也称了名符其实的南方霸主。秦国虽经秦穆公的努力下,打败西戎,并国二十,但终因强晋的阻隔,让秦国根本无法向东发展,也一直不为东方诸侯所重视。那么为什么秦国最终能称霸诸侯一统天下呢?

秦国一直在负重中前行。秦国祖先本来是商朝末年的宠臣恶来,因助纣为虐而被杀,其子孙一直被排挤,后来因善养马而被周天子重用,得了一块封地,但依旧是个附庸国,直到周平王东迁洛邑,才将旧都之地赐给了秦人,方能比诸诸侯国。秦人不气馁,在荒芜之地奋力打拼,他们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有朝一日能让东方诸侯国看得起,被东方诸侯接纳。终于到秦穆公时,选贤任能,使国力逐渐强大,打败了西方少数民族的戎狄,吞并了二十多个小国,疆域得到拓展,也逐渐为东方诸侯所认识。但是,由于有强晋在东方的横亘,很难向东突破,依然被东方诸侯国以蛮夷看待。虽然后来晋国被韩赵魏三家所分,因战国初期魏国的十分强大,秦国辛辛苦苦夺得的向东方发展的跳板西河之地,又被魏国夺去了,秦人东进受阻,自然不甘心,就革新自强,来了个商鞅变法,从此为大秦称霸中原,统一天下,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而同时期的齐、晋、楚呢?齐国虽经管仲治理,让齐桓公称霸诸侯,却在齐桓公死后,长时期陷于内讧,最终被权臣田氏取代。虽也强盛一时,终不思进取,固守成法,贪于安逸享乐。当秦国崛起时,不思与他国共同对付秦国,却在秦国远交近攻的外交手段下,处处配合秦国,其他诸侯破灭后,齐国自然也难免亡国的命运。晋国在春秋一直是最强国的存在,吞强邻并弱小,但从晋献公开始,打压驱逐公族,导致朝中宗亲势力大衰,到晋文公时,又实行了五军六卿制,让外姓大臣掌握实权。这样发展的结果,朝中大臣没有宗亲势力与之匹敌,成了一家独大。导致晋国几家重臣轮流执政,国君权力逐渐被架空,难以控制朝权。后来几家分割控制了晋国的大部分土地人口,国君成了虚设。几家大臣经过不断勾心斗角,激烈吞并,最后仅剩韩、赵、魏三家,分割了晋国所有土地,逼迫周天子承认其诸侯地位,这样晋国就被韩赵魏三家给分割替代了。后来,魏国在战国初期非常强盛,夺去了秦国的西河之地,打压秦国东进一百多年。楚国本是个子爵小国,因祖先一直与南方蛮族杂居,总是被中原诸侯视作荆蛮异族,而被看不起。楚国的祖先一开始也是在艰难中创业的,经过不断开疆拓土,到楚武王时,已经成了诸侯大国,开始与中原诸侯角逐,楚庄王把楚国的强盛推向高潮,成了春秋五霸之一。但后来的楚王开始追求安乐,权臣贵族不断干涉楚国政治,国势日下,到战国初期,名将吴起辅佐楚悼王变法,受到了楚国贵族的强烈反对,楚悼王死,吴起被害,变法失败,从此楚国再无中兴之势,楚怀王后,楚国在秦国的打击下,完全失去了争雄天下的实力。只有秦国进行了比较彻底的商鞅变法。战国初期,诸侯混战,相互兼并,各国为了图强,纷纷实行变法。如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申不害的韩国改革,齐国的邹忌变革等等,但这些改革都不很彻底,都没有深刻触及贵族的根本利益,虽有所成效,但都没维持多久,就失败或结束了。只有秦国的商鞅变法,最彻底,最完美,而且让秦国坚持下来了。秦国从此成了诸侯中最富强的国家。面对强秦,诸侯国的苟且妥协,抱薪救火,急功近利,让秦国越来越无敌于天下。强大的秦国引起了东方诸国的恐慌,虽有合纵共同对抗秦国的行动,但因各国自私,联军人心不齐,乌合之众,刚一对敌,就不战自溃。恰当的策略,让秦国游刃有余。秦国的按军功升赏,奖励军功,奖励耕织,重用人才的策略,让国外人才不断来投,像商鞅、张仪、范睢、吕不韦、李斯等,都是来自他国的人才,都为秦国富强做出了重大贡献。秦国的奖励军功,让秦国军队战斗力大增,名将也层出不穷,如魏冉、白起、王翦、蒙恬、王贲等等。而东方的诸侯国呢,在秦国的远交近攻离纵连横策略下,纷纷割地求和,有的甚至用所谓“疲秦”之法,来求得一时苟安。韩国为了不让秦国进攻自己,就派水工郑国去秦国,让秦国大搞水利建设,让秦国把人力物力都用在兴修水利,无暇东顾。却没料到竟在关中开出了郑国渠,让大秦更富庶了。赵国则自毁长城,驱走了名将廉颇,杀害了名将李牧,直接导致了长平之战的惨败。楚、魏在强秦的进攻下,也不断割地给秦国。齐国远离秦国,不懂得唇亡齿寒,却屡屡配合秦国,灭亡削弱临国。远在东北的燕国,恐惧秦国的进攻,以为刺杀秦王就能禁止秦国的吞并,就来了出荆轲刺秦王,没想到却加速了燕国的灭亡。

从秦国的发迹,到秦国的一统,秦国的历代君主,都负重在肩,临危图存,励精图治,正是在他们一代代不懈的努力下,秦国才从弱小变成了强大。而其他国家呢,在优裕的生活中意志逐渐消沉,一步步坠入危亡境地。因此危中求机的秦国的崛起和逸娱求乐的六国的沉沦,很好的诠释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至理名言。

“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这句体现子贡强大,但也让百姓流血国家灭亡,怎样看待这件事

端木赐,即子贡,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之一,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一字子赣,春秋晚期卫国(今属河南鹤壁市浚县)人。

端木赐号称“孔门十哲之一”,孔子称赞他是堪当大任的“瑚琏之器”。

端木赐在孔门十哲之中,口才极佳,以巧言善辩而著称于世。

办事圆融通达,善于经商之道,曾往返于曹、鲁之间,“富致千金”,是孔门弟子的首富,被后世誉为儒商的鼻祖,端木遗风就是形容诚信经商的上古风气。

端木赐分别在鲁国、卫国担任过大夫、相国等官职,显示了常人无法比拟的过人才干。

《左传》记载:周敬王二十五年(鲁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5年),时年二十六岁的端木赐在鲁国任大夫。当年正月,鲁国附属国——邾国的国君邾隐公来到鲁国,朝见鲁国国君鲁定公。

鲁定公姬宋,鲁国第二十五任国君,鲁昭公之弟,鲁国因为斗鸡发生内乱,鲁昭公到晋国避难,后死于乾侯(河北成安县),国人推选公子宋为国君。

邾隐公曹益,邾国第十七任国君,邾庄公之子,在位十九年被吴国俘虏后废黜,后逃亡鲁国、齐国,吴王夫差立其子为国君,即邾桓公。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王勾践灭掉吴国,扶植曹益复位。

邾隐公曹益本来是朝见老大,却摆出一副桀骜不驯的架势,他在朝会仪式上,昂着头,把一块宝玉献给鲁定公姬宋。做为被朝见者,鲁定公却低着头,伸手接过宝玉。

一直在现场的端木赐事后对别人说:“以传统礼仪观察这次朝见活动,我可以断定,这两位国君都死期临近了!”有人反问端木赐:“你咋会知道呢?说说看?”

端木赐侃侃而谈:“所谓的‘礼’,象征着国君的生死存亡,也可预示国家的兴旺衰微,人人都应该引起警惕。鲁国国君和邾国国君在本次朝会之上,都没有严格按照礼仪行事,说明他们两个人已经头脑昏乱而不清醒了。”

端木赐解释说:“庄重的朝会上,两位国君行事不合乎礼仪,他们可能长久吗?附属国君仰视而高高献玉,表达着傲慢情绪,鲁国国君垂头接玉,显示着衰颓之相。傲慢距离战乱只有一步之遥,而衰颓预示着疾病缠身,鲁国国君可能会先一步走了!”

端木赐果然毒舌乌鸦嘴,四个月后,鲁定公姬宋病逝,传位给儿子姬蒋,即鲁哀公。

邾隐公回国不久,国内发生内乱,前471年,越王勾践以其暴虐将其废黜,立其子邾子何即位,邾隐公后来客死越国。

孔子得知此事后,感慨地说:“赐不幸言而中,是使赐多言也!”——端木赐此番预测不幸言中,这使他将来会因此而更加多嘴多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