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你最喜欢杜牧的哪句诗
我最喜欢杜牧的诗是:七绝巜泊秦淮》一一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一这首诗描写的是夜泊秦淮的所见所闻的感受。揭露了晚唐的统治者沉溺于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诗人夜泊奈秦淮,眼见灯红洒绿、耳闻轻歌漫曲,止不住见景生情。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
晚唐诗人杜牧在诗歌创作中,呈现出了怎样的审美倾向
问题含金量很高。
杜牧(803~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陕西长安人,宰相杜佑之之孙,杜从郁之子。晚唐著名诗人,散文大家,才华横溢,传世作品非常多,著名代表作有:《阿房宫赋》、《过华清宫》、《赤壁》、《泊秦淮》、《山行》、《清明》等等。
其中名篇《阿房宫赋》,是其在23岁时一蹴而就之作。除此,他也是唐代诗人中不多的旧体和新体诗兼攻诗人,一位高产作家。遗留后世律诗仅《樊川文集》中就有100多首,此外,《别集》中还有六七十首。
如我们所熟知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在吹箫。
杜牧作品,包括有多方面成就,彰显着内外兼具的审美情趣,尤其诗、赋,二者无论哪一方面都堪称名家。
其文学主张意为主,气为辅,以辞采章句手法对作品内容和形式进行处理,并在吸收、融合前人基础上形成风格。譬如,他古体诗中有着杜甫和韩愈等影子,题材广阔,笔力雄浑。而新体诗又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独成一派,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特别是一些脍炙人口传世佳作,如《题乌江亭》《山行》《江南春》《浅怀》等,气势如虹且精致婉约。
但由于生长于晚唐时期,面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朝臣党争等内忧外患,生不逢时的他尽管满怀忧国忧民之心,但面对风雨飘摇帝国危厦,也只有把无奈交付给酒肆。境由心生,情随事迁,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以比兴托物手法,针砭和讽刺着时局。
譬如《过华清宫中》一
长安回望绣城堆,山顶千门次地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整个诗中,没有露出半点对唐明皇的愤懑,却用小小的荔枝,点开了安史之乱原委。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寒烟凄切,家国岌岌,却有戏子依然莺啼婉转把后庭花吟唱。这是什么样的歌曲?分明是亡国之音。
杜牧作品中,七绝成就无疑最高。律诗文词精美意境悠长,议论警言内敛隽永。而咏史则立意出奇,卓识高远,借古讽今,通幽曲径。
如代表作《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当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隐含着如果周郎你借不到东风,二乔就是铜雀深锁下场。
在审美情趣上,个人认为,纵观杜牧所有作品,既有高远的爱国主义写实呼唤,也有云淡风轻的生活之趣,更有忧国忧民的地借古讽今。审美色彩趋于多样化、立体化。而对生活的热爱,也赋予了他善于捕捉自然景像中一草一木,文字大气从容又不失灵秀的心里变化。
这种审美情趣下所完成的作品,在杜牧作品中绽放出了很多。
譬如《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莹。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短小精悍的诗句里,字字犹如白切,却有着极强画面感和呼之欲出的审美情趣。
杜牧理性化,逻辑化下的审美情趣作品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而这首诗的审美情趣中,既能看出作者对人生、命运、事业锲而不舍的态度,也能感受到其对事物规律的清晰逻辑观。或许,也正是这种和谐统一的审美情趣,最终才使他成为羽扇纶经的诗词大家。
结:
杜牧古体诗成就十分突出,具有“双雄“审美倾向。即“意像雄豪,辞风雄健“两方面。同时又兼备了一个诗人不可或缺的浪漫主义精神,多风格审美情趣下感情饱满生动,具像清丽明快,立体而透明。
作者论鉴@今日头条文化领域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