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六出祁山是诸葛亮的杰作还是败笔小乔救诸葛亮的原因是怎样的
历史上,诸葛亮是五次北伐,而小说中,是六出祁山。我们就事论事,就讨论六出祁山吧。
我认为,六出祁山是蜀汉的败笔,但是却是诸葛亮的无奈之举。大凡战争,特别是两国之间的战争,作为挑起战争的一方,一定要有相对优势的实力,要有较大取胜的把握,哪怕没有九成的把握,至少得有个六七成才成。
但看当时的国力,经伐吴失败,蜀汉元气大伤,将星凋零,而且连年征战,民生凋敝,国库钱粮不足。别说跟曹魏比,就是跟孙吴比,也略逊一筹。最合适的战略就是暂时休养生息,积蓄力量,绝不能妄动干戈。
但事实上,诸葛亮却主动挑起战争,劳师动众,耗费钱粮,六次均无功而发。除了第一次有点样子,之后一次比一次儿戏,有几次都因为粮草不济。可诸葛亮外号“卧龙”,虽然是长于政务,短于军事,但难道不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基本道理?为何总在同一个坑里跌倒?难道不知道这样于蜀国国力不益?
后人史学家云,“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但我认为,这里面另有玄机。
刘备死后,后主刘禅即位,年龄尚幼。作为刘备时期的功臣,有的凋零,有的老去,另一辅政大臣李严又被诸葛亮排挤罢免,只剩他一人独大的局面。自古功高震主者,要么取而代之,要么人头落地,诸葛亮明白这个道理,但显然他并不想取而代之,但如何能免得被猜忌后难以自保?
只有一条路,掌握军权,但自古权臣掌握军权者众,但一旦出其不意,无不束手就擒,因为身在皇帝身边,离权力太近,一个意外,一队士兵,几个好汉,即可擒住。汉末这样的把戏数不胜数,董卓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晋献公时,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内而亡,这个道理诸葛亮自然懂,所以他不断发动北伐,一面加固自身权力,一面借口远离京畿纷争,可谓高超的保身之法。
比如,《亮剑》里李云龙和丁伟下场凄惨,而孔捷为何没有受到冲击?盖因领兵在外屯兵中苏边境而已。
古有将领拥兵自重,如今诸葛亮拥兵自保,可谓不得已的法子。
至于小乔救诸葛亮?
这是正史中没有的,应是杜撰的情节。古时候还是很封建的,一个嫁了人的女子出来抛头露面,去救一个不相干的男人,那是基本没有可能的。
但如果你问,一定有这么回事的话,我也就顺便推理一番。诸葛三兄弟随叔父来到江东,三人天资纵横,在江东负有盛名,都是年轻才俊,是有名的官二代。
大乔和小乔的父亲是乔玄,在江东很有名气,而二乔也是江东有名的美女,国色天香,倾国倾城,时人无不一睹为快。后来大乔嫁给孙策,诸葛瑾也在东吴做官。一个主公,一个臣子,估计不少走动,难保小乔去姐夫家走亲戚串门时恰好遇到过跟随哥哥与江东子弟来往的诸葛亮。两人相差两岁,年龄相仿,少年儿女一见倾心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但婚姻得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周瑜当时身居高位,名满江东,显然比还是白衣的诸葛亮强多了,让哪个父母选都会选周瑜,但说不准小乔心里忘不了诸葛亮友谊的小船,待知道他有危险时出手搭救一下,也是有可能的。
扯远了。打住!
再扯一点,当时大战在即,孙刘联盟已经确立,这节点是不可能杀联盟的使者自乱阵脚的,何况还有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的面子,哪怕囚禁起来,也不会妄动干戈。
小乔为何救诸葛亮
谢邀!小乔救诸葛亮《三国演义》中并没有这个桥段。《三国志》中也没有记载,都是后人想象出来的。电影新《三国》中倒是有这么回事。
三国赤壁大战时,诸葛亮二十浪当岁(27岁左右)刚从隆中出山,什么名气都没有,而周瑜三十四岁,小乔也比诸葛亮大两岁。那个时候交通不方便,诸葛亮在河南南阳,小乔在江东,两个相距甚远的青年男女根本不可能有任何交集。周瑜也不可能会吃这样的寡醋。
不过作为文学艺术,也允许这样脑洞大开的扯淡,哈哈,只当是纯属娱乐搞笑罢了!
诸葛亮喜欢小乔吗有什么依据
这个问题要是换成 曹操喜欢小乔 吗? 那还好回答一点。 毕竟 吴宇森 拍的 《赤壁》,小乔的笔墨很多,电影里面曹操打东吴也有一部分理由是为了小乔,延误战机,也是因为小乔,说曹操喜欢小乔,那大家认可度也高一点。
但是说 诸葛亮喜欢小乔,那真的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正史《三国志》之中,关于小乔的笔墨,也就一句““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 小乔还是妾,不是周瑜正妻,理论来讲,估计诸葛亮的面都没有见过;诸葛亮就莫名喜欢上东吴大都督的小妾?太不可思议了。
在《三国演义》里面,是说了,小乔救了诸葛亮,但是描写也仅仅于此了,说诸葛亮喜欢小乔,估计就是一些人的歪歪了。 如果书中有一点点明显的记载,《赤壁》估计还会上演一马 三大集团挣小乔了!
新三国小乔喜欢诸葛亮吗
喜欢。
但是我们应该明确,这个是电视剧。
这个不是史书,这个也不是小说演义,而是电视剧。
如果我是周瑜,诸葛亮的事可以忍,小乔的表现简直不能忍。
新三国这么拍,是商业化的表现。
因为大多数观众(对历史没兴趣,只为看着好玩)喜欢看感情戏。
新三国在这里强加了所谓的感情戏,让小乔有些感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