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纸上谈兵的故事 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的故事(赵括纸上谈兵历史故事是怎样的)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27 11:29:54 浏览4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赵括纸上谈兵历史故事是怎样的

长平之战,赵王把廉颇换走让善于进攻的赵括顶上,结果赵括带兵被秦军全歼,也是历史上最悲惨的一次战役了。后人把赵国失败的原因归结到了赵括的身上,说赵括是纸上谈兵,战术还没有经过任何的实践就拿出来用,导致了最后的失败。难道赵括真是长平之战最大的败笔么?下面还是先帮大家回忆一下长平之战的历史故事,再来讨论讨论赵括到底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秦昭襄王在位前期,对赵国基本束手无策,这主要是因为赵国有蔺相如﹑廉颇这样的贤能之人。另外也是因为秦国强大后,觉得不需要贤能之士了,国内无贤能出谋划策,才使秦﹑赵间相持许久,直到范雎为秦相后,赵国的灾难才彻底降临。

秦昭王采纳范雎的远交近攻之策,先消灭韩国这个心腹之患。公元前264年,白起率军攻破韩国陉城(山西曲沃东北),杀韩军五万。次年,秦又攻占韩国南阳(河南北部王屋山以南)的太行山路,截断了韩太行山的通道。公元前262年,秦派白起攻取韩国野王(河南沁阳)。至此,韩国的上党地区孤立无援。

上党地区在今山西东南部,治所在祭长治市。上党东面是太行山,西为太岳山,北有五云山,南临丹朱岭和金泉山。其中间是众山脉围成的高台。秦军的下一步行动就是夺取上党,上党与赵国邻近。上党郡守冯亭对当地百姓说:“郑道已绝韩必不可得为民。秦兵日进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国接纳后,秦国必会转而攻赵。”于是,冯亭派人告知赵王。赵孝成王召集大臣商议,平阳君说:“不如勿受。受之,祸大于所得。”平阳君说:“白白地得到一个郡,不要白不要。”赵孝成王听取了平原君赵胜的建议,接受了上党郡。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利令智昏,贪冯亭邪说,使赵陷长平兵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

秦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派王龁攻占了上党地区,上党百姓都逃到了赵国。上党灭亡后,秦﹑赵就变成相邻的两个国家,秦国必然攻赵。赵派大将廉颇驻军长平(山西高平),成为上党百姓的保护神。四月,王龁先锋军与廉颇先锋军交战,赵军败,副将赵茄被秦军斩杀,廉颇坚守不出战。六月,秦军又乘机攻破赵军防线,夺取了两个城堡,抓了四个校尉。七月,赵军在加固防线的时候,遭秦军袭击,又丧失两校尉。赵军丢弃西部防线后撤,坚守不出。秦军多次挑战,赵军依然坚守不出,想以此和秦国打消耗战。结果赵王怕秦军终究会攻破赵军防守阵营,直赴邯郸。便派人多次命廉颇出战,廉颇为难。秦相范雎见秦军久攻不下廉颇阵营,便暗中派人带着千金去赵国收买人散布谣言:“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那廉颇,太容易对付,他马上要投降秦国。”赵王本来就对廉颇坚守不战,损兵折将不满,而今又听信谣言,改派赵奢的儿子赵括代替廉颇。

赵括自小熟读兵书,对军事理论了如指掌,认为天下无人能及。父亲赵奢连他谈论兵法,也不及儿子,但赵奢并不认为儿子真有本领。赵括母亲问其故,赵奢说:“战争是生死攸关的大事,而括却说得既随便又轻巧。赵国要是让他带兵打仗,必然失败。”赵孝成王任赵括为将时,赵奢已死。知子莫如母,赵括母亲对赵王说:“括不可使为将。”赵王问:“为什么?”括母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刚当上将军),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吾已决矣。”赵括母亲请求说:“那赵括以后一旦打了败仗,不要让我受牵连。”赵王答应。

秦国得知,纸上谈兵的赵括做了赵军主帅,就暗中任白起做主将,王龁改为副将。并令全军,谁要泄露白起为将的消息,格杀勿论。赵括来到长平,便立即出兵与秦军交战,秦军佯装败退。赵军追击,白起暗中派两万五千人从中间截断赵军,将其分成前后两段,再派五千轻骑夺占赵军营垒,使其粮草与士兵分离。赵军追击至秦军的防御阵线前,无法突破,加之粮道断绝,只有等待援兵。秦王知赵军已断粮,喜出望外,乃亲临河内(河南﹑山西交界处的黄河以北),征调秦国所有十五岁以上男子到长平参战。“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不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齿也,齿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救赵之务,宜若奉漏甕沃焦釜然。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义救亡国,威却强秦。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齐王不听。

至九月,赵军绝粮已四十六天,军心大乱。士兵相互残杀分吃人肉,赵括等不到援军,开始向秦军出击,将赵军分成四队,轮番突围。四次,都失败。第五次,赵括亲自带精锐出战,身先士卒,被秦军乱箭射死。赵军大败。四十多万大军投降,人屠武安君白起考虑到:“之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于是,设计将四十五万赵军活埋,只留下二百四十个孩子,让其归国。这是春秋战国时期伤亡最大的一次兼并战争,赵国从此一蹶不振。长平大战的次年,即公元前259年,统一六国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在赵国邯郸城诞生。

纸上谈兵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谢谢!各位老师已谈了纸上谈兵这个典故的来历,大都讲的非常彻底清晰。

本人就现实对纸上谈兵的理解认识,也愿表达自己的浅见。

一个人也好,一个团队也罢,要想发展就必须要有事前的筹备和计划,纸上谈兵是前提,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落实是个大问题。

您的计划空想无论多么完美,不联系实际去验证终将一事无成,您说的一套做的又是一套,那终久会成为人们的笑料。

我认为您只要做的是正能量,对人们有益,对社会向前发展有利,不要老是纸上谈兵,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慢慢得到人们和社会的认可,自己也会辛劳中逐渐获取些欢乐……。

纸上谈兵是贬义词,但是赵括真的是一个没有军事才能的蠢才吗

纸上谈兵,只能说实战经验不够,赵括是一位将军有领兵打仗的能力,遇到强有力的对手失败,胜败乃兵家常识,不能以成败论英雄,胜败的原因种类较多,赵括也有他过人之处,历史中外这类将军很多,如:项羽,拿破仑……不能说他失败了就一无所能,也得承认他们的军事才干与指辉艺术,有成必有败,有兴必有衰的定律,世上没有常胜将军?不同时代,定有各种能人出现的。

中国成语故事中“纸上谈兵”有什么典故吗能讲讲它的故事吗

“纸上谈兵”这个故事由来己久,众所周知赵括是个只会说大话,却把兵带入深沟的罪人,成为千古笑谈。孰不知,赵括失利有他的难处。

赵括,兵法理论,口头语言表达可算一流,得到赵王的认可,让他代替名将廉颇统帅三军,与秦军决一死战。谁知秦王使诈,暗中派名将白起与之对垒。但赵括并没怂,指挥将士东挡西杀。苦于战斗力有限,向友军求援,友军却作壁上观,“坐山观虎斗”。无奈,赵括身先士卒,勇猛如虎,尽力拚杀,做到了一个主帅应做的一切,却无力回天,难逃帅死兵灭之劫。

总之,无论过程如何曲折动人,但结果却盖棺定论,由其是战争——胜王败冦。赵括落下后世的“说大话达人”称号。

“纸上谈兵”典故是产生于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赵括吗有何背景

“纸上谈兵”典故产生于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赵括,现指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先谈谈赵括,司马迁是这样记载的: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赵括出身武将世家,他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赵奢,正所谓虎父无犬子,父亲是身经百战的战神,儿子也是军事理论丰富的将帅之才,甚至在军事理论方面,赵奢也不是赵括的对手。有趣的是,儿子如此优秀,赵奢却从来不夸奖儿子。如我们现在,子女很优秀的话,身为父母,一定是毫不掩饰的夸奖或者在别人面前炫耀。赵奢的做法令人不解。

赵括这样解释:

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

打仗,那是关乎生死的地方,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赵括理论知识丰富,无人能敌,但是在他们谈论兵法的时候,赵奢把打仗形容的太简单了。一个“易”字,也是让赵括“名垂千古”的原因。

长平之战,是关系战国末年局势走向的关键战役。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韩国,韩国希望割让上党郡平息战火,上党郡郡守却带领上党郡投入赵国,赵王眼红上党郡,接纳上党并与秦国结仇,秦国认为自己被戏耍了,倾全国之力攻打赵国。而赵国派廉颇出战采取只守不攻的策略,与秦国对峙3年之久。

对峙时间过长,秦赵双方国内粮草跟接不上,亟需一场决战,结束战争。赵括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场的。

前面说了,赵括败就败在一个“易”字。虽然史料并没有详细记载长平之战是如何打的。但是司马迁却说了这样的话:

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赵国替换主帅一事闹的风风火火。秦国又岂能不知道?又岂会没有应对之策。但是,赵括至,就立马出兵攻打秦军。赵括刚到战场,身负皇命,为了完成赵王的委托,急躁出兵,本无可厚非。但正如赵奢所言,赵括把打仗想的太简单了,并没有做好全局的规划,草草出兵,没有将秦军部署,兵力,人员变动调查清楚。

与此同时,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後,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秦军断赵国的后路也显得太简单了,赵军一点防备都没有。这架势,完全就是倾全军之力与秦军展开生死一战,赢了就是赢了,输了就是输了。或许在赵括看来,赵国有胡服骑射改革,在军事领域完全不弱于秦军,却忘了战场并非竞技场,没有什么公平可言。

纸上谈兵的故事(简介)

故事主要人物是赵括,只注重理论,夸夸其谈,实战却失败的历史事件。

【纸上谈兵原文】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耳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如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选自《史记》)

【纸上谈兵白话文】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先有“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后有造纸术,那为何叫“纸上谈兵”而非其他什么上谈兵

感谢邀请!

这个问题很有趣,我们不要以为光现代人会赶时尚会用一些新名词,比如:“键盘侠”之类的。难道有了电脑、手机就不用纸了吗?甚至还有大部分人根本就没有听到过这个词。
言归正传,那么“纸上谈兵″,也是一样的道理。

虽说西汉史学家太史公司马迁在叙述战国时代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不但春秋战国时没有纸,就连西汉时代也是很少,不过确实有,这是在考古界已经证明了的事实。就像开头所说,现代人为了赶时尚可用新名词,难道作为一个堂堂的西汉大史学家,就不会用个新鲜一点词汇了吗?所以才用“纸上谈兵”,而不用“竹上谈兵”或“帛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