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韩信要求封地为王的时候,真的没有感受到刘邦对他的杀意吗
- 汉高祖刘邦晚年为什么不杀吕后
- 为什么刘邦没有杯酒释兵权,反而要直接杀了韩信和英布呢
- 历史上韩信到底有没有谋反,刘邦为什么要处死他
- 刘邦为什么杀韩信
- 与刘邦有不杀之约的韩信,最终是怎样被诛杀的
- 刘邦为什么要杀韩信,英布,杯酒释兵权不是更好
- 刘邦说的哪句话,张良听懂了,活了下来,韩信没听懂,最终死掉了
- 如果刘邦不杀韩信,历史会改写吗汉朝会怎样发展为什么
- 如果韩信放弃兵权,封地,归隐山林,刘邦还会杀他吗
韩信要求封地为王的时候,真的没有感受到刘邦对他的杀意吗
真的没有!
韩信这个人,人品无疑是高尚的,本事也是很大的 。
对于刘邦集团来说,关于韩信的功劳,刘邦自己后来也说:“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从出身上来说,韩信的血统也算是高贵的,起码比刘邦高贵,韩信他是韩襄王的庶出孙子,算是韩国流亡王室子弟来的。以韩信的功劳,做一名“王”绝对算是应该的。
况且在韩信向刘邦讨封“假齐王”之前,刘邦也罢,项羽也罢,这两大政治势力都正在采取一个相同的政策: 扶立旧六国残存的有势力人士,最好是王族,以集结力量消灭对方。
这之前,刘邦已经封了藏茶为燕王、吴芮为衡山王、韩王信为韩王、张耳为赵王了,还有河南王申阳、魏王豹、殷王卬。
上面的诸侯王,除了韩王信是刘邦和张良亲自在民间找出来的旧韩国贵族外,藏茶、吴芮和张耳等人都曾经是项羽分封的“诸侯王”。因为项羽这个人比较吝啬小气,任人唯亲,曾经跟过项羽又跟了刘邦的陈平说过:
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刘邦)慢而少礼,士廉节者不来;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
藏茶、吴芮和张耳等人即是因为陈平所说的原因背叛了项羽而归顺了刘邦。
所以说,既然刘邦“能饶人以爵邑”!既然在刘邦这里归顺的降人都能封王,于韩信来说,于韩信的功劳来说,刘邦封韩信一个齐王有什么不可以不应该的呢?
更何况,其时刚刚被封赵王的张耳还是依靠着韩信的兵威才取了赵地五十余城而得以封王。
其时,齐地尽在韩信之手,封个齐王合乎情理,任谁去看,刘邦也不应该有杀意在先的。
只可惜,韩信毕竟还不是刘邦集团的最核心人物,他不知道,他去讨封的关头,刘邦在张良的建议下,已经修改了政策,不准备再“复立六国之后,与他们一起攻打项羽了。”
其实只能说,刘邦封疆裂土于藏茶、吴芮、韩王信和张耳以及后来的其他异姓王都只能算是“削弱敌人强大自己”的权宜之计罢了,并不是既定的根本政策。
刘邦本人没有意愿去为六国复仇,也没有兴趣去为六国旧贵族们扶倾继绝,所有的封赏都是为了和项羽缠斗而“不得已而为之”罢了。
但是,在启用旧贵族的过程中,刘邦集团确实得到了莫大的好处,所以就有一个叫郦食其的谋士给刘邦献计,要把权宜之计固定为根本政策,建议刘邦学习“商汤伐桀,武王伐纣,分封天下诸侯。”郦食其说道:
昔汤伐桀,封其后于杞;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今秦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灭其社稷,使无立锥之地,陛下诚能复立六国之后,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乡风慕义,愿为臣妾。德义已行,陛下南乡称霸,楚必敛衽而朝。
刘邦认为很有道理,于是马上刻了很多印章,就要开始大肆分封六国旧贵族了,郦食其正是这个政策的执行人,行装都准备好了。
幸好张良赶到了,他说了一段话打消了刘邦的念头。张良说:
天下游士,离其亲戚,弃坟墓,去故旧,从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今复立六国之后,天下游士各归事其主,从其亲戚,反其故旧、坟墓,陛下与谁取天下乎?其不可七也。且夫楚唯无强,六国立者复桡而从之,陛下焉得而臣之?其不可八也。诚用客之谋,陛下事去矣!”
张良的意思是说:六国的士人将士之所以追随你刘邦卖命,无非是为了刘邦建立政权后 可以封侯拜将,封妻荫子罢了,如果恢复了六国,这些人势必会返回故乡为故国效力,你刘邦还靠谁冲锋陷阵?况且项羽的势力还这么强盛,六国恢复后,谁能保证他们不去归顺项羽?
张良庙
刘邦是个明白人,马上下令销毁了刻好的印章,大骂郦食其,“竖儒几败而公事!”
然后,不久,在这个关口,韩信就来讨赏“假齐王”了,也即是代理齐王。
所以,刘邦很生气。
其实呢!韩信此时也并没有二心,也不是欲满不足,他只是在按照先前的既定政策在走路罢了,他给出的理由也合理,“齐人狡诈多变,反复无常,南边又与楚相邻,如果不设王,就难以镇抚齐地。望能允许我为假(代理)齐王。”
而韩信不知道刘邦的根本政策已经改变,所有的异姓王都要被清除。
刘邦要杀的不是韩信,而是封建分封制度,他们准备实施的是秦始皇的郡县制度。
而韩信呢!知识所限,始终不明白这一点,“大家辛辛苦苦反秦,不是为了恢复以前的日子吗?干嘛要学秦始皇?”
汉高祖刘邦晚年为什么不杀吕后
杀吕后?刘邦又没疯,除非刘邦想天下大乱!刘邦晚年控制力已经大不如前,尽管异姓诸侯已经被铲除干净,但宗室诸侯的你争我夺,权臣权力的不断膨胀,刘邦也看在眼里,因此对刘盈这个继承人他并不放心也不满意。在他看来,刘盈赢弱不足以震慑天下,而刘如意则聪明伶俐非常像自己,按照刘邦的说法就是类我。于是他便有了“废长立幼”的念头,但是他的想法遭到了身边所有人的反对。
刘邦尽管是天子,但还没有到说一不二的地步,真正的大一统和君主集权的巅峰出现了在汉武帝时期。刘邦统一天下后,权力实际在他这个天子,以萧河为首的功臣集团,以吕雉为首的外戚势力,以及以汉初三将为首的异姓诸侯之间摇摆不定,形成了权力博弈的格局。刘邦最先对异姓诸侯下手,这些人和刘邦是合作关系,并不是刘邦的手下,刘邦竟然能够击败项羽夺得天下,他们为什么不能呢?这里面的韩信、英布、彭越就是最大的威胁,于是韩信因“谋反”被杀,彭越被剁成肉酱,英布为了自保反叛,也被刘邦攻灭。至此最有威胁的异性诸侯都被铲除,那封地怎么办呢?不怕没人,刘邦把这些封地分给了自己的儿子,封他们为王,也就是用宗氏诸侯来取代异姓诸侯王。这些都是自己的儿子,他和未来的天子是亲兄弟,亲兄弟怎么会争夺呢?这样天下不就巩固了吗?刘邦的想法在事后看来是不够周全的。
在刘邦对付异姓诸侯的过程中,以吕雉为首的外戚势力全程参与,积极出力充当打手,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吕雉没有想到的是,对付完异姓诸侯之后,刘邦就把矛头对准了自己。首先要废掉刘盈的太子之位,传位于刘如意,这等于剥夺了吕氏作为外戚的权力,这一点吕雉是绝对不能接受的,要知道刘邦当年在丰沛起兵,可是建立在刘吕之盟的基础上,没有以吕太公为首的吕氏鼎力相助,刘邦不过是泗水亭长而已,不会成为沛公。对此事萧何反对,张良也不赞同,作为功臣集团之首的萧何,当然知道削弱吕氏之后,恐怕刘邦就会把矛头对准自己,毕竟他们这些老兄弟们曾经跟随刘邦出生入死,才有了今天的地位,但是在皇帝眼里,他们的存在也是对军权的威胁。要知道萧何是享有带着佩剑上殿,并且坐着不跪拜的特权的,提到这里,不仅让我们想起了东汉末年的丞相曹操。
在大家的一致反对下,刘邦终于放弃了废长立幼,既然不能废掉太子刘盈,那我就削弱你们吕氏外戚的势力,于是他把目光看向了手握兵权的樊哙。周勃和陈平被刘邦安排到前线去接替樊哙,并且要求陈平把樊哙的人头送回京城,但陈平知道刘邦命不久已,刘盈继位后,吕氏的权力将达到顶峰,而吕雉将成为实际上的女皇。他现在杀死樊哙,不是等着吕雉和他秋后算账吗?识时务者为俊杰,因此陈平选择放过樊哙,并连夜赶回京城,吕雉见陈平没有杀死樊哙,就放过了陈平,仍然让他做丞相,只不过任命自己的心腹审食其也做了丞相,陈平的权力大不如前。
刘邦虽然皇帝,但也不是想杀谁就能杀谁的,吕雉不仅是他的结发妻子,也是吕氏外戚的当家人。大家不要被吕禄、吕产的无能所蒙蔽,吕氏外戚集团中有很多重要成员实力雄厚,他们并不姓吕,但却得到吕氏的一手提拔,才有了后来的地位,比如郦商就是吕氏一党,太仆夏侯婴也是吕氏一党,不过最后时刻为了自保,他抡起了屠刀,砍向了刘盈的儿子,这个太仆曾经救过刘盈和鲁元公主的性命,但也亲手终结了刘盈一脉。吕雉一死,功臣们便和诸侯便向吕氏夺取权力,并且平定了所谓的“诸吕之乱”。刘邦很清楚,自己之后只有吕雉才能控制局面,因此只是想削弱吕氏的势力,但却不想把吕氏彻底灭绝,因为那样一来,最终权力可能会落到功臣们的手里,这才是刘邦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为什么刘邦没有杯酒释兵权,反而要直接杀了韩信和英布呢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是采用和平方式收回兵权,防止武将们造反。石守信等武将们很知趣,主动交出兵权,当富贵翁,吃喝玩乐了。这样君臣互不猜疑,相安无事。赵匡胤最担心武将造反。
韩信、英布、彭越是汉初三大名将,是楚王、淮南王、梁王,权力大,威胁着汉朝稳定,刘邦把消灭异姓王做为目标。刘邦釆用杯酒释兵权方式解决不了问题。垓下之战,韩信、彭越要挟刘邦,得不到一定利益都不来参战。而且有人上告韩信、彭越等谋反,刘邦、吕雉等除掉了韩信、彭越。英布到底反了,太子刘盈都不敢率军平叛,刘邦亲自挂帅才消失了英布,而且受了箭伤,以致刘邦死亡都和箭伤复发有关。
赵匡胤建立宋朝,赵匡胤结社兄弟没有造反,而昭义节度使李筠、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发动的叛乱,赵匡胤平定了两个人叛乱。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如果石守信、王审琦等不交出兵权,赵匡胤也会想法消灭他们。
石守信、王审琦等能力不如韩信、英布,而且还听从赵匡胤的,没有野心,赵匡胤没有理由处掉他们。
刘邦也喜欢和兄弟们喝酒吃饭,但是对韩信、英布这些壮士豪杰釆用喝酒吃饭收回不了兵权,也收不住他们的心,所以杀掉了韩信、英布,而以前的曹参、樊哙等等酒肉朋友却封侯奖赏没有杀掉。
历史上韩信到底有没有谋反,刘邦为什么要处死他
韩信是汉朝开国大将,可刘邦登基后却恩将仇报,最后吕后将韩信骗到宫中,将他给杀了。那刘邦为什么一定要杀了韩信呢?韩信在垓下之战消灭项羽之后,刘邦就收了韩信的军权,把他封为楚王,韩信到达楚地之后,收留了项羽的逃亡将领钟离,而钟离又被刘邦所记恨。不久有人告韩信,说他谋反,刘邦找机会想要见韩信,背地里却想袭击韩信。韩信不知道刘邦的预谋,但是他也有所警惕,于是杂了钟离昧来证明忠心,但是却依旧被刘邦给绑回洛阳,并且被贬为了淮阴侯。韩信在贬为淮阴侯之后,常常称病在家,他心中的不满跟怨恨日益在增加,终于是走出了谋反这一步。
一、说韩信谋反没有证据,史记的记录疑点重重
有一次,钜鹿郡守陈豨在离开洛阳的时候向韩信辞行,韩信调走身边的人,说服陈豨谋反,两个人里应外合,一同造反。刘邦出兵平叛,韩信准备假传诏书赦免城中的罪犯和奴隶,并发动他们袭击吕后和太子。结果走漏了消息,让吕后知道了,于是她联合萧何,将韩信骗至宫中杀掉,并且诛其三族。从这里可以看出,韩信是因为谋反而被杀的。但关于韩信谋反的过程却有很多逻辑不通的地方,比如韩信与陈豨的密谋,说是调开了身边人,只是留了韩信与陈稀两个人谈话,那谈话的内容应当也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司马迁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另外,韩信谋反走漏消息这一部分也很可疑,韩信的一位家臣得到了韩信,韩信便将他囚禁起来,准备要杀掉,结果谋反之事让这位家臣的弟弟知道了,便上书告发了韩信。这里告发的人是一位将死之人的弟弟,怎么确定他不是为了泄愤而去诬告韩信呢?所以韩信谋反一事是疑点重重,根本没有实质性的证据。
再从韩信的性格来看,他谋反的行为也站不住脚。韩信是个重情义的人,当韩信被封为楚王,回到楚地的时候,还不忘当年一饭之恩的陌生大娘,并给予了她非常丰厚的报酬,连当年给予了他胯下之辱的屠夫都给了赏赐。这份重情和宽厚,一般人是没有的。刘邦对韩信是有知遇之思的,他让韩信功成名就,韩信应该也是真的记住了这份情。当韩信拥有军权的时候,蒯通劝韩信称王单干,尽管韩信有条件,但是他没有这么做。从这些事件来看,韩信谋反不太可信,但是刘邦对待韩信却一直都很刻薄,似乎是韩信不反,也要逼着他反,最后再将判罪杀掉。
二、刘邦杀韩信,是为了中央集权
刘邦为什么那么容不下韩信呢?只是因为刘邦个性冷血,嫉妒韩信的才能吗?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山东称帝,最终定都在长安,也就是今天的陕西西安。战争虽然结束了,但是刘邦面临的困境却一点也不少,首先他就面临着国家制度的选择,到底是选分封制还是郡县制。
分封制是800多年的传统,但是也是春秋战国几百年分崩离析的原因。刘邦知道分封制已经落后,郡县制才是国家制度的正解。然而刘邦的天下离不开底下功臣的帮助,他们的心中都有一个诸候王的梦。如果剥夺他们分封的梦想,恐怕他们也剩不了几分忠诚了,而且不光是韩信,像英布、彭越这样一些将领,各个手握军权,一旦不分封,所招致的动乱将不堪设想。最终刘邦还是选择了妥协,将汉帝国领土的三分之二都分给了诸候王。在诸候王的领土内,刘邦的汉帝国有名无实,这成为了刘邦心中的一大痛处。
刘邦所面临的还不止这一个难题,楚汉战争期间,北方的匈奴日益壮大,首领冒顿单于的雄心不亚于后来的成吉思汗。面对匈奴南下的威胁,刘邦决定要效仿秦始皇,带兵三十万,一举解决匈奴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刘邦征讨匈奴并没有让其他的诸侯王插手,他亲自带兵就是要证明自己大汉皇帝的实力以此来震慑各个诸侯王。然而刘邦出兵过于冒进,中了冒顿单于的计谋,大部队在后面,他自己和率领的轻骑兵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整整七天七夜都无法脱身,最后是陈平献计,向冒顿单于的妻子阏氏行贿,才让刘邦逃过了一劫。侥幸逃脱的刘邦无法再战匈奴,只得采取与匈奴和亲的政策,屈辱的将汉朝的公主不断的嫁到北方。匈奴问题暂时解决,但是刘邦震慑诸侯王的目的却落空了,这为刘邦生命的最后一步埋下了伏笔。
在刘邦生命的最后几年,也是对异姓诸侯王清洗最集中的时候,并不难猜测刘邦在风烛残年时的心境,他其实和秦始皇一样,希望拥有一个天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但是诸侯国的存在始终没有好的解决办法,这一直阻碍着他的理想。到了生命的最后几年,他必须要为这个理想走最后一步,那就是无情的清洗异性诸侯王。在这个过程当中,吕后开始崭露头角,因为她也有她的考虑,一日刘邦驾崩,少子即位,昔日的忠臣良将恐怕不会剩下多少忠臣。
三、韩信的军事才能太强且不太听命令,让刘邦很忌讳
在异性诸侯王中,最让吕后和刘邦难安的也许就是韩信了。韩信的军事才能太强了,民间传说“韩信点乐”就说道刘邦可带兵10万,而韩信带兵却是越多越好,在帮助刘邦打天下的过程当中,韩信的才能逐渐被证实,他曾用1万多人完胜20万敌军,并轻松击败项羽。这样堪称恐怖的军事才能,一旦反叛刘邦,那又有谁能打败他呢?
况且韩信曾经做的一件事让刘邦很不舒服,这件事就是东进灭齐。当韩信背水一战之后,势如破竹,想要继续攻伐齐国,但刘邦的谋士郦食其凭三寸不烂之舌已经说服齐国投降了,韩信被范阳辩土蒯通所蛊惑,为了军功仍然擅自派兵攻打已经投降的齐国,这就导致还在齐国的郦食其被活活煮死了。郦食其是刘邦最喜欢的一个谋士,可想而知刘邦是什么心情,但是对于平定了齐国的韩信,刘邦却是无可奈何。
结束语
虽然说韩信至死都是忠诚的,但是站在刘邦的角度来看,你虽然是忠诚的,却不怎么听话,这样一个巨大的不稳定因素始终存在于国家大局之中,怎能让刘邦安心呢?当刘邦平叛归来,得知韩信被吕后设计杀死之后,刘邦表现的是既喜也怜,这样复杂的心情恰好能够表明刘邦必须要杀韩信的无奈,也许刘邦也是知道韩信的忠诚与重情重义,但是基于国家统一的理想,还有自己死后汉王朝的稳定传承,刘邦又必须要杀他,这是刘邦身不由己的苦衷。
韩信作为一个臣子,有着太高的军事才能,又是开国大将,功劳特别大,本来就会成为君主的眼中钉。刘邦最后作出这样的选择并不奇怪,毕竟历史上诛杀开国功臣的皇帝实在不少。让人感到唏嘘和遗憾的是一代“兵仙”最终没有死在战场,却死在了君王的权谋之下。
刘邦为什么杀韩信
韩信在楚汉相争的时候自立为齐王(史书上写当时韩信代齐王,刘邦却让他做了真齐王),让韩信成了与汉王刘邦,霸王项羽一争天下的一方霸主,从这一刻起刘邦就有了杀韩信的心念,当时霸王项羽曾对韩信说过他这时不反,将来刘邦必定杀他的话,但这个时候韩信还未意识到自己的政治处境,也没有听取蒯通的建议,而是做了古人所说的“士为知己者死”的愚忠(当初是刘邦将他拜为大将军的),结果最后霸王项羽自刎乌江,刘邦一统天下后就开始将韩信一贬再贬,其实就是告示天下韩信大势已去,而韩信此时也发出“生乃与哙等为伍”的感叹,但也显露出自己的心不甘,再加上陈豨的叛乱,注定韩信会被处死的结局,虽然动手的是吕后,但这又有什么区别呢?
与刘邦有不杀之约的韩信,最终是怎样被诛杀的
关于“三不杀”的说法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其大致意思是汉高祖刘邦曾经允诺韩信:“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金(金属)不杀”。什么意思呢?就是看得见天地的地方不杀,看得见金属器(武器)不杀。人立足于天地之间,怎么可能不见天地?难道悬浮在半空?换言之,这等于就是刘邦颁给韩信的一块“免死金牌”。
但这不过就是刘邦需要韩信为自己打天下时笼络韩信所用的手段而已,刘邦这个人是出了名没有底线,说过的话,转头就能不认账。在韩信打下齐国、逼刘邦封自己为“假齐王”时,实际上就已经触碰了刘邦心底的红线了。但是,刘邦碍于形势,不得不对韩信予以忍让并继续笼络,直接给韩信封为了齐王。但是,梁子算是结下了。
楚汉之争结束之后,韩信又私自接纳了项羽麾下的大将钟离昧,让刘邦更加起疑:“韩信想要干什么?”虽然韩信在闻讯后“经理乱投医”——杀了钟离昧向刘邦表忠心,但是刘邦心中已然对韩信动了杀机。但是,彼时异姓诸侯王势力尚未被剪除,杀了韩信会让其他异姓诸侯王有“唇亡齿寒”之感,甚至可能逼他们铤而走险。加之刘邦对韩信有“三不杀”之约,最终刘邦暂时放弃了杀韩信的念头,利用出游做梦之机一举拿下了韩信。然后,假惺惺赦免了韩信,将其由楚王降为了淮阴侯,“半幽禁”于其长安府邸。
但是,刘邦此举是迫于无奈,他内心根本不放心韩信。在燕王臧荼、韩王信等人“谋逆”之后,刘邦对韩信、彭越、英布等人也越来越不放心。就在这个时候,陈豨又在代地举起了反叛大旗。而在长安的韩信也坐不住了,私下里个陈豨玩起了暧昧,企图利用陈豨东山再起,再次犯了刘邦的大忌。彼时,刘邦在平乱军中、无暇他顾,加之不想担负诛杀功臣的恶名,诛杀韩信的任务便落到了吕后头上。很多人说是吕后杀死了韩信,与刘邦无关。但是,不要忘了,彼时的吕后并不是汉惠帝时期和汉惠帝去世之后的吕后,要诛杀曾经的异姓诸侯王、在位的列侯,吕后无论如何也是绕不开刘邦的。换言之,要杀韩信的就是刘邦,吕后只不过充当了杀手的角色而已。
在利用萧何诱捕韩信之后,吕后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刘邦的“三不杀”。虽然刘邦那句话只是拉拢手段,但是彼时刘邦地位不同了,他已经君临天下,君无戏言!吕后的确是个人才,为了不违背刘邦的“诺言”,吕后居然让人把韩信用黑布袋套起来吊在了暗室之中,让韩信“不见天、不见地”。那么,“不见金”又如何解决呢?吕后不愧是吕后,居然让人用削尖了的竹棍儿捅死了韩信!一代战神韩信就这样屈辱地丢掉了性命,而刘邦的那句“诺言”仍然有效……也难怪韩信临终前说出了“悔不听蒯彻之言”。古人常言“与寻常人交,共富贵易、共患难难;与天子交,共患难易、共富贵难”,不是没有道理。
刘邦为什么要杀韩信,英布,杯酒释兵权不是更好
或许是刘邦与韩信英布臣为君臣多利少义,赵匡胤与石守信成为君臣多义而携利吧!
韩信、英布本为项羽之部下。
或不得志、或为利而背主。
前程无怪,为利可容。
但背主之人怎能轻信,且就拥功即逼赏,谈何忠君之义。
裂图封疆之封,恩重而君忧,疑之为人臣者即生反心,怎能相容,况会大才者。
赵匡胤为后周之将,与石守信同朝为官,结为异姓兄弟。
时至后周幼主临朝,兄弟之义大于君臣之义,石守信等人拥赵匡胤上位为帝。
于公、于私大恩于赵匡胤。
奈何唐朝之后,将领兵权日盛,不受中央控制,多出以下犯上之事。
且天下大乱,无强军,不说一统天下,自保已成难事。此时若走狗烹,何人可以用命。
故众将军之权,为赵匡胤所忌、所恋。
以结拜之义,以厚赏,而收众将之权。赵匡胤不负故人,得重整军队之机,天下一统可期。故人全忠君之义、兄弟之谊,而谋得子孙之福。两厢情愿之举。
刘邦与韩信、英布的关系只有君臣之义,而少私人之情。
故但汉朝巩固中央统治地位,权力争锋之时,权斗如仇敌。
赵匡胤与石守信等人为结义兄弟,拥赵匡胤为帝,无君臣之义,多私宜。
因此导致刘邦和赵匡胤处理方式的不同。
刘邦说的哪句话,张良听懂了,活了下来,韩信没听懂,最终死掉了
刘邦说的哪句话,张良听懂了,活了下来,韩信没听懂,最终死掉了?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我们从《汉书》中就能得出答案。
只不过,我认为应该不是一句话,而是一段话。
这段话是刘邦在赢得“垓下之战”,于公元前202年正式登基即皇帝位后,在雒阳南宫置办酒筵大宴群臣、诸王时所说:
“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
为什么我认为会是这段话了?
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时机,一个是刘邦的为人。
时机:
根据《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以及《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来看,问题中所提到的张良是在正月丙午(公元前201年3月6日)被刘邦册封为“留侯”。
而在此之前,韩信因为一连灭魏、循赵、胁燕、定齐,在平定齐国之后,他就派人上书刘邦,称齐国狡诈多变,乃是反复之国,南边又与楚国相邻,要求刘邦让他做齐国的“假王”(代理王)。
而刘邦在见到韩信的书信后,尽管非常恼怒,可他还是听从了张良和陈平的建议,立韩信为“齐王”。
后来在“垓下之战”胜利后,刘邦就收夺了韩信的兵权,改封他为“楚王”(时间是公元前202年2月)。
如果我们根据时间线从来看,就会发现刘邦在雒阳南宫举办的这场酒筵,张良和韩信当时都在场。
而刘邦在说出那番话之前,他是先问群臣说:
“通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先先天下者何?”
(这句话中的“通侯诸将”意思是指:各位王侯将领。)
也就是说,刘邦在酒筵上所说的那段话,无论是时间、地点还是人物都符合题主所问。再加上刘邦所说的那段话里面,既有肯定张良、韩信的能力和功劳的意思,又点明了张良、韩信是为他刘邦所用,时机可谓是恰到好处。
刘邦的为人:
根据《汉书》、《史记》等资料来看,刘邦无疑是我国历史上极为杰出的皇帝。
他最初仕于秦朝,被授予泗水亭长一职。后来在“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局面里,他先是集合三千子弟,攻占沛县,后来又投奔项梁,被封为武安侯。
而史书上有写道,刘邦虽出身农家,为人却豁达大度。在“鸿门宴”之后,被受封为“汉王”的他能够知人善任,注意虚心纳谏,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
在赢得“楚汉之争”后,一统天下建立汉朝的刘邦封赏功臣为侯者多达一百四十多人。
就连刘邦于丰沛起兵时,一个为他打开城门的小卒秘彭祖,都被他封为“戴侯”,所以刘邦不仅是一个念旧的皇帝,也是一个知恩必报的君王。
而且史书上还记载,刘邦所封的功臣们不仅有属于他们的“食邑”,刘邦还与他们剖符、立誓,誓言道:
“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
所以,我们从史书中可以看出,刘邦是非常善待有功之臣的。
那么,韩信又为什么会死?而张良又为何是善终了?
前文我有提到过,刘邦在雒阳南宫酒筵上所说的那番话,既有肯定张良、韩信的能力和功劳的意思在里面,但他也有点明他自己虽然是皇帝,但在决策、筹谋之道上他不如张良,在用兵之道上他不如韩信。
因此,我认为刘邦的所说的那段话里,可能还包含另外一个意思,即:我刘邦虽然在谋略和用兵这两个方面不如张良和韩信,但他是皇帝,而张、韩两人是臣子。希望通过这段话让你们不要忘了,作为臣子,就要恪守人臣的本分。
而我再结合刘邦通过大量分封有功之臣的行为来看,刘邦用行动明确的表达了他是一个为人豁达,不忘旧情,有恩必报的皇帝。
他说这番话,未必没有暗示什么的意思在里面,
所以,刘邦在说出那番话后,张良就有可能听出了刘邦话里所含的深意。于是他随着刘邦的帝位日渐稳固,就开始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原则,将自己从“帝王师”退居到“帝者宾”地步。
在此之后,于刘邦剪除异姓王的过程中,张良极少参与谋划。在汉朝皇室的争斗中,张良也恪守“疏不间亲”的遗训,又通过一系列明哲保身的措施,比如自请告退 、专心修道等,最终得以善终。
至于韩信有没有听出刘邦在酒筵上所说一番话是否含有深意,从我能找到的资料来看,既不能证明有,也不能证明没有。
只不过,刘邦在分封这些跟随他打天下的功臣时,有一条明确的底线,那就是所有的诸侯,必须服从朝廷的命令,不得犯上作乱。
而韩信在被封为“楚王”后,先是不听刘邦的要求,不仅不追捕项羽的旧部钟离眛,反而派兵保护钟离眛。
而后在刘邦到楚地时,韩信就打算发兵,只不过他自度无罪,又在遏见刘邦后,说出了:“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
对此,刘邦倒也没过多追究,只是降韩信为“淮阴侯”。
最后韩信在陈豨起兵谋反,刘邦亲自领兵去平叛时,先是假装称病,然后打算发兵偷袭吕后、太子。只不过就在他在部署已定,等待消息的过程中,被人上书告发,被吕后与萧何用计除之。
就这样,被后人奉为“兵仙”的韩信,落下了他的人生帷幕。
如果刘邦不杀韩信,历史会改写吗汉朝会怎样发展为什么
如果刘邦不杀韩信,我觉得历史会改写,汉朝会被新的朝代取代,由新的君主决定,但韩信不会成为新的君主。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从韩信的性格特点和处事风格来聊聊。
韩信记仇且优柔寡断
通过读《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我们知道,韩信是跟着项羽发展很长一段时间的,但是项羽不看重他,不给他做大官。不听他的进言,也不用他的计策。他觉得非常没有意思就投奔刘邦去了,运气非常好遇到了萧何,得以刘邦重用。
在韩信被刘邦立为齐王时,项羽很恐慌齐国失守,派盱台人武涉去游说韩信,让他自立为王和项羽联合起来攻打刘邦,而三分天下。但韩信却以之前不得项羽重用的理由拒绝。果然应了那句话,往日你看我不起,今日我让你高攀不起。
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是说,在韩信很穷困的时候,下乡南昌亭长觉得他是人才,就让他到自己家里吃饭。哪知道韩信天天来吃白饭,亭长夫人不乐意了,每次都在他还没有来的时候就把饭吃了,韩信见此很气愤就走了。最后发达是还说人家是“小人行径”。
由此可见,韩信记仇是真的。惜刘邦知遇之恩,不愿三分天下,说明他是优柔寡断的。
好友钟离眛之死,被贬官
韩信好友钟离眜原是项羽部将,项羽死后投奔韩信。但高祖刘邦非常记恨此人,想杀了他,恰巧这时候有人说韩信要造反了。于是刘邦用了陈平的计策“天子除外巡视诸侯”,想袭击韩信,韩信却傻傻不知道,以为把钟离眜的人头送给刘邦就可以了。
结果钟离眜自杀了,人头被韩信送给了刘邦,刘邦却把韩信抓了起来,还被贬为淮阴侯。韩信此时才知道刘邦原来畏惧他的才能,他经常装病不上早朝,但他心却越来越记恨刘邦。
所以,一旦有造反的机会,以韩信记仇的性格绝对会反了刘邦。
陈豨反叛
陈豨被任命为钜鹿郡守,是天下精兵聚集的地方。他拥兵自重,有谋反之心。当时汉朝初定,世间并不太平,不乏不愿诚服刘邦的部族。如果陈豨和韩信里应外合,以韩信的智谋,陈豨的精兵,绝对能推翻刘邦,建立新的王朝。而韩信会感念陈豨之恩不会自立为王。
趣味小总结
韩信虽然有勇有谋,懂军事,探人心。但有点小记仇,看不起比他弱小的人,所以他只能为臣属,不能为君王。他的话“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终会成为他的结局。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如果韩信放弃兵权,封地,归隐山林,刘邦还会杀他吗
刘邦也许会杀他的,为了维护的刘氏家天下利益,韩信功高盖主,他的存在对皇权有威胁,有过人的才华,汉初三杰,卓著军事指辉才能。韩信有不光彩致命弱点,问路斩樵夫,心狠手毒。拜将刘邦躬拜,有失君臣之礼,狂妄自大。郦生劝降齐国,韩信争功攻齐,郦生被煮死,急求于功,还有自称齐王,刘邦难道看不出?韩信在政治上单纯,没摸透君王心思,埋下被诛祸根,打完兔子杀猎犬,射尽飞鸟折良弓,武将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