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为什么大周明明大势已去,伯夷叔齐却耻食周地之粟)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20 14:00:15 浏览18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为什么大周明明大势已去,伯夷叔齐却耻食周地之粟

首先纠正一下,武王伐纣,是周朝即将取代商朝,不是周朝,而是商朝大势已去。

伯夷和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位王子。孤竹君年老,想要让老三叔齐继承王位,死了之后,叔齐又想把王位让给大哥伯夷,伯夷觉得这是不遵父命,就逃了;叔齐觉得有大哥在我不能称王,也扔下国家逃了。没想到出逃的路上,两个人又碰到了一起,哥俩一商量,听说西伯姬昌(周文王)有德,能善养老人,决定去那里安度晚年。

到了西岐边境,听说姬昌已经死了,武王正兴兵伐商,两个人决定阻拦,就在孟津这个地方,拦住周武王,跟他说:

“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

武王手下看他俩不顺眼,想要动武,被姜太公制止了,姜太公说这俩是义人。哥俩一看没拦成,就互相扶着走了。

等到武王打败了纣王,建立了周朝,成了天下的君主,伯夷叔齐不想承认周武王为君主,以食周粟为耻,就跑到首阳山,采集野菜而食之,快要饿死的时候,作歌唱道: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后来就饿死在首阳山了。

鲁迅先生在《故事新编》里派了一个农夫去调侃这哥俩,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在这首阳山采薇,采的难道不是周朝的薇菜吗?”这哥俩一想也对,于是连薇菜都不吃了,所以饿死了。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是认为周武王攻打商纣王,取而代之,是以暴易暴,是错误的。那这哥俩认为什么是正确的呢?是像尧一样,认为舜比自己有德,就把王位禅让给舜;舜认为禹比自己更能干,就把王位禅让给禹,从伯夷叔齐所做歌中,就可以听出来,他们欣赏的是古时候的禅让制。

禹继位后,定国号为夏,其实他也先后指定了皋陶、伯益作候补继承人,但没有正式举行过禅让仪式。而禹的儿子启废除了传统的部落“禅让”制,杀死益而称王,从此,王位由禅让制变成世袭制,以后历代相沿。

我们知道,夏朝从禹开始,共有17个皇帝,都是世袭制,到了最后一个皇帝夏桀,穷奢极欲,暴虐嗜杀,老百姓忍不了了,在商汤的带领下,把夏桀给灭了,从此开始了商朝的时代。商朝始于商汤,终于商纣,一共30个皇帝,也都是世袭制,到了商纣王,也是残暴好色,穷奢极欲,搞得民不聊生,所以才有武王伐纣。

伯夷叔齐这哥俩,生在商纣王的年代,口口声声追慕上古时候的禅让,却又以商朝的世袭之王纣王为正统,认为武王伐纣不对,连周朝都不肯承认,宁肯饿死而不食周粟,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不但迂腐,简直是自相矛盾。

哪朝哪代都有这样的遗老遗少,抱残守缺,顽固不化。我个人觉得这种行为,除了愚蠢,没有更好的注解。

孔子评价“伯夷、叔齐不念旧恶”,对教育有何启发

《论语》中,孔子说:“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意思是:“伯夷、叔齐这两个人不记人家过去的仇恨,(因此,别人对他们的)怨恨也就少了。”这是孔子对二人的评价。

伯夷、叔齐是殷朝末年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伯夷是老大,叔齐是老三。父亲死后,二人互相让位,都逃到周文王那里,将王位让给的纣王。周武王起兵伐纣,他们认为这是以臣弑君,是不忠不孝的行为,曾经加以拦阻。周灭商统一天下后,他们以吃周朝的粮食为耻,逃进深山老林中以野草充饥,饿死在首阳山中。

伯夷、叔齐是孔子评价极高的两个人,孔子非常尊敬他们,也非常崇拜他们,这在一章里,孔子赞赏的是他们两人“不念旧恶”的美德。“不念旧恶”就是对于别人过去犯下的罪恶不记仇、不搞秋后算帐、不纠缠,一切都既往不咎,面向未来,只要从此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改了就是好同志。

“不念旧恶”从处理人际关系的角度来说,的确是一条很重要的原则。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同学之间甚至夫妻之间,如果一昧地抓住对方过去的一点过错不放,经常揭短,就很难处理好彼此之间的关系。因为人毕竟不是圣人,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或多或少地会犯下一点错误,你揪住别人小辫子不放,别人也可以抓住你的弱点穷追不舍。这样一来,彼此之间的怨恨就会越积越深,原来的好朋友、好同事就会因此变成路人或者是仇人。因此,要想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应当对人常怀包容之心,不要经常拿对方的短处来攻击对方,这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不念旧恶”也是教育学生应当紧持的原则之一。中小学生大都是未成年人,在学习和生活中犯一点错误在所难免。家长和老师的职责就是引导他们改正缺点、错误,用正确的思想和观念引领他们,以确保每一名学生将来都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之人。如果抓住学生的缺点、错误不放,一有机会就拿过去犯下的错误刺激他们,有些学生可能会产生自卑心理,个别学生甚至会产生对抗、逆反心理,这样一来不但教育效果等于零,而且会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

在我们国家,对待犯错误的人历来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甚至对于一些违法犯罪的人也不会一棍子打死,而是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刑满释放后则要求全社会“不念旧恶”,不歧视他们,给予他们重新做人的尊严,有些人也因此为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不过,对于一些杀人越货、罪大恶极的罪犯,我们就不能“不念旧恶”了,尤其是对待那些给国家民族造成重大损失的人,比如秦桧、汪精卫之流,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他们甘愿充当卖国贼,我们不仅应当揭露其罪恶,而且要对其穷追猛打,使其臭名昭著。

汉语有时候就是这样神奇,一方面我们强调人与人的交往要“不念旧恶”,另一方面我们又经常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到底哪一种说法正确?两种说法都对,前者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后者是对待社会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的准则。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也是一个尊重传统、不忘历史的民族。对于历史上造福于国家民族的人,老百姓会永远会记住他们,甚至为他们树碑立传,将其奉为神灵,如大禹、孔子、岳飞等一大批民族精英,他们在人民处于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救民与水火,人民怎么会忘记他们呢?有人说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这种说法不对,中国的老百姓不信天,不信上帝,只相信这些生前为民造福,死后由人而神的人,为他们修建祠堂、庙宇,世世代代供奉祭拜,这是一种英雄信仰,也是一种超过某一固定神灵的精神信仰。

相反,对于哪些给国家民族带来危害的人,老百姓也不会忘记他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义侵略我们的国土,屠杀我们的同胞,掠夺我们的财富,这样的血海深仇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不念旧恶”。记住历史不是为了算历史老帐,而是为了让后人记住民族辉煌的过去和不可磨灭的耻辱,吸收历史的经验教训,振兴中华,以更加昂扬的姿态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很高兴回答这一问题,个人管见,不当之处欢迎“关注”作者继续交流!

伯夷叔齐是怎样的人,为什么会被司马迁称颂

#泛文化写作营# 伯夷叔齐是殷商末期人,商纣暴虐,人民离散,各地诸侯也纷纷反对商纣的统治。

在殷商西面的西周诸侯姬昌,却与商纣统治正相反,勤政爱民,尊老爱幼,国家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不堪商纣残暴统治的人们,纷纷逃入西周,使西周国富兵强,天下有三分之二的诸侯也都归服西周,这就是儒家提倡的王天下。伯夷叔齐本是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国君要传位于伯夷,伯夷不授,让叔齐,叔齐说:“传位于你是父亲的命令啊!”就拒绝了。二人都不愿继位,就逃了出来,孤竹君只好传位给中子。伯夷叔齐听说西周国赡养老人,就一起投奔去了西周。在路上听说西伯侯姬昌已死,儿子姬发继位,带领西周大军,团结天下诸侯讨伐商纣,就在路上截住姬发车驾谏阻,阐说君臣之道。姬发左右人怕他们动摇军心,要杀他们,姜子牙却不同意,说:“此义人也!”就很好地放了他们。后来武王伐纣,灭殷商,天下宗周,伯夷叔齐耻食周粟,就隐居首阳山,靠采野菜渡日,最后饿死在了首阳山。本来武王伐纣,除暴安良,得国很正,正是顺应民心之举,天下欢欣,但伯夷叔齐却认为此举是大逆不道,以臣弑君,有违天理,宁做殷商遗民,不做周臣,不食周粟,自甘饿死。伯夷叔齐的行为可谓偏激之至,被后人认为是食古不化、愚忠痴傻之人。太史公司马迁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伯夷叔齐忠君爱国,不食周粟,气节可嘉。因此他在《史记•伯夷叔齐列传》中,对他们这种气节精神给予了极力称扬。

抛开伯夷叔齐的愚忠,就其气节而言,在我们今天仍有教育意义。远的不说,就在七十多年前的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出现了多少汉奸卖国贼?如果当时的国民都有伯夷叔齐的那种气节精神,抗日战争又何能打那么久?对腐朽的旧政权,我们不可愚忠,但对外敌入侵,我们还是要有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