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兵富国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中,让秦国实现“富国强兵”的措施是哪些?为什么我感觉古希腊学者不像诸子百家关心强兵富国

jnlyseo998998 jnlyseo998998 发表于2022-09-20 01:41:52 浏览88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

商鞅变法中,让秦国实现“富国强兵”的措施是哪些

商鞅变法不仅仅是实现了秦国的富国强兵,可以称之为“脱胎换骨”,为了让朋友们了解其威力,以下对这场变法的内容做一个系统梳理:

第一,完全摒弃当时各国推崇的儒家治国思想,实行严苛的法家治国体系,即以法治国。

公孙鞅认为,在当时弱肉强食的环境下,官员、老百姓已经失去了过去的淳朴,而变的虚伪狡诈。

这种情况下,儒家的仁政执行起来很难保证实际效果,“仁慈之人能够对人仁慈,而不能使人仁慈;有道义之人能够爱别人,而不能使别人有爱心”,因此,仁政最后往往会变成对权贵的保护、对底层百姓的盘剥,只会造成社会的混乱。

法制看起来严苛,但却能够禁止官员、民众不犯法,其最终目的,是不施行惩罚但却能达到使人因为害怕而不做坏事的状态,这实际上反而是对他们的最大保障。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法制实际上更符合道德,儒家的仁义只会造成实质上的残暴。

此外,法家思想认为,人的能力有高有低,但好的制度,能够充分发挥每个人的长处、抑制他的缺陷,使每个人都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一份子。

第二,在秦国,荣华富贵的获得,只有两个渠道:农业和战争(简称农战)。

公孙鞅认为,在当时的乱世,诗书礼乐、经商、手工业等只会造就一大批游手好闲的人,对国家的强大只有坏处而毫无益处。对内提高粮食生产、满足国家需要,对外军事扩张,抢占领土、消灭敌国有生力量,才是国富民强的直接推动力。

但对所有人而言,农业最为辛苦、打仗则最令人恐惧。为了驱使百姓乐于从事农战,公孙鞅根据人性中趋利避害的特点,奖惩并举。采取重罚措施,使逃避农战的痛苦远远超过务农和打仗本身;堵塞其他所有渠道的晋升及致富之路,提高工商业税率、提高粮食价格、对权贵按照家中佣人/食客的数量从重收取赋税。

同时,把粮食生产、临阵杀敌的结果与爵位的提升直接挂钩,保证将农业生产、市场贸易的所有好处都给百姓,打仗获得的所有好处都给一线战士和将领。

第三,执行力,推行法治的前提。

公孙鞅认为,如果有了好的法令却不能执行,那就等于没有法令。

治理国家的三要素是法律、信用和权力。

法令的建立,确定赏罚的依据;权力由国君独家掌握,确立君主专制的威严与权威;国君本人公私分明,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杜绝因个人喜好任人唯亲,对于所有人,无论是权贵、官员还是平民百姓,都实行同一标准奖赏、同一标准惩罚,建立起国家信用,令所有民众心悦诚服。

在具体执行环节,法律条文简单明了,让所有人都能轻而易举理解。中央及各地都设立各级法官,推进法律的普及和解答。任何人对于条文存在不理解,法官都有责任解释清楚,并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作为证据。否则,若因为法官解释不及时而造成民众犯法,相应的责任由对应法官承担。

第四,提高行政效率。

在实行法治的体制下,所有官员、百姓对事情对错都能找到对应条文依据,最大程度的杜绝了官员个人喜好对工作的影响,因此政务工作将变得很简单。

以此为前提,法家认为:当日完成政务的国家称王、当夜完成政务的国家强大、第二天才能完成的国家会削弱,要求所有官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处理职责内的事务。

第五,合理有效的监督体系。

公孙鞅认为,治理好国家的关键不在于官员的多少,而在于良好的监督机制。但有共同利益的人不能互相监督,所以,不能让官员监督官员,所谓的监察官只会消耗资源,而没有任何没有用处。最佳的监督模式,是让官员和民众互相监督。

得益于法律条文的普及,当任何官员有侵害百姓的行为时,民众可以依据对应条文向有关部门告发;不同的民众之间,采取连坐制度,以五家为一单位,一家犯法,其他四家同被处罚,及时告发则能避免被祸及。

第六,奖惩时机、比例的合理运用

严刑峻法,关键目的是遏制与威慑。因此,治理社会要在安定时进行,并且必须轻罪重罚,而不是轻罪轻罚、重罪重罚。

老百姓都希望社会安定,但他们自发做的事情往往会导致社会动乱,所以要一开始就对轻罪施以重刑,那么就会起到很有效的遏制作用,重的罪行更不可能发生,这就叫安定时治理国家的原因。

如果轻罪轻罚、重罪重罚,那么小罪根本无法制止,铤而走险的重罪也会越来越多,这就叫做乱世时才开始治理。

惩罚多,奖励少。刑罚少,不能产生威慑作用;奖励多,则只会造成其价值的贬值,带来民众对国君权威的轻视。因此,公孙鞅认为,奖惩的基本的比例为:每使用九次惩罚,赏赐只使用一次。

刑罚重,赏赐轻。刑罚重,爵位才显得尊贵,国君才能够有效以晋升为工具来显示对民众的鼓励;赏赐轻,刑罚才显得威严,百姓才会因此竭尽全力为国君效力。所以,刑罚和奖赏的适当使用,既能使国君的权威加强,也会使民众受益。

第七,积蓄力量,更会释放力量,促进国家实力的循环增长。

国家要强大,必须既要会积蓄力量,也要会释放力量。积蓄力量是为了使国家富裕军队强大,释放力量,则是为了给民众立功的机会。

因此,对于穷人,要使用刑罚迫使他们务农变富,然后,再通过奖赏,鼓励他们通过捐献粮食财物来获取爵位,这样就可以使他们变穷。使穷人变富、再使富人变穷,这样获利的只是国家,民众则永远会有动力从事生产。

军队如果强大了却不对外作战,这等于是不给军人立战功机会,长久下去,就会导致动乱。所以,时机一成熟就对外作战,这是国家兑现承诺、百姓实现愿望的机会,等于是把毒害加给敌国。否则,就是把毒害留给了本国。

第八,残酷、公正而诱人的晋升制度。(罗列部分)

包括王公贵族在内,所有人能拥有的房屋、土地、臣妾数量、穿着标准等,都与爵位挂钩,逾越者处以重刑。

作战的士兵也五人编为一组,实行连坐制,一人逃跑,另外四人受罚,除非能获得敌人首级一枚(四人获得一个就行)。

每五人的首领叫做屯长,每百人设一将。屯长和将在一场战争中得不到敌人首级,自己就将会被斩首。获取33颗以上,则可以升官。

再往上的各级将、尉都可领取一定额度的俸禄,但也承担相应责任。位置越高、责任压力越大。

一场攻城战,必须获得敌人首级8000颗以上才算合格;野战要达到2000颗。达到标准,全部有爵位的军人都可以官升一级。

战斗结束后,为了避免滥杀百姓或者战友冒领军功,所有斩获的首级都将被公示核实3天,没有疑问才落实奖励。奖励也必须在3天内完成,否则将追究相应官员的责任。

凡是能够获得敌人小军官及以上人员首级一颗的,爵位增长一级、赐给田地一顷、增加宅地九亩、赐给侍从官一名,还可以当军队和地方官员。

所有官员,死后墓旁的树木数量也与级别挂钩,每高一级可以多种一棵树。(这在古代很重要…….事关身后的荣耀)

以上,只是一些大的方面,还有很多具体翔实的规则,这里就不一一罗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本《商君书》细看。

实际上,以上的措施,并不是一下就实行的,也经历了慢慢铺开的过程。公孙鞅在世时,主要在公元前359年和350年两次集中颁布变法。在他死后,秦国不断对法制进行完善。比如在中后期,由于不断与六国尤其是魏、赵、楚、韩四国作战,虽然持续歼灭对方的有生力量,但秦国自身也消耗巨大(如长平之战在消灭赵国45万军人和民夫的同时,自身也损失了20余万人),国土扩大的同时,民众数量却没有随之增长。因此,为了吸引六国百姓入秦,秦国宣布新政,对迁入的他国百姓给予赠送土地并且免收三年赋税的优惠政策。

可以看出,秦国的变法,是一套环环相扣的完整机制,全面细致、针对性强、执行办法具体、公开公平公正,套用今天经济学的理论来说,称得上是一个“理想的模型”,要求极高的执行力才能实现。

然而在秦孝公及其之后历代秦国国君的以身作则下,近140年里,这套体系得到了很好的执行,全国上下一致,将全部的力量都集中到农业生产、对外作战这两个战国时期最为关键的事务上,秦国被打造成了一个可怕的战争怪兽。

战争怪兽,一点都不夸张。史书记载,秦国民众平时所唱的歌谣,都是关于打仗的;

在听说马上要打仗时,全部人欣喜若狂、互相庆贺;

在战场上,所有军人的唯一目标是打赢仗,并砍下敌人的脑袋,即使知道自己会战死,也毫不后退。因为他们很有信心,就算自己死了,自己的杀敌功劳一定会算在家人的身上;

如果敢后退,身边的战友首先不会给自己机会,就算运气好成功逃跑了,那更惨,直接宣判了自己全家老小的死刑。

我们现在看的战争片里,主人公上战场时,家人会依依不舍的送他离开,并会饱含热泪、嚎啕大哭着说:“照顾好自己,一定要活着回来啊。”

而秦国人送自己的亲人上战场时,则几乎是欢天喜地的赶他走,并且再三交待:“上了战场给咱拼命,要是打不赢的话,你就别回来了。”

这样的国家、这样的军民,你让他如何不能一统六国......

可惜的是,在统一天下后,公孙鞅的这套理论就失去了土壤,所以西汉天才少年贾谊把秦朝灭亡的原因归结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汉代在几乎整体照搬秦朝各项制度的基础上,对外宣称“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实质上不过是给法家理论披了一层仁义的外衣罢了。

参考资料:《商君书》 《资治通鉴》

为什么我感觉古希腊学者不像诸子百家关心强兵富国

古希腊是一统的,不是春秋战国时期是分裂的各国,他们不需要争地盘,所以也就不关心强兵富国的事情。

古代有哪些富国强兵的方法

富国强兵是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提出来的,他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

管仲上述话的意思是说只有老百姓富裕了才能富国强兵。

怎么让老百姓富裕呢?管仲的办法是实行农业改革,在土地上实行“均田分力”,也就是将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人人有地种。在税收上来取“相地衰征”,也就是按土地的肥脊交不同的公粮。还要减轻赋税,灾年免税。农业改革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使农民很快富裕起来。

《战国策》中有这样一段记述:“临淄之中七万户……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

由此可以看出齐国百姓的富裕和殷实的是何等程度。

还有史料记载管仲治理下的齐国因为太富裕就提倡高消费,木不雕成艺术品不能做柴烧火,鸡蛋不绘上花纹不能食用,可见这富裕真不一般。

管仲强兵的另一措施是军制改革。

国家富裕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强兵。管仲的办法是实行军政统一,将军事组织隐藏依托在行政组织中,使二者相结合。

轨、里、连、乡是齐国的行政单位,同时也是军制单位。五家为一轨,每家出一名兵士,故五人为伍,轨长率之,十轨为里,故五十人为小戎,里有司率之,四里为连,故两百人为卒,连长率之,十连为乡,故两千人为旅,乡良人率之。五乡为师,故一万人为一军,军帅率之。

这种编制模式,是人民战争的雏形。所有人,平时是行政组织,战时就成为军事组织,是军民一体战平一体的国防体制,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

它的优势在于平时为民,战时为兵,不易为人所察觉。平常借田猎时作战备训练,战事发生时,军士们就能马上进入战斗位置,立即动员效命沙场。而这些民兵,平时生活皆关系密切,他们自小就互相熟悉。所以白天作战,大家并肩抗敌;夜晚作战,也认得彼此,不会误杀自己人。而且士兵们皆相互熟识,有深厚的感情,大家齐心协力奋勇杀敌。这就是管仲借着士兵的乡土情谊来发挥他们在战场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是非常有效的民兵组织安排。有这么一批生死一体的精锐部队,大大地增强了国防力量,正因如此,齐国才顺利成为春秋首霸。

如果你是清末皇帝,你会像日本一样举国学习西方知识,富国强兵吗

会!因为只有改革才有希望!

其实清末新政办的不错,只是太晚了,朝廷权威尽失,地方军阀割据,不平等条约太多,赔款甚巨,民众对清政府己经失去了耐心和信心,要是早几十年就好了。

另外,清末新政有几个不足之处。

首先废除科举,等于自废授官权,从此地方士绅及知识分子与清政府离心离德,失去了统治根基,七年后,大清卒。

其次,未将军权抓入手中,是清朝的最大失误。袁世凯、张之洞、赵尔丰等人,将兵为将有推向高潮,清政府竟然无动于衷。其实很简单,对此三人封王,并嫁公主联姻,条件是交出兵权,统一由兵部管理,清廷在军队设监军、政委与指导员抓思想与后勤,全军贯输武士道精神,忠君节义勇武。

最后,消除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则清朝将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崛起。