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古代唐宋元明清皇帝的列表
唐朝 618--9O7 李姓 建都:长安
一、高祖 渊 9年。
二、太宗世民 23年。
三、高宗 治 34年。
四、中宗 显 1年。
五、武则天 21年。
六、中宗(复辟) 5年。
七、睿宗 旦 3年。
八、玄宗隆基 43年。
九、肃宗 亭 7年。
十、代宗 豫 17年。
十一、德宗 适Kuò 26年。
十二、顺宗 诵 1年。
十三、宪宗 纯 l5年。
十四、穆宗 恒 4年。
十五、敬宗 湛 2年。
十六、文宗 昂 14年。
十七、武宗 炎 6年。
十八、宣宗 忱 13年。
十九、懿宗 漼 14年。
二十、僖宗 儇 15年。
二十一、昭宗 晔 16年。
二十二、哀帝 祝 3年。
唐朝二十二位皇帝(有的记载二十位,武周政权不计在内),统治唐朝29O年。
北宋 960--1127,共l68年。赵姓,历九帝。建都:汴梁
一、太祖匡胤,建隆。在位16年。
二、太宗光义,太平兴国,在位22年。
三、真宗 桓,咸平,在位25年。
四、仁宗 祯,天圣,在位41年。
五、英宗 曙,治平,在位 4年。
六、神宗顼xū,熙宁,在位18年。
七、哲宗 煦,元佑,在位15年。
八、徵宗 佶,建中靖国,在位25年。
九、钦宗 桓,靖康,在位2年。
南宋:1127--1279,共152年。历九帝,赵姓。建都:临安(杭州)。
一、高宗构,建炎,在位36年。
二、孝宗昚shèn,隆兴,在位27年。
三、光宗敦,绍熙,在位 5年。
四、宁宗扩,庆元,在位3O年。
五、理宗盷,宝庆,在位4O年。
六、度宗禥,咸淳,在位10年。
七、恭帝显,德佑,在位 2年。
八、瑞宗昰,景炎,在位 3年。
九、帝 昺,祥兴,在位 3年。
元朝1279--1368,共90年。十一帝.奇渥温氏
一、世祖忽必烈,年号至元,在位15年。
二、成宗铁木耳,年号元贞,在位13年。
三、武宗 海山,年号至大,在位 4年。
四、仁宗爱育万拔力八达,年号皇庆,在位 9年。
五、英宗硕德八刺,年号至治,在位 3年。
六、泰定帝也孙铁木耳,泰定,在位 5年。
七、大顺帝阿速吉八,大顺,在位 1年。
八、明宗和世瑓,天历,在位 2年。
九、文宗图铁木耳,至顺,在位 5年。
十、宁宗懿璘质班,至顺,在位 1年。
十一、顺帝托权铁木耳,元统,在位36年。
有的记载十位,天顺未列入。《元史》自成吉思汗建国迄元顺帝出亡(1206--1368),通称元朝。
明朝1368--1644,共277年,十六帝,
一、太祖元璋,(年号)洪武,在位31年。
二、惠帝允炆,建文,在位 4年。
三、成祖 棣,永乐,在位22年。
四、仁宗高炽,洪熙,在位 1年。
五、宣宗瞻基,宣德,在位10年。
六、英宗祁镇,正统,在位14年。
七、景帝祁钰,景泰,在位 7年。
英宗祁镇,天顺,在位 8年。(复辟)
八、宪宗见深,成化,在位23年。
九、孝宗佑樘,弘治,在位18年。
十、武宗厚照,正德,在位16年。
十一、世宗厚熜,嘉清,在位16年。
十二、穆宗载垕,隆庆,在位 6年。
十三、神宗翊钧,万历,在位47年。
十四、光宗常洛,泰昌,在位 1年。
十五、熹宗由校,天启,在位 7年。
十六、思宗由检,崇祯,在位17年。
清朝1644--1911 共268年,历十帝(入关前两个皇帝:清太祖,年号天命和清太宗年号天聪不计在内)。满族,爱新觉罗氏。建都:北京。
一、世祖福临,年号为顺治,在位18年。
二、圣祖玄烨,年号为康熙,在位61年。
三、世宗胤禛zhen ,年号为雍正,在位13年。
四、高宗弘历,年号为乾隆,在位6O年。
五、仁宗颙yóng琰,年号为嘉庆,在位25年。
六、宣宗旻mín宁,年号为道光,在位30年。
七、文宗奕詝,年号为咸丰,在位11年。
八、穆宗载淳,年号为同治,在位13年。
九、德宗载湉,年号为光绪,在位34年。
十、溥 仪,年号为宣统,在位 3年。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上古三皇五帝,如羲皇伏羲、娲皇女娲、黄帝轩辕、炎帝神农等都不是真正帝王,仅为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其“皇“或“帝“号,为后人所追加。夏朝君主称“后“,商朝君主称“帝“,周天子称“王“。战国诸侯大多僭越称王,尊周天子为“天王“。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
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所以,秦始皇嬴政是中国首位皇帝,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取代了“帝“与“王“,成为中国两千年多来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商朝君王列表:商朝有几个皇帝
天乙:商汤(约公元前1670年—公元前1587年),即成汤,子姓,名履,又名天乙(殷墟甲骨文称成、唐、大乙,宗周甲骨与西周金文称成唐),河南商丘人,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朝开国君主。
外丙:(公元前1642年-公元前1584年),商朝第二任君主,子姓,名胜,公元前1587年继位,伊尹摄政。
中壬:仲壬(?-公元前1582年),亦称中壬,子姓,名庸,商朝第三任君主,在位4年。
太甲:子姓,名至,商朝第四位君主,在位23年。
沃丁:亦称羌丁,子姓,名绚,商朝第五任君主,在位29年。
太庚:又作大庚,误称小庚。姓子名辩,是商朝第六任君主,在位25年。
小甲:子姓,名高,是中国商朝的第七位君王,小甲在位17年。
雍己:子姓,名密,中国商朝第八位君主,在位17年。
太戊:(公元前1535年─公元前1460年)太戊,甲骨文作大太戊、天戊,子姓,名伷,商朝第九任君主,在位75年。
中丁:亦作中丁,子姓,名庄 ,商朝第十任君主,在位13年。
外壬:在甲骨文中被称作卜壬,子姓,名发,商朝第十一任君主,在位15年。
河亶甲:甲骨文作戋甲,子姓,名整,商朝第十二任君主。
祖乙:亦称且乙,子姓,名滕 ,商朝第十三任君主,在位19年。
祖辛:甲骨文作“且辛”,子姓,名旦,商朝第十四任君主,在位16年。
沃甲:《世本》作开甲,甲骨文作羌甲,子姓,名逾,商朝第十五任君主,在位15年。
祖丁:祖丁,在甲骨文中作且丁,姓子,名新 ,中国商朝第16任君主,定都于庇(今河北省邢台市),在位9年
南庚:姓子名更,生卒年不详,商朝第十八任君主,在位28年。在位时,将国都由庇(邢)迁至奄(今山东省曲阜县)
阳甲:在甲骨文中称象甲,姓子名和,是中国商朝第十九位君主,定都于奄,在位7年。
盘庚:甲骨文作般庚,生卒年不详,子姓,名旬,商朝第二十位君主,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
小辛:姓子名颂,商朝第二十一位君主,在位21年。
小乙:姓子名敛,是中国商朝第二十二任国王。首都设在殷,在位10年。
武丁:武丁(?-公元前1192年),子姓,名昭,商朝第二十三任君主,在位58年。
祖甲:亦称且甲、帝甲,子姓,名载,商朝第二十五任君主,在位33年。
廪辛:又冯辛,姓子名先,是中国商朝第二十六任国王,廪辛以殷为首都,在位6年。
康丁:康祖丁或康且丁,姓子名嚣,是中国商朝二十七位国王。定都于殷,在位8年。
武乙:(?―公元前1113年),子姓,名瞿,商朝第二十八任君主,在位35年。
文丁:《史记》作文丁,子姓,名托,商朝第二十九任君主,在位11年。
帝乙:(?—公元前1076年),子姓,名羡,商朝第三十任君主,在位26年。
帝辛:帝辛(约公元前1105年―公元前1045年),子姓,名受 (一作受德), 沫邑(今河南淇县)人,中国商朝最后一位君主。谥号纣,世称殷纣王、商纣王。
商朝皇帝列表,商朝历史有多少年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与夏、周并称为中国的“三代”,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据传说,商王的祖先是五帝的后代之一。商朝(约公元前1675年-前1029年),始于商汤,终于商纣,共31帝,享国646年。因商朝曾建都殷(今河南省安阳市),所以商朝又称殷商。商朝时奴隶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在文化,青铜冶炼等发面达到较高的水平。商朝子姓。商共有30个王——汤、太丁、外丙、中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 、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纣,其中病死的28王,国亡后自焚而死的1王,可能是战死的1王,经历17代31王后,末代君王商纣王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而亡。
中国历史上所有朝代及皇帝
一、朝代
华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 :尧 、舜、 禹
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
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
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年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共计:5年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共计:210年
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兴帝王莽,共计:16年
玄汉:公元23-25年,汉更始帝刘玄,共计:3年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共计:196年
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共计:156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计:170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共计:38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共计: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
十国:公元891-979年,共计:89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计:320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共计:98年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计:277年
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共计:268年
二、帝王列表
1、秦 -秦始皇(赢政)、秦二世(胡亥)
2、汉 :西汉:长陵(刘邦)、安陵(刘盈)、霸陵(刘恒)、阳陵(刘启)、茂陵(刘彻)、杜陵(刘_)、延陵(刘骞)、义陵(刘欣)、康陵(刘_); 东汉:原陵(刘秀)、显节陵(刘庄)、敬陵(刘_)、慎陵(刘肇)、禅陵(刘协)
3、三国
蜀:蜀昭烈帝(刘备)、蜀后主(刘禅)
魏:魏太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高贵乡公(曹髦)、魏元帝(曹奂)
吴:吴武烈帝(孙坚)、吴大帝(孙权)、吴会稽王(孙亮)、吴景帝(孙休)、吴末帝(孙皓)
4、两晋
西晋:晋武帝(司马炎)、晋惠帝(司马衷)、晋怀帝(司马炽)、晋愍帝(司马邺)
东晋:晋元帝(司马睿)、晋明帝(司马绍)、晋成帝(司马衍)、晋康帝(司马岳)
晋穆帝(司马蚺)、晋哀帝(司马丕)、晋废帝(司马奕)、晋简文帝(司马昱)
晋孝武帝(司马曜)、晋安帝(司马德宗)、晋恭帝(司马德文)
5、十六国
安都陵(李雄)、苻坚墓、嘉平陵(赫连勃勃)
6、隋泰陵(杨坚)、炀帝陵(杨广)、恭帝陵(杨侑)
7、唐朝
高祖(李 渊)、 太宗(李世民)、 高宗(李治)、中宗(李显)、 睿宗(李旦)
玄宗(李隆基)、 肃宗(李 亨)、 代宗(李豫)、德宗(李适)、 顺宗(李诵)
宪宗(李 纯)、 穆宗(李 恒)、 敬宗(李湛)、文宗(李昂)、 武宗(李炎)
宣宗(李 忱)、 懿宗(李 温)、 僖宗(李儇)、哀帝(李拀) 武则天
8、元
元太祖(铁木真)、元世祖(忽必烈)
9、明
太祖(朱元璋)、(朱允文)、成祖(朱 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
英宗(朱祁镇)、代宗( 祁钰)、英宗(朱祁镇)、宪宗(朱见深)、孝宗(朱右樘)
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囱)、穆宗(朱载后)、神宗(朱翊钧)、光宗(朱常洛)
嘉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检)
10、清
顺治(世祖-福临)、康熙(圣祖-玄烨)、雍正(世宗-胤祯)、乾隆(高宗-弘历)
嘉庆(仁宗-禺琰)、道光(宣宗-文宁)、咸丰(文宗-奕宁)、同治(穆宗-载淳)
光绪(德宗-载恬)、宣统(溥仪)
商朝的统治者为什么用天干做名字呢
我们来看甲骨文和《史记》相结合修订的《商王世系表》:
【商王汤】以前是商的「先公时期」,「汤革夏命」,从「汤」开始就是商的「王政时期」:
商人的先公只有少数几位名字是天干字,
- 商人的先王几乎大部分名字都是天干字(「汤」在甲骨文中称为「大乙」)。
「商王」以「天干字」为「名字」的现象,在历史学中称为「日名制」。
「日名制」一直到战国、秦汉都存在。
比如:我们熟知的「曾侯『乙』 」大哥。
基于法医学的「曾侯乙复原像」关于「日名制」形成的原因,在学术界并没有形成一致,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生日说
甲骨文中有非常完整的天干地支表。
在商代,「天干」和「地支」是用来「纪日」和「纪时」的,用来「纪年」是汉代以后的事情。
甲骨干支表——《甲骨文合集37986》甲骨卜辞一般有着固定的格式,一般开头就是「纪日」的干支字。
好比这片非常知名的甲骨,卜问妇好是生男孩还是女孩的卜辞:
在「甲申日」占卜,结果妇好在一个月(三旬)之后的「甲寅日」生了一个女孩:
- 正问:甲申卜,殼贞:“妇好娩,嘉?”王占曰:“其惟丁娩?嘉:其惟庚娩?引吉。”三自又一日甲寅娩,不嘉,惟女。
- 反问:甲申卜,殼贞:“妇好娩,不其嘉?”三旬又一日甲寅娩,允不嘉,惟女。
所以,在商代有十二个月(闰月有十三月、十四月),但是没有「几月初几」的说法,「纪日」都是用干支字表示。
汉代文献《易纬乾凿度》、《白虎通》,最早记载商人用生日的干支字取名:
- 《白虎通义· 姓名》:殷家质, 故直以生日名子也......于臣民亦得以生日名子。
- 《易纬乾凿度·卷上》:殷录质, 以生日为名, 顺天性。
《史记索隐》引魏晋时代皇甫谧的《帝王世纪》也有相同的说法:
- 《史记· 殷本纪》索隐引皇甫谧云:微字上甲, 其母以甲日生故也。商家生子以日为名, 盖自微始。
- 《太平御览》卷83 引《帝王世纪》:“帝祖乙以乙日生, 故谓之帝乙, 孔子所谓:五世之外天之锡命。疏可同名者也。是以祖乙不为讳, 盖殷礼也。
如果这种说法成立,商王的「上甲、大乙」名字就好比今天的「王五四,刘初八」之类的叫法。
二、庙号说
司马贞《史记索隐· 殷本纪》也引三国谯周的说法,认为商王天干字是名字是死后的庙号:
《殷本纪索隐》引《古史考》 譙周云: 夏殷之礼 生称王 死称庙主皆以帝名配之。北宋吕大临《考古图》卷4 著录「商兄癸彝」,也持相同的见解:
商人质无谥, 皆以甲乙记之 。【注1】清初顾炎武《日知录·卷2·帝王名号》认为:夏以前「帝王有名而无号」 , 至商代「始有以十干为号者」 。到周初,周公制谥「而十干之号不立」 。【注2】
三、死日说
与「生日说」相反,【甲骨四堂】之一的董作宾先生认为:
「成汤以来以日干为名, 当是死日, 非生日」,理由是:
甲骨文字证明了「甲、乙」不是生前的名字, 只是死后神主之名,当然以死日忌日为神主之名、祭祀之日, 最为合理。若说甲乙是死后的神主之名而取生日为标准, 就未免迂远而不近人情。但是,他同时也指出,不论「生日」还是「死日」都很难证明。【注3、4】
四、祭名说
此说出自【甲骨四堂】之一的王国维先生。
在他最著名的论文《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中指出:
殷之祭先, 率以其所名之日祭之, 祭名甲者用甲日, 祭名乙者用乙日, 此卜辞之通例也。据此他认为:
商人甲乙之号, 盖专为祭而设,出子孙所称而非父母所名。但他认为「祭日」也是来自「生日」:
以甲日生者祭以甲日 , 以乙日生者祭以乙日。但王国维「祭名说」和「生日说」的区别是:为祭而设,子孙所称,非父母所名。【注5、6】
五、次序说
古文字学家陈梦家认为商王的天干字反应表示「长幼、先后」的次序:
卜辞中的庙号, 既无关于生卒之日, 也非追名,乃是致祭的次序;而此次序是依了世次、长幼、及位先后、死亡先后, 顺着天干排下去的。凡未及王位的, 与及位者无别。【注7】
李学勤先生不同意陈梦家的看法,他指出从卜辞来看,商王的「日名」都是死后选定的。
六、商代不同政治集团的称谓
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在《商王庙号新考》一文提出一种假设,他认为:
在商代,是由不同政治亲群集团轮流执政, 在庙号系统上即分为三组:
日名「甲、乙、戊、己」的商王及其集团, 可简称「甲乙组」。
日名为「丙、丁、壬、癸」的商王及其集团, 可简称「丁组」。
日名为「庚、辛」的商王及其集团,称之为第三组。
张光直认为:商王室实行【内婚范畴】的【父方交表婚制】,也即【姑舅表婚】的近亲婚姻。
商代的王位由舅传甥, 而非父传子, 因此,商王室出现祖孙同名而父子不同名。【注9】
综上所述,「商朝的统治者为什么用天干做名字?」这个问题,目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也无法判断和取舍。
所以,只有以「文献综述」方法都诸家之说简略的说一下,给题主和各位读者一个参考。
----------------
参考文献
吕大临:《考古图》, 四库全书本, 第840 册, 第153 页。
顾炎武著(1990), 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册, 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 页41。
董作宾(1951):《论商人以十日为名》, 《大陆杂志》第2 卷第3 期,, 页10。
董作宾(1935):《甲骨文断代研究例》, 《纪念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 页326 。
王国维(1959):《观堂集林》第2 册, 北京:中华书局, 页424
王国维(1983):《殷礼征文· 殷人以日为名之所由来》,上海古籍书店。《王国维遗书》第9 册。
陈梦家(1988):《殷虚卜辞综述》, 北京:中华书局, 1988 年, 页405
李学勤(1957):《评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 《考古学报》第3 期, 页123
张光直(1963):《商王庙号新考》, 《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15 卷。
商朝历代帝王之间是怎么传位的是子承父业还是没有关系的推举制
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存在了五百多年,各种规章制度还不算完善。嫡长孑继承制度是西周时周公制定的。商的建立者汤死后,一般实行兄终弟及和父死子继交替实行的办法。他的小儿子继位,然后是弟弟继位。取得王位的人总希望把位子传给自己的子孙,当然有很多人反对。于是商王不断迁都把反对派留下把自己的亲信带走。因此商代历史上经商迁都。公元前十四世纪商王盘庚把都城近到殷,才从些稳定下来,商朝也叫殷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