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阳明知行合一四句话 知行合一

王阳明知行合一四句话(为什么感觉很多人都很难做到知行合一,历史上的王阳明却能做到)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27 03:52:11 浏览66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为什么感觉很多人都很难做到知行合一,历史上的王阳明却能做到

很多人都把知行合一看到太高深了,其实它非常简单,不只是王阳明那样的圣人能做到,我们每个普通人也都能做到,因为我们和王阳明有着相同一样的良知,就是这么简单。

要想做到知行合一,最关键的是要弄清楚什么是知行合一,如果连什么是知行合一都不清楚,何谈做到呢?

通俗来说,对于任何一件事,只有你做到了才能说你知道了,如果没有做到,就是不知道。比如说打坐,不管你看了多少关于打坐的书,听过多少位高僧、高道的指点,如果你自己没有打坐过,没有达到精深的程度,你就不知道什么叫做打坐。

现代人的问题就在于,在没有做到之前就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尤其是对于那些脑力工作者,比如商学院的教授讲起管理来头头是道,但他们真的知道管理吗?

如果按照阳明先生的标准,那他们就是不知道的。而他们知道的,只是从管理现象中提炼出来的,一些共性的概念、方法和工具。所以,很难看到既是知名教授又是知名企业家的人。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迈克尔·波特的公司都干倒闭了,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知行合一说难也不难,人人都能做到,只要在做到之后再知道就行了,这就是最朴素的知行合一。

至于王阳明,他本人知的层面高明,行的效果也显著,确实不是常人可以相提并论的。但是对知行合一这一点来说,在原理上都是一样的,只是普通人的认知和行为效果比不上圣人罢了。你觉得呢?

哪位朋友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明•王守仁提出的识识论命题。认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是统一体。他反对程朱学派的“知先行后”,把“知行本体”“分作两截用功”的弊病(《传习录》中)。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反对知行观上两种倾向:“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传习录》上)。可见,他的“知行合一”是统一于“心”;他的“行”不是实践,是“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传习录》下)。;他的“知”,不是对客体的认识,而是孟子所说的“不虑而知”的“良知”。故其“知行合一”实际就是“致良知”的同义词。

王阳明最值得现代人所学习的是什么

王阳明最值得现代人学习的就是,把追求功名利禄到心收回来,多关注自己内心的修养。

一来,现代人问题很多都是出在欲望太强,向外索取过多,争斗不断,焦虑紧张,活得太累。

二来,修心是根本,外面所有的一切都只在人的心中,都是内心创造出来的,不能舍本逐末。

修心不是说不做事,而是更高效地做事,还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王阳明用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现代人宁愿花更多时间和金钱去学习知识、技能,但就是不愿意花一些时间来修心,这是现代人的通病。

结果就是,得到了机巧,失去了智慧,烦恼越来越多,遇到事情无法解决,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疲。

所以,现代人学习王阳明,就是要学修心。你觉得呢?

度阴山写的王阳明怎么样,读完123的大神分享一下

我主要看了第2本,四句教的解读,我觉得解读得很详细,本来我不知道这四句教里藏了什么玄机,但最终我懂得了,修心的具体方法,就是立志,勤学,改过,责人。这四个词就是王阳明教导弟子的精华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