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家 有哪些

中国古代道家名人有哪些?道家杨朱的一毛不拨有何现实意义能否更好的维护老百姓的利益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20 08:29:53 浏览10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中国古代道家名人有哪些

1、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2、文子,姓辛氏,号计然。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生卒年不详,是道家祖师,与孔子同时,是《文子》一书作者,文子思想尚阳 。常游于海泽,越大夫范蠡尊之为师,授范蠡七计。范佐越王勾践,用其五而灭吴。

3、列子(大约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即战国年间,享年75岁),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名寇,又名御寇(“列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华夏族,周朝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后。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 道学者 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4、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 ,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5、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 ,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道家杨朱的一毛不拨有何现实意义能否更好的维护老百姓的利益

说起一毛不拔这个成语,大多数人的理解都是形容自私、吝啬的铁公鸡。而说到它的由来――“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这是《孟子·尽心》中的原文。这句话中包涵的历史典故是这样的――

先秦时期有位思想大家叫杨朱。某天,杨朱正在讲学,谈及伯成不肯用一毫去利益他人,舍弃爵位与封地跑去耕种隐居;大禹不愿意以自己的身份谋取利益,结果导致自身伤残。一不利人,二不为己,于是杨朱就总结道:人人都不损失,以后人人都不为天下谋利,天下就大治了。

这个时候禽滑厘跑来踢馆子,他问杨朱:“拔掉您的一根毛来使这个世界有所好处,您会做吗?”杨朱答:“人世那么复杂,当然不是拔一根毛就能帮助的。”

禽滑厘继续问:“如果可以的话,您会做吗?”

杨朱没有回答。

多年以后,孟子得知了这段故事,记之“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立天下不为也”,又称之“杨氏为我,是无君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

但其实这个故事还有后续。

孟孙阳得知这件事之后,反问禽滑厘:“如果有人让你收肌肤之伤,再给你巨额的财富,你愿意吗?”

禽滑厘非常爽快地回答:“我愿意。”

孟孙阳继续问:“如果断你一只手,再给你一个国家,你愿意吗?”

禽滑厘沉默了。

孟孙阳接着说道:“ 一根毛和肌肤相比是微小的,肌肤和肢体相比也是微小的,但是一毛一毛聚集起来成肌肤,一寸寸肌肤聚集起来成了肢体,一根毛就是肢体的一部分,这就可以轻视了吗?”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杨朱学说思想的核心:维护自身的利益。

这本应该是对的,因为他人的索取是无穷尽的,但你的身体只有一副。

但现在网络上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我们现在能够拥有和平安定的生活,是因为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这句话说的是长年累月守卫在边疆的战士,是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无私付出甚至是生命的无名英雄,是所有守护这个社会和平安定的英雄们。

如果没有这些英雄们守卫国家,忍受艰苦,无畏付出,我们哪有如今和平安定的生活?

从这一个角度上来看,“维护自身的利益”这一说法就有些狭隘,或者说自私了。

但其实不是这样的。

我们做人做事,凡事都讲究一个度,这个度又是依对象而定的。

我们常常有提到两组词,“小我”与“大我”,“小爱”与“大爱”。在我看来,这两组词是一一对应的――“小我”有“小爱”,“大我”要“大爱”。

何为小爱?父母子女兄弟血脉相连之爱,夫妻伴侣之爱,同道好友之爱。

何为大爱?对家国之爱,社会之爱,他人之爱。

在个体面前,自我利益很重要,但在家国大义面前,自我又是多么地渺小,甚至不足以去计较。

然而这并不是我们可以进行“道德绑架”的理由。

他人愿意付出,那是他们自我道德感驱使,他们愿意做,但不代表着他们有必须奉献的义务。

在身体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付出,那便是无私了。

而身体可以承受却依然不愿付出,那便是自私。但这是自私,却不是错误。如果因为自私而伤害了他人伤害了社会,那便是犯罪。

在我看来,道家杨朱的一毛不拔在如今给人的启示便是一个,不要一味愚昧地付出。而要维护老百姓的自身利益,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显然更有用。

道家有什么经典书籍

道家有什么经典书籍?道家经典书籍有很多,包罗万象,涵盖人类生活中方方面面,但存世的不多,不少随着年代,战争等等遗失销毁。现列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道家书籍吧。

1.道家经典——《道藏》

《道藏》者,道教一切经书之总集也。夫生天地,和阴阳,包囊万物,亘古不易者,道也;弘道德,正纪纲,成就仙业,利乐群生者,教也。总而谓之曰经,聚之于室曰藏。诵经者足以劝善植福,聚藏者足以积德累功。仙真圣人所以美教化,移风俗,自度而度人者,莫不以经教为津梁也。

2.道家经典——《道德经》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老子五千文》。春秋末周守藏室吏老子(老聃)著。《吕觉·不二篇》汉高诱注释:老子西游,函谷关尹喜请为著《上至经》五千言,即此书。旧题西汉河上公《老子章句》将其分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名《道德经》。

3.道家经典——《阴符经》

《阴符经》,全称《黄帝阴符经》或《轩辕黄帝阴符经》,也称《黄帝天机经》,总共只有300多字,作者无法考证。据说《阴符经》是唐朝著名道士李筌在河南省境内的洛阳嵩山少室虎口岩石壁中发现的,此后才传抄流行于世。

4.道家经典——《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又被称为《参同契》,东汉魏伯阳撰。魏伯阳其人,正史无载。宋曾《道枢》卷三十四称魏伯阳为字,名魏翱,自号云牙子,汉代人。古籍中最早提到魏伯阳及其著述《参同契》的是葛洪的《神仙传》,据其记载,魏伯阳吴人,本是高门之子,性好道术,不肯做官,闲居养性。作《参同契》、《五相类》,其学说虽似解释《周易》,其实假借爻象以论作丹之意.

5.道家经典——《南华真经》

本名《庄子》,是战国早期庄子及其门徒所著,到了汉代道教出现以后,便尊之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庄子》一书乃是庄子及其门徒后学所共著,《汉书·艺文志》载其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分为三部分。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乃为庄子所著,外篇多数为庄子所著,但间有弟子所篡补者;杂篇多为后学弟子所推衍。

6.道家经典——《冲虚经》

又名《列子》,是早期黄老道家的一部经典著作,大体是春秋战国时代,为列子及其学派所撰。其思想主旨接近老子和庄子,追求了一种冲虚自然的境界。该书按章节分为《列子·天瑞》《列子·黄帝》《列子·周穆王》《列子·仲尼》《列子·汤问》《列子·力命》《列子·杨朱》《列子·说符》等八篇,每一篇均有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在《冲虚经》的种种名言及寓言故事里,都体现了道家对精神自由的心驰神往。

7.道家经典——《还丹复命篇》

《还丹复命篇》为薛道光所撰。此篇共收五言律诗十六首,七言绝句三十首,《西江月》词九首,又附七绝一首,以及《丹髓歌》三十四首。卷前有薛道光于靖康丙午年(1126)作还丹复命篇序,略述自己学道之经过及金丹要旨。

8.道家经典——《文始经》

《文始经》全名《文始真经》,又名《关尹子》或者《关令子》。今见之《关尹子》,乃是唐宋间人托名之作。此书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以及思想认识水平,批评了修道人中的种种邪迷丑恶,指出了一条超越自我而进入精神绝对自由王国的光明大道。作者采用《道德经》的笔法,言简意赅地阐明了宇宙和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根本规律,针砭时弊,表扬大道;揭示真理,拨迷正误,有益于众生多矣。英国著名科学思想家李约瑟先生曾经在他的《中国科技思想史》中大量地引用了《关尹子》一书中的观点和论断,评价甚高。

9.道家经典——《悟真篇》

张伯瑞著有《悟真篇》、《金丹四百字》、《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等,均收入《正统道藏》;另有《奇经八脉考》,收录于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濒湖脉诀》中;还有《紫阳真人语录》,收入佛教《大藏经》内清雍正帝御选语录中。近人陈撄宁评曰:“紫阳师一刀兵吏耳,彻悟后,居然能用非常手段,斩绝尘缘,不可谓非大智大勇矣!“

您的关注是给我最大的鼓励!谢谢!

中国道家为什么没落了

中国的道家并没有没落,而是不愿在世俗界显露罢了。贫道作歌一首,以表道家修行的真谛:

无为清修避繁华,乱世仗剑走天涯。

道德奥妙非常道,红尘洞府都是家。

文天祥的《正气歌》全文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道家常说老子一气化三清,什么是三清一气又是什么

我可简单的说一句,所之胃“一气“就是指的“混元一气“,也就是道生一、的这个一。它将万物融合、压缩为一。混元一气最初化解,以三三制解说为天地人三才,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寒暑温,人有三宝精气神。

以人喻其理者,精气神充裕者,自然身心健康,地之寒暑温气候交替安顺,自然五谷丰登,万物得以醇化。天之日月星运行有序,则宇宙清明,生生不息。此其大概也。

凡万物之演变,不外乎三大阶段,即,上、中、下。也就是,初级、中级、上(高)级之分。这个三三制分段法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

道教中很多东西深奥无比,但仍然能深入简出,应用在俗人的生活中。要不然,研究这些就没任何意义了。不可否认,深入到更高层次的东西,的确是″只可心会,不可言传“的。本人虽稍修点皮毛,顿觉道深无边,其愉悦,玄妙不可言,亦无须言,只有专人,有缘人,恒以功者自知。须知,练功还要多行好事积德为食粮,以德养功,才能扎实功法。舍此,走火入魔也难预料。

凡事一理多解,一人一看法,但最终是殊途同归,正确与否,大道自明。道之深处,无非有无。

谢谢!

道家所说的天下三十二洞天,七十二福地是指那些地方

道教相传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居处游憩之地。世人以为通天之境,祥瑞多福,咸怀仰慕。道教潜隐默修之士,喜遁居幽静之山林,故多择有仙迹传说之处,兴建宫观,期荫仙风而功道园融。历代以来,道侣栖止,香客游人络绎不绝,故洞天 福地已成为中国绵绣河山之胜境。

洞天福地,又名三十六小洞天。

家三十六小洞天,相对于十大洞天而言,其“亦上仙所统治之处也”。具体如下:

霍桐山洞——周回三千里,名曰霍林洞天,在福州长溪县,属仙人王纬玄治之。

东岳泰山洞——周回一千里,名曰蓬玄洞天,在衮州乾封县,属山图公子治之。

南岳衡山洞——周回七百里,名曰朱陵洞天,在衡州衡山县,仙人石长生治之。

西岳华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惣仙洞天,在华州华阴县,真人惠车子主之。

北岳恒山洞——周回三千里,名曰惣玄洞天,在恒州常山曲阳县,真人郑子真治之。

中岳嵩山洞——周回三千里,名曰司马洞天,在东都登封县,仙人邓云山治之。

峨眉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虚陵洞天,在嘉州峨嵋县,真人唐览治之。

庐山洞——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洞灵真天,在江州德安县,真人周正时治之。

四明山洞——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山赤水天,在越州上虞县,真人刁道林治之。

会稽山洞——周回三百五十里,名曰极玄大亢天,在越州山阴县镜湖中,仙人郭华治之。

太白山洞——周回五百里,名曰玄德洞天,在京北府长安县连终南山,仙人张季连治之。

西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天柱宝极玄天,在洪州南昌县,真人唐公成治之。

小沩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好生玄上天,在潭州澧陵县,仙人花丘林治之。

潜山洞——周回八十里,名曰天柱司玄天,在舒州怀宁县,仙人稷丘子治之。

鬼谷山洞——周回七十里,名曰贵玄司真天,在信州贵溪县,真人崔文子治之。

武夷山洞——周回一百二十里,名曰真升化玄天,在建州建阳县,真人刘少公治之。

笥山洞——周回一百二十里,名曰太玄法乐天,在吉州永新县,真人梁伯鸾主之。

华盖山洞——周回四十里,名曰容成大玉天,在温州永嘉县,仙人平公修治之。

盖竹山洞——周回八十里,名曰长耀宝光天,在台州黄岩县,属仙人商丘子治之。

都峤山洞——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宝玄洞天,在容州普宁县,仙人刘根治之。

白石山洞——周回七十里,名曰秀乐长真天,在云和州含山县,白真人治之。

岣漏山洞——周回四十里,名曰玉阙宝圭天,在客州北流县,属仙人饯真人治之。

疑山洞——周回三千里,名曰朝真太虚天,在道州延唐县,仙人严真青治之。

洞阳山洞——周回一百五十里,名曰洞阳、隐观天,在潭州长沙县,刘真人治之。

幕阜山洞——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玄真太元天,在鄂州唐年县,属陈真治之。

大酉山洞——周回一百里,名曰大酉华妙天,去辰州七十里,尹真人治之。

金庭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金庭崇妙天,在越州剡县,属赵仙伯治之。

麻姑山洞——周回一百五十里,名曰丹霞天,在抚州南城县,属王真人治之。

仙都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仙都祈仙天,在处州缙云县,属赵真人治之。

青田山洞——周回四十五里,名曰青田大鹤天,在处州青田县,属付真人治之。

钟山洞——周回一百里,名曰朱日太生天,在润州上元县,属龚真人治之。

良常山洞——周回三十里,名曰良常放命洞天,在润州句客县,属李治之。

紫盖山洞——周回八十里,名曰紫玄洞照天,在荆州常阳县,属公羽真人治之。

目山洞——周回一百里,名曰天盖涤玄天,在杭州余杭县,属姜真人治之。

桃源山洞——周回七十里,名曰白马玄光天,在玄州武陵县,属谢真人治之。

金华山洞——周回五十里,名曰金华洞元天,在婺州金华县,属戴真人治之。

注: 源自《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为五代道士杜光庭编录。

洞天福地,道教所划分七十二处名山洞府福地,

其间多得道成仙之所。

地肺山——在江宁府句容县界,昔陶隐居幽栖之处。

盖竹山——在衢州仙都县,真人施存治之。

仙磕山——在温州梁城县十五里近白溪草市,真人张董华治之。

东仙源——在台州黄岩县,属地仙刘奉林治之。

西仙源——亦在台州黄岩县峤岭一百二十里,属地仙张兆期治之。

南田山——在东海东,舟船往来可到,属刘真人治之。

玉溜山——在东海近蓬菜岛上,多真仙居之,属地仙许迈治之。

青屿山——在东海之西,与扶桑相接,真人刘子光治之。

郁木洞——在玉笋山南,是萧子云侍郎隐处。

丹霞山——在麻姑山,是蔡经真人得道之处,到今雨夜多闻钟磬之声,属蔡真人治之。

君山——在洞庭青草湖中,属地仙侯生所治。

大若岩——在漫无边际州永嘉县东一百二十里,属地仙李方回治之。

焦源——在建州建阳县北,是尹真人隐处。

灵墟——在台州唐兴县北,是白云先生隐处。

沃洲——在越州剡县南,属真人方明所治之。

天姥岭——在剡县南,属真人魏显仁治之。

若耶溪——在越州会稽县南,属真人山世远所治之。

金庭山——在庐州巢县,别名紫微山,属马仙人治之。

清远山——在广州清远县,属阴真人治之。

安山——在交州北,安期生先生隐处,属先生治之。

马岭山——在郴州郭内水东,苏耽隐处,属真人力牧主之。

鹅羊山——在潭州长沙县,娄驾先生隐处。

洞真墟——在潭州长沙县,西岳真人韩终所治之处。

青玉坛——在南岳祝融峰西,青乌公治之。

光天坛——在衡岳西源头,凤真人所治之处。

洞灵源——在南岳招仙观西,邓先生所隐地也。

洞宫山——在建州关隶镇五岭里,黄山公主之。

陶山——在温州安国县,陶先生曾隐居此处。

皇井(三皇井)——在温州横阳县,真人鲍察所治处。

烂柯山——在卫州信安县,王质先生隐处。

勒溪——在建州建阳县东,是孔子遗砚之所。

龙虎山——在信州贵溪县,仙人张巨君主之。

灵山——在信州上饶县北,墨真人治之。

泉源——在罗浮山中,仙人华子期治之。

金精山——在虔州虔化县,仇季子治之。

阁皂山——在吉州新淦县,郭真人所治处。

始丰山——在洪州丰城县,尹真人所治之地。

逍遥山——在洪州南昌县,徐真人治之地。

东白源——在洪州新吴县东,刘仙人所治之地。

钵池山——在楚州,王乔得道之处。

论山——在润州丹徒县,是终真人治之。

毛公坛——在苏州长洲县,属庄仙人修道之所。

鸡笼山——在和州历阳县,属郭真人治之。

桐柏山——在唐州桐柏县,属李仙君所治之处。

平都山——在忠州,是阴真君上升之处。

绿萝山——在朗州武陵县,接桃源界。

虎溪山——在江州南彭泽县,是五柳先生隐处。

彰龙山——在潭州澧陵县北,属臧先生治之。

抱福山——在连州连山县,属范真人所治处。

大面山——在益州成都县,属仙人柏成子治之。

元晨山——在江州都昌县,孙真人、安期生治之。

马蹄山——在饶州鄱阳县,真人子州所治之处。

德山——在朗州武陵县,仙人张巨君治之。

高溪蓝水山——在雍州蓝田县,并太上所游处。

蓝水——在西都蓝田县,属地仙张兆其所治之处。

玉峰——在西都京兆县,属仙人柏户治之。

天柱山——在杭州于潜县,属地仙王柏元治之。

商谷山——在商州,是四皓仙人隐处。

张公洞——在常州宜兴县,真人康桑治之。

司马梅山(司马悔山)——在台州天台山北,李明仙人所治处。

长在山——在齐州长山县,毛真人治之。

中条山——在河中府虞乡县,赵仙人治处。

湖鱼澄洞——在西古姚州,始皇先生曾隐居此处。

绵竹山——在汉州绵竹县,琼华夫人治之。

泸水——在西梁州,仙人安公治之。

甘山——在黔南,宁真人治处。

山——在汉州,赤须先生治。

金城山——在古限戍,又云石戍,是石真人所治之处。

云山——在邵州武刚县,属仙人卢生治之。

北邙山——在东都洛阳县,属魏真人治之。

庐山——在福州连江县,属谢真人治之。

东海山——在海州东二十五里,属王真人治之

道家《静心咒》全文的意思是什么

心静若水,风气风来,心中波澜不惊,独自坐着,吹箫鸣琴,心无旁骛,一身正气,鬼神都害怕,豪情壮志,我心归一,至善至美,心底淳朴。

扩展资料:

静心咒(道家):冰寒千古,万物尤静,心宜气静,望我独神,心神合一,气宜相随,相间若余,万变不惊,无痴无嗔,无欲无求,无舍无弃,无为无我。

清心诀(道家):清心如水, 清水即心。 微风无起, 波澜不惊。 幽篁独坐, 长啸鸣琴。 禅寂入定, 毒龙遁形。 我心无窍, 天道酬勤。 我义凛然, 鬼魅皆惊。 我情豪溢, 天地归心。 我志扬迈, 水起风生! 天高地阔, 流水行云。 清新治本, 直道谋身。 至性至善, 大道天成。

太上老君静心咒: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道家静心咒。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 动者,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静,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

佛教与道教谁的思维层次和思想境界高为什么

儒释道不分彼此,各有千秋,没有高低上下之分!都有一个共同点,劝人为善!仁义礼智信与道德!

道士徒弟被师傅咒了给别人办丧事有害吗

这个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道教有清心咒,徒弟只需要反复持诵清心咒,可以消除这个诅咒的影响;如果不介意的话,可以持诵佛教的楞严咒,这是佛教的咒中之王,妖魔鬼怪悉皆退散的那种,只要反复持诵七遍,可破天上地下一切诅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