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
春秋战国时期时间的起止有4种说法。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共二百四十二年。后史学家为了方便起见,一般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或四十四年(前476年)为止(也有学者认为应到《左传》记载之终(前468年)、三家灭智(前453年)或三家分晋(前403年)),称为“春秋时期”。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政治上,各种改革,变法连接不断,而成功进行变法的国家则强大起来,通过这种政治变革,奴隶制度最终消亡,新兴的封建制度逐渐确立起来
战国(前476年,一说前453年或前403年~前221年)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
东周在战国后期(前256年)即已被秦国灭亡,所以战国时代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公元前334年徐州相王、公元前323年五国相王后各大诸侯纷纷僭越称王(吴、越、楚三国春秋时代已称王),周王权威进一步受损。
战国时代及之前的春秋时代,都是后世史家对东周这段历史时期的再次划分,“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观点得到了其支持者的完善和补充。在前403年之前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和前403年三家分晋。目前,《史记》的观点因包括了如上重要的历史事件而得到多数采纳。而在战国时期的结束是在秦统一中国(前221年)。
东周春秋和战国怎么划分的
要搞清楚春秋战国如何划分,先要搞清楚“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
尊崇礼制的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按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称“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修订整理,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间发生的大事。由于它所记录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一致,因而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来代指这个历史时期。
春秋以后,逐渐形成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连年战争。《战国策·燕策一》载苏秦的弟弟苏代说:“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可见当时就称这七大诸侯国为“战国”。“战国”一词在当时只是用来指当时参加连年战争的强国,如《尉缭子·兵教下篇》说:“今战国相攻,大伐有德”。
直到西汉末年刘向《战国策》一书,把“战国”正式作为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名称。
一般把周平王东迁作为春秋时期的开始,即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
但战国开始时间,也就是春秋战国的划分时间颇有争议。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是公元前481年之说,是以《春秋》纪事终结于鲁哀公14年(前481年)为据。
二是孔子的死亡(公元前479年)为战国开始,以彰显孔子划时代的作用。
三是前476年为战国时期开始是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说法。战国各国史籍被秦国付之一炬,司马迁采纳秦史书《秦记》所载,定战国始于前476年。
四是前475年(周元王元年)之说是周元王前一个王周敬王的在位年数有不同书法。《左传·哀公十九年》所记:“冬,叔青如京师,敬王崩故也。”以周敬王在位有四十四年,故次年为周元王元年,为战国之始。
五是前468年(周贞定王元年),以《左传》纪事终结于周贞王元年。
六是前453年(周贞定王十六年),以韩赵魏三家灭智作为战国的开始。
七是前441年(周哀王元年),是《孙子兵法论正》书中提出的说法。
八是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是北宋司马光的编年史著作《资治通鉴》以韩赵魏“三家分晋”代表周礼崩塌,群雄争逐,遂定战国始于前403年。
第四种说法也是郭沫若所持的观点,以前大部分历史教科书按此说。
第三种说法是翦伯赞所持的观点,《辞海》也支持这种观点。
第八种说法是范文澜《中国通史》的观点。
以上说法中比较主流的是四、六、八。
通行是以周元王元年,即公元前475年或476年为春秋时期结束,战国时期开始的时间。
战国截止时间基本无争议,即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灭齐统一六国。
请问东周,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都城,建国者
东周:公元前771-公元前256年。后迁都洛邑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