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古代女子,动辄卖身葬父母,或为奴或为娼,不就是挖个坑的事吗
- 一夜之间火爆全网的“二舅”,到底是谁
- 席慕容《无悔的青春》全文,为什么有的与《与你同行》合在一起
- 当你已55岁,退休还得5年,在岗位上还有没有工作的激情
古代女子,动辄卖身葬父母,或为奴或为娼,不就是挖个坑的事吗
要真是挖个坑就能解决,当年的朱重八也犯不上四处磕头求人了。
在不少古代文学作品里,经常会出现这么一幕场景,某女子父母去世后,由于家中贫困无钱安葬,因此就“卖身葬父”。
这意思就是说,把自己当做一件货物,希望被人买走,然后好还钱来安葬自己的父母。
每当看到这样的剧情,就有人十分疑惑,好好的姑娘,干嘛非要卖身才能安葬父母呢?随便找个空地,挖个坑一埋不就解决了吗?顶多就是没什么仪式,葬礼寒酸了点而已。
如果单论程序,这样的想法确实没错,并且穷人也不在乎什么仪式,寒酸点也无所谓。
但问题是,这根本就不是随便挖个坑就能解决的事,要真是这么简单的话,当年的朱元璋,何苦磕头如捣蒜一般,去求地主刘德呢?所以说,想随便挖个坑就把人埋了,在古代根本就是异想天开的事。
我们还是以朱元璋为例子,看一看为何不能这么做。
朱元璋祖上几辈儿都是贫农,到了他父亲朱五四这一代,同样也是如此,为了能活下去,不得已给地主家当佃户,靠租住地主家的田地为生。
但屋漏偏逢连阴雨,在朱元璋十几岁的时候,家乡濠州先是发生旱灾,导致田里收成大减,旱灾之后,紧接着就是漫天蔽日的蝗虫,又把田地里仅剩的一点粮食吃的干干净净。
这还不算完,蝗灾过后,当地爆发瘟疫,彻底击垮了朱家。
前后也就半个月的时间,朱元璋的父亲、母亲以及大哥前后去世,死因均是饿死,家里也就只剩下朱元璋和二哥朱重六。
亲人相继离世,让这哥俩无尽悲伤,但在他们悲伤的同时,发现了一个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如何安葬父母?古人讲究入土为安,父母操劳一世,总不能临了让他们暴尸荒野吧?
但朱元璋和朱重六这哥俩,却没有能力,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要是按照“随便挖个坑儿”这种理论,这个问题有什么好为难的?兄弟俩拿把铁锹,找个荒山野岭,挖出来一个能够埋住父母的大坑不就完了?
道理很简单,但朱元璋做不到,为什么呢?这其中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挖坑的地从哪儿来?
古语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通俗地讲,即便是在古代,每一块地都是有主的,哪怕是荒山野岭也不例外。
朱元璋所在的村子,拥有地产最多的人就是地主刘德,除了他之外,还有不少拥有少量田产的人。
而这些人,占据了方圆几十里之内所有的田地。
但凡是朱元璋家哪怕有一块地,他爹朱五四也不至于给地主家当佃户,自己种地自己收,不用给地主交租纳粮不香吗?
就是因为没有地,朱家才过得如此艰难,在这种情况下,你让朱元璋随便找个地方刨个坑?可能没等他刨完,就有人找上门来了。
而朱元璋所面临的情况,与那些卖身葬父的女子一模一样,同样都是没有的,所以,让这个女子去哪里挖个坑?
朱元璋最后的解决办法,是同村的刘继祖看他可怜,免费送给他了一块地,这才解决朱元璋安葬父母的第一个问题。
但那些卖身葬父的女子,显然没有碰上像刘继祖这样的好人,因此,也就只能寄希望有人能将她买走了。
只有有人将姑娘买了,比如某个财主,这样他才会在属于自家的地产里挑出来一块,让姑娘把父母安葬在这里。
说白了,这其实就是一种交易,姑娘用自身换取了一块能埋葬父母的地方。
朱元璋当年若不是碰到了刘继祖,那么他和他的二哥朱重六,极有可能也会上演一幕“卖身葬父”的戏码。
这就是不能随便挖坑的第一个原因,除此之外,还牵涉到一个户籍的问题。
我们现代人,有身份证、户口本,以及出生证明等各种证明自己身份和籍贯的证件,并且得益于科技的进步,要查一个人的这方面信息也很方便。
而在古代,虽说没有现代的高科技手段,但是同样也有相对健全的户籍管理制度。
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有基本的户籍管理办法,当时叫做“登人”,意思就是统计每一家的男丁数量,目的是为了征集兵丁、组建军队以满足战争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户籍制度更为完善,称之为“书社”,每25家为一社,地方长官每年会对所辖范围内的“社”进行统计,内容包括人口变动,主要功能是为了赋税服务。
而到之后的几个朝代,户籍管理制度越来越健全,统计内容也越来越详细。
尤其到了明朝,朱元璋为了防止滋生流民,更是进行了户籍大改革,先是在登基之初来了一次人口大普查,之后根据普查结果颁发户帖,户帖中的内容,包括这个人的户种、原籍贯、现籍贯、居住地、姓名、性别、年龄、与户主关系等。
其详细程度,基本上与我们现代的户口本差不多一样了。
在这种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下,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身份可查,叫什么,家住哪里,什么职业,官府一翻户帖基本上一目了然。
要是没在户帖上,那么就惨了,那就是古代的“黑户”,而黑户是古代官府重点打击的对象。
比如当地发生盗窃案件了,在没有抓到罪犯之前,官府先会找那些黑户一一排查,即便不是他们干的,但也脱不了被官府怀疑。
总之,在古代,没有户籍成为黑户的话,那真的是寸步难行。
而之所以要说这些,就是因为如果随便挖个坑埋了人的话,那么户籍问题就没办法处理,而不处理,那就会给活着的人带来无尽的麻烦。
为什么呢?前文也讲过,古代户籍是会定期进行普查的,看一看原先的户籍登记人数有没有变动,如果一个人死了,那么按流程来说,就需要注销对应的户籍。
而那些需要“卖身葬父”的女子,大多是跟随父母流落到异乡的,也就是说,他们的户籍并不在这里。
因此,如果这个姑娘想保留自己的户籍,那么有两种办法,第一种是将父母的尸体运回故乡埋葬,同时报备官府,注销父母的户籍。
另一种办法,就是姑娘落户在父母死亡去世的地区。
先说第一种办法,这肯定可行性极低,都沦落到卖身的地步了,让姑娘拿什么来支付运送父母遗体的费用。
而第二种办法呢,看上去似乎可行性很高,但需要注意的是,要想落户在父母的死亡地,需要给当地的官府出具一份证明。
这个证明就是来佐证自己的身份,并且死者确实是自己的父母。
但问题是,这个证明不是一纸文书就行的,最好也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有个埋葬父母的坟头,并且,这个坟墓的规制还得符合官府的标准,以便查证呈报。
不然的话,官府是不可能让你落户在当地的。
你要是随便挖个坑把父母埋了(前提是找到能挖坑的地方),然后指着坟头说这就是我的父母,且不说坟墓的规制合不合格,单说这样的做法,官府就不会认。
为什么呢?很简单,如果有个强盗杀了个人,也随便找个地方挖坑埋了,然后他也对官府说这里面是我的父母之类的话,那是不是就逃脱了律法的惩戒呢?
之所以必须保证坟墓符合规制,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而如果不这么做的话,那么这个姑娘将会面临原有的户籍被注销(毕竟人都跑外地去了),新地方又无法落户,最终就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黑户”。
黑户有什么危害前文也已经提过,除了会成为官府的打击对象之外,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证,同时古代出行到哪里都需要“路引”,也就是身份证明加介绍信,而黑户是不可能有这些东西的,因此,只得寸步难行。
所以,古代那些“卖身葬父”的人,除了想有一块安葬父母的土地之外,更需要有人帮他们解决因为父母过世而遇到的户籍问题,其中就包括把坟墓修建的合乎标准,而这些都需要花钱,没有钱,那就只能出卖自己了。
最后一个,就是葬礼仪式方面的问题。
这一点并不是特别重要,但也是原因之一。
古人对于身后之事相当看重,很早就有“事死如事生”的说法,包括“入土为安”等说法,都是源自这种观念。
因此,一个人过世之后,但凡是有条件的,都会对丧事的仪式以及过程十分上心。
当然,这需要根据经济实力,富人不怕花钱,自然是大操大办,而穷人没钱,达不到富人这种标准,但至少在大体流程上也会尽力去跟随传统。
比如棺木、比如各种祭祀的用品等等。
要是真的像朱元璋哥俩那样,因为实在太穷,最终只能找了几件破衣裳,把父母裹住埋了也不是不可以,但终归这是个例,大部分人还是想稍微操持一下,最起码得有口薄皮棺材吧。
但不管是需要什么,都需要花钱去买对吧,而问题的核心是没有钱。
既需要给父母找个埋骨之地,又需要解决自身的户籍问题,还想让父母稍微有点体面能入土为安,要满足这三点,除了卖身为奴,还能怎么办?所以,挖个坑草草埋了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一夜之间火爆全网的“二舅”,到底是谁
“二舅”是视频博主的二舅。
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主要介绍了博主的二舅,一个腿部残疾的农村老人和其老母亲在农村生活的故事。
在农村,身患残疾,那这辈子可能就这样了。但“二舅”不是这样,他一度学医自救,他学木工,他学修电器,他学算命,他拥有一身好手艺。虽命运坎坷,虽身患残疾,但他不屈,他努力,他奋斗,他乐观。
从人海中来看,“二舅”其实也就是一个农村的普通人。但大家看到的是“二舅”那种不屈服命运,努力且用力的生活态度。网友也因为这种“精神”而感动,而被治愈。
但困难其实并不是好事,应该也没有人愿意遭受苦难。特别是农村出来的,在走出农村前就已经很努力。现在的我们,同样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样遭受着各种各样的磨难。但我们的幸福感也不应该通过困难的对比形式来获取。
席慕容《无悔的青春》全文,为什么有的与《与你同行》合在一起
先把席慕蓉的两首诗放在一起对比一下
无悔的青春
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
请你……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
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
若你们能始终温柔地相待,
那么,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暇的美丽。
若不得不分离,
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
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他给了你一份记忆,
长大了以后,你才会知道,
在蓦然回首的刹那,
没有怨恨的才会了无遗憾,
如山冈上那轮静静的满月。
与你同行
我一直想要 和你一起 走上那条美丽的山路
有柔风 有白云 有你在我身旁
倾听我快乐和感激的心
我的要求其实很微小 只要有过那样的一个夏日
只要走过 那样的一次
而朝我迎来的 日复以夜 却都是一些不被料到的安排
还有那麽多琐碎的错误 将我们慢慢地慢慢地隔开
让今夜的我 终於明白
所有的悲欢都已成灰烬 任世间哪一条路我都不能
与你同行
《无悔的青春》全文是包含《与你同行》的,我的感觉最初《无悔的青春》是做为散文来写,所以很长,后来这些句子读起来非常有诗意,就把她们隔开断句、分成了两首诗。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做为散文存在的话,《无悔的青春》就包含《与你同行》,做为诗存在的话《无悔的青春》和《与你同行》就单独成篇。
当你已55岁,退休还得5年,在岗位上还有没有工作的激情
感谢邀请,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当你已经55岁退休还得5年,在岗位上还没有工作的激情,该怎么办呢?实际上这个问题很多人可能都会遇到,也就是说没有到达法定退休年龄,自己已经不想工作,甚至很多年轻人可能都有这样的想法,但是我认为没有工作的激情,这是没有关系的,为什么呢?因为首先我们都知道,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主要是能够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那么都可以到退休。
所以说并不意味着自己天天要有一个工作的激情,实际上没有工作的激情,也是可以让自己工作下来。但是我们都知道男性的法定退休年龄是60周岁,所以说我们一定要到60周岁的年龄才能够办理退休,享受这个养老金的待遇,对于自己还有5年的时间,那么这个时间其实过的是很快的,所以没必要去计算这个时间。
因为只要去计算这个事件,可能你的日子过得就会很慢,只要不计算这个时间那么基本上就是弹指一挥间,转眼就过去了这5年时间,所以说你马上就会可以办理退休,到了60岁以后办理退休以后,那么自己首先可以过上退休的生活,到那个时候,那么回忆起工作的时候,实际上你又对自己的工作的时间会恋恋不舍,所以说人就是这样的一个心态,所以摆正自己的心态就可以了。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