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铢怎么读

朋友们,我这枚五铢钱是什么时代的是真品吗大约多少钱?郡国五铢,赤仄五铢,上林三官五铢怎么区别有什么区分的窍门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27 13:46:14 浏览6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朋友们,我这枚五铢钱是什么时代的是真品吗大约多少钱

五珠钱,初铸于西汉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废止于唐代武德四年(621),是中国历史上铸量最多,流通时间最长的贷币,只是面文型制不一样罢了,面文横读(右左)篆书体,有铜,铁,金,银,铅不同材质,品种繁杂,有面决文,背井文,穿上横金文,五字内两星,面传形,背穿上下右左星,面直读,背七星纹,面上下右左五等等版别。

问题是这枚五铢钱是什么时代的?是真品吗?价值多少?

你的这枚五铢钱看铜质,判断为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铸的赤仄五铢钱,铜质为红铜,面有外郭,而无内郭,背有内外郭,品相不错,锈色自然,符合当时铸币,是一枚真品五铢钱,但是因为当时铸量大,现在存世量多,属于普通版别,价值不高,这样的品相参考价人民币15元一20元之间,品相,存世量决定价格高低,交易中以实价为准,价格只供参考,回答有误见谅,谢谢。

郡国五铢,赤仄五铢,上林三官五铢怎么区别有什么区分的窍门

郡国五铢

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下令各郡国铸造的一种五铢钱,又称元狩五铢钱,这种五铢钱,小篆书,面有外郭,有内穿而无郭,背有内外郭,特点是五字交叉缓慢,五字两头宽,显得五字短。

赤仄五铢

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由京师监官铸造,初一当五,二年后废除,赤仄五铢,称子绀钱,赤侧钱,其特征面背轮郭与郡国五铢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五字的写法,它的五字两头比郡国五铢的五字少微窄一点,五字交叉与其相同,显得五字长一点。

上林三官五铢

汉武帝元鼎四年(113)由上林三官(水衡都尉掌上林,其属有均输,钟官,等三令丞)专铸标准的五铢钱,铸造精美,并禁止郡国铸造,以前五铢钱均废除,特征五字两面向内收,显得五字瘦长,穿上一横凸起明显,背面有内外郭,整个钱币显得漂亮美观。

以上是我对这三种五铢钱的区分,回答的不一定对,有误望见谅,谢谢邀请。

请教一下,这个五铢铜钱上的字怎么读,什么意思谢谢

谢邀你好题主朋友,图片上的这枚钱币的字直读太和五铢是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所铸,这种钱币字体一般来说大小不一,观此币文字太和二字有疑问,回答不一定正确望题主朋友见谅谢谢。

淄锱怎么读

淄 (zi) (第一声)

释义:

1.〔~河〕水名,在中国山东省。 2.古同“缁”,黑色。

部首:氵

锱 (zi)(第一声)

锱铢,汉语词汇。

拼音:zī zhū。

锱、铢,均为古代重量单位,是相对很小的重量单位。锱铢用来比喻极微小的数量。现代汉语用“锱铢必较“来形容非常小气,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

这个直百五铢背面是个什么字还是什么图形

这枚直百五铢背穿左隶书为字,穿上数字二或工,属于汉代蜀国铸币,对于这枚钱币的年代有两种说法:

一.三国刘备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刘备夺取巴蜀(四川成都)初期铸币,钱文篆书直读(上下右左)一枚直百枚五铢钱,后期减重,钱文去掉直百两字,横读(右左)直百,多为光背,少有背文。

二.汉蜀昭烈帝(公元263),在四川犍为所铸币,背左为字,穿上有二,工,四,十等,是四川犍为所铸而得名,也是方孔钱中铸造地名最早的钱币,直百五铢有铜铁钱。

我相信后一种说法,汉蜀昭烈帝铸于四川犍为,这枚犍为直百五铢钱品相还不错,参考价600一1100元,价格供参考,有误见谅,谢谢。

不同朝代的五铢钱有什么区别

在中国历史上,先后有10多个王朝和政权,20多个帝王铸行过五铢钱,其铸行情况大致如下:  汉武帝时,先后铸行“元狩五铢”“赤仄五铢”和“上林三官”五铢钱。  汉宣帝时铸“小五铢”钱。  汉孺子婴居摄二年,王莽铸五铢钱。  东汉刘玄铸“更始五铢”钱。  东汉光武帝建武六年,公孙述铸铁五铢钱。  东汉灵帝时铸“四出五铢”钱。  东汉献帝时,刘备铸“直百五铢”钱。  三国时,魏明帝铸五铢钱。  东晋元帝时,沈充铸“沈郎五铢”钱。  南朝宋文帝时铸“当两五铢”钱。  北魏孝文帝时铸“太和五铢”钱。  梁武帝时铸铁五铢钱。还铸有“大通五铢”“大吉五铢”“大富五铢”“五铢稚钱”“五铢对文”等铜钱。  北魏孝庄帝铸“永安五铢”钱。  北齐文宣帝时铸“常平五铢”钱。  西魏文帝时铸“大统五铢”钱。  东魏孝静帝时铸“悬称五铢”钱。  梁元帝时铸“十当五铢”钱。  北齐文帝时铸“两柱五铢”“四柱五铢”钱。  南朝陈文帝时铸“五铢一”钱,有的称为“天嘉五铢”。  隋文帝时铸“隋五铢”,其中有“置样五铢”“五铢白钱”等。  除上述外,还有西域古龟兹国铸的“龟兹五铢”;东汉晚期的“环五铢”“凿边五铢”;六朝时的“平当五铢”,等等。  五铢钱的版式比较复杂,如果官炉、私铸加在一起,大小版别区别均考虑在内的话,目前已经面世的版别大约有几百个。  五铢钱的版别主要从形制、宝文和纹饰等几个方面分析。  首先,从形制上看,五铢钱有大、小、薄、厚,有廓无廓,穿大穿小,凿穿、剪边、磨廓等多种样式。本来,五铢钱行用早期,是由郡国铸造的,待铸钱权收回中央后,则由上林三官统一铸造。这时的五铢钱形制规矩(径2.6厘米),铸工精美,重量标准(3.2~3.4克),记号统一(都为上横杠一种)。但在后来的几百年间,或由于战乱,或为了搜刮民间财富,或苦于铜材不足,或因为整顿币制,或是出于大量的民间私铸,使五铢钱的形制千奇百怪,变化多多。如五铢钱最小者,径仅1厘米,重0.6克上下;较大者,则径达2.7厘米,重6克左右。从当值上看,标准的上林三官五铢就是以一当一,而在其他的一些五铢中,变化就大了。如西汉的赤仄五铢,以一当五;南朝宋文帝铸的五铢重八铢,泉界中有当两之说;梁元帝及梁敬帝时铸的两柱五铢、四柱五铢,虽重不过二三克,却当10~20个小钱使用;而三国时刘备铸的直百五铢钱,一枚顶100枚小钱,则是明显的虚值。总之,各个王朝和帝王时期铸的五铢钱,从形制上看雷同的很少,大多各具特色。  第二,从宝文上看,五铢钱除古龟兹文外多为篆书,但也有阳文、阴文及书体变化之别。有的篆书类玉筋篆,如梁武帝的天监五铢;有的又是方折篆体,如北魏的太和五铢。而在“五”字的写法上,有曲笔、直笔之区分,又有异五、隔五之说法。在“铢”字写法上,则有升铢细字、金无点、长腿铢、绑腿铢、朱右金左、朱左金右等样式。在宝文排列上,除大多为右读外,还有直读、左读(即传形)以及合背钱文。此外,除大多数宝文为“五铢”二字外,还有外加“直百”“太和”“永安”“常平”“龟兹”等四字宝文的五铢钱。  在众多五铢钱中,宝文中的异书现象在门类众多的古钱币中可谓独树一帜。如有的宝文是三五一铢,有的是两五一铢,有的是两五两铢,有的是一五两铢,等等。此外,还有些五铢钱在宝文上是简化了的,但同样是五铢钱形制。如“五金”“五十”“五一”“五二”“五子”“五工”“五王”“五泉”“五州”“五君”“五五”“铢铢”,等等。上述情况,有的钱币学家认为多出于私铸,虽存世罕少,却不是正用珍稀品,可作为“戏作”“趣味品”看待,但无论如何,它们还是为五铢钱的版别增添了许多色彩。  此外,五铢钱中还有一些带吉语文的,如“五铢大吉”“五铢大通”“五铢大富”“长宜子孙”“宜官秩吉”,等等。这些,虽可能多属厌胜性质,但却是不可多见的一些特殊版式。  除宝文中的上述现象以外,在一些五铢钱上还发现或阳文或阴文、而阴文居多的多种字样,如“母”“王”“工”“小”“大”“田”“为”“川”“平”“土”“中”“卜”“木”“女阳”“公平”“法平”“孝业”“辟关”“五利后”“君宜侯王”“八”“十二”“廿八”“”等等几十种字样,且这些字文的分布多不规矩划一,上下、左右、面、背之处,几乎都有发现。  对于上述文字的含义,有的是记地点,有的是记人名,有的可能是炉别暗记或记数,还有的可能是行用地所凿之记号。  第三,关于五铢钱上的纹饰与记号。五铢钱上的纹饰与记号非常之多。1968年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妻合葬墓中出土了许多五铢钱,其中带记号的占了70%,仅四决纹钱就有464枚。多年的发现和研究证明,在五铢钱中,除了四决、四出、三角、星、月、杠、横、竖纹等多见的纹饰、记号外,还有些比较稀见的纹饰成为五铢钱中难得一见的珍稀版别。如八星吻合、四出四星、三柱、四柱、规矩纹、面兽纹、四龙纹、双阙双鸟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