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曹操手下的名将徐晃和张辽谁更厉害
曹操手下的异姓诸将里,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人最为突出,所以在《三国志》里将五人称为五子良将,应该说张辽和徐晃都是非常出色的将才,不过如果一定要比的话,那么个人认为张辽更突出一些。
张辽和徐晃在曹操手下都是屡建功勋,都有非常好的战绩:
张辽最出彩的一战莫过于逍遥津,孙权起兵十万进攻合肥,此时合肥守军不过七千,而曹操正在汉中攻打张鲁,路途遥远。张辽决定出击打击吴军的士气,于是招募勇士八百,主动进攻兵力绝对优势的吴军,张辽杀吴军数十人,斩二将,从早杀到中午,吴军无敢挡者,最后张辽带军从容退去,吴军士气大挫,围攻合肥十多天以后就撤退了,张辽率军追击,差点活捉孙权,打的孙权此后见了张辽就害怕。以七千人马大破孙权十万大军,曹操对此也是大加赞赏。
而徐晃最出色的一战莫过于樊城破关羽了。此前关羽连败曹仁、于禁等魏军名将,威震华夏,吓的曹操都打算迁都了。结果徐晃在樊城大破关羽军,一举解围。曹操夸他功逾“孙武、穰苴”。
两人相比,张辽的对手孙权相比关羽要逊色一些,不过吴军的兵力占据绝对优势,而关羽则因为要分兵围攻襄阳和樊城,所以手中兵力要比徐晃少,加之战后关羽撤军很大原因是吕蒙偷袭了南郡,关羽不得不紧急赶回,因此总的来说还是张辽的表现更出色。
另外说起来两个人归顺曹操还是徐晃更早一些,在曹操和吕布交战时,徐晃就已经是曹操帐下的裨将军了,张辽归顺时不过是个中郎将,比徐晃低一级。不过奋斗到最后,两个人的最高官职张辽官是前将军,而徐晃是右将军,两个人基本并列,张辽排名略靠前一点,而五人的列传排名也是《张乐于张徐传》,张辽排名第一,由此可见,张辽最终还是反超了徐晃,无疑其表现要比徐晃更出色。
所以说两人相比,张辽要优于徐晃。
蜀国五虎上将手下八大副将,个个骁勇善战,为何没一个有好结局的
五虎上将身边的副将,远不止八人。
蜀汉五虎上将,是三国演义中最声威震天的黄金组合,是蜀汉集团里最能征善战的战斗天团,他们代表了蜀汉的鼎盛兴旺,但他们的结局却是落寞苍凉的。
关羽,兵败被擒,凛然拒降,惨遭斩首;
张飞,复仇心切,遇刺身亡,身首异处;
黄忠,追击强敌,误中埋伏,中箭身亡;
马超,不得重用,惨遭雪藏,抑郁而终;
赵云,英雄迟暮,悄然病逝,五虎终结!
那么五虎将身边的副将都有谁呢?这些副将的结局分别如何呢?
关羽四大副将:关平、周仓、廖化、王甫。
关平是蜀汉二代将领中最杰出的代表,智勇兼备、成熟稳重,是关羽最得力的助手。
赤壁之战后,关平就跟随刘备攻取西川,与刘封并肩作战,生擒杨怀、高沛,带兵击退张任,颇有功勋,积累了极其丰富的作战经验;益州平定后,关平又回到关羽身边,辅佐镇守荆州,并勤练武艺、打造水军,成为荆州班子的二号人物。
襄樊之战开打,关平带领廖化先锋出击,一刀秒杀翟元,以诈败之计惊退曹仁,最终攻取襄阳;曹军驰援后,关平又代父出阵,与庞德单挑三十回合;水淹樊城之后,关平又奋力杀退曹仁,将中箭落马的关羽救回;吕蒙袭取荆州后,关平慌忙撤军,仍能在败军之际与徐晃单挑三十余合从容而退;困守麦城时,关平又护送廖化突围,挥刀杀退了丁奉的部众;关羽走麦城,关平又单骑断后连夜奔走,数次杀退了潘璋、朱然的精锐,在关羽被擒后赶往营救,最终孤身被围,力竭被擒。
此后,关平与关羽一同被斩,义不辱节。关平的综合能力,似乎不在关羽之下了,叵耐英年早逝,诚为可惜!
周仓是一位关西大汉,两臂有千斤之力,板肋虬髯、黑面红心,虽然出身于黄巾军,却豪爽任侠,重情义、守忠义,心甘情愿地为关羽充当马前卒,形影不离地为关羽抗刀护身,周详备至地侍奉在关羽身边。
周仓将麾下四五百人马全部倾囊献出,不仅成为刘备东山再起的一支生力军,还成为关羽披坚执锐的私人部曲,江夏守城池、华容释曹操、长沙战黄忠,都是这支部队的贡献,甚至跟随关羽渡江会鲁肃的九位关西大汉,也是周仓的嫡系人马!
周仓除了力大无穷,武力值亦不容小觑,他单挑赵云,虽数次战败却仍敢于死战,虽连中三枪却安然无恙,还能跑去向关羽求援,绝对是赵云枪下的“钢铁侠”;此外,周仓的水下功夫无敌,在水淹七军后撑着竹筏撞翻了正欲逃走的庞德,然后与之激战将其生擒。
关羽从麦城突围时,周仓与王甫留下守城;关羽死后,周仓闻听噩耗,跑到城楼上失声大哭,拔剑自刎而死!关羽被称为“义绝”,而周仓之忠义,同样光耀千古!
廖化同样出身于黄巾军,他初次遇到关羽,还是一位十七八的青葱少年,虽然剑斩杜远并且救下了甘糜二夫人,却被关羽婉拒,未能追随。
在入川之战时,廖化赶来投靠,被刘备派往荆州,自此成为了关羽的得力干将,在攻取襄阳时充当先锋,在困守麦城时奋勇突围,在被刘封拒发救兵之后,恸哭求救并破口大骂,然后孤身赶往成都求援,也因此成为了荆州陷落之后的唯一幸存之人。
到了诸葛亮时代,廖化逐渐显山露水,一步步成长为中坚力量,多次充任开路先锋,为蜀汉北伐立下了汗马功劳。用计赚曹兵,廖化一刀斩杀了先锋官秦良;奋力战王双,廖化与王平救走了张嶷;追杀司马懿,廖化得其金盔,被诸葛亮录为头功,令魏延羡慕嫉妒恨!
到了姜维时代,廖化已经是七十多岁的皓首老将了,却仍披荆斩棘地冲锋在前,在董亭之战中诈败诱敌徐质,最终助力姜维将徐质砍死,在姜邓斗智期间曾识破邓艾的计谋,并一刀斩杀了郑伦,协助姜维大胜邓艾!
蜀汉灭亡后,君臣全被迁往洛阳,廖化抑郁不能自已,暗淡地死在了马车上。“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是说蜀中人才凋零,已经无大将可用,只有老将廖化才具备先锋之能,这是对廖化的最大肯定和充分赞扬,却总被世人曲解!
王甫是关羽的随军司马,为人精明通透却敢于忠诚直谏。
关羽攻取襄阳后,王甫提了三点建议:1.必须防范东吴,并建议设置沿江烽火台,以举烟为号作机关消息,正是这个举措,令东吴吕蒙费煞了脑筋,最终还要装病以掩人耳目;2.认为糜芳、傅士仁未必能够竭力坚守南郡、公安两处隘口,但关羽不以为然;3.认为在后方总督荆州的潘浚多忌而好利,不堪大用,推荐换成忠诚廉直的赵累,但关羽听不进去,在吕蒙白衣渡江之后,潘浚直接缴械投降了!
困守麦城期间,关羽向王甫请教,“吾悔昔日不用公言!今日危急,将复何如?”王甫认为死局难破,只能寄希望于向西川突围,于是关羽分兵一百余人留在城中,让王甫、周仓坚守。城门口的诀别,王甫以头顿地而拜曰“城必破,而身不降也!专望君侯速来救援”。
当夜,王甫骨颤肉惊、夜不能寐;次日拂晓,王甫冲到城楼上,看到用来招安的关羽父子首级,心痛难以承受,大叫一声跳楼坠亡,而周仓随之自刎。
最后提一下督粮官赵累,他跟随关羽突围,一直奔走到临沮小道上,最终战死在乱军之中。
张飞三大副将:魏延、雷铜、吴班。
魏延出身于底层寒门,虽踌躇满志,却命运多舛,在早期受够了白眼,被刘表无视忽略,被韩玄埋没打击,直到他遇到了关羽,救黄忠、杀韩玄、献长沙,本以为会受到礼遇,却被诸葛亮喝斩,还被定性为反骨仔!
万幸的是,魏延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刘备对他青眼有加,不拘一格地擢用人才,甚至将他视为心腹大将。知遇之恩,当以死报,魏延在随后的征战中锐意进取,迫不及待地想要证明自己,甚至敢与黄忠比武争功。
魏延曾经两次担任张飞的先锋。葭萌关之战,魏延数合败杨柏、十合败马岱,却因为立功心切而被马岱射中左臂;瓦口关之战,魏延为张飞送来了军前公用美酒,并且在阵前发起搦战,成功拖住了张郃,让张飞得以从梓潼山小道插入瓦口关背后,一举击溃了张郃的大本营。
此外不久,魏延单独领一军出斜谷,与曹操的主力遭遇,然后与庞德展开激战,并且在庞德眼皮子底下将曹操一箭射翻!汉中之战后,魏延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被刘备委任为汉中太守,虽名声不及五虎将,但实权仅次于关羽,成了刘备跟前的超级红人。
刘备死后,魏延的处境相当尴尬,始终受到诸葛亮的猜忌和打压。魏延身为蜀汉第一大将,却总被派去执行佯输诈败丢面子的任务,但是他都能超额完成使命,捉鄂焕、诱祝融、擒孟获、火烧兀突骨,降姜维、斩王双、射张郃、火烧司马懿,都离不开魏延的诈败。
干最拼命的活,立最显赫的功,却要受最憋屈的气,这就是魏延的处境!
诸葛亮死后,魏延隐忍多年的愤懑之气终于爆发了,变得狂妄起来,但是他仍然想着北伐,“丞相虽亡,吾今现在,岂可因丞相一人而废国家大事耶?”然而,在赵直、费祎、马岱等人的连番忽悠之下,魏延逐渐失去理智,在与杨仪的斗争中烧绝栈道、阻拦退军,结果授人以柄、失去军心,最终被马岱摆了一道,稀里糊涂地当了刀下之鬼。
诸葛亮一生称得上算无遗策,但他临终最后一计,竟然是除掉魏延,亲手毁掉了军中第一人,实在让人意难平啊!
雷铜本为川中名将,与吴兰一同援救雒城,曾经在张任的调度下击退了黄忠、魏延,绝非泛泛之辈,后来张任兵败,雷铜、吴兰被刘备设计围困,不能突围而只好请降。刘备入主益州之后,派张飞镇守巴西,以雷铜副之。
在汉中之战中,张郃攻打巴西,雷铜为张飞献出疑兵埋伏之计,连夺二寨,围歼魏军两万余人,将张郃逼退到瓦口关。此后,雷铜在关前与张郃单挑,战不十合,张郃诈败而走,雷铜急追,误中了诱敌之计,但见伏兵齐出,雷铜错愕之间,被张郃的回马枪挑于马下!
吴班乃吴懿之弟,最初只是个牙门将,在雷铜战死后成为张飞的副将,辅助镇守阆中。关羽死后,张飞挂孝出征,因鞭打士卒而被部下刺杀,正是吴班发现了凶案现场,并且向刘备通报了凶信噩耗。刘备伐吴时,吴班担任先锋,在兵战中击败了孙桓,在火烧连营后勉强杀出重围,幸被赵云所救才免于一难。
诸葛亮时期,吴班是一位不可忽视的将领,先后参与了六次北伐,有伏击孙礼、打劫曹真、诱敌司马懿等表现,甚至还有留守祁山大营的高光时刻,在六出祁山时负责进攻北原渭桥,误中司马懿之计,被张虎、乐綝用乱箭射死。
马超三大副将:庞德、马岱、吴兰。
庞德是西凉第二猛将,也是马超最得力的臂膀。
攻长安,庞德献出奇谋,爬城放火斩钟进,一举撬开了长安大门;打潼关,庞德与马超将徐晃、曹洪杀到狼狈而逃,庞德甚至一口气追出了潼关;渭南之战,庞德从陷马坑中跳出,斩杀曹永、夺取战马,还顺带救走了韩遂;渭桥之争,庞德奋勇赶来,又将落马遇险的马超救起。
庞德如此忠勇,却被马超遗弃在了汉中张鲁那里,屈沉在奸佞宵小之下,即便有力战曹营四将的神勇表现,却被杨松诬告,还被张鲁喝斩,在心灰意冷之下,选择了弃暗投明,诚心归顺在曹操麾下。
在濡须之战中,庞德亲手斩杀了东吴陈武,堪称军中第一功!
在驰援樊城时,庞德受不了别人的闲言碎语,在曹操面前叩头至血流满面,然后抬着棺材出征了,与关羽血拼一百余合,差点将关羽拉下神坛,如果不是于禁嫉贤妒能而鸣金,庞德真的有可能干出惊天壮举!然而,庞德命中犯小人,他规劝于禁不宜驻扎在低洼之处,却被于禁以官威镇压,还被反诬为惑乱军心,最终被于禁的愚蠢决策所累,奋战到孤身一人,因不习水性而被周仓生擒。
面对关羽的诚恳劝降,庞德破口大骂,只求速死;关羽怒而斩之,实敬庞德之忠勇,怜而厚葬之。
马岱是一位成长型的将领。
跟随马超时,马岱就暂露头角,在攻取长安时一合杀败钟繇,在攻打葭萌关时一箭射伤魏延,而且在潼关渭水之战中多有优良表现。到了南征北战时期,马岱的戏份逐渐增多,秒杀南国忙牙长、绊倒祝融夫人、两次生擒孟获、生擒雅丹丞相、斩杀魏军先锋陈造,立下了赫赫战功。
诸葛亮死后,马岱遵循锦囊遗计,诈降在魏延帐下,博取信任,然后出其不意地将魏延斩杀。此后,马岱就消失匿迹了。
杨仪最终被刘禅处死,以此推之,马岱的日子估计也不好过。
吴兰最初与雷铜搭档,在雒城保卫战期间归顺刘备,后来跟随马超镇守下辩,并充当先锋去拒敌曹洪。在与曹洪对峙期间,吴兰选择坚守,而牙将任夔执意出击,却被曹洪一刀斩杀。
在斜谷之战中,吴兰跟随马超烧掉了曹操的后营,然后带兵追击,在混战中遭遇曹彰,与之单挑,可惜不敌,数合之后被曹彰一戟刺死。
黄忠四大副将:严颜、刘封、陈式、张著。
严颜善使大刀、精于弓箭,乃巴郡之保障,也是张飞入川之战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严颜归顺后,为张飞唤开了四十五处城门,令张飞赶在诸葛亮、赵云之前到雒城会师,还恰巧杀退了张任,并救了刘备一命。为了表彰严颜之功,刘备脱下黄金锁子甲,亲手为严颜披上。
张郃侵犯葭萌关,黄忠争得先锋职位,而严颜以副将身份随行。黄忠打正面,严颜打埋伏,二人分工明确、合作紧密,先后战胜了张郃、夏侯尚、夏侯渊,连夺三山,令蜀军为之大振。在天荡山之争中,严颜还亲手斩杀了夏侯尚之兄夏侯德。
汉中之战后,严颜下落不明,结局未做交代,估计是天年终老了吧。
刘封是刘备的义子,身份比较特殊敏感。
黄忠诈败诱敌、连退数阵,刘备急差刘封前来相助。刘封对于黄忠的表现,曾经出现两次误判,随后却对黄忠的神勇表现叹羡不已。在整个汉中之战中,刘封曾被徐晃十合杀退,又被曹彰三合杀败,整体来说并不出彩。
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后,刘封负责镇守上庸。当廖化赶来求救时,刘封却听信了孟达的蛊惑,拒绝向麦城增援,间接导致关羽兵败身亡。此后不久,孟达反叛,并且当了带路党,带着徐晃、夏侯尚攻打上庸,刘封撕掉了孟达的劝降书,斩杀了来使,然后出城与孟达决战,三合大败之,最终被徐晃等人杀退,丢了城池,孤身向成都逃去。
刘备迁怒于刘封,将其斩杀;但听闻刘封曾经扯书斩使,当即后悔不已。
陈式是一位基层将领,在定军山之战中担任黄忠的副将,因为轻进无备,被夏侯渊一合生擒。黄忠立即还以颜色,一合生擒了夏侯尚,并用夏侯尚换回了陈式。此后,陈式并没有其他表现。
在第三次北伐中,陈式再次犯了莽撞的激进错误,并且抱怨诸葛亮用兵过于谨慎,甚至与魏延一唱一和,暗中违拗了军令,与魏延追击魏军,却惨遭重创失利,归队后被诸葛亮以军法斩首。
张著同样是一位低级将领,在汉水之战中担任黄忠的副将,与黄忠连夜截粮,却中计被困。黄忠被徐晃、张郃围攻,而张著被文聘率兵围困,此后赵云赶来,先救黄忠,再救张著。
此后,张著的结局未做交代,应该是能力不够、军功不济,没能折腾出什么名堂。
赵云一位副将:张翼。
众所周知,赵云带兵作战的机会并不多,在汉水之战中只是担任黄忠的策应救援,身边的张翼只是一位偏将,在北伐时期曾经兵出箕谷,但只是诸葛亮用以诱惑曹真的偏师,身边的的邓芝是一位随军参谋。
因此,严格来讲,赵云只有一位副将,就是张翼。
张翼本为刘璋麾下的将领,是第三批增援雒城的主力,后来杀死了刘璝,向刘备开城投降。
汉水之战,赵云在野外待机而动,而张翼在营内坚守寨栅。赵云救回黄忠、张著之后,返回杀回本寨,张翼急令军士关闭寨门,但赵云却厉声喝止,然后反其道而行之,以空营计吓退曹军,获取汉水大捷。
在南征北战时期,张翼劳苦功高,又跟随姜维屡次北伐,累次升迁至左车骑将军,负责镇守阳安关。刘禅投降后,张翼跟随姜维诈降,在钟会的那场叛乱中,姜维功亏一篑,挥剑自戕而死,而张翼也奋战到底,最终死于乱军之中。
最后附带说一下姜维。
其实姜维身边也有四位实力突出的副将,分别为廖化、张翼、张嶷、傅佥。
廖化、张翼,前文已经提到。
张嶷也是北伐时期的主要功臣,虽然武力偏弱(被祝融夫人用飞刀扎伤、被王双用流星锤打伤),但功不可没,最终为了营救被邓艾围困的姜维,壮烈战死。姜维感伤不已,上书请求自贬。
傅佥是傅彤之子,深得姜维器重,且武力非凡,在长城鏖战中鞭打李硼、生擒王真,令魏军为之胆寒。在阳安关之战中,傅佥被叛徒蒋舒出卖,孤身陷入钟会的大军中,往来冲杀数十次,直到战马累倒于地,才无奈挥剑自刎。
此外,后来归降蜀汉的夏侯霸,也曾经担任姜维的副将,并且有计赚徐质、识破邓艾的表现,但是在洮南之战中被邓艾算计,在吊桥边身受乱箭而死。
结语:蜀汉五虎将,结局甚为悲凉,除了寿终正寝的赵云,其余无一善终;而五虎将麾下的副将,先后出现了十余位,他们的结局也都令人怅惘。除了莫名消失的严颜、马岱、张著之外,关平慷慨就义,刘封被刘备归罪斩首,陈式被诸葛亮军法处置,魏延被诸葛亮设计除掉,周仓、王甫自杀而亡,廖化抑郁而终,其余雷铜、吴兰、吴班、张翼,全部战死沙场,即便是马超的副将庞德,也做到了为国捐躯!看来,三国最危险的职业,非五虎将之副将莫属!
荆州刘表手下有哪些猛将,他们最后都结局怎样
刘表帐下,堪称人才济济,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称得上一流!
刘表乃“江夏八俊”之首,被刘备称赞为“名称八俊、威震九州”。刘表为荆州刺史,他积极笼络当地豪族,与蔡氏宗族(蔡瑁)结亲,以蒯氏兄弟(蒯越)为辅,顺利地站稳了脚跟,并且“恩威并著,招诱有方”,使得民众归心,然后又“远交袁绍,近结张绣”,因此能够“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得以在荆襄一带称雄!
荆州主要包括南郡、江夏、南阳、长沙、桂阳、零陵、武陵等郡,不仅物阜民丰,而且人杰地灵,因此乃兵家必争之地,自古以来也多出英雄豪杰之士!
既如此,那么刘表麾下都有哪些将领呢?如果深入盘点一下,你会惊讶地发现,刘表帐下的能兵强将们简直人才辈出,称之为豪华阵容都毫不为过!
(备注:本文素材来源于三国演义)。
1.江夏势力:武将代表有黄祖、张虎、陈生、吕公、甘宁、苏飞、邓龙、陈就、张武、陈孙等人。
黄祖任江夏太守,是刘表的心腹,生性狡黠,是一员最容易被低估的大将!
但黄祖也比较粗蛮。当年曹操将祢衡打发到刘表那里,想要借刀杀人,但刘表来了个二次借刀,于是把祢衡打发到江夏黄祖那里。黄祖最初钦敬祢衡的才名,但后来发现他竟然是个高级喷子!
比如黄祖请祢衡吃饭,席间打听曹操麾下的人才,祢衡不假思索地说“都是些酒囊饭袋”,黄祖又问“你看我怎么样”,祢衡说“你是神,是菩萨”,黄祖大喜,但祢衡又补充了一句“可惜从来没有灵验过”,黄祖大怒,直接把祢衡杀掉了!
孙坚跨江击刘表期间,黄祖从江夏出击,率江夏张虎、襄阳陈生出阵迎敌。两军阵前,张虎与韩当单挑,三十余合后刀法散乱,被韩当一刀斩于马下。
陈生慌忙向前救应,却被孙策一箭射倒!黄祖大败而归,深沟高垒、坚守不出。
在孙坚攻打甚急时,黄祖在岘山设下埋伏,然后派吕公突围求救。孙坚追击吕公,却被吕公引诱到岘山密林深处,忽然飞石、流矢、乱箭齐发,将孙坚当场射死。
孙坚阵亡后,黄祖立即率部众冲出,将东吴兵杀散,但是遭遇乘船而来的黄盖,与之交手,两合后被生擒!刘表爱惜黄祖的性命,就以孙坚的尸首,将黄祖换回。然后双方罢兵,黄祖仍回江夏镇守。
孙策平定江东后,曾讨伐黄祖,但未能克敌制胜;孙权继位后,再次讨伐黄祖,也没有实质性进展;曹操也曾经派出张辽攻打江夏,也被黄祖顶住了。
赤壁之战前,孙权报仇,再次讨伐黄祖,并决战于长江。东吴凌操奋勇当先,却被甘宁一箭射死!甘宁乘胜追击,东吴兵撤走。
甘宁是水贼出身,而刘表好名声,因此不喜欢他,就让他到黄祖那里谋职,但黄祖也很嫌弃他,即便是他立了大功,黄祖也不重用他,甚至还出言讥讽。甘宁为了寻出路,在好友苏飞的建议下,直接投靠了孙权。
孙权让甘宁担任先锋,再次出击;而黄祖派出了大将苏飞,以及先锋官邓龙、陈就。
大江之上,陈就、邓龙各引一队艨艟截住要塞,在艨艟上各设强弓硬弩千余张。东吴董袭乘船进攻,却被乱箭射回,甘宁心急如火,选了小船数只,然后手执盾牌、铜刀,亲冒矢石冲到对面艨艟旁,奋力砍断大铁索,跳上艨艟,一刀将邓龙砍死!
甘宁放火烧船,陈就狼狈而逃到岸边,却被吕蒙带队截住,然后被吕蒙一刀砍死。而苏飞在岸上与东吴兵展开混战,最终不敌,在逃跑过程中,遭遇东吴潘璋,厮杀数合后,被生擒过去!此后甘宁为苏飞求情,孙权饶了苏飞一命。
在孙权发起总攻后,黄祖节节败退,最终弃江夏而逃,在城门口遇到了守株待兔的甘宁。黄祖知道甘宁不会放过他,就纵马而逃,恰逢程普带队冲了过来,甘宁怕程普抢功,于是一箭将黄祖射杀!
黄祖镇守江夏近二十年,早期射杀了孙坚,又先后抗住了孙策、孙权、张辽等人,由此可见,其能力是相当强悍的!
等到了刘备依附刘表期间,张武、陈孙(原黄祖部将)在江夏造反,不断劫掠百姓,刘备等人前去镇压。两军阵前,刘备看上了张武的坐骑,赵云应声而出,一枪将张武刺死,将的卢马抢回,而陈孙也被张飞一矛刺死!
补充说一下甘宁,他确实是水战达人!除了箭射凌操、刀砍邓龙外,在三江口之战中,甘宁还一箭射死了对面大船上的蔡薰,然后舞刀拨开乱箭,跳到对方船头,斩杀数十人。
甘宁还善于马战,在赤壁战胜后围剿曹操时,曾先后砍死了马延、张顗,又在南郡之战、濡须之战中先后战退过曹洪、乐进。甘宁还善于攻城战,在攻皖城一战中,甘宁亲自攀爬城墙,并挥舞铁链拨开乱箭,在登上城墙后,又一鞭放倒了皖城太守朱光。
甘宁还善于冲阵,比如百骑劫魏营,不折一人一骑,令孙权隆重嘉奖,并赞誉道“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以相敌也”!不得不说,甘宁实在是一位可遇不可求的全面性人才!
2.荆南势力:武将代表有黄忠、魏延、荆南五大将、金旋等。
黄忠最初是刘表帐下中郎将,空怀一身盖世武功,却被雪藏埋没了数十年,比如群雄征讨董卓时,黄忠就遗憾没能参战,一直庸碌到六十余岁。黄忠最初跟随刘磐(刘表侄子)守长沙,后来刘磐外调到攸县,于是黄忠就继续在长沙太守韩玄帐下任职。
黄忠的事迹,包括战长沙箭射关羽、入川之战立下大功、葭萌关杀退张郃、米仓山重创夏侯尚、定军山斩杀夏侯渊等等,大家都太熟悉了,本文不再赘述。只是反思一点,如此猛将,刘表为什么就没能慧眼识珠呢?
魏延最初投靠到荆州刘表处,但性格高傲,不被刘表待见,又受到蔡瑁等人的打压,因此郁郁不得志。在刘备携民渡江时,魏延曾经打开城门相迎,但被文聘率兵杀退,于是转投到长沙韩玄帐下,但韩玄同样厌恶他是傲慢少礼,因此不拿正眼看他。在韩玄斩杀黄忠时,魏延一刀砍死了刽子手,然后振臂一呼,率百姓登上城楼,将韩玄斩杀,然后开门迎接关羽进城。
魏延归顺刘备后,位列五虎将之下第一人,官拜汉中太守,并镇守汉中十余年,在刘禅时代,又累次官拜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而且授予假节、进封为南郑侯。魏延的事迹,以及其武力、综合能力、功劳等,大家也都过于熟悉,本文不再赘述,只提一样吧。
吕布追杀曹操,只是敲了对方头盔;马超追杀曹操,只是一枪扎在了树上;而魏延骚扰曹操,却一箭射落对方两颗门牙!能够重创对方BOSS的,也只有魏延了!
荆南五大将,包括杨龄、陈应、鲍隆、刘贤、以及五大将之首,即零陵上将邢道荣。
杨龄,为长沙郡的先锋官,曾拦在黄忠前面抢功,并声称要活捉关羽,可惜被关羽一刀劈于马下。
陈应、鲍隆,都是猎户出身,为桂阳太守赵范的帐前先锋,号称“桂阳双壁”。赵云攻取桂阳时,这两位不顾赵范的劝阻,非要出城厮杀。陈应持飞叉与赵云单挑,随后诈败并反身投出飞叉,却被赵云接住,然后被赵云生擒。此后,这二人跟随赵范一起投降。
刘贤,是零陵太守刘度之子,在刘备集团攻取零陵期间,刘贤保举了力敌万人的邢道荣。两军阵前,邢道荣大骂诸葛亮、怒斗张飞,后来因气力不加而败逃,被赵云、张飞围剿后,竟然下马诈降。在被诸葛亮放回后,邢道荣与刘贤连夜截营,却中计被伏,在奔逃之际,被赵云一枪刺死。而刘贤也被张飞一合生擒,此后刘度投降。
金旋,乃武陵郡太守。在张飞攻城时,金旋不听巩志的主降建议,力主出城决战,但是遭遇张飞的一声巨吼,被对方势如奔马的气势所震慑,还没交战就调转马头逃回,赶到武陵城下,却被巩志从城墙上一箭射中面门,落马而死。
3.荆州势力:武将代表有蔡瑁、张允、文聘、王威、霍峻
蔡瑁,刘表的小舅子;张允,刘表的外甥;这两人都是刘表的亲族和亲信,其中以蔡瑁比较趋炎附势又飞扬跋扈。
早期孙坚讨伐刘表时,蔡瑁不顾蒯越的劝告,不听刘表的将领,私自出城与对方厮杀,却被黄盖三合之间鞭打了护心镜,狼狈逃回。蒯越建议以军法处置蔡瑁,但刘表担心蔡夫人发飙,就饶恕了他;蒯越建议疏远蔡瑁,担心以后会造成外戚专权,刘表也没有太在意。
刘备寄住在新野期间,蔡瑁曾设下鸿门宴加害,最终没能得逞,刘表知道后,再次原谅了他。赤壁之战前,刘表病重,但蔡瑁已经专权,驱逐大公子刘琦,不让刘琦探望;刘表病逝后,蔡瑁秘不发丧,然后与蔡夫人一起保刘琮继位;在曹操南下时,蔡瑁迫不及待地投降,最终被曹操委以水军大都督之重任,而张允被任命为副都督。
三江口,周瑜探视曹军水寨,对蔡瑁、张允治理水军的能力给予了极高评价,“此深得水军之妙也!”群英会蒋干中计后,蔡瑁、张允稀里糊涂地被曹操斩杀了!
文聘,刘表帐下的大将,但是受到蔡氏宗族的压迫,不甘与之同流合污,因此怀才不遇。文聘是忠义之士,在刘琮、蔡氏投降后,文聘羞于出门,后被曹操请出,才诚愿归降。刘备败走长坂坡时,文聘曾率众追击,却被刘备骂到羞赧而退。
文聘武力值不低,箭术也不错。
在归顺曹魏后,文聘屡立战功,比如他水战能力也很强,在镇守江夏期间,曾经击退过孙权。曹丕登基后,乘龙舟伐吴,惨遭败绩,混乱之中,文聘背负着曹丕跳上小船,驾舟逃命。
王威,是一员忠心耿耿的老员工,在蔡瑁的鸿门宴上,王威与文聘不明就里,还一起向赵云频频劝酒。蔡瑁献荆州,被王威一顿臭骂。曹操得到荆州后,刘琮母子被发配到青州,身边只有王威跟随。半路上,于禁带大队人马前来拦截,王威奋力厮杀,最终身亡,而刘琮母子也被杀死灭口。
霍峻,本为刘表帐下中郎将,但与黄忠、魏延、文聘等人一样,也是一个被埋没的贤能之人。刘备得到荆州后,霍峻积极归降;在刘备入川之战中,霍峻曾经与孟达共同镇守葭萌关。葭萌关是刘备在蜀中的后方根据地,而霍峻坚守了一年之久,创下了守城的高光纪录,后来张郃侵犯葭萌关,霍峻才写信向刘备求救。
可惜霍峻短寿,在三年后就病故了,刘备为之惋惜不已!
小结:纵观刘表帐下的人才,有善于治理水军的蔡瑁、张允,有善于攻城拔寨的猛将黄忠、智将魏延,有善于坚守城池的黄祖、霍峻,还有全面型人才甘宁、文聘等,绝对称得上豪华阵容!
除了上述人才外,刘表的家底如何呢?蔡瑁投降时,曾向曹操报备如下:1.马军五万,步军十五万,水军八万,共二十八万;2.大小战船,共七千余只;3.钱粮丰盛,而其余各处,亦足供给一载有余。
能够唾手而得这种土豪家底,令曹操都为之心花怒放,但又惊叹不已!
刘表帐下人才济济,为什么就混到这幅田地呢?
郭嘉曾经评价过刘表,“表,坐谈客耳”!煮酒论英雄期间,曹操也评价刘表,“有名无实耳”!
刘表都在忙什么呢?曹操北征袁绍期间,刘备极力建议袭击许昌,但刘表却只希望常保荆襄之地、安享富庶太平就足够了,根本不想动刀兵,因此错过了最好时机。曹操后来非常看不起刘表,评价道“官渡之役,不救袁绍,此自守之贼也”!
此外,刘表还专宠蔡夫人、蔡瑁,然后废长立幼,这与分崩离析的袁绍家族何其相似!
可以说,刘表手中所握,绝对是一把可以呼风唤雨的好牌,但他却彻底玩砸了!在诸侯并起、群雄逐鹿的时代,在滚滚长江的大浪中,刘表懒得冒泡,甚至连一丝水花都没有泛起!正因如此,荆州那些能兵强将们,在嗟叹屈沉埋没之余,只好另谋高就、择主而事了!
事实证明,黄忠、魏延、甘宁、文聘等人,他们的最终选择是对的!是人才,不可能一直被埋没,是金子,也必定会散发出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