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兵临城下电影

兵临城下电影(电影《兵临城下》中苏联有哪些厉害的武器)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25 01:11:58 浏览4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电影《兵临城下》中苏联有哪些厉害的武器

2001年一部非常精彩的狙击手对决电影《兵临城下》,电影里的很多武器都是来自真实的二战东部战线武器。

从电影发布以来就成为了二战题材的经典电影,影片围绕着东部战线的斯大林格勒战役而拍摄,其中两名狙击手的对战更是此片最经典的部分;苏联的瓦西里·扎伊采夫(裘德·洛)和德国军队的埃尔温·科尼格(Ed Harris)进行远距离决斗,当看到这一部分无数军迷们都热血喷张。

电影精彩的不止是剧情,片中的武器才是枪谜们最想看到的,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这一部号称“苏德武器盛宴”的电影中究竟有哪些苏联武器?

莫辛纳甘1891/30栓动步枪

毫无疑问,莫辛纳甘1891/30是苏联有史以来最“出名”的步枪之一,根据记载,莫辛纳甘M91-30自推出以来生产数量超过了370万支,成为了全世界生产量最大的步枪之一。

这支步枪是“谢尔盖·伊万诺维奇·莫辛”和比利时设计师“李昂·纳甘”两种步枪的集合体,该枪使用的是7.62×54mmR的子弹,有一个5发的弹仓容量,通常情况下使用弹夹或者手动填装子弹。

莫辛纳甘1891/30步枪在使用了长达39年后已经不能满足苏联军队的要求,后来经过一系列改进,比如:延长的瞄具的底座,并将瞄具中的arshins改为米,原来的枪管也被缩短了3英寸。

由裘德洛饰演的瓦西里·扎伊采夫和由罗恩·帕尔曼扮演的库利沃夫是电影中两位主要的狙击手,他们使用的正是莫辛纳甘1891/30步枪,配备了PU瞄准镜,而历史中这个瞄具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一年之后才使用的,在电影出现有点不合时宜,如果想要还原的更真实,那么莫辛纳甘1891/30步枪应该装配的是PEM瞄准镜才最合适。

莫辛纳甘M38 栓动卡宾枪

莫辛纳甘M38和莫辛纳甘1891使用相同的口径弹药,《兵临城下》电影中雷切尔威斯饰演的Tania Chernova携带的正是莫辛纳甘M38卡宾枪。该枪其实就是一支短管的1891/30步枪,它的枪管缩短到了8.5英寸,主要目的是为了士兵能在前线战斗中方便携带。

托卡列夫TT-33半自动手枪

托卡列夫TT-33半自动手枪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取代M1895左轮手枪,虽然,TT-33半自动手枪未能完全取代M1895手枪,但不可否认这是一支非常优秀武器,而且它还是中国54式手枪的前身。

托卡列夫TT-33半自动手枪使用的是7.62x25mm子弹,不仅尺寸非常紧凑,而且根据子弹的重量,它的初速也可以达到1200和1600 fps之间。

托卡列夫TT-33手枪的第一个版本是基于勃朗宁FN M1903和M1911手枪而设计的,经过改进后第二个版本的TT-33手枪也就是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那一支,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最广泛的手枪之一。

后翘锯齿(在下愚钝,不知道具体名字)是辨别TT-33手枪是在1947年之前还是之后最直观的方式;1947年之前的TT-33手枪锯齿高低参差不齐,而那些大小均匀高低一样的锯齿都是在1947年之后制造的,在电影《兵临城下》中两个版本的TT-33手枪都有出现过。

纳甘 M1895左轮手枪

纳甘M1895是一款非常独特的左轮手枪,该枪的弹巢可以容纳7发7.62×38mmR子弹,纳甘M1895采用气体密封式设计,在射击完后自动封闭枪管和弹仓之间的间隙,这样的设计不仅增加了手枪的威力也提高了子弹的初速。

PPSh-41(波波沙)冲锋枪

苏联的PPSh-41冲锋枪是1941年推出,目的是取代PPD冲锋枪。PPD冲锋枪由机加工零件制成,这些零件非常耗时而且生产成本很高。苏联当时急需制造成本低、速度快的武器,所以就有了Georgy Shpagin制造的PPSh-41冲锋枪。

该枪仍然使用相同的7.62x25mm托卡列夫手枪弹药,由于该枪已经使用冲压金属部件制成,所有苏联在战时可以更快的制造很多轻武器,且只需要使用相同口径的弹药,这样能更快的为前线部队提供武器支援。

捷格加廖夫DP-27或DPM轻机枪

俄罗斯工程师捷格加廖夫在20世纪20年代发明了DP-27机枪,该枪使用和莫辛纳甘步枪相同的7.62x54mmR弹,弹匣在扳机的上方,由于像一个“大盘子”所有被很多吃鸡玩家戏称为“大盘鸡”。

后来进行改进的版本为DPM机枪,它修复了DP-27的一些缺点,比如:容易受损的两支脚架,并且增强了枪内的反冲弹簧,以防止机枪过热导致哑火。

即使进行了诸多改进,该枪的效率仍然没有提高,因为它使用了一个“盘式弹匣”要比德国的MG34和MG42慢很多。DPM的射速为每分钟550发,而德国MG的射速为每分钟800-1200发。

如上述所说,反冲弹簧改进后需要在枪身添加一个握把,但是在电影《兵临城下》中并没有看到任何握把的存在,所以电影中出现的应该是DP-27机枪而非DPM。

马克沁M1910 / 30重机枪

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发明了“马克沁重机枪”于1910年被苏联军方所采用,它发射7.62x54mmR的苏联标准弹药。1930年苏联对该枪进行了一系列升级,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在枪管重增加了水冷挡板。

马克沁重机枪安装在轮式支架上,便于移动,有些地方甚至使用升降式支架,除了方便射击以外还拥有更坚固的底部支撑。

1941年马克沁重机枪再次被改进,它使用了来自拖拉机的散热片,所以被人们称为“拖拉机盖”。

重型火炮

电影中我们看到很多大型的种武器,但是它们大多数都是固定的,而且在影片中也几乎是一闪而过,没有太多的镜头让我们体验到它们的威力。

DShK重机枪发射了一个12.7×108毫米的弹药,于1938年进入苏联服役,正是由上文所提到的Vasily Degtyarev和Georgy Shpagin共同设计,在电影中可以看到DShK重机枪安装在苏联的火车上。

M1940式25毫米防空炮安装在一个4轮的支架上,从1941年12月开始该炮被安装在装甲列车上当作防御武器使用,电影中M1940 25毫米防空炮也是以相同的方式使用。

M1942型76毫米加农炮于1940年开始生产,该炮使用57毫米的反坦克炮支架和76毫米的加农炮炮管,每分钟可以发射25发,有效射程超过8英里。

M1939式85毫米防空炮,M1939式一般用于射击中空高度目标或者特殊情况下当作是反坦克武器使用。

那么《兵临城下》电影中的苏联武器基本上就这些,如果还有遗漏的欢迎大家补充,想看《兵临城下:德国武器》的敬请等待,我们明日再续。

电影《兵临城下》狙击手对决,是瓦西里还是科宁斯上校枪法准

单纯从技术上说,应该是科宁斯上校要强一些,这一点在瓦西里最初被配备一个老兵助手时就可以得知,瓦西里一开始只是个很有天赋的神枪手,他这种天赋在街心花园被炸毁的喷泉池子里装死,打死一名德国将官以及几名下属时,被一道躲着装死的政委同志发现,然后把瓦西里吹捧起来,给他配备了那个老兵助手。
而瓦西里从技术上由神枪手转化为狙击手的基础,正是这个老兵带领指导下完成的,大家可以回看一下电影,瓦西里一开始的两人小组出动,行事决策、活动方式方法,都是老兵做主,瓦西里更像是一个助手,连老兵那种兵油子的讲话和行为方式,都是影响瓦西里从一个新兵蛋子也变成老兵的关键因素,只不过过哪位老兵,正因为战前去德国科宁斯上校当校长的那家狙击学校学习过,回来后一直被运动审查,连一嘴牙都在审查时被人用榔头敲掉,所以在部队并不得志,给派给当红炸子鸡瓦西里当助手,可是再说一遍,之前瓦西里只是一个神枪手,是跟这位老同志一起后,才成为一名狙击手的。然而就是瓦西里俩个人在一次被科宁斯上校诱导去的行动中,任务结束后,俩个人奔跑着跳过大楼被炸毁的一段走廊,飞腾在半空中时,先跳一步的老兵被科宁斯上校一枪狙杀,这一枪绝对是电影中最惊艳的一枪!在这一部讲述狙击手的经典电影中,真正表现狙击之美的,其实也只有这一枪。另一场狙击经典,就是前面说过的瓦西里初露峥嵘的街心花园狙杀德国将军那场戏,那场戏表现出来的狙杀顺序和节奏感,也是相当震撼人心。而后随着老兵之死,瓦西里被吓坏了,同时也是他从被吹捧起来的飘飘然,到他变得成熟踏实的一个过程,电影情节转变为瓦西里于科宁斯上校俩个人斗智的心理层面上的较量,单纯狙击技术上的表现,已经不是重要的东西,特别是题主问题里提到的“枪法准”,这个问题从头到尾在电影里都不存在,为什么?
仔细看看电影,开始就是小瓦西里被教导趴在雪地里猎狼,光是枪法准,在这个战场上最多只有打酱油的资格,几岁的小瓦西里要学习的都不是准,而是开枪的时机!到街心花园一战,之所以表现出瓦西里有狙击天赋,就是他开枪的节奏感把握!瓦西里是怎么成熟的?根本就没有开枪,就是仔细在战场上寻找科宁斯上校的蛛丝马迹,揣摩分辨他的习惯和设下的圈套。
整部讲狙击的电影,瓦西里在当中拖拉机厂,借助反光,开了击伤科宁斯上校手臂的一枪后,再也没有开枪的表现,一直到最后,与科宁斯上校的决斗,他在侧面瞄准被政委用生命引诱开枪,并暴露出来的科宁斯上校,电影都没有让他开枪,这部电影经典就是经典在这里,没有用眼花缭乱的特技来吹嘘神奇的枪技,而是展现了对狙击手真正重要的心理层面的战场布置,真正的告诉大家,狙击手不仅仅是神枪手,所以问电影里枪法到底谁准,嗯,实际是真没看懂这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