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生之为官为民

重生之为官为民(古代官员父母去世,回家守孝三年后还可以做官吗为什么)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23 19:06:33 浏览11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古代官员父母去世,回家守孝三年后还可以做官吗为什么

谢谢邀请!

古代以孝道治天下,丁忧是天大的事。皇上也不能轻易阻止。官员守孝三年后,绝大多数还会补官缺,继续做官。

于成龙怎么到四十多岁才去做官

对考试,于成龙有坚持不懈的决心,这哥为了进仕,从明朝开始考试,考到明朝亡了,考到清朝建立了,又去读了国子监,可惜,时乖命蹇,一直没有进士及第!

于成龙怎么到四十岁才去做官?主要是他以前没有做官的资本!

崇祯十二年(1639年),于成龙怀着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壮志参加了乡试,可省城太原考场的考官以权谋私,公然行贿受贿,徇私舞弊;有志青年于成龙实在看不下去了,他就在考卷上直抒胸臆、针砭时弊、鞭挞丑恶。结果呢?正榜无名,勉强考取了个副榜贡生。

这副榜贡生就是个备取生,算不得中举;不过呢,有参加会试的机会,会试之后呢?于成龙却以父亲年迈为借口,很悲壮地辞去了做官的机会,他又回到了家乡———来堡村。潇洒是潇洒,可惜并没出人头地!

满清铁蹄踏入中原后,于成龙“贼心不死”继续致力于考试应举。从顺治四年(1647年)至顺治八年,于成龙到太原崇善寺开办的学校“复读‘’了四年,于成龙是好学生,学习刻苦认真,本望一举成名天下知!但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在顺治八年(1651年)的乡试中,于成龙还是没成龙,又名落孙山了,而这一年他已经三十五岁了。

顺治十一年(1654年),其兄长于化龙病故,三子于廷元出生,生活负担徒然增加;雪上加霜的是,其父于时煌已年老多病,还需要人侍候汤药;继母李氏虽然身体不错,可年纪大了,算不上一个劳力;而长子、次子又要上学,全家开支大收入少,家庭经济因此而拮据;于成龙为了养家糊口和供子上学,整日忙于家务和柴米油盐,再无时间与精力去参加科举考试了。

顺治十五年(1658年),老父于时煌病故, 顺治十八年(1661年),于成龙进入大清国国子监学习,结业后准备出仕。

顺治十八年(1661年),已四十四岁的于成龙,不顾亲朋好友的阻拦,抛妻别子,怀着“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的抱负;他接受朝廷的委派,到遥远的边荒之地——广西罗城去做县令。这个地方由于是偏僻、遥远的荒凉之地,没有人愿意去当县令!

也许是实在找不到人选了,也许是怜悯这哥多年寒窗伴春秋,已是一大把年龄了!朝廷就派他去罗城当县令了;这一去就时来运转,于成龙低分并不低能,他当官是一把好手。

他从广西罗城县令,干到四川合州知州,一路开挂!得到了三次“卓异”的举荐,康熙帝也不吝啬地多次表扬了他,说他为“清官第一”。康熙23年,他于两江总督任上去世时,已经68岁了;康熙追他谥号为“清端”,还赠他太子少保衔,雍正忌刻,但也让这哥进入了贤良祠,算得上生荣死哀了;这样,于成龙的级别最终升到了从一品官员。

42岁在中部小县城任正科级职务,还有进步空间吗

一、这是一个炫耀式的提问

42岁的县正科级官员,踌躇满志,眺望远方,发出了“我还有上升空间吗?”这样居高临下的提问。

其实,提问者并非寻求答案,而是炫耀和宣告。开心之事,与人分享,这无可厚非,属于人之常情。

中部小县,42岁,正科级,可以说仕途通畅极了。部委办局、公检法司、乡镇街道等全部正科职位加起来,也不到200人。

假设该县总人口40万人,那正科级就是0.05%的塔尖人才了。假设该县公务员和事业编制总数为2万人,那就是百里挑一的精英人才了。

可见内心其喜洋洋者矣,绝对光宗耀祖啊!

二、关于“进步空间”的若干种情况分析

1、立足本县,步步高升,争取拿下最后两个正处职位。

别看县域小,五脏六腑齐全。机关各部门、各乡镇街道、电视台、报刊等新闻媒体一应俱全,完全是一个国家的架构。

如果立足本县发展,最高目标就是正处级。

虽说正科到正处只有两个台阶,但是在县里,处级编制太少,台阶太多,造成竞争激烈。一般晋升途径如下:

正科级→县长助理→副县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书记。

正处级职位只有两个,更是难上加难。因为书记、县长一般由非本地官员担任,本地官员只能出任人大主任和政协主席两个正职职位。

如果你有浓郁的家乡情节,就不要升迁到外地了,本县弄个副处级就该心满意足。毕竟本地官场耕耘多年,同僚部下众多,亲朋好友受惠,此乃上上策,夫复何求?

2、不贪清闲,不恋肥缺,争取在重要职位上奋勇争先。

全县200个正科职位,有要职、有肥缺、有闲差,轻重不均,苦乐不均。

你若要忙中偷闲,就去人大办、政协办、档案局、林业局等部门任职,可以整天陶醉于书画,埋头于旧籍,寄情于山水。

你想要进步空间,就去县委办、县府办、财政局、发改委等部门任职,可以经常陪同领导视察,频频亮相电视报刊,以便混个脸熟,也可引起上级组织部门的关注。

也可以去重点强镇主政一方,容易做出成绩,引起高层领导重视。此招谓之触底反弹,曲线提拔。

重要职位往往位高权重,同时也承受压力。越有压力,越能增加才干,越能得到提拔的机会。

常见要职晋升,少见闲差提拔。同为正科级,但上升空间不一样。重要职位,就是坚固的起跳平台,平台越硬,跳的越高。

3、如果朝中有人,可以量身打造,走捷径优先提拔。

一个小县,大约200个正科、30个副处、2个正处,上升空间越来越难。

怎么办?如果上面有关系,可以走捷径,曲径提拔。

比如你是42岁,正科级干部,大学本科,农业专业,农艺师职称,那就如此操作:

争取上级给你县一个援疆、援藏或援青名额,出任对口支援县的分管农业副县长。条件是:要求42岁以下,正科级,大学本科,农业专业,农艺师职称,为你量身打造。一般情况下,这个副县长非你莫属了。

在外辛苦工作1-2年后,以副处的身份回归,晋升的空间完全打开,仕途一片光明。

4、止步科级,少有处级,这是大多数县域官员的宿命

本县官员如果一步步的晋升,顺利的话,担任副处级职务,年龄都已经接近50岁。

提问者42岁已经是正科,在县级机关属于晋升较快的,已经属于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但是,我们从每天“学习强国”的人事栏目中可以发现,42岁的官员至少都是副厅级了,50岁的都是正厅级,甚至是副省级了。

由此可见,县一级公务员在最基层工作,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实际工作经验最丰富,但是职务晋升最慢。退休之际,职业生涯大多数止步于副主任科员和主任科员。

虽然县级机关公务员们十分努力了,但是受县域的局限,大多数公务员难逃晋升之路的瓶颈,坦诚说,上升空间不大,只能安心县里工作和生活吧!

同样,42岁的正科级官员,虽然在本县属于官场佼佼者,但是比起同年龄的那些厅级官员,不禁自惭形秽,暗自神伤。是啊,如此优秀,也难逃宿命。

从意气风发的提问,到“上升空间最多止步于处级”的回答,不禁为基层官员抱不平,在此特向上呼吁:多给优秀的基层公务员一点进步空间吧!

我被人2次在纪委恶意诬告、恶意扭曲事实,我该怎么办

身正不怕影子斜,相信正义最终会战胜斜恶。

只要你平时遵纪守法,不贪不占,两袖清风,恶意歪曲的事实是经不起纪委查的,最终会还你清白。

你也可以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通过法律途径,起诉他的诬陷罪,要求他赔礼道歉,以正视听。

原来被我打压的人,成了我的直接领导,我该怎么办

曾经被你打压的人现在成了你领导,该咋办?

首先,你的心理就成问题,干嘛要打压人家?一定是当初他的能力比你强羡慕嫉妒恨才会有挤兑人家的不健康的行为怕他日后顶了你才打压挤兑。

风水轮流转,领导的眼睛也是雪亮的,看出来你的综合素质的确不如他才让他上来领导你。

现在你慌了,曾被你领导的成了你顶头上司你不忿是正常的,你不服只能在心里。也不用惶惶不可终日如坐针毡,谁不见得都象你这样狭隘小心眼儿。正常服从领导分配,你觉得你是龙?你得盘着。你赶脚你是虎?你得卧着。

通过这件事你自己给自己上了一堂生动的课,为人别太过粪,凭能力吃饭凭本事升职,剜门子盗洞当的领导长不了。

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苏轼为何屡遭贬谪却还一生为官

苏轼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的文坛领袖,在文学、书法、绘画等领域成就斐然,在中国文化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苏轼同时又是朝廷官员,在仕途中宦海沉浮,坎坷一生,数次的被贬,让他几乎是要么是在被贬的任上,要么是在被贬的的路上。

仕途的不顺,让苏轼徒叹无奈,曾经也曾想要归隐一方,寄情山水。但最后还是没有决心一走了之,也终于病逝在被贬后应招的北归路上。

苏轼之所以没有辞官,个中原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性格所致

从苏轼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豪爽、豁达、大气之人,虽然数次在官场上上下下,甚至差点儿被砍头,但他依然保持着乐观的精神,秉承随遇而安的思想,每到一处任职,都能恪尽职守,兴利除弊,造福百姓,与民同乐。官位高低,对于他而言,可能只是做出的贡献大小而已。慢慢的,他也已经逐渐习惯了这种奔波劳顿,也没有把官职看得过重,更不会因为被贬而辞职。

财力困扰

虽然苏轼在仕途,一贬再贬,官是越做越小,但毕竟是有俸禄的,苏轼家族很大,他也是拖家带口,也得维持生活,而且他又不是贪官,并没有多少家产。一旦辞职不干,他用什么养家糊口?不像我们现在,只要你有能力,用什么方法都能混口饭吃。但在古时候,除了经商作官,能挣钱养家的职业很少,他为了生活也不能轻易辞官。

家族制约

苏轼的家族也是豪门大户,有人在朝为官是光宗耀祖,为家族争光,但如果辞官不做,那就是离经叛道,是为家族内部所不允许的。在古代家庭中,家族长老们的权力是很强大的,很少有人敢轻易反抗。

希望所在

在古代封建社会,读书人的目的就是出将入相,是人生的终极梦想,苏轼才高八斗,当然也有自己远大的目标,虽然屡次被贬,但他还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翻身,受到朝廷重用,所以还是满怀希望的等待机会,他也不会轻言放弃。

文人颜面

知识分子的面子问题,让苏轼不敢轻易辞官,如果因为仕途不顺,就辞官不做,灰头土脸的回家,该如何面对家乡父老?飞短流长更是文人所忌讳的,苏轼就是再豪放,恐怕也得顾及自己的颜面,不能让父老乡亲们瞧不起自已。

当然,还有很多的原因,使苏轼不能或不敢轻易辞官回家,归隐山林。再或许,对于苏轼而言,他也许根本不曾有过辞官的念头,也未可知。

道德经是不是让人学了会变无欲无求呢

《道德经》(老子五千言)是由我国春秋时期先哲李耳(老子)所作。

《道德经》内容广泛,涉及天文、地理、国家社稷等。

在个人道德修养方面,他的主张就是“为”的问题,即万事都是具有“可为与不可为”的两重性,通俗来说就是“该为的就为”,“不该为的不能为”,这是有一定哲理的。他认为,人不可欲望过高,要有知足、满足心,不能太过贪欲,有些东西是你的就是你的,不属于你的就不要强求或者豪夺!还有为官的,你做了官该为的就必须为还要“为”好,不该为的一定不要为!比如贪欲、浮华、腐化等等都不能为!这其实都是警世之语,教人怎么为官和为民。这个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它的内涵,那就是一定不要曲解为“无欲无求”就是什么也不去想不去做!这里面,我认为也是具有“一分为二”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积极意义的。

世上有很多事情都是有可为和不可为之分的,我们想想难道不是这样吗?

该做的就把它做好,不该做的坚决不去做,这应该是没问题的!

谢谢邀请!

20几岁,一毕业就进入中央部委工作,起点是不是太高

又来一个炫耀的,太拉仇恨了,你让基层干部怎么活?!

在中央部委,处级以下基本上到点就提。假设大学毕业22岁进入中央部委,三年副科,两年正科,三年副处,两年正处,也就是说10年左右到32岁左右可以到正处水平。再往上走,需要一定的助力,但基本上到退休时都能到正厅待遇,少数能力出色、人脉丰富、机缘较好者,可以到部级。这是在中央部委当公务员美好的愿景。

而基层干部,比如县区干部,干一辈子可能就是个科级;地市级,能够到副处就是跨越;即便是省直机关,多数人穷其一生也只能到正处。而你只用十年时间就轻轻松松走完了别人一生要走的路,这就好比跑步,人家还在起点,你已经快到终点,你觉得起点高不高?

在体制内,平台决定高度是永恒的定律。除了提拔晋升上的好处,大学毕业进入中央部委还有很多其他人不能比拟的优势。

比如户口,进入中央部委工作,可以顺利拿到北京户口,而其他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这样的机会。北京户口的价值,了解的人应该很清楚其中的价值。

比如工资待遇,中央部委的公务员工资,基本上可以超过全国90%以上的公务员。

比如人脉资源,进入中央部委,哪怕是一个科员下去,省市领导都会以高规格接待,可以结识不同层面的领导,长此以往积聚的人脉资源,对今后个人发展会带来便利。

除此之外,还有买房上的实惠。很多中央部委都有福利房,干到一定级别可以享受购房政策,以低于市场价30%甚至一半以上的价格购买,一套房就可以直接省去上百万元,光在这方面,就是一笔莫大的福利。

个人观点:大学毕业就能进入中央部委工作,就体制生活而言,绝对是人生赢家

古人活着一定要做官吗

我认为说古人活着一定要去当官,这是比较偏颇的思想。活着就是要预备创造价值,活着就等同于要历经千辛万苦,有可能沧桑变幻,也有可能平平淡淡。不过,如果说活着只是为求当官,那么可想而知他们将会失去很多,司马相如就很想做官,但当时汉武帝却相信什么神仙传世,蓬莱仙游,而耗费了过多的精力。司马相如想通过《大人赋》一文劝说汉武帝就此为之,不要再四处寻访神仙,同时也带着一种渴求的心绪告诉汉武帝想在他身边从事,可是其收获不大,他未能达成目的。如果说司马相如活着只为求做官,那么我想就没有很多传世的文学经典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怎么能流传开来呢?所以做官只是谋生的一种手段,活着并不一定要靠做官来谋求功名。胡雪岩大师还靠经商来寻求价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