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纸上谈兵的赵括有没有真实本领
- 赵括真的是纸上谈兵吗还是历史的误解
- 萧何也知道赵括的“纸上谈兵”,为何就那么肯定韩信是真材实料
- 你认为赵括真的是纸上谈兵的无能之辈吗
- 纸上谈兵的赵括能称得上是名将吗
- 战国名将赵括,纸上谈兵是否可信
- 赵括纸上谈兵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洗白他这些人是什么心态
纸上谈兵的赵括有没有真实本领
1.出身:赵括是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其父赵奢战国时代东方六国八名将之一,可以说是名将之后了,而且赵括熟读兵书,军事水平不会特别的差。
2.秦赵两国国力:当赵王命赵括当长平之战的统帅时,已处于战争末期,廉颇已经率领赵军守了三年有余,此时秦赵两军都已疲惫不堪,粮草也不济了,可以说此时两国的国力都损耗的差不多,秦军更是下令凡是15岁以上的男性,都用于参加战争,可见秦国已经下了血本了。此时赵国恐怕也已经熬不起这场战争。秦国已经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大大提升,不是赵国能消耗的起的,赵王也想尽快结束这场战争。所以启用赵括,罢免了采取防守的廉颇。
3.对手太强大:另赵王没想到的是,秦军主将居然换成了白起,白起大家都知道,可以说是超级战神,在长平之战前就立下很多功劳,甚至攻下了楚国的首都,斩杀韩魏联军,白起可以说是当时整个七国中王牌中的王牌将领,没有几个人能与他抗衡。赵王想速战速决,主动进攻,面对白起,不要说是赵括,恐怕谁来了都不行,最多和对方打个平手。
4.赵王的意思:就算换上赵括,赵括也可以采取像廉颇一样的方法,继续拖秦军,但是他不可能不知道,战争资源已经快耗不起了,而且赵王有意让这场战争早点结束,因为这场战争可能关系到赵国的存亡,赵王不可能让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去当长平之战的总指挥。所以把主张防御的将领全部换下,上来的都是主张进攻的将领。
综上所述,赵括不是只会空想,没有什么本事的人,只是当时的境况,再加上对手过于强大,导致后来的长平之战的失败。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赵括真的是纸上谈兵吗还是历史的误解
之前已经受邀请回答过类似问题了,这里通过“纸上谈兵”这个词再分析一下赵括其人。纸上谈兵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只会空谈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行。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而这个词的典故恰恰指的就是赵括。
“纸上谈兵”要分两个方面来说,先来说理论方面,赵括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在应用军事理论分析战局头头是道,就连他的父亲名将赵奢都难不住他。但这不是主要的,是否空谈理论要看实际战例,赵括指挥的长平之战后期,恰恰是后世评价他“纸上谈兵”的依据。但这是历史真实吗?其实不一定。
赵括是可能的转机
根据《史记》记载,长平之战前期,赵国派的是老将廉颇,秦国用的是左庶长王龁而非白起。廉颇退守最后一道防线坚守不出,赵国国力实在难以支撑了,赵王就多次要求廉颇速战速决,但廉颇依然坚守不出。秦国也想速战速决,应侯范雎就使反间计,让人散布谣言,说秦军不怕廉颇就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这正合赵王心意,于是换上了赵括。虽然赵括受到很多人的称赞,但也有不少人说他不行,这就包括赵括的父亲、母亲,其母还对赵王说真让他上,出了事别连累自己,再有就是蔺相如,这些人说赵括不行是有各自不同的考量的,而赵王此时已别无他法,还是让赵括上了。也许有人说换上李牧就好了,可是根据李牧对抗匈奴的战例,换李牧上依然会是坚守,赵国国力依然无以为继,所以只能换上愿意出战的赵括,拼命做一次抗争。廉颇坚守是无奈,赵王要求出战也是无奈,只有赵括或许有转机。
速战速决是除固守之外的最好选择
赵王换赵括就是要速战速决,那要速战速决一般情况下会怎么办?闪电战可能最为奏效,看苏德战场前期就可以知道,攻其不备,在敌人反应过来组织有效抵抗之前,攻击方得到的利益是最大的。所以赵括选择全力、快速出击不失为正确的选择。
鼓舞士气很有必要
有些人会说,渡河没有留人防守渡口阵地是赵括的失误,或许是,但或许也不是,因为“破釜沉舟”不是项羽首创,姜子牙就干过,也许赵括想绝了赵军后退的路,逼在之前两年多里被打的毫无斗志的赵军能拼死一搏。为了鼓舞士气,赵括一上任还换掉了很多和廉颇一起坚守很久的将领。后来赵军被困后的殊死搏斗也证明了当时赵军的士气并不低,突围战中秦军也损失很大,长平之后很长时间无法东进。而且赵军是在赵括带头突围中箭阵亡后才投降的,足见赵括在军队中的威信是很高的,赵括没什么实战经验,为什么部下服他呢?唯有主帅身先士卒,才能赢得部下的尊重。而在兵力优于敌人的情况下,快速追击,不留后路,并不是肯定不行的,相反在高昂的士气下是有相对高的胜算的。
情报工作没跟上
赵军被围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情报工作没跟上,赵国用赵括换廉颇有很大程度是因为秦国的反间计,所以换上赵括对秦国是意料中事。而秦国用白起换王龁却是暗中进行的,白起也是抄小道到的战场,这一切很快,进行的很顺利,秦国应该是策划这场战斗很久了,但这一切赵括不知道,自然也无法从这一点入手来部署。试想,赵括要知道对面是白起,有可能不顾一切猛攻过去吗?
赵括在最新情报缺失的情况下看到的是秦军援军未到,而己方兵力有优势,速战速决,全力猛攻,敌人逃也紧追,在秦国援军到来前歼灭现有之敌,这个想法有些冒进,但却是人之常情。赵括以为王龁逃进死路,选择了追而不是围,一切都是在速战速决的指导思想下进行的。
赵括在战场上的决策受很多因素影响,国君的压力、情报的缺失下他做出的选择符合正常思维,这和三国时马谡的情况不同。
综上所诉,我认为赵括并不是现场解决问题能力不行,才能尚可,还不至于差到成语“纸上谈兵”说的程度。只是因为对手是早就精心策划过这场战斗的白起,赵括一开始就输了先机。
萧何也知道赵括的“纸上谈兵”,为何就那么肯定韩信是真材实料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从自身出发谈谈个人的一点浅见。去年我老婆做个小手术,住院期间我陪护了一个星期,她的一位病友和她处的不错,于是我就和她病友的老公攀谈起来,得知其西安交大硕士毕业,目前在华为工作,方向是智能制造,属于西北地区负责人之一。
我自认为从小就喜欢历史,还算是积累了一些历史知识,但和人家交流后才发现人最重要的能力不是积累而是变通,当你达到了某方面的专家级别后,你就拥有的一种能力,可以迅速在任何领域达到精通的能力,因为这个能力是可以复用的。他提到了很多观点,对于我而言都有很大的启发,让我真正有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认知这个东西,可以让不同专业领域的人达成共识,萧何是搞后勤的高手,却不会排兵布阵,韩信是杰出的军事家,却不是好的治粟都尉,但这不影响他们之间达成共识。记得有部武侠小说提出的观点:“绝世高手的共通境界”,我想指的就是共识吧。
萧何对韩信的考察,主要是通过两个人的交谈,而韩信对萧何所说的话,自然和对刘邦时所说的不同,就像他可以用“大王要争天下,怎么能杀害我这样有用的人!”可以说服夏侯婴,但对萧何却并不适用一样。对于萧何这样的人,韩信要从其熟悉的领域入手,而且韩信不是空谈而是实干,你认为韩信认真起来,难道做不好治粟都尉的分内之事吗?况且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保障就是军事的一部分,因此韩信这个治粟都尉不仅称职而且优秀,让萧何不得不刮目相看。韩信在萧何面前表现出来的不是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而是非凡的统筹调度能力。
同样在刘邦接见韩信的时候,韩信把自己的战略分析能力体现的淋漓尽致,因为刘邦缺少对抗项羽并战而胜之的信心。于是韩信就从这里入手,分析了项羽的弱点和刘邦的长处,让刘邦坚定了兵进三秦和项羽争天下的决心,这才是最重要的。能够让夏侯婴、萧何、刘邦都认可自己的价值,这就是韩信具备通识的明证,这也是他能够被夏侯婴、萧何推荐,最后被刘邦重用的根本原因,他可不仅仅是“纸上谈兵”那么简单。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你认为赵括真的是纸上谈兵的无能之辈吗
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在父亲赵奢的教导下,赵括自幼熟读兵书,对各种兵家技巧了如指掌。在秦军和赵军对峙之时,情况十分险急,因为当时赵括的父亲赵奢已经与世长辞,而赵国的丞相蔺相如此时也卧病在床,只有廉颇带军打仗。面对秦军的屡次进犯,廉颇选择不理会秦军,因此赵军一直保持防守的阵势,两方军队胶着不下。为了加速战争进程,秦军动用了一个计俩,他们派间谍散布谣言说:“秦军最害怕的将军是赵奢的儿子赵括,因为听说赵括兵法了得,又年轻气盛,做了将军一定会把秦军打得落花流水。”
赵孝成王听信了这种谣言,就想要用赵括来代替经验老成的廉颇。丞相蔺相如当然不同意这件事,蔺相如向赵孝成王进谏说:“赵括只有虚名,而无实力,如果大王仅凭民间的传言就任用赵括的话,就像是用胶水粘住了调弦的柱,再去弹琴鼓瑟一样不知变通。赵括这些年虽然熟读了他父亲留下的兵书,但是熟读与实际应用是不同的,赵括并不知道如何去灵活应变。”话虽然有理,但是赵孝成王此时已经被想要胜利的念头冲昏了头脑,他孤注一掷地任命了赵括。
赵括自幼学习兵法,自认为天下无人能敌,就是他的父亲赵奢与他谈论排兵布阵之事也比不过他,但是知子莫若父,赵奢清楚地知道赵括有几斤几两。赵奢评价赵括说:“战争是关系到将士们生死存亡,无数家庭幸福的大事,但是括儿竟然把这件事看得如此随意轻松。如果将来赵国任用了他,那么赵国必定会大败。”就是赵括的母亲也极力阻止赵孝成王任用赵括。
赵括掌握大权之后,立即用自己的心腹调换了廉颇的手下,并且更改了军中的法令,一时间军心动摇。秦国将军白起见赵国已然上钩,便佯装不敌败退,同时又派精锐部队从背后绕道偷袭赵军的补给与后援军队。一下子,赵国的补给被阻截,在长时间的僵持下,赵军饥饿难耐,军心浮动,将士们也是叫苦连天。没有办法的赵括只好自己出阵,带领部队突围,但是几次突围都失败了,赵括也战死在了突围的过程中。失去了主将的赵军被秦军俘虏,流血甚众。
正是这场失败的战争让赵括在历史上留下了无能的名声,提及赵括,大家似乎都只会想起“纸上谈兵”这个词语。关于赵括是不是真的无能,每个人有各自的看法,笔者认为赵括实际上还是有能力的,只是时运不济。在这场战争中,赵括固然有错,但不能将这场战争的失败完全归咎于赵括身上。首先做错事情的就是赵孝成王,他犯了军中大忌,那就是战前更换将领。廉颇被换已经让军心动摇,军中不安。而年轻的赵括一上台就急于更换自己的势力,这点就更让军中将士不满。当时赵军不敌秦军,因此只能选择拉长战线,长期防守。而赵括在赵孝成王的急切期待下,只能选择硬拼猛上,争取早日结束战争。因此,在背后助推的实际还是赵孝成王。
长平之战的失败,让赵国再难崛起,赵括年轻的生命也消逝在了战场上。赵孝成王想必是后悔不已,久卧病榻的蔺相如也只能长长地嗟叹。这场失败,终究还是因为赵孝成王的轻易相信和赵括的年轻气盛与过于自信。如果不是这场战争,赵括本可以在各种战事中磨练自己,将自己熟记的兵法运用于实际,然后再统领一方,征战沙场,可是如今,说什么都迟了,赵括已然逝去,只剩下“纸上谈兵”的名声还在流传。
纸上谈兵的赵括能称得上是名将吗
谢谢邀请。
当然是名将。军旅诗人高适的《别董大二首》中:“莫愁前路无知无,天下谁人不识君”。赵括成为“纸上谈兵”的经典人物,如果没有名气能够“千古扬名?”
名气不等于名将,基本正确。但是,要把赵括的失败归咎于他是“纸上谈兵”的名将而承担重大战役的失利,有失公允!
理由如下
1.临阵换将,兵之大忌。
秦昭襄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1年),以倾国之六十万大军在左庶长王龁的带领下,向北翻过了太行山,越过安邑,向上党(现属山西)攻击前进。
赵孝成王这位年轻的君主,毫不示弱,立即派出能吏平原君接受上党的当地政权,同时派老将廉颇挂帅,带领五十万军兵守卫必经赵国的险要之地一一长平。
应该说双方兵力相差不大,而且廉颇採取防守态势,经过将近一年的对峙作战,最终廉颇退守丹河防守,战争陷入三年之久的僵局。
赵孝成王沉不住气了,连连质问廉颇为什么不进攻?廉颇以“将在外 君命有所不受”一一不理!廉颇这一招令秦国无可奈何,情急之下,老调重弹,派人携金银买通赵孝成王左右,挑拨离间君臣关系,潜入赵国的间谍、细作到处制造不利于廉颇的谣言,根本目的是換掉廉颇,派赵括前往长平统战。
上当受骗的赵孝成王终于听信传言,下令让赵括前往长平取代廉颇。
主帅的更換,意味着战略方针的改变,这种改变,直接导致廉颇的“防守反击”战术改变,这个责任应该由赵孝成王负责任。
2.“纸上谈兵”的赵括一一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
赵括罩在父亲赵奢“军事家”的光环下,也打过胜仗,知子莫若父,虽然赵父其时己殁,但他母亲接受丈夫嘱托:“其子不堪大用”,反复向赵孝成王申明赵括的能力有限,无法胜任重托。但是,赵孝成王一心想速战速决秦军,坚决撤了廉颇。
而赵括接掌帅印后,根本不是秦国宰相老奸巨滑的范睢对手,而且秦军秘密換上天神战将白起,王龁为副。一场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战役重启战端。
赵括一改廉颇稳健隔河防守的态势,挥动人马向秦军发动全面进攻,以图夺回上党十七郡。
“敌进我退”,白起率领大军作仓惶逃窜状,向后大踏步后退,赵括见状心中大喜,令旗一挥:“三军全速推进”!
秦军大营在山谷内,赵括鼓励部下“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进入山谷后,秦军骑兵立即封锁了进口,赵括方知大势不妙,只有原地扺抗。
扺抗了一个半月后赵军弹尽粮绝,靠吃战马、死尸维持生命,绝望之中,赵括把所有部队分成四队,轮流冲击,但是,秦兵用弓箭对付,在万箭齐发中,赵括死于乱箭,为国尽忠。
结束语:赵国以极其惨烈的失败吞下临阵換将的恶果,赵孝成王应该负领导责任,而赵括不作战场双方形势的评估,一味迎合君王旨意,实则是这场悲剧的主角。所以,赵括谈不上是名将。
战国名将赵括,纸上谈兵是否可信
我是历史笑春风,谢谢邀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赵括在长平之战大败,背上了千载骂名。但是,依我来看,他背骂名一点都不冤枉。他违背了一般人的做事原则,活该落得这个下场。
长平之战,赵国完全处于下风。它由于实力不济,与秦国的较量,实在是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接受上党地区的问题,接受要面对秦国的报复,不接受要面临秦国的高压。战役中,防守肯定失败,反击廉颇野战又打不过秦军。所以说,赵国的失败是大家都可以预料到的。
这个时候,赵王想起了过去的一个成功的战例,那就是赵奢的阏与之战。当时的廉颇、乐乘这样的将领不敢打这样的仗,而赵奢,一个管国赋的文官,豪迈的说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话,带领赵军打败了秦军。
到了现在这个情况下,廉颇已经对战局无能为力了。那只有启用新的将领。俗话说,虎父无犬子,换上赵括万一能够创造出他父亲赵奢的奇迹呢?
于是,赵括就这样走上了历史舞台。赵括在这次战役中,唯一的错误就是,他过于想证明自己,接下了战役后期的指挥任务。大家用各种办法阻止他,并不是什么恶意,而是在救他。纸上谈兵只是各种理由之一。因为,谁也打不赢长平之战,这个时候去接替指挥,只是去替人背锅。
而赵括采取反击的战术,这个是大家诟病最多的一点,而这一点却恰恰不应该是赵括应该被诟病的地方。
在淮海战役里,有一个故事。当时国民党军统帅部讨论徐州撤退问题。当时的杜聿明怀疑作战厅的厅长郭汝瑰是共产党。他要求和蒋介石密谈。他和蒋介石一出会议室,国防部次长刘斐就发起火来,“他有什么神机妙算?无非出徐西,走肖县、永城呗!”
具有战略思想的人,会把一切看得明明白白,故作玄虚也无济于事。最终,杜聿明部被消灭在撤退的路上。
而长平之战和这个故事相似。换将大家都知道是意味着什么。赵王让廉颇反攻,廉颇不干。那么换将就是为了变换赵军的战略,转守为攻。那么,换赵括的作用就昭然若揭了。这个时候,就算是换的人不是赵括,不管是谁接替了廉颇,那么他也必须反击秦军。
可是大家都知道,赵军的战力低于秦军,和秦军打防御战都只能勉强维持,要去反攻无异于送死。所以,没有任何人愿意去接替廉颇。而赵括违背了一般人的做事原则,去勇挑重担,解脱了廉颇,最后还落一个纸上谈兵的骂名。只能说他是自找的,活该。
虽然赵括在战役里打得不错,在必败的局面里,为赵国创造了最好的结果。他把精锐集中起来,拼掉了白起的大半兵马,还把四十万没有战斗力的乌合之众交给了白起,让他犯下坑杀俘虏的大错。创造了后来合纵的基础,使得关东联军能够把秦军赶回函谷关数十年。
但是,败了就是败了。加上司马迁那支生花妙笔,赵括的纸上谈兵的形象深入人心。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太过于想表现自己,违反一般的做人做事的原则造成的。
我是历史笑春风,喜交往,爱朋友,希望和朋友们一起分享历史的乐趣。请大家关注我和我的文章,谢谢。
赵括纸上谈兵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洗白他这些人是什么心态
赵王用“仗着高学历夸夸其谈”的赵括,去取代了“经历丰富”的宿将廉颇,最后换来了长平惨败。
这事给中国古代兵法理论与军制完善提了个醒,就是:
学历决不能替代实践经历!一军主将之职不可轻授予没有行伍经历磨炼过的人,哪怕这人兵法武艺样样娴熟。
但是后世谈论赵括,确实多有人在为其可惜,而不是为之洗白!
- 洗白是什么意思?一般是指颠倒黑白,把奸臣说成忠良,把坏人说成好人,把投降派说成曲线救国。而这词用在赵括身上,那显然是不合适的。
因为赵括一没有弃军而逃;二没有兵败降敌;三则更没有因为被围而惊恐万状。
由此,赵括虽然兵败葬送了赵国的四十万大军,但他自己也力战殉责了。的将军,这是能力上的问题,而不是道德品质上的污点与黑点。所以本来就不黑,也用不着专门洗白!
史书是这样描述赵括组织突围之战的:
- “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博战,秦军射杀赵括。”
当赵军被重重包围之后,赵括并没有像后来马谡一样丢下军队独自潜逃,而是坚决的组织了一次次的突围。
而在数次突围不利后,赵括也没丧气,而是身先士卒,鼓舞士气,并亲自带领突击队冲锋搏战。仅凭这一点,其之勇猛是无疑的。
不幸的是,最终赵括还是丧生在秦军的千弩齐发下。主将阵亡了,然后促使了赵国大军的士气总崩溃。
由此,赵括纸上谈兵,在长平之战时轻敌冒进,覆军之罪是难辞其咎的,这帽子是摘不掉的。
但必须明确的是:
赵括不是奸臣,也不是坏人与投降派,而是身陷万死之地、仍然死战到底,并力战殉国的大将。抛开能力,从气节上讲,这毫无疑问是肯定的!
而当赵军因为赵括的冒进而陷入秦军重围之后,赵括身为全军统帅,无论是安抚军心,还是率砺将士、鼓舞斗志,并组织突围等等补救措施,所作所为又是基本合格的。
可惜的是,突围失败了!
如果成功了,那么经历了重大挫折磨炼过后的赵括,很有可能又是一颗赵国新升起的将星。
赵括是个什么样的人?
赵括身为赵国贵族世家、将门子弟,自少年时起就勤习兵法,且天性聪明,又武艺娴熟。
但他有个致命毛病,就是骄傲,骄傲到了倚仗理论,而轻视了实践!
赵括自以为已熟读兵书,每言及用兵之事,总以天下已莫能当。
而与其父赵奢谈兵论战时,赵奢也往往难不住他。按理来说,这岂不就是天才名将?
然而奇怪的是,赵奢并不看好赵括。
赵括的母亲问其夫赵奢:
“我儿明明深谙用兵之道,你也常常说不过他,却为何从不称赞他,反而以此为忧呢?“
赵奢说:
“兵者,死生不测之地也。而括儿每每自喻为知兵,总把战场上不可预测之事看得轻而易举。如果赵王不以他为将则还好,若他日使之为大将,那么让赵国大军覆亡者,必赵括也。”
赵括的问题,实际就是一个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有多年老行伍经历的赵奢,忧虑的就是这一点:
赵括兵法理论娴熟,唯独缺少了军伍的基层实践经验历练。
假如让赵括从百夫长做起,积累经验,逐步升迁,再以副将之职跟着廉颇等宿将磨砺几年,那赵括也能成为名将。
而高门贵族子弟赵括,少年时就有了与赵国将相甚至与赵王坐谈论道的资格。
出身的高贵与高起点的人生,就决定了他可以直接跳过基层,也不须磨炼积淀。
由此,一入军伍就成了三军大将,这就酿成了悲剧收场!
中国兵家汲取了纸上谈兵的教训。作了一个“名将必起于卒伍”的理论总结。
意思是:理论学得再好,缺了实践也等于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产生真理!
- “为将者一念之差,可决几万人之生死。”
所以,后世中外许多军队都有这样一个惯例:没有连长经历的人,不能当团长。没有团长经历的人,不能当军长。
这就是用制度去预防“因一将纸上谈兵而陷万众于死地”的事。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